人民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的育兒之道
『壹』 李玫瑾教授「不打不罵不說教不走開」的育兒方式有效嗎
這兩天,如果你是一位學生家長,你一定被這個講座視頻刷屏了。
講座的主人公叫李玫瑾,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犯罪心理學專家,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經常在自己的博客、微博中分享案例。不少人也在央視《今日說法》《開講啦》等節目中見過她。
這個視頻走紅後,李教授自己也有些驚訝,她在微博中說:「一直沒把『成長心理』作為專業或主業,自認的主業是犯罪心理研究與偵查心理分析。未想到,研究順得的心得因一次公益講座在十年後讓我成『 育兒 專家』,我從未以此內容發論文或著書,包括這次傳播也不是我所知所為,真是應了那句話:有心栽花『花自怡』,無心插柳柳成蔭。」
很快,演講視頻的高清全集也被找了出來,完整視頻有近兩個小時,探討的是青少年常見心理問題與對策。而在朋友圈中廣為流轉的版本,其實是其中對於 「孩子6歲前該管什麼」 的解答。
十年前的視頻為什麼會突然火起來? 有家長說,因為觸到了家長教育中的命門——如何對孩子說不,干貨滿滿,值得一看;也有家長覺得,一刀切的方法不適合所有孩子。
我們為大家整理了講座中的主要觀點(摘選)——
1、孩子6歲之前管什麼?
2、如何訓練孩子?
3、如何克制誘惑、學會忍受?從遏制食慾開始
4、如何讓孩子學會忍受?讓孩子不自私
5、如何讓孩子經歷挫折?讓孩子「吃苦」
老師、家長 對這個瘋傳的視頻怎麼看?
杭州市拱墅區青少年宮書記張敏
李玫瑾教授的這個視頻,為何在十年之後突然點爆網路?除了信息技術的進步、新媒體的發展、網路驚人的傳播力之外,更多的是,當下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更為重視,當然也更為焦慮。
對於經歷親子關系惡化和 社會 高速發展中的種種怪象的家長來說,迷茫焦慮已成常態,因此他們對專家如救命稻草一般的渴望。
李玫瑾教授的很多觀點和做法,確實有一定的操作性。具體到一個個獨特的孩子的具體問題,還是需要家長有自己的認知和判斷。其實,對於任何一個專家的觀點和建議,都應該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否則,遇到專家截然不同的觀點,會更無所適從。
李玫瑾教授的家庭教育講座有別於其他的,是她的工作特點決定的,可以給家長帶來不同的視角。
杭州市鳳凰小學校長繆華良
我認為,對孩子的教育應該是先嚴後寬。小時候不做規矩,長大就更難,到了十三四歲時再適當放寬。
在教育孩子上,很多時候我們缺乏一種必要的策略。往往是簡單粗暴、過度寬容,甚至用溺愛來替代正向的引導。我的媽媽沒有上過學,但在教育我們家兩兄弟上,也一直主張用先嚴後寬、以身作則的辦法。李教授有實操的辦法,比如怎麼等大人吃飯,用分橘子的方式給孩子做榜樣,樹立家庭的觀念,但最重要的是以身作則,身教重於言傳。
家長們說:更應該給家裡的老人看看
4歲男生家長謝媽媽:
12歲女生家長胡媽媽:
看到這個問題,我去查找了李玫瑾教授這四個「不」的出處,避免斷章取義。
在學習了李玫瑾教授的視頻內容後,我發現,她的「不打不罵不說教不走開」,是針對3-5歲孩子想要通過哭鬧達到某種目的的情況,對孩子做一次「克制任性」的訓練。
除此以外,在孩子情緒平復後,還要通過溝通,為孩子「留一條路」,鼓勵TA在下次有需求時,用語言而非哭鬧表達出來,如果TA的解釋被父母認可接受,就可以滿足。
也就是說,李玫瑾教授想要告訴大家的是,如何應對3-5歲孩子以哭鬧達成目的的行為,以及情緒處理之後如何與孩子做進一步溝通,幫助TA了解到未來可以怎麼做。
一種 育兒 方式是否有效,取決於哪些因素呢?
