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研究生的導師
㈠ 中山大學研究生導師名單
中山大學研究生導師名單方文峰、楊弘、朱孝峰、黃益軍、楊瑞華等。
中山大學研究生院簡介:
中山大學研究生院是中山大學的直屬學院,位於廣東省廣州市。現任院長陳曾平。
根據2022年1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53個博士授予權一級學科、63個碩士學位授予權一級學科,4個博士專業學位類別,33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
學院研究生教育的歷史開始於20世紀20年代;1935年春中山大學經當時的教育部批准,正式設立研究院,是中國最早設立研究生院的院校之一;1986年經國務院批准,學校正式設立研究生院;2001年中山大學與中山醫科大學合並後,新中山大學研究生教育的學科體系更加完善。
㈡ 方建培簡介
方建培是一位在醫學領域有著深厚造詣的學者,他目前擔任中山大學的博士研究生導師和教授,同時在中山大學附二院兒科和小兒血液專科擔任重要職務。他活躍於國際學術界,是國際小兒腫瘤協會(SIOP)的成員,也在中國的醫學界擔任重要職務,如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的全國青年委員和廣東省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委員。此外,他在廣東省地中海貧血防治協會擔任副會長,並且是廣東省抗癌協會小兒腫瘤專業委員會的委員,顯示出他在兒科醫學領域的廣泛影響力。
方建培的學術經歷豐富,他曾分別在1997年和2001年赴香港中文大學威爾斯親王醫院和美國Duck大學醫學院深造,這無疑增強了他的專業素養和臨床實踐經驗。他的專業領域主要集中在兒科,特別是兒童血液病、腫瘤以及骨髓移植的診療上,憑借其精湛的醫術和豐富的臨床經驗,他為兒童的健康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㈢ 中山大學中文系中國現當代文學導師
中山大學中文系目前的碩士生導師以及方向如下:
董上德教授(古代戲曲研究室專)屬
許雲和教授(古文獻研究所)
陳希教授(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室)
楊澤生教授(古文字學研究室)
劉街生教授(現代漢語教研室)
劉衛國教授(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室)
劉湘蘭教授(中國古代文學教研室)
黎國韜教授(古代戲曲研究室)
石育良副教授(古文獻研究所)
鄭剛副教授(現代漢語教研室)
鍾東副教授(古文獻研究所)
蔣明智副教授(古代戲曲研究室)
李南暉副教授(中國古代文學教研室)
戚世雋副教授(中國古代文學教研室)
柯倩婷副教授(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教研室)
倪彩霞副教授(中國語文教研室)
陳志勇副教授(古代戲曲研究室)
林華勇副教授(現代漢語教研室)
田煒副教授(古文字學研究室)
羅成副教授(文藝學教研室)
姚達兌副教授(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教研室)
許健講師(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教研室)
楊敬宇講師(現代漢語教研室)
肖劍講師(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教研室)
㈣ 謝石松謝石松
謝石松教授,1963年10月出生於湖南省桃江縣,是一位法學博士,畢業於武漢大學法學院國際法學系,師從韓德培教授,取得了法學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1987年成為中共黨員。他的學術生涯始於1991年,當時他作為講師加入中山大學法學院,後逐步晉升為副教授和教授,現任國際法教研室主任。謝石松教授在教育領域擔任中山大學法律學系的教授及碩士研究生導師,同時在武漢大學法學院擔任兼職教授,參與國際私法專業博士生指導工作,並在中國國際法學會、中國國際私法學會和中國國際經濟法學會等多個學術組織中擔任重要職務,同時也是多家仲裁委員會的仲裁員及專家咨詢小組成員,以及多家公司董事會的獨立董事。
作為國內國際法領域的先驅,謝石松教授提出過一些獨到見解,如:「名牌大學法學院三年級學生……」,「法律職業中,涉足利益豐厚領域時需謹慎,一旦失足,再想找回平衡不易」,「才華終將被發現,光芒一旦顯現,總會吸引關注」,以及「頻繁接受邀請會模糊個人身份,失去應有的地位」。他的研究領域主要集中在國際民商法、國際經濟法、國際民事訴訟法和國際商事仲裁法的教學、研究和實踐上。
(4)中山大學研究生的導師擴展閱讀
謝石松,人名,教授、法學博士,男,漢族,中共黨員, 1963年10月出生於湖南省桃江縣。
㈤ 蔡銘中山大學教授
蔡銘,1977年生於廣東潮州,擁有博士學位,現任中山大學交通工程專業副教授,並擔任碩士研究生導師。他於1995年獲得中山大學理論與應用力學專業理學學士學位,1999年獲得中山大學工程力學專業工學博士學位。自2008年12月起,他在中山大學工學院交通工程專業工作,期間曾於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在美國佛羅里達大學交通研究中心擔任訪問學者。蔡銘在道路交通雜訊、機動車尾氣污染、道路交通事故、再現結構分析與非線性振動等領域擁有豐富研究經驗。
蔡銘主持和參與了多項國家級和地方級項目,涵蓋道路交通雜訊、機動車尾氣污染、道路交通事故等方面的研究。例如,他主持了國家自然基金項目,進行臨街建築物內、外的道路交通雜訊動態模擬研究。此外,他還主持了佛山市環境保護局的研究項目,如佛山市外地機動車排氣污染控制措施研究,以及佛山市機動車排氣污染研究。蔡銘在學術領域中表現出色,不僅主持多個項目,還參與了多項省市級項目,如節能與環保交通粵港聯合創新平台建設、廣東省環境監測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典型城市道路車流量調查等。
在教育與實踐相結合方面,蔡銘主持了中山大學青年教師科研啟動基金項目,研究重載車輛對道路的破壞及懸架參數優化,並主持了中山大學實驗室開放基金項目,探討廣州市交通信號燈設置的調查與優化。他致力於通過科學研究解決實際問題,為環境保護和交通工程領域的進步做出了貢獻。
蔡銘的研究不僅限於學術領域,他還參與了地方政府的環境治理項目,如佛山市機動車排氣污染研究、佛山市環境保護局的空氣質量數值模擬系統建設咨詢報告等。此外,他參與編制了《禪城區大氣環境綜合整治方案》,並研究城市機動車尾氣污染預報和預警技術,為環境保護和城市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蔡銘的研究成果豐富,涵蓋了道路交通雜訊、機動車尾氣污染等多個方面,不僅在國內學術界有廣泛影響,也對地方環境治理和交通規劃產生了積極影響。他的工作體現了學術與實踐的緊密結合,為解決實際問題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