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駱教授清華大學環境學院

駱教授清華大學環境學院

發布時間: 2024-11-30 01:04:02

A. 川陝甘三省為什麼不能抱團蜀道申遺

第一首先蜀道是首先文化專有名詞,跟江南、絲綢之路一樣,現在世遺的名單應該是中國蜀道,世遺官網上有,歷史上跟這條文化線路相關的除了陝西、甘肅應該還有重慶、雲南、西藏、貴州~
第二跟這條線路歷史上相關的地方很多,但實際保留下來的並不多,大多數都消失或者破壞了。申遺首先得有有價值的遺產點,而四川方面的遺產點非常豐富,品質也很高,米倉道、和廣元部分金牛道應該都保留得比較完整,古道古柏古鎮古城古村古關古寨古橋古寺古觀石刻一樣不缺 金牛古道古柏古道是很壯觀的。而且四川申遺搞了10多年,自然和文化遺跡方面都很多也很有分量,都是篩選了又篩選,相關的遺跡一直都有做大量保護工作,其他省份相關的遺跡相對四川來說非常少,所有以前也基本上沒做什麼申遺相關工作,陝西最很價值的石門十三品原址也在水庫下面~
申遺不是歷史上有就可以,而是要看現在保留有多少原真有價值的東西

B. 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科學技術獎的歷屆情況

2001年獲獎名單
特等獎 一項
1. 單分子的掃描隧道顯微術
侯建國 王海千 楊金龍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理化科學中心
一等獎 八項
1. 毛細管電色譜新技術和新方法研究
鄒漢法 葉明亮 劉震 吳仁安 倪建毅 張玉奎
國家色譜研究分析中心
2. 有機錫化合物形態分析方法研究
江桂斌 周群芳 劉稷燕 何濱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3. 復雜基體中痕量陰、陽離子,過渡金屬及鑭系元素的離子色譜法分析研究
牟世芬 丁曉靜 黃源 呂海濤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4. 非放射免疫分析方法的應用基礎研究
常文保 慈雲祥 李元宗 張新祥 郭振泉
北京大學分析測試中心
5. 分子光譜的基礎研究及應用
翁詩甫 徐怡庄 徐端夫 吳瑾光 李維紅 趙瑩 楊展瀾 胡先波 王篤金 劉學新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北京大學
6. 硅基納米半導體發光材料的Raman散射研究
吳興龍 蕭季駒 陳強 鮑希茂
南京大學現代分析中心
7. 振動樣品磁強計在氧化物巨磁電阻材料研究中的應用
張裕恆 朱弘 劉先明 田明亮 譚舜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理化科學中心
8. 化驗室綜合管理系統的開發與應用
楊海鷹 沈彤 鄭博 王征 呂桂芳 陸婉珍
中國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
二等獎 十項
1. 大氣顆粒物中有機碳和元素碳的測定
劉咸德 虞統 李瑞琴 董樹屏 李玉武 狄一安 張增全 張烴 祁輝
國家環境分析測試中心
2. 化學衍生-氣相色譜法研究糖綴合物的組成和結構
徐桂芸 常理文 余兆樓 郭京力 劉葉民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3. 生物質譜法在蛋白質及糖蛋白研究中的應用
盛龍生 彭建和 韓俊 周紅華 相秉仁 安登魁
中國葯科大學分析計算中心
4. 毛細管電泳在中草葯分析中的應用
劉虎威 黎艷 李奕 紀秀紅 閻玉凝 李家實 蘇曉丹
北京大學分析測試中心
5. 用XPS法分析稀土復雜氧化物的電子結構
趙良仲 劉芬 張琳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6. 第三液相及其聯用技術
王海舟 李小佳 田玲 劉正 邵光玓 陳玉紅 趙進 趙樹榮
國家鋼鐵材料測試中心
7. X射線粉末衍射全譜擬合技術及其應用
馬禮敦 吳宏翔 倪玉華 施國順 康立濤 沈孝良 朱江海
復旦大學分析測試中心
8. X射線衍射貌相技術在寶石學中的應用
田亮光 黃文慧 程佑法 劉化峰
山東省分析測試中心
9. 新型納米氧化物膜電極和溶膠凝膠酶電極的構置及應用
羅國安 王義明 李清文
清華大學分析中心
10. 裂解氣相色譜-質譜研究高分子的熱性能
金熹高 黃俐研 史義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三等獎 十二項
1. 有機元素微量分析儀在煤轉化研究中的應用
劉力 李柏齡 李保慶 貴國慶
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
2. 原子吸收法在有機分析中的應用
田笠卿 王吉德 蔣玉琴 李榮林 邵明誠
南京大學現代分析中心
3. 應用付里葉變換紅外光譜技術研究生物大分子、細胞和組織的有機結構及其變化機理
宋占軍 姜厚理 段耀奎 沈世傑 聶松青 劉炳玉 馬溪 魏開華 鄭永紅 孫曼霽 鄧振華
國家生物醫學分析中心
4. 核酸熒光探針的研究與應用
宋功武 方光榮
湖北大學分析測試中心
5. 流式細胞儀在細胞增殖及凋亡研究中的應用
周春喜 李賓 梁學潁 李楠 廖傑 辛宏 魏日胞 李瑛 吳榮謙 譚端軍 吳曉雄
解放軍總醫院測試中心
6. 稀土氧化物化學分析方法
劉文華 楊萍 江紅 童堅 劉鵬宇
國家有色金屬及電子材料測試中心
7. 弱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多維離子色譜柱同時分析陰陽離子
丁明玉 田中一彥 胡文志
清華大學分析中心
8. 核磁共振對新材料的動力學、弱作用力及相組成的研究
唐亞林 徐廣智 金熹高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9. 電子顯微鏡在昆蟲學研究中的應用
洪健 高其康
浙江大學分析測試中心
10. 俄歇電子能譜在金剛石金屬化研究中的應用
