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學教授41萬
❶ 在深大任教的北大文科博士,月薪1-3千,為何薪資這么低
因為這位北大文科博士現在的資歷比較淺,再加上作為大學老師,工資本來就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高,所以說月薪1到3千也是正常現象。
一,陳星群在深大任教,是北大文科博士。
我們的讀書人眼中,大學教師不僅是鐵飯碗,還是風光無限的工作,那麼,作為相對來講,有名氣的大學,大家以為月收入最起碼要過萬,可是陳星群的工資卻只有3000元左右。他的薪資低,有兩個原因,首先,他是從2015年才開始擔任講師的,所以說資歷比較淺。其次就是因為這位老師在學校教課的時候,因為教學水平的問題,根本不受學生的歡迎。雖然是北京文科博士,但是卻沒有得到學生的認可,所以校方也不想給他高的薪資。
❷ 深圳大學有多少學生
深圳大學在校生41164人,其中本科生28425人、碩士研究生11887人、博士研究生561人、留學生291人,成人教育學生24714人。
深圳大學簡稱「深大」,位於廣東省深圳市,是由廣東省主管、深圳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綜合性大學;入選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粵港澳高校聯盟、成員單位,具有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高校。
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17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9個,博士後工作站1個;有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8個;有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27個。
教職工4027人,其中專任教師2594人。
❸ 深圳大學講師工資收入多少
我是深圳大學正式在編教師,我想我在這個問題上還是有發言權的。版我是2009年9月進入深權圳大學任教的。深圳大學校長年邁昏庸,領導無方(校長60多了仍不退休,在深圳大學實施改革使所有教師都變了合同工)。
我現在是講師,一個月工資全部加起來8410,工資比深職院和深圳信息學院都低,教師節沒錢發。如果沒房租住學校的房子要按照市場價來租,一月租金要2600;如果在深圳買房首付要三成,均價是2萬多,壓力可想而知。
教師發表文章和做課題學校都沒有任何獎勵(校長的理由是搞科研完全是個人的事情,與學校無任何關系,學校憑啥資助你)。
❹ 深圳大學的環境
不錯的由於校園種植著大量的荔枝樹,所以學校的又被稱為「荔園」。校園風景極其漂亮,被稱為中國最漂亮的十所校園之一。
教育部十分重視深圳大學的創辦,選派原清華大學副校長、兩院院士張維出任首任校長,從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國內名校抽調一批名師擔任系主任。學校積極開展高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在實行聘任制、學分制、勤工儉學、後勤社會化等方面作出有益探索。1995年通過國家首批本科教學合格評價,1996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成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97年實行學院制,明確了以本科教育為主、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的辦學思路。2000年確立了從單純教學型向教學與科研並重型轉變的辦學目標。2005年經批准成為工程專業碩士授權單位,新增2個工程專業碩士培養領域。2006年1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博士學位 授予單位,形成了從學士、碩士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養體系。
建校25年,深圳大學緊隨深圳特區快速發展。
1995年,通過國家教委本科教學合格評價。 1996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獲碩士學位授權。
2006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獲博士學位授權。
學校實行學院制。設有師范學院、文學院、外國語學院、傳播學院、經濟學院、財會學院(籌)、管理學院、法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物理科學學院、化學與化工學院、材料學院、信息工程學院、軟體學院、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土木工程學院、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機電與控制工程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光電工程學院、醫學院、高爾夫學院(民辦公助)、成人教育學院等24個學院;研究生部、體育教研部、社會科學教研部和留學生教學部等4個學部;圖書館、現代教育技術與信息中心、體育場館中心等3個教學輔助單位。