我認為,有幾條原則可以參考,一是這種方式是否遵從孩子成長的科學規律,滿足孩子的成長需求,如果方式與成長規律相違背,即使短時間內有效,也有可能在未來造成不良影響;
二是使用的時候是否用對了情境,比如,孩子哭鬧如果只是在表達自己不舒服的感受,那麼,採取「不打不罵不說教不走開」的方式,傳遞給孩子的信息就有可能是「爸爸媽媽不理解我,不能接受我的情緒」,進一步認為「表達情緒是不對的,我是不好的」,從而壓抑自己的情緒;
三是是否能堅持使用,孩子的成長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沒有一種方式能夠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因此,用正確的方式,堅持使用科學的方法,才能發揮效果,促進孩子的 健康 成長。
李玫瑾教授是心理學教授。
我認為她說的「不打不罵不說教不走開」的 育兒 方式是非常有效的。
這個說法是建立在對孩子的尊重,愛護、理解、陪伴基礎上的。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要建立與父母的親近、信任、友愛,並通過這種積極的關系,建立他對世界的認知,建立他的安全感。
做到了這些,對孩子來說就是非常有效。
其實,這種方法不僅對小孩子有用,對成年人也是有用的。
想想看,一個成年人對另一個成年人,如果沒有尊重、沒有信任,只是打只是罵離得遠遠的,關系會好嗎?會親近嗎?明顯的不會。
那麼小孩子,他的心智不成熟,她的感情不豐富,他的力量很有限,那麼他對大人的期待更多,就完全依賴於大人。
所以,我們要按照李教授的說法去做,多親近,多陪伴,盡量的給孩子營造安全的 健康 的合適的心境,幫助他成長。
這句話的意思其實很好理解,先不說這種 育兒 方式是否有效,我們可以反過來看看如果我們又打又罵又說教又走開會出現什麼問題。
孩子犯了錯誤
1如果家長不分青紅皂白對孩子上來一頓打的話,不但給孩子身體上造成傷害,而且孩子在心理上也會受到影響。如果孩子怕了,他可能在以後不會犯同樣的錯,但是這樣的孩子在做事方面就會畏手畏腳,沒有自信,因為他不敢犯錯。雖然古話說,棍棒底下出孝子,但是現在對「孝子」這個詞,會有一點點貶義在裡面。因為這樣的人只會聽父母的話,沒有自己的主見。如果孩子不怕,那麼越打就會越讓孩子反抗,他可能表面上聽話了,但是其實心裡不服氣的,時間久了要麼爆發,要麼憋出病來。
2父母用惡毒的語言罵孩子也是不可取的,因為有時候父母急了會不假思索地說出很多傷人的話,有時候自己並不覺得,但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孩子會記在心裡的。這樣的孩子也會產生自卑,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在父母眼裡居然這么差勁。
3說教就是講一些沒有意義的大道理,道理人人都會講,但是有幾個人會聽進去,又有多少人能做到,恐怕很難吧,如果父母總是在孩子耳邊嘮嘮叨叨,孩子只會覺得心煩,脾氣變得暴躁。
4孩子如果犯了錯,父母不管不問就走開了,那麼孩子就會覺得自己沒有錯,或者沒什麼大錯,那麼他以後可能還會犯,錯誤會越來越大,導致嚴重後果。
所以說,如果上述做法都不可取,那麼李玫瑾教授的 育兒 方式還是可取的。聽上去道理很簡單,但是父母真正做到不容易,因為孩子犯了錯,父母有時候很難平復自己的情緒,很容易失控。所以教育孩子,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方法。
那麼如果孩子犯了錯父母到底該怎麼有效實行這種方法呢?
首先,父母一定要先冷靜下來,不能心急,可以問明白孩子為什麼要這樣做,然後用很簡單的話告訴孩子這樣做哪裡不對,應該怎樣做。一定要讓他知道錯在哪了,重復的話不要說,說一遍就行了,然後再告訴孩子如果以後再犯同樣錯誤,會得到怎樣的懲罰就足夠了。 懲罰一定要做到,因為父母要言而有信,不能只是嚇唬。 最後媽媽要一定要表達對孩子的原諒,信任和愛。
有些話可能說的有點嚴重,有些人會覺得自己都是這么被父母教育過來的,也沒什麼問題。但是有時候,有些影響已經存在,只是我們無法真正了解自己,因為我們都是平凡的大多數,這就是無法優秀的原因。
我很喜歡李玫瑾教授,很贊同她的很多觀點。
打、罵、說教、走開,行得通嗎?
孩子從你的「打、罵、說教、走開」這四種反應中,會學到什麼?