朱永法 姚文清 葉小燕 曹立禮
清華大學分析中心
11. 聚合物X射線衍射物相分析
周貴恩 賈雲波 石磊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理化科學中心
12. 飼料氨基酸檢測技術研究
常碧影 張瑜 閆惠文 張明 李建凡 李靜梅
中國農業科學院分析測試中心
2002年獲獎名單
2002年「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科學技術獎(CAIA)」評審工作
2002年的「CAIA獎」評審工作是在「CAIA獎」通過了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審查、登記,正式定名為「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科學技術獎(CAIA獎)」後進行的。由於該獎項成為分析測試領域唯一的、國家正式承認的、社會力量設立的科學技術獎,所以這次評審工作受到了協會和會員單位的充分重視。2002年共有24個會員單位申報了53個項目,24個申報單位中有:國家級中心7個;部委中心5個;省、市中心3個;大學中心8個;企業1個。經過專家小組的予評、初評和「CAIA獎」評審委員會綜合評定,評出一等獎9項、二等獎11項、三等獎8項,共計28項,現已經協會辦公會討論通過,公布如下:
一等獎(9項)
1.高效分離技術和數據可視化技術用於急性腫瘤早診、治療有效性監控及其復發預測的方法學研究
許國旺鄭育芳孔宏偉呂申路鑫楊軍
張玉奎盧佩章
國家色譜分析研究中心
2.生化物質的高靈敏度檢測
上官棣華熊少祥趙睿馬明生黨福全韓慧婉
陳義劉國詮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3.時間分辨光熒光光譜分析技術及其應用研究
潘利華張佩環杜繼賢李華成廉君秀
陳洋藻張思遠
國家電化學和光譜研究分析中心
4.環境中硒的形態分析方法
王子健彭安
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5.從鹼性氰化液中萃取金的新技術
周維金吳瑾光高宏成施鼐姜健准翁詩甫
吳永慧陳景陶家洵徐光憲
北京大學分析測試中心
6.表面分析新方法─變角XPS(VAXPS)、表面擴展電子能量損失精細結構譜(SEELFS)和同步輻射(SR)等在單層和自組裝納米薄膜等表面過程和結構分析中的應用
吳念祖黃惠忠黃小華於小峰徐維明
北京大學分析測試中心
7.X射線衍射在集成鐵電學(鐵電薄膜)研究中心的應用
李愛東朱育平吳迪葉宇達麥熾良劉治國
閔乃本
南京大學現代分析中心
8.色譜模擬蒸餾列方法的研究與專用軟體開發及應用
金珂沈彤由源鶴楊海鷹陸婉珍
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
9.生命起源過程模擬和產物的GC分析
陳乾旺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理化科學中心
二等獎(11項)
1.新型手性固定相的研製及應用
陳小明鄒漢法張強封順
國家色譜分析研究中心
2.重組人體蛋白FKBP12與新型神經生長促進劑形成非共價鍵復合物的電噴霧質譜(ESI─MS)研究
王紅霞楊松成張學敏肖軍海聶愛華
趙麗琴李松
國家生物醫學分析中心
3.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在生物大分子分析中的應用
李娜趙鳳林李克安童沈陽
北京大學分析測試中心
4.系列快速水質分析盒
馮建章鄧光黃詠春
北京大學分析測試中心
5.原位在線表徵sol-gel過程及擴散動力學的研究
徐堅章獻民陳強關英翁麗惠周賢菊張小莉
中科院化學所
6.熒光光譜用於研究光電功能材料的激發態性質
楊俊林藺洪振賀慶國張月平白鳳蓮
中科院化學所
7.俄歇電子能譜在薄膜催化劑材料研究中的應用
朱永法姚文清葉小燕曹立禮
清華大學分析中心
8.X射線衍射在磁性材料研究中的應用
李山東朱育平唐少龍王敦輝葉宇達章建榮
都有為
南京大學現代分析中心
9.MALD─TOF質譜在內嵌金屬富勒烯研究中的應用
施祖進賀曉然孫寶雲廉永福顧鎮南
北京大學分析測試中心
10.自組裝仿生膜電極的購置及應用
羅國安王義明高宏李清文
清華大學分析中心
11.發光受體的設計合成及其分子識別功能研究
童愛軍李隆第吳應光董赫
清華大學分析中心
三等獎(8項)
1.GC-NCIMS/SIM法檢測中葯中農葯殘留量
孫秀燕王素娟裴明湖華會明
沈陽葯科大學分析測試中心
2.蛋白質光譜的研究與分析應用
宋功武方光榮劉立明李玲
湖北大學分析測試中心
3.分子印跡聚合物的制備、分子識別性質及其在葯物分析中的應用
劉鋒李克安童沈陽陳文張鐵
北京大學分析測試中心
4.天然氣中汞污染的研究
宋薇汪正范吳堅丁輝
北京市理化分析測試中心
5.電感耦合等離子發射光譜法在煤質分析中的應用
劉東艷張園力劉力貴國慶
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
6.自旋電子材料的微結構與性能
譚舜劉先明朱弘梁任又楊昭榮張昌錦
君藝童偉張裕恆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理化科學中心
7.不同X射線衍射幾何分析多層薄膜的外延與匹配關系
吳文彬黃健洪周貴思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理化科學中心
8.汽車轉向拉桿接頭總成形檢驗新技術研究
李正華陳建華劉興智趙琦
兵器工業西南地區理化檢測中心
2007年獲獎名單
一等獎 4項
1.基於DNA分子設計與調控的生物感測檢測方法及應用
樊春海,宋世平,王麗華,張 炯,左小磊,潘 敦,
張蘭勇
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
2.超痕量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電化學檢測