學校堅持本科立校。以本科教學為中心,適應本科教育大眾化,樹立並踐行「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厚積薄發、經 世致用;辦學以學生為本,育人以素質為本,素質以做人為本;以素質教育為基礎,以專業教育為主幹,以教學質量為核心」的教育教學理念。積極推進教學改革,精心鍛造教學特色,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培養素質好、基礎好、上手快、轉型快的事業骨幹。建設省級名牌專業9個(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金融學、建築學、生物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工商管理、法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省級精品課程2門,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1個。近四年,在校本科生公開發表學術研究論文113 篇,其中,英文論文14篇,SCI收錄9篇,EI收錄15篇,ISTP收錄6篇,CSSCI收錄3篇;學生申請發明專利4項(其中1項已獲授權),實用新型專利2項。2004~2006屆學生考取研究生的人數分別是106人、162人、201人,逐年增加;畢業生年底就業率保持在98%以上。
學校堅持學科興校。建有12個省級重點學科(光學工程、政治經濟學、國際法學、文藝學、傳播學、光學、細胞生物學、材料物理與化學、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建築設計及其理論、結構工程);1個教育部和廣東省重點實驗室(光電子器件與系統重點實驗室);1個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ATR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智能信息處理研究室);1個科技部國家生化中心(深圳國家生化工程技術開發中心);7個深圳市重點實驗室(深圳市激光工程重點實驗室、深圳市特種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深圳市現代通信與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深圳市土木工程耐久性重點實驗室、深圳市微生物基因工程重點實驗室、深圳市生物醫學工程重點實驗室、深圳市微納光子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省屬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2個廣東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當代中國政治研究所、傳媒與文化發展研究中心);1個深圳市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深圳現代藝術與設計研究中心)。
學校堅持科研強校。建立以代表性成果為評價對象、以學術影響和社會貢獻為評價標準的科研水平評價制度,設立政府獎後獎、學術創新獎、成果轉化獎、重大項目獎。2003~2006年承擔縱向科研項目615項,其中「863」、「97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等項目112 項,國防科研項目25項;承擔橫向科研項目818項。教師發表論文5787篇,其中被SCI、EI、ISTP收錄1019篇;出版專著224部、譯著30 部。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廣東省技術發明一等獎、解放軍科技進步二等獎等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32項。2005年實到科研經費6100萬元,2006 年突破9000萬元,其中橫向課題經費超5000萬元。
學校師資優秀。2006年8月,在編教職工1795人,專任教師1221人。專任教師中正高職稱236人,副高職稱456人;碩士學位 510人,博士學位464人,博士學位的比例達到38%。教師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生導師44人,國家級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4人,教育部各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6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6人,全國優秀教師3人,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2人,廣東省教學名師1人,廣東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級培養對象12人。教師平均年齡40歲。學校特聘雙聘院士6人。
教學科研設施優良。校園總面積144萬平方米(2160畝),按2006年8月全日制在校生18348人計,生均佔地78.48平方米。校舍建築總面積59.62萬平方米(另在建22萬平方米):教學行政用房345499平方米,生均18.83平方米,其中教室110536平方米,實驗室102565平方米(含教學實驗室50450平方米),圖書館51589平方米,體育設施用房62542平方米,學生活動中心樓4128平方米,行政辦公樓14139平方米;學生宿舍197639平方米,生均10.77平方米;學生餐廳等其他建築物53105平方米。教室座位18511個,89.6% 的教室多媒體化。教學計算機5857台。每百名學生配備多媒體和語音座位98.89個、教學計算機31.92台。2006年12月,全校儀器設備總值 39999.88萬元,按摺合在校生數24584人計,生均16271元,其中教學實驗設備10463.56萬元,生均4256元。實習基地126個。圖書館藏書376萬冊,其中紙質圖書250萬冊,生均102冊。學校初步建成數字化校園,建有完備的校園網服務系統和校園一卡通身份識別、選課注冊和貨幣支付系統,網路埠29861個,生均1.38個。