是不是會學到如下幾個技能?
(1)以暴制暴
——當他面對弱小時,他也學著你用武力解決問題;或者,當他長大了,會用武力反抗你。
(2)語言暴力
——你罵他,他罵比他弱小的同學。你罵你的孩子,你的孩子長大當爸媽了,再罵他們的孩子。原生家庭也有鏡像神經元,教育模式也會有傳承的部分。
(3)嘮嘮叨叨
(4)冷漠
——當孩子大了,你遇到問題了,孩子也走開?學著你的處理方式來面對問題?
當你發現,這四種方法給孩子帶來的長期效果都是糟糕的,你還用嗎?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
這四種方法,可能短期內有效。
「打、罵、說教、走開」,當你這樣對待孩子時,孩子有可能會因為恐懼和害怕而不去做那件事,但一旦他長大了,有反抗的力量之時,你的「打、罵、說教、走開」,對他還會有效果嗎?
一旦想明白這些,你就是時候學一學其他更有效更科學的 育兒 方法了!
比如李玫瑾教授建議的方法,比如正面管教。
作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的 育兒 方式具有 很強的實操性 ,但任何問題都不能一刀切,是否適合自己的孩子,還需要父母看孩子當時的具體情境。
任何理論都有它的局限性,對於李教授的「不打不罵不說教不走開」,我們也了解到是針對3-5歲孩子而設計的。 3-5歲的孩子處於成長敏感期,也非常懂得觀察身邊的世界,當他們想要得到某樣東西,哭鬧是最便捷的途徑 ,也是對父母最有效的方式,遇上爺爺奶奶在場,更是立馬心軟,「成全」孩子。
而李玫瑾教授的建議,就是針對這種情況,對孩子做一次「克制任性」的訓練,和心理學實驗的「延遲滿足」有相似之處,但更具有實操性,非常值得家長們借鑒。
而且,最重要的不是在面對孩子哭鬧請求滿足時候採用「不打不罵不說教不走開」,而是在他情緒平靜後,鼓勵孩子在下一次用「語言」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而不是哭鬧。
年齡3-5歲是一個非常具體的數字,孩子哭喊達到目標,這也是非常清晰的應用場景,但是,我們仍然需要注意一點,對父母而言也是最困難的一點, 就是判斷,孩子的哭喊是真心的需求,還是一種無理取鬧,只是想通過哭喊來達到目的, 這兩者之間有著非常細微的差別。
比如,在逛書店,4歲的兒子非常喜歡那套恐龍繪本,但是你覺得貴,而且最近剛剛買了不少新繪本還沒看完而不想買,或者把書名抄下來到網上買,可以省下不少錢。
於是,孩子哭了,甚至耍上脾氣坐到地上打滾不讓走。此時此刻,你會怎麼做呢?妥協買下還是遵循「不打不罵不說教不走開」原則呢?
其實,父母的做法並沒有絕對的對錯之分, 關鍵此時此刻,你准備如何和孩子溝通。 在公共場合哭喊,不太適宜,所以,「不打不罵不說教不走開」是一個原則,但如何讓孩子停止哭叫是最大的需求,畢竟這里不是在家。
接下來的處理, 可以詢問孩子為什麼喜歡這套繪本,來判斷繪本在他心目中是真心非常重要還是一時看見心血來潮就要買, 如果真心很喜歡,可能是在同學那裡聽說的,久仰大名了,那能不能滿足他買繪本的同時,給他提一個小要求,回家整理自己書架,把繪本歸類,或者看完這套繪本後給自己復述一下這個故事等等。
所以,在我看來, 孩子有需求,不能完全滿足,但也不能因為年齡等等框架限定自己。最合適的辦法是,判斷當時的情境,做出最優的選擇。
俺不知道李玫瑾教授是誰。反正俺從孩子小就是這樣教育孩子的。孩子都很 健康 聽話學習好。從小陪伴很重要。今天你陪他長大,明天他陪你到老。這就是幸福人生。今天你被利益所迷惑,明天孩子定是個糊塗蟲。不能把今天的應有的幸福放棄去換取明天不一定的幸福,這是舍近求遠的思想。本身就是錯的思想。怎麼能教育好孩子呢。自然的才是 健康 的。以前有人總拿小樹苗不修理不會成才的例子做比喻。但是我發現自然生長的東西都不是傻子。自己都會盡力長到最好。如果長的不對稱肯定有原因。哪邊陽光多哪邊長的壯。哪邊水份土壤好哪邊根系發達。至於沒有按著人們的想的方向去長。那是因為自然界不是因為人類才存在的。人類的思想並非正確。
就如錢丟了可以掙,房倒了可以修,可孩子沒有教育好,也許一輩子也沒法彌補,一輩子的痛徹心扉。
但是,李教授的心理學告訴你,這樣的悲劇,是可以預防的。
所以懂一點教育,是每一個家庭一輩子的幸福,''慣孩子就是害孩子''這句話,可能流傳了上千年了吧?可是到今天,我們還常常可以看到,許許多多的悲劇在發生,比如某明星15歲的孩子居然犯了強奸罪的錯,這能不是一輩子都痛徹心扉的事情嗎?