張洪霞,陳慶,胡勁松,萬立駿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3.在線近紅外光譜測定MTBE進料中的醇烯比
褚小立,駱獻輝,袁洪福,許育鵬,王艷斌,楊玉蕊,
鄭國軍,華煒,陸婉珍
中國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
4半導體納米晶復合材料在分析化學和生物分析中的應用
李景虹,李軍,王周平
清華大學分析測試中心
二等獎 10項
1.體育運動中禁用葯物β2-激動劑的檢測方法研究
徐友宣,張建麗,秦 暘,王小兵,申利,劉 欣,吳 筠,
張亦農,吳侔天,朱紹棠
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興奮劑檢測中心
2.溫室氣體監測用氣體標准物質的研究
李春瑛,韓橋,章恭菲,張新,杜秋芳,劉智勇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
3.時間分辨激光光散射及顯微鏡技術在聚烯烴分相與結晶研究中的應用
韓志超,董俠,Mamoru Okada,姚詠華,胡海青,張曉華,張成貴,孟昆,張若愚,李水強,孫同臣,李俊宇.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4.基於NMR的代謝組學技術及其在中西葯安全性評價中的
應用
顏賢忠,張琪,趙劍宇,王全軍,李伶,董方霆,廖艷,彭雙清,廖明陽,陳合兵,吳勝明
國家生物醫學分析中心
5.基於質譜測試技術的新方法、新應用途徑研究
再帕爾·阿不力孜,賀玖明,張瑞萍,喬晉萍,李 斌,
阿布拉江·克依木,崔立傑,梁峰,劉永臻
國家葯物及代謝產物分析研究中心
6.質譜新方法與解析新技術及其在病原微生物蛋白質組研究中的應用
魏開華,王傑,王紅霞,王鴻麗,劉炳玉,楊松成,張學敏
國家生物醫學分析中心
7.原位XRD在納米線熱膨脹和結構穩定性研究中的應用
陳莉,費廣濤,徐錫金,王學偉,秦勇
中國科學院固體物理研究所
8.紫外光電子能譜-飛行時間質譜在大氣瞬態物種探測和反應過程研究中的應用
葛茂發,姚立,王煒罡,曾小慶,王殿勛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9.多壁碳納米管和液相微萃取技術在環境分析中的應用
趙汝松,周慶祥,肖軍平,王霞,程傳格,苑金鵬,江婷,
葉存玲,汪衛東,丁玉傑, 李淑娥,時軍波,林雲良
山東省分析測試中心 河南師范大學
10.電噴霧質譜法研究N-甲基吡咯寡聚醯胺特異性識別HIV-1啟動子DNA及碎裂機理
袁谷,李卉卉,周江,劉丹,王軍
北京大學分析測試中心
三等獎 10項
1.紅外熱波無損檢測技術及其應用
張存林,金萬平,沈京玲,郭廣平,馮立春,陶寧,李艷紅
首都師范大學、北京維泰凱信新技術有限公司、北京航空材料所
2.血清孕酮含量測定的國際比對研究
徐銳鋒,張天嬌,王衛華,戴新華,陳文祥,王 抒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化學計量與分析科學研究所
3.特殊生物檢材DNA提取方法的比較研究
劉開會,王 堅,季安全,邱寧,常彩琴,郭燕霞
公安部物證鑒定中心
4.高速逆流色譜分離純化中葯化學成分研究
柳仁民,孫愛玲,孔令義,趙汝松,王霞,李愛峰,劉建華,程傳格
聊城大學 中國葯科大學 山東省分析測試中心
5.微波輔助提取結合高效液相色譜-蒸發光散射快速分析測試的方法
劉春朝,周華英,晏瓊,趙燕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
6.基於太赫茲光譜和成像技術的毒品檢測方法
沈京玲,張存林,梁來順,張岩,趙國忠
首都師范大學
7.水和食品中部分農葯檢測的分子印跡納米聚合物新型壓電生物感測器研究
高志賢,嚴守雷,房彥軍,姚偉,周煥英,寧保安,王紅勇,何永紅,劉楠,孫思明
軍事醫學科學院衛生學環境醫學研究所
8.基於顯微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分析技術研究微波輻照對心肌細胞和視網膜損傷
宋占軍,錢煥文,王德文,周遊,鄧 樺,董方霆,於 水,
劉炳玉,鄭永紅,吳勝明
國家生物醫學分析中心
9.抗腫瘤葯物分子與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譜學研究
唐亞林,向俊鋒,張亞周,孫紅霞,杜鴻雁,張虹,徐廣智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10.激活型H-RasV12介導細胞轉化的蛋白質組學分析
李愛玲,張學敏,靳寶鋒,何昆,王紅霞,白 冰,周 濤,
李慧艷,滿江紅,劉炳玉,鞏偉麗,王 傑
國家生物醫學分析中心

C. 求成都外國語學校2009年被清華大學錄取的人數

胡天騏 男 四川 成都市外國語學校 電機系
李川竹 男 四川 成都市外國語學校 環境系版
周戈 男 四川 成都市外權國語學校 建築系
殷婷雲 女 四川 成都市外國語學校 建築系
舒軼 男 四川 成都市外國語學校 生物系
陶媛慧 女 四川 成都市外國語學校 經管學院
查羽潔 女 四川 成都市外國語學校 外語系
駱斯璐 女 四川 成都市外國語學校 外語系
韓夢瑩 女 四川 成都市外國語學校 外語系
彭睿劼 女 四川 成都市外國語學校 外語系
楊丹琪 女 四川 成都市外國語學校 外語系
李凱迪 男 四川 成都市外國語學校 生物系

D. 談談你對高等教育現狀的認識

在我們談到高等教育發展的現狀和成績的同時,我們還應該看到,在高等教育改革發展中也存在著許多問題。主要有這么幾個方面:
(一)我們雖然取得了成績,但是,現在形勢的發展,特別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以及建設和諧社會對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對這些更高的要求,我們還不適應。
