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理工大學副教授條件
1. 王坤傑蘭州理工大學教授
王坤傑教授,蘭州理工大學應用化學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他於1980年1月出生,2010年畢業於西北師范大學,獲得理學博士學位。自2010年起,他一直在蘭州理工大學任教。王教授在納米材料及生物材料化學方面有著豐富的研究經驗與成就。他主持並完成了多個重要科研項目,如西北師范大學學生學術資助金項目「納米樹狀復合組裝材料的研究」,塔里木大學校長基金,蘭州理工大學科研發展基金(博士基金),以及甘肅省自然基金等。此外,他還參與了多個省級基金項目,並在學術界獲得多項榮譽與獎勵。
王教授的科研成果豐富,發表論文超過30篇,其中不乏被SCI收錄的高質量論文。他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納米材料及生物材料化學領域,涉及抗凝血材料合成、配合物與蛋白質的相互作用、水楊酸過渡金屬配合物的合成、殼聚糖改性及其抑菌性研究、C2 H3·與NO反應機理的理論研究等。這些研究不僅推動了相關領域的技術發展,也為解決實際問題提供了理論依據。
在研究之餘,王教授還積極參與編寫專著,申請發明專利,並多次獲得甘肅省化學會優秀獎、甘肅省高校科技進步二等獎、甘肅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優秀指導老師和甘肅省第八屆挑戰杯優秀指導老師等榮譽,展現了他在教學與科研領域的卓越貢獻。
目前,王教授正在主持蘭州理工大學科研發展基金資助項目1項,以及甘肅省自然基金一項(1112RJZA006),繼續在科研道路上探索與創新。
2. 張應鵬蘭州理工大學教授
張應鵬教授,作為蘭州理工大學的副教授,擁有豐富的學術背景。他於1970年2月出生,1996年畢業於蘭州醫學院葯學系,專攻葯學專業,本科畢業。2003年,他在蘭州大學進一步深造,成功獲得博士學位。
在科研領域,張教授專注於生物有機化學的研究。他的主要成果包括:
- 在2010年的《高等學校化學學報》上,他發表了關於Verbenachalcone另法全合成的文章。
- 同年,《合成化學》期刊上,他介紹了新型3-氯-1-(3-氯-2-吡啶)-1H-吡唑甲醯胺類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2009年,《中國中醫葯科技》中,他分享了關於祖師麻中瑞香素超聲提取工藝的研究。
- 2010年的《應用化學》上,他探討了新型吡啶基吡唑醯胺類化合物的合成技術。
- 在酶法合成沒食子酸葉黃素酯的研究上,他的成果發表在《食品科學》上。
自加入蘭州理工大學以來,張教授主持了多項重要項目,如甘肅省自然基金項目「雙黃酮化合物的全合成研究」和「藏葯川西獐芽菜的生物活性成分研究」,以及蘭州市科技攻關項目「金盞花顆粒提取葉黃素酯關鍵技術研究」等。此外,他還參與了甘肅省科技支撐計劃和青年基金項目,致力於中葯有效成分提取技術的創新與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