任性的另一個名詞叫做:作,作的結果會怎麼樣,友友們懂的。
所以也因為這一點,李玫瑾教授會那麼的廣受歡迎、受人尊敬受人愛戴,玫瑾教授的話語,可以用''雪中送炭,沒齒難忘''來形容,因為她拯救的是孩子,預防的是痛徹心扉。
玫瑾教授有一句非常經典的值得收藏的話:凡是不合常理的,都有來路!追根溯源的因果邏輯論證,體現著她的科學與嚴謹,
玫瑾教授的''不打不罵不說教不走開'',是一種預防孩子任性妄為的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人只有從小培養出良好的行為習慣,長大了才不會膽大包天恣意妄為,不懂得尊重,不懂得珍惜不懂得敬畏,不懂得顧及他人感受,試想,一個自私的,缺乏團隊合作精神的孩子,不論是在單位,還是在公司,怎麼能開心 健康 幸福的生活?
所以,我們愛孩子,也要有度,懂得什麼叫做溺愛,溺愛,收獲的是,十年二十年後悔青了腸子的後悔。
不打不罵不說教不走開的具體方法是,在孩子第一次任性的時候,比如孩子哭鬧著還要買小 汽車 ,這時就要把孩子抱到一個單獨的安靜的空間,不打不罵不說教不走開,看著他哭,讓他知道任性沒用,不哭了,再跟他說,要可以,但必須給我一個合理的理由。
更具體的操作與後面存在的道理,篇幅關系,咱有機會再聊好嗎?
我認為李玫瑾教授「不打不罵不說教不走開」的 育兒 方式是正確的、有效的。
孩子小的時候慾望得不到滿足就會大哭,因為哭了就得到自己想要的了,到會走路時的抗議方式就是大哭大鬧摔東西打滾兒,家長要是就此服軟認輸,滿足了孩子的願望,那這個孩子隨著年齡的長大就會變得無法管教,發展下去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我非常認可李教授的觀點,不能慣著孩子毫無道理的任性,要學會說「不」,不該做的事要段然拒絕,等孩子哭夠鬧夠冷靜下來以後,告訴孩子為什麼不能這樣做的理由,決不能一味地遷就、溺愛。
孩子從小在我身邊長大,奶奶姥姥也都在身邊幫忙,這是大背景。這種方法我用過,在孩子二歲左右的時候,用過大概三四次。他提出不合理要求不被滿足的時候就哭鬧,我把長輩趕走,誰也不能近身,奶奶姥姥生氣都沒用。我就看著她哭,中間給她擦個臉,把她放好以防他摔倒,哭了四十多分鍾,漸漸變成抽泣,給他水喝,以防他缺水。看他心情平穩就試著說道理,等你說的時候他繼續鬧,我就不啃聲。等待下次機會。最終他心態平穩,但還在抽泣,我就把他抱起來放在懷里給他講道理,語氣堅定。讓他看著我的眼睛,這時候他就會道歉了,我告訴他我接受道歉並且我非常愛他,並親親他。之後和他一起做 游戲 。現在我家孩子四歲。你告訴他一些事情他都不會再鬧,只是有些東西是他特別喜歡的,我就買給他,但是前提是我會給他布置任務,完成任務才可以。我覺得這個辦法特別有效。
『貳』 李玫瑾教授:你發現孩子身上出現種種「毛病」時,再教育已經晚了
中國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在 育兒 講座中提到幾個養育的問題,值得父母深思,現總結如下:
「我經常從新聞渠道聽到或看到種種令父母心碎、令父母痛苦的報道:
這些父母也許不知道,孩子的行為與他們的教育方式密切相關。
如同醫生看著痛苦的病人,許多病人只能感嘆自己的不幸,遇上這種病……事實上,多數疾病都與病人自身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盡管有遺傳問題,盡管有環境問題,但知性的生活方式是最為重要的因素,孩子的心理問題也同樣。
一般而言,孩子出現行為問題或心理問題如:逃學、撒謊、網癮、頂撞父母、離家出走、動輒自殺、還有打架傷害、參與搶劫等「發病期」多在青春期——12歲前後至18歲前後。