(二)高等教育經費嚴重不足的問題困擾著我們。去年我國高等教育的經費總額大概是1800多個億,現在對相當多的地方院校來說,主要經費來源已經不是國家的財政性投入,而是收費。有的學校甚至收費佔到了總經費的百分之七八十,而我們的收費在學校看來還是比較低的,但是,社會上對收費問題已經提出了比較強烈的疑義。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可能再進一步大幅提高收費。現在許多學校已經陷入了經費嚴重不足的困境,據了解,教育部的學校在經費問題上情況還是比較好的,但是教育部所管理的學校去年年底貸款余額已經超過了200億,其中個別怪物般龐大的大學貸款余額超過了30億,每年光還利息就要將近兩個億,這個數字相當於國家每年給它的撥款。在我國高等教育規模最大的江蘇省,它的財政狀況還是比較好的,但是江蘇全省的高校貸款余額也超過了100個億,這個問題非常突出,致使我們有些大學大樓蓋起來了,但是內部的教學儀器空空盪盪,不能夠滿足需要。剛才參觀外事學院,我看到設備還是非常�好的。�
(三)教師的數量和質量不能滿足高等教育發展的需要。從1998年到2004年我們的本專科學生數從340.7萬增長到了1333.5萬,同期我們普通高等學校的教師僅由40.7萬人增長到85.84萬人。顯然,擴招後我們的生師比一下就由以前的過低變成了生師比過高,生師比過高必然會影響到教育的質量。在一段時間內,有的學校甚至出現了200人的外語課堂,外語課一般公認以16到17人為佳,三四十人在一個課堂里就已經很湊合了,200人怎麼有開口的機會呢,沒有開口的機會就談不上外語教學的質量。 另一方面,在師資的提高上也存在著問題。歷來我們高等教育教師教育工作就是一個薄弱環節,我們過去培養新教師主要是通過師傅帶徒弟的方式來進行,一個學生畢業留校當老師,先給老教師當助教,幫著批改作業,聽老教師怎樣講課,然後在老教師的指導下去備課,再然後才是獨立去講課,而且還需要老教師在旁邊聽。這樣一點一點地逐漸由上比較少的課到上比較多的課。但是,現在我發現,相當一些學校今天還是學生,明天就成為了教師,最多進行半周到一周的校紀校規等基本要求的培訓就變成了教師,這樣的教師他怎麼能夠教好學生。我們知道教師數從40.7萬增長到85.84萬人,增加了40多萬,但在這個過程中又有著10萬左右的老教師退出了現職,這就意味著我國目前50多萬高校教師是教齡不足五六年的教師。在教育界有這么一條公認的慣例:沒有五到十年的時間,是培養不出一個合格教師的。這樣的話,實事求是地講,相當一部分教師是不夠合格的。 同時,我們教師的在崗提高大多是通過一邊教學,一邊進行科學研究總結自己的經驗而進行的。在這種生師比很高的情況下,教師難以抽出時間來思考教學問題,進行教育問題研究,這樣使得教師今後的發展又遇到了障礙,這個問題相當突出。如果不能夠使這些不合格的教師變為合格的教師將會毀掉我們的高等教育。
(四)我們的教育由精英教育到大眾化教育的變化是在跑步進程中實現的,而我們並沒有做好准備。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問題不僅僅是一個數量簡單的變化問題,而是一定性質上的變化。主要特點就在於它的類型和模式的多樣化,現在的學校種類五花八門,有研究型的、研究教學型的、教學研究型的、教學型的以及高專高職等各種各樣的類型。對民辦本科院校來說,現在我們經常會說培養應用型的本科高技能人才,但是現在只是這些名詞提出來了,到底什麼是應用型本科人才,恐怕到現在為止,真正能講清楚的人並不多。同時我們適用於本科生的教材並沒有準備好,培養模式也沒有確定下來,這是一個巨大的問題。
(五)我們出現了大批的新建院校,在五六年裡就新建了1000所高等學校,這些已經佔到學校數目的一半,這些學校無論管理水平還是教學水平還都存在一定的問題。如果這些學校不能夠和其他老的學校一樣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和教學水平,這樣的話我們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是沒有保證的。
改革開放以來總結和評價 :
圍繞建立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對外開放和實現社會現代化,80年代以來教育制度改革和教育政策的調整取得了一些進展;但總體而言,這一時期的教育是發展大於改革,教育在數量、規模上的發展令人矚目;但在體制的更新和教育價值、教育品質的提升上乏善可陳。
1、政治與教育、學術的關系的變化。社會現代化是一個日益倚重知識權威的過程。對教育、學術而言,需要從階級斗爭、政治至上、官本位的黨治文化,轉為建立教育的主體地位和學術本位的管理,以及實現教育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由於政治體制改革的滯後,在制度層面的裹足不前,體制障礙成為影響中國教育和學術發展的嚴重因素。
2、新的教育方針,從為政治服務轉為為經濟建設服務,是一個有限的進步,其價值依然是國家功利主義的。但在教育體制由計劃向市場的轉變中,中央與地方的關系、政府與學校的關系、國家與社會力量的消長都在發生某種變化,教育地方化、多樣化的局面開始出現,體制外的教育開始生長。
3、就教育決策而言,政府包攬過多、行政主導的弊病並未解決,國家教育資源配置的方式並未根本改變,教育管理、教育決策中行政化、長官意志主導的傾向嚴重(如高校合並、擴招)。在新的利益格局下,由於公民、其他利益集團缺乏民主參與、表達的渠道,形成「教育利益集團」為追求自身利益而損害公共政策的情況(如重點學校制度、保送生制度等)。另一方面,以爭取經濟利益為核心的教育決策,導致許多有違教育規律的行為(如標志性高中等)。
4、在發展主義、經濟主義的發展背景下,教育目標以增長和效率為追求,在總量的增長中,出現價值的失衡和扭曲,突出表現為農村教育的薄弱和邊緣化;城鄉、地區和階層之間的教育差距拉大,教育公平問題突顯,教育品質惡化。
5、就教育自身的發展邏輯而言,超越持續50餘年的精英主義路線,基礎教育均衡化、以人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方針已經提出。在學校教育的現實中,仍處於國家本位與個人本位價值混合和調整的狀態。