該校在《2007中國大學評價》編制的2007中國大學社會科學100強排名中名列第七十一。
深圳大學——特區大學、窗口大學、實驗大學
深圳大學1983年經國務院批准創辦。建校26年,深圳大學實現了辦學規模由建校規劃4000人到實際在校生30000人的快速發展,實現了辦學層次由學士、碩士到博士教育的三級提升,成為有一定影響力的綜合性大學。
深圳大學現有後海、西麗兩個校區,校園總面積3.16平方公里。老校區1.44平方公里,坐落在深圳市南山後海灣,依山起伏,荔枝成林,花木繁榮,環境優美;新校區位於西麗大學城,1.72平方公里,現已開始動工興建。
深圳大學擁有哲學、文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醫學等9個學科門類57個本科專業,70個碩士點,3個博士點,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2個省級重點學科和重點扶持學科,9個省級名牌專業。學校現有2259教職工,教師隊伍具有「博士多、海歸多、高職稱多、年輕化」特點;專職教師中,高級職稱比例佔78%,博士學位比例佔55%,平均年齡41歲。有院士3人,特聘雙聘院士7人。
學校踐行「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厚積薄發、經世致用」的辦學理念,以培養「素質好、基礎好、上手快、轉型快的事業骨乾和創新創業型人才」為目標,推進教學改革,提升教學質量。文藝、體育設施精良,是國家大學生素質教育基地和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以優秀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有教育部省屬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2個,廣東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2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3個。
學校繼續完善教學科研設施。圖書館藏書達426.8萬冊,建設了完備的校園網服務系統和校園一卡通身份識別、選課注冊和貨幣支付系統,網路埠35000多個,初步建成新一代數字化校園。《深圳大學學報(理工版)》榮獲「中國高校優秀期刊獎」和「中國科技論文在線獎」。
學校同境外50多所高校建立了交流合作關系,在國內率先開辦了與英美高校合作的「雙校園、雙語種、雙文憑或單文憑」辦學模式,聯合培養「雙校園」本科生累計2000餘人,吸引了66個國家的留學生來深大求學,年度留學生達1500多人次。
學校形成了「視野開闊,注重實際,熱衷創新,崇尚競爭」的人才培養特色,7萬畢業生絕大多數紮根深圳,用人單位總體評價優良,辦學滿意度不斷提高。涌現了馬化騰、史玉柱、周海江等一批傑出人才。他們銳意進取,勇於探索,為深圳經濟特區、為國家做出了貢獻。
深圳大學堅持辦特區大學、窗口大學、實驗大學,實行了一系列在全國有影響的改革舉措。在大眾化教育背景下,深度完善學分制,探索本科教育的「雙證合一」(畢業證和學位證),探索大學素質教育體系,探索因材施教、選拔優秀的教育方式,深化教學內容特別是公共課程的改革與創新。建立以代表性成果為評價對象、以學術影響和社會貢獻為評價標準的科研水平評價模式。著眼現代大學制度,積極改善學校管理體制。從民主管理入手,建立人事工作教授委員會、計財工作教授委員會,確立人才招聘和資源分配的學術主導。啟動以職員制、聘任制、內部工資制為主要內容的新一輪人事分配製度改革;加大後勤社會化力度,追求精緻管理和精緻服務;建設民主、和諧、充滿學術自由、人文精神和青春活力的校園環境。
❺ 博士生助學金一年最高13萬,是否太高了
一點也不高,應該的!
談及博士獎助,不少在讀博士都認為如今學校發放的助學金有點少。而從全國范圍看,上一次助學金上調已經是5年前的事了。
2017年,全國的部屬高校博士生助學金從12000元上漲至15000元,地方高校從10000元漲至13000元,平攤到每個月就是1000元左右。
這一標準的確不算高,不少在讀博士只能依靠家裡的接濟以及兼職去完成學業。
而包括北大在內的不少高校也意識到了這一問題,並各自提升了博士補助的標准。
多所高校,大幅提升博士補貼
北大漲了多少?青塔人才找到了北京大學法學院公布的博士研究生崗位體系,其中校長獎學金的獎助標准達到了每人7萬元/年。而對於更加常規的助教、思政崗位,北大的資助標准同樣不算低,達到了5.5萬/崗/年。
與直接發錢不同的是,北大的獎助學金需要履行相應的職責,比如北大法學院設助研崗位就需要每周工作不低於4小時,崗位獎學金可以比國家助學金高出3.4萬元/年。
也有不少高校在近幾年直接選擇提升兜底資助標准,例如華南理工大學在其博士生招生簡章中明確,博士生最低資助標准為58200元/年(在國家規定的15000元/年的基礎上增加了43200元),平攤到每個月將近5000元。而5000元完全可以覆蓋在廣州日常的開銷,這也意味著華南理工的博士生幾乎不用為生活發愁。
此外,哈爾濱工業大學2021年博士研究生工科基金和科研基金的博士研究生基本獎助學金額度為5萬元/年。一些中部地區高校也將博士補貼上調至6000元以上/月。
差距不僅體現在學校之間,也體現在文理科之間。
與當前的就業市場的薪資待遇如出一轍,文科博士在助學金方面也與理工科博士有一定差距。
以南京大學為例,理工農醫科博士的最低助研費比基礎文科博士高出900塊。
面向在讀博士開展「學者計劃」無疑是全新的嘗試。可以預見的是,在北京大學的帶頭示範下,未來一定會有更多高校效仿、完善。
不過當下,相較於「學者計劃」,補助金能否上漲或許還是更多博士關心的問題。畢竟,錢似乎不應該成為他們科研路上的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