但是,大量的案例和心理學的研究結果表明這一年齡段的行為問題和相關的心理問題都源於12歲之前。而且源於父母對孩子的撫養方式。
已經為人父母的您,或者在做父母之前的您是否想過下列問題:
1、你是否有足夠的時間來陪伴孩子成長?如果你亟需掙錢,如果你事業太重要,如果你沒有時間親自哺育,那你暫時一定不適合要孩子,否則,極有可能事業做大時孩子已經成陌路人……
2、你是否有足夠的耐心來陪伴孩子?如果你是一個只需要別人關心你、而不願意關心別人的人;如果你對生活瑣事沒有耐心也極不情願做這類事時,你要考慮一下短期內是否做好了要當父親或母親的准備。
3、你是否知道孩子心理發展的幾個基本的階段,每階段你需要做什麼來完成對他的「心理撫養」?心理撫養的內容哪些在先,哪些隨後?哪些是基礎性的心理撫養,哪些是一生的心理撫養?如果你以為你的孩子生出來後會自然長大,自然懂事?那你一定失望。
因為,在現代 社會 你不教育,電視、網路會教育他(她),現在小孩子接觸外界的機會很多,當你發現孩子身上出現種種「毛病」時,你再行動已晚——心理發展有關鍵期。
尤其是獨生子女時代,父母沒有實驗期,當你終於明白撫育的道理時,可能已經錯過了最佳教育期,因為,孩子已經長大了。
所以,父母對孩子的陪伴非常重要,是孩子幼兒時期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只有孩子對父母產生了依戀,由此父母才獲得撫養孩子的心理資本,父母才對孩子有控制力。否則,對孩子的管教就會顯的軟弱無力,沒有作用。因此父母不要把孩子丟在老人家養育,盡量利用工作之餘,能對孩子進行高質量的陪伴。
『叄』 李玫瑾:養育男孩,父母要堅持4個原則,兒子未來陽光有擔當!
子女的教育問題從來都不是簡單的事情,在孩子年幼時期,他們得到什麼樣的教育,將直接影響到未來他們的發展。而在教育環節中,父母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所謂的子不教父之過,正是這個道理,這也和我們現在經常會說的每個熊孩子背後必然會有一個熊父母的是一樣的道理。
不同性別的孩子在養育方面的方法也是不同的,和女孩相比,男孩會更叛逆更調皮,這也就意味著父母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對其進行管教。否則男孩對 社會 造成的危害會更大,從現在很多青少年罪犯的性別都以男性居多就能看出這一點。
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多年來一直致力於青少年心理和犯罪的研究,在管教男孩的問題上, 李玫瑾教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養育男孩,12歲前父母堅持這4個原則,孩子未來陽光有擔當。 # 育兒 有方法#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現越來越多「包辦」式教育。
根據某報社 社會 調查中心的調查顯示:34.8%的調查對象表示父母「包辦」行為能持續到孩子上大學。
大家發現沒,這些「壞毛病」每項發生率都超50%, 足以引起我們的重視。
狐狸法則
在狐狸的世界中,當小狐狸成年之後,它們就必須要離開父母獨自面對世界,因為這樣它們才能更快的成長,學會如何獨立的生活。
這看似當然非常殘忍,似乎並不是適用於人類 社會 。然而大自然的規律都是一樣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如果無法適應自然的優勝劣汰規律,那麼總有一天會被 社會 淘汰。
作為父母,如何讓孩子更獨立?