6、就社會現代化而言,最重要的是建立現代教育制度和學校制度。它意味著建立教育的公共性、全民性、人文性、民主性,建立教育公共財政制度,建立學術本位、學術內行管理的現代大學制度,等等。
21世紀高等教育發展趨勢展望
分析了我國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現狀,並結合21世紀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前景,對我國高等教育的未來發展趨勢做出了展望,以資當前我國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和制定未來高等教育發展規劃借鑒。
21世紀,中國將步入信息時代和知識經濟時代,作為知識傳遞、知識創新的基地,大學將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將由社會的邊緣走向社會的中心,同時中國的高等教育也將面臨更多的機遇與挑戰。探討21世紀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無疑對當前我國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和制定未來高等教育發展規劃具有積極的意義。
一、辦學主體多元化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我國高等學校也正在引入市場機制,以實現教育資源在全國范圍內的合理配置。國家、企業與個人都是教育的受益者,依據經濟學上的成本分擔理論,本著誰受益誰投資的原則,國家各級政府、企業和個人都應該分擔高等教育的成本。2l世紀中國高等教育辦學主體將進一步向多元化的趨勢發展,這也是國外高等教育發展的普遍規律。
(一)國家各級政府辦學
我國公立高校經費來源正在由以中央撥款為主改變為中央和地方撥款相結合的形式,並且逐步向以地方政府撥款為主(主要指省級政府)的方式轉變。據統計目前我國政府撥款只能滿足高校維持運作開支的50%左右,其餘50%的經費要靠高校自己去籌措。但這不能根本上解決公立高校的辦學經費,國家各級政府還應該繼續加大對高等教育的經費投入。有位西方國家的校長曾經說過「誰在最不應該節儉的地方節儉,誰就將失去未來。」我國教育經費的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很大,要落實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國家首先必須加大教育經費的投入。
(二)社會力量辦學
社會力量辦學主要有兩個組成部分:企業辦學和個人辦學。企業是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受益者,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企業將面臨著更加嚴峻的挑戰,其中的核心是人才市場的挑戰,對企業來講,能否擁有具備現代科技知識的高素質人才,將從根本上決定其在21世紀
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的勝負。因此從這一意義上來講,企業投資辦學不失為明智的舉動。有遠見的企業家,尤其是高科技企業已經開始關注中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有些企業已經投資於高等教育領域。但是,目前社會力量辦學還不規范。畢竟教育是培養人的社會文化活動,培養什麼樣的人,為誰培養並不是容易把握的事,並且需要很多資源(包括資金、場地、校舍、實驗設備、教師、教學管理人員),不是僅僅有錢就可以辦學的。因此國家不能任其自由發展,還必須有相應的政策引導和規范社會力量的辦學行為。目前已有部分民辦院校由於不符合國家的有關規定,被宣布停止辦學。
二、辦學權力自主化
目前我國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本著「共建、調整、合作、合並」的原則,全國已有612所高校合並組建為250所,原國務院部委管理的400餘所高校多數改為由中央和地方共建、以地方為主的管理。初步建立起了中央和省兩級政府管理的體制,國家各部委原則上不再辦學。政府由對學校的直接行政管理,轉變為運用立法、規劃、撥款、信息服務、政策指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等進行宏觀管理,確立和落實學校面向社會自主辦學的法人實體地位。相應的高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也在進一步深化,辦學活力和主動適應社會能力不斷增強。高校辦學權力自主化突出地體現在內部財務管理、用人制度、面向社會等三個方面。
(一)高校內部財務管理
隨著社會資金進入高等教育領域,高校的經費更多地來源於社會團體和個人投資,因此高校在經費的使用上向國家直接負責的方式將會發生變化,還必須向除國家外的投資主體負責。我國有部分高校已經在嘗試建立*駱永進:男,國防科技大學人文與管理學院99級碩博連讀研究生。駱永迸:21世紀中國高等教育發展趨勢展望87現代大學制度,與傳統的大學制度相比,其最大的特點就是成立學校董事會,負責籌集辦學經費,校長向董事會負責。學校辦學經費的使用權也由校董事會負責,不必層層上報,這樣高校財務管理的自主權將進一步擴大。
(二)高校用人制度
高校的用人制度一直在困擾著高校管理人員和廣大教職工,由於長期以來計劃體制的影響,高校沒有較大的用人自主權。但是目前各個高校都在積極開展用人制度的改革,以便建立起有利於發掘和鼓勵人才的用人機制。改變過去統得過死的用人制度,允許高校教師自由流動,一方面可以使教師本身的潛力和才能得到更為有效的發揮,有利於教師個體的發展;另一方面可以促使高校創造更為有利於人才成長的環境和條件,以吸引人才。從整體上來講,高校用人制度的改革,可以使教師資源在更大范圍內實現優化配置。
(三)高校面向社會自主辦學
高校面向社會自主辦學,主要是指高校要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的人才間接為社會服務,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直接為社會經濟發展服務。由於社會需求的多樣性和多變性,要求高校的專業設置、課程體系的設計、人才培養的模式、人才的培養規格也必須多樣化,並且能夠隨著社會需求的變化而做及時的調整。這就從客觀上要求高校必須擁有較大的辦學自主權,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三、辦學形式多樣化
隨著學習化時代的到來,人們對高等教育的需求將向多樣化的方向發展。不但適齡人口即18—22歲的人,需要接受適合自己的高等教育,已經參加工作的成人也需要接受適合其實際需要的、各種各樣形式靈活的高等教育。為了滿足各個年齡階段和不同職業的人對高等教育的需求,我國已經開展了多種形式的高等教育,比如: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高等職業教育、自學考試和各種短期的在職培訓等等。
(一)學歷教育與非學歷高等教育逐漸融合
以前由於辦學條件的制約,我國的非學歷高等教育一直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同時由於認識上的偏見,導致其辦學規模小、質量低,影響著非學歷高等教育的發展。隨著社會的迅速發展,以及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面向在職人員的各種形式的非學歷教育將成為一種必須,而不僅僅是學歷教育的一種有益的補充。我國高等學歷教育也將進一步面向社會自主辦學。這意味著,高等學歷教育也將為了滿足社會各階層對高等教育的多樣需求,而進行相應的改革,將會本著「寬進嚴出」的原則,逐步放寬招生條件;在學習年限上將打破全日制的模式,向全日制和部分時間制結合的方式轉變。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的界限將會越來越模糊,並逐步向相互融合方向發展。
(二)各種形式的高等教育將構築起我國21世紀終身教育體系2l世紀我國將步入學習化社會,學習將會成為每個人的終身需要。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的教育思想將成為人們的共識,如何科學、合理地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終身教育體系,適應社會發展和滿足學習者對高等教育的
需求,將是21世紀我國高等教育迫切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成人高等教育是指高等學校和其它高等教育機構為完成中等教育基礎上的成人實施的教育活動,包括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由於成人高等教育的對象不受年齡的限制,並且辦學形式比較靈活,因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人們對繼續高等教育的需求,其發展潛力是相當巨大的。成人高等教育將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不僅僅是高等教育的有益補充;隨著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調整,迫切需要作為市場主體的企業加快科技進步的速度,積極發展高技術產業,這些因素直接導致了社會對科技型應用型人才的大量需求。發展高等職業教育,培養滿足社會經濟發展急需的應用型科技人才是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由於其對學習對象的年齡限制少,形式靈活,尤其是不要求參加自學考試的學生到校學習,不影響學習者個人的日常工作,給予學習者高度的學習自由,因此從一開始實施自學考試,其發展速度就比較迅速。隨著知識經濟和信息時代的到來,知識和時間將成為最稀缺的資源,人們在不影響工作的情況下要求接受繼續高等教育的願望將更加強烈。將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高等職業教育、自學考試等多種形式的高等教育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相互銜接、相互融合的立體式終身教育體系是21世紀我國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21世紀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
四、管理科學化、民主化隨著我國宏觀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推進,高等學校內部管理體制也將進一步走向深入。21世紀高校的管理將由經驗管理向科學化管理的方向發展,將由專制管理向民主化管理方向發展。
(一)高校內部管理機制