孩子的能力在他們成長過程中會逐漸增強,父母也應該學會適時抽身,放手讓孩子去做他們想做的事情。也許最初孩子難免會碰壁,但是一路跌跌撞撞之後,孩子一定會收獲很多,至少會變得更堅強更勇敢,敢於獨自面對 社會 中的一切困難。
父母總是擔心孩子會受傷害,所以會在孩子身後撐起一把保護傘,讓孩子成為溫室中的花朵,不受任何惡劣天氣的摧殘。
但是父母不可能把這把保護傘撐一輩子,所以及時收起保護傘,讓孩子的思維感官的各種能力得到發展,讓孩子有更強大的心理去面對挫折,這也許才是對孩子最大的保護。
1、讓孩子參與家務之中
孩子是家庭中的一份子,父母不能總是給孩子優待特權,讓孩子心安理得的接受一切。而是要讓孩子盡可能的參與家務事中,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為他們分配一下適合他們做的家務,讓孩子盡量獨自完成。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不僅動手能力得到了增強,而且還知道了應該為家庭承擔起屬於自己的責任。只要事情孩子能夠完成,父母就盡量不要插手,哪怕孩子需要為此花費更長的時間,也應當盡量鼓勵孩子做到善始善終。
2、巧妙處理孩子的錯誤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犯錯,很多父母看見孩子犯錯就會大發脾氣,對孩子大呼小叫,這樣只會讓孩子不敢嘗試,剝奪了他們的實踐機會和動手能力。
如果孩子犯的錯問題並不嚴重,只是一些很小的錯誤,那麼家長可以選擇讓孩子自己去處理,讓他們自己去找到應對的方法,為自己犯的錯誤作出彌補。
但是如果孩子犯的錯比較嚴重,已經觸碰到底線,或者是傷害到他人,那麼父母就必須及時干預,給予孩子必要的引導,和孩子一起找出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讓孩子學會為自己的錯誤承擔責任。
什麼是挫折教育?
所謂挫折教育就是教育者有目的地採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幫助和引導教育者正確的認識挫折,有意識地防範挫折可能帶來的負面效應。
挫折教育的誤區
在很多家長的認知中,現在孩子的生活條件都有了很大的改善,這使得他們很少有機會能夠經受挫折,所以為了讓孩子更好的面對挫折,不少家長往往會人為的為孩子製造挫折,然後讓孩子學會如何應對。
這些家長人為製造的挫折往往超出孩子的能力范圍,孩子在努力多次後也許都很難完成,所以他們會產生挫敗感,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甚至會形成 習得性無助 ,認為自己什麼事情都做不好,只能和失敗為伍。
FACEBOOK的創始人扎克伯格 的小女兒出生時,扎克伯格滿含深情的給女兒寫了一封信,告訴她即將迎來的是怎樣一個充滿希望的世界,也希望她享受成長中的每一刻。
在信中,有這樣一段話:
他希望孩子能好好享受自己的童年,能有充足的睡眠,不需要過多的擔心未來。
他完全不打算描繪一個充滿競爭的世界,讓孩子盡早做好准備,開始戰斗。
因為他相信自己可以改變世界,並把更好的世界送給自己的孩子。
盡全力的支持孩子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本身就會遇到各種困難和挫折,當他們遭受失敗之後,會沮喪會悲觀,這時父母一定要站在孩子身邊給予他們最大的支持。
如果孩子不願意說話,不想在傷心的時候表達他們的情緒,那麼父母可以摟摟他們,抱抱他們,給孩子一種無形的力量。
父母要用鼓勵性的語言和孩子交流,不要總是否定孩子,嘲笑孩子,否則會讓孩子心裡產生陰影,只有多鼓勵他們,孩子才願意嘗試,而且才敢於嘗試。因為不管我們處於什麼樣的年齡,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認可和理解,如果父母能夠做到換位思考,自然能夠理解孩子的心情。
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
只有在良好的家庭氛圍中,孩子才能被父母的愛包圍長大,這樣必然會讓孩子的性格變得陽光樂觀,對生活也會更積極向上。
多鼓勵贊揚孩子
如果父母總是批評孩子,否定孩子,那麼自然會讓孩子自我懷疑,自我否定。只有多看到孩子身上的優點,多給予孩子贊揚性的語言,孩子才會更相信自己,才會變得勇敢自信。
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孩子的安全感需求是與生俱來的,而且這種安全感卻是父母給予的。如果父母總是讓孩子得不到他們需要的安全感,那麼孩子就會變得膽小內向,只有充滿安全感的孩子,才能夠有良好的性格。
為孩子創造人際交往的機會
父母不能總是把孩子關在家裡讓他們學習,還是應當盡量多帶孩子走出家門,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這樣孩子知道如何和他人交流,知道如何提升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也就更容易養出好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