隨著現代管理理論與決策科學的發展及其在高校管理當中的應用,我國高校將進一步由過去的以經驗管理為主的方式向運用現代管理理論和方法的科學管理為主的方式轉變。以往的學校教育管理只強調教育領域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教育管理同一般管理的共性,過多地強調學校教育的特殊性,偏重以經驗為主的管理方式。譬如說高校普遍沒有建立起管理信息系統(Ⅷs)這一萬方數據88 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01年第1期重要的現代管理工具,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許多高校本身卻在為政府和企業開發各種管理信息系統。是高校自身沒有意識到管理信息系統的重要性嗎?應該不是,因為他們在推銷其科研成果時,極力向用戶宣傳其使用價值。那麼原因在哪裡呢?這就是上面提到的,高校的管理者過多地強調教育領域的特殊性,而沒有充分注意和強調教育管理同一般管理的共性。現代教育管理理論告訴我們,教育管理的本質是現代管理理論在教育領域的具體應用,教育管理是管理的一個分支。因此高校的管理者應該著重強調教育管理中管理的一面,有意識地將現代管理理論和方法引入到高校的實際管理當中,促使高校管理由經驗式管理向科學化管理方向轉變,以充分利用高校的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更有效地實現高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為社會服務的功能及其近期和長期的發展目標。
(二)管理民主化
現代大學在學術與具體事務的管理上享有高度的自治權力,尤其是有著學術自由的傳統,最早提出並實施學術自由的是德國的馮•洪堡,現代美國高校也基本上繼承了這一傳統,在大學裡面普遍設有教授委員會,其主要任務與使命是對學術方面的事務做決策。現代大學的這一特徵,表明了教授在學校事務,尤其是學術事務的管理當中享有很大的自主權力。這也是現代大學管理民主化的具體體現。隨著我國高校管理制度的改革與深入,教授在高校管理尤其是在學術事務的管理中將擁有更大的決策權力,這是現代大學管理的發展趨勢,同時也是我國高校管理向民主化方向發展的趨勢之一。現代大學在管理方面的另一個變化,就是在對學生具體事務的管理上,給予學生自己很大的自主管理的權力。制定各種政策鼓勵學生自己管理自己(包括學生成立各種社團,設立學生管理機構),大學只是在宏觀上給予方向性的指導。在這一方面,我國地方高校也在積極行動。具體就是讓學生自己參與學校學生事務的管理過程,鼓勵學生組織各種社團,成立學生會,管理具體的日常學生事務。學校設有主管學生工作的機構,負責審批學生社團,指導學生會的管理工作,但僅限於在宏觀層次上的指導。從這兩個方面來看,我國高校的內部管理體制正在向科學化、民主化的方向發展,21世紀我國高校管理仍將向這一方向發展。
五、網路化
隨著信息技術和通信技術的迅速發展以及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領域的應用,極大地影響著傳統的高等教育模式。高等教育的網路化已經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特別是在發達國家,高等教育網路化更是發展神速。僅以美國為例,據統計到1998年,在美國以互聯網為主要手段開展遠程教育的高校占總數的60%左右,比三年前增長了3倍,其餘學校也將在3年內開始利用互聯網開展遠程教育,學生可以直接通過網上學習得到相應的學歷和學位。
(一)我國網上高等教育發展迅速
順應高等教育網路化的發展趨勢,我國教育部已經批准31所高校進行網路教育的試點,其中一些高校已經開始招生。根據教育部關於試點高校開展遠程教育的政策,獲得開展網路教育的試點高校可以進行學歷和非學歷教育,可以根據社會的需求,在專業設置方面享有一定的自主權,可以向修滿學分的學生發放學歷和學位證書。據中國教育報報道,中國目前網上學生已達18萬人。網路的優勢在於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並利用現代資訊技術和現代教育資源的優勢,把網路與教學直接連接起來。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個人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和專業,可以自由選擇上網學習的時間和地點。這將更有利於學生個性和創造力的發展。隨著我國網上高等教育的開展,將會有更多的人從中受益。
(二)高校校園網路建設有待進一步提高
目前國內已有400餘所大專院校建立了校園網,但離真正的遠程教育和網路建設還有一定差距。即便是已經開展遠程網路教育的高校也基本上還是處於起步階段,與傳統的基於電視廣播的遠程教育沒有本質上的區別,網上傳輸的課件基本上是純文本式或者是可以傳輸聲音、圖像和文本的多媒體課件,還沒有實現遠程實時、互動式教學。這就限制了網上教學的形式,學生只是被動接受知識,而不能和教師進行實時的信息溝通和交流。要使遠程網路教育更好地發展,並體現其突出的優勢,必須加強高校校園網路的建設,並且開發出適合學生認知特點的教學軟體;進一步完善遠程網路教育的管理,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以保證網路教育的質量,促使我國的高等教育向著網路化的方向迅速發展,為更多的公民提供高質量的遠程網路教育。
六、大眾化、普及化國際高等教育的發展一般都經歷三個階段,即精英教育階段、大眾化階段和普及化階段。目前大多數發達國家,已經完成了大眾化,正向普及化階段發展。當前我國也在積極地推行高校擴招政策,正在向大眾化的方向奮斗。
(一)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現狀』就在人們關於高校擴招是否合理的議論當中,我國高校近年普遍開始擴大招生規模,並且取得了不小的成績。據統計1999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已達10.5%,萬方數據駱永進:21世紀中國高等教育發展趨勢展望892000年已超過11%。根據樂觀的估計我國原定2010年毛入學率達到15%的目標,以現在的發展速度有可能提前實現。暫且不論高校擴招有利於拉動內需,以緩解經濟發展的壓力,單從高校擴招可以讓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即從受教育機會均等的角度出發,高校擴招,對逐步實現大眾化的目標無疑具有積極的意義。
(二)2l世紀的目標——高等教育普及化
隨著在2l世紀初葉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目標得到實現,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和人們民主意識的提高,將會有更多的人要求接受高等教育,可以說高等教育普及化是2l世紀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但是任國家在高等教育發展過程中,都會不同程度地面臨著數量發展與質量提高兩者之間的矛盾,尤其是我們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這一問題更為突出。如何在推進高等教育大眾化、普及化的過程中處理好這一矛盾,應是所有關心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人士著重考慮的問題。
七、國際化關於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內涵有各種說法,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界定,為了本文論述的方便,在這里將其內涵歸結為:高等教育國際化是指大學教育面向世界,以具體多樣的高等教育活動為載體,以吸收、借鑒世界先進辦學理念為核心,改造高等教育及其管理模式,進而達到提高本國高等教育辦學質量和效益的活動。是將國際的多文化的因素綜合到大學的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功能中的一個過程,是社會、經濟、科學、技術發展的需要,是有利於各國利用國外資源,促進本國高等教育的發展的需要。
(一)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發展
我國從1978年開始積極推行高等教育國際化,90年代以來,我國高校與國外高校的跨國交流與合作辦學的范圍在迅速擴大,內容也越來越多樣化。國內各個大學都很重視與國外大學和科研機構的交流與合作,尤其是知名大學更是重視這一點。北京大學自從1998年百年校慶後,掀起了新一輪國際交流與合作的熱潮。目前,北京大學已經和遍及世界47個國家和地區的174所大學建立了良好的校際交流關系。清華大學近年來已與26個國家和地區的120所大學簽訂了校際交流協議。在擴大與國際教育、學術機構交流的同時,清華大學與海外企業界也保持了良好的互利合作關系,企業合作委員會海外部成員已達28家,增強了學校的教學、科研實力,促進了學校整體水平的提高。除了知名大學的國際化行動之外,國內其它地方大學也在積極地推進自己的國際化進程。通過與國外大學和科研機構的交流、合作,有效地提升了我國高校的國際知名度,有力地促進了國內大學的人才培養質量、科學研究水平及社會服務能力。
(二)入世對我國高等教育的要求
目前中國在加入世貿組織的談判中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與中國進行雙邊市場准入談判的三十七個世貿組織成員中,已有三十六個同中國結束談判,只剩下墨西哥還沒有同中國簽協議。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談判的重點已經由雙邊談判轉入多邊談判,即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和工作組報告書等多邊法律文件的起草工作。如果後續談判順利的話,我國將在21世紀初葉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人世將會使中國經濟進一步與國際接軌,如何在對外經濟貿易中維護中國的利益,充分利用國外資源為我國經濟建設服務,都從客觀上要求我國高等教育能夠培養出大量具有國際視野和國際交往能力、熟悉國際規則的高素質國際型人才。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我國的高等教育將進一步向國際開放,高等教育的國際化進程將進一步加速。開放式大學和高等教育國際化將成為我國21世紀高等教育的發展主題。

E. 中國國學院的主要成員

根據我院事業發展需要,特面向海內外聘請相關專家、學者、名流擔任我院特聘名譽顧問及顧問等。
同時聘請有關專家、學者為我院教授、客座研究員。另外還向社會招聘兼職研究員、副研究員等。
以上各類人員名單發布如下: 丁光訓 全國政協副主席、金陵協和神學院院長
葉選平 全國人大原副委員長、國際儒學聯合會會長
孫家正 全國人大副委員長
丁衡高 國防科工委原主任、著名物理學家、中科院士
向守志 南京軍區原司令員
韓培信 江蘇省委原書記
梁步庭 山東省委原書記
劉忠德 中國文化部原部長、國際儒學聯合會常務副會長
高占祥 國家文化部原部長、中華文化促進會會長
張連珍 江蘇省政協主席
韓喜凱 山東省政協主席、中國孔子基金會會長
吳良鏞 清華大學教授、著名建築學家、中科院士
張存浩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原主任、中科院士
虞兆中 台灣大學原校長、著名教育家
王賡武 香港大學原校長、新加坡東亞研究所所長
南懷瑾 台灣著名國學大師
董光壁 國際易學聯合會會長、中國科學院研究員
汝信 國際易學聯合會副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
余敦康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北京大學國學教授
邢賁思 中共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求實》雜志原總編
王治國 全國工商聯副會長、中國民營科技企業家協會理事長
朱高正 國際易聯副會長、台灣歐洲文教基金會會長
杜維明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著名新儒家學者
吳愛蓮 國際易聯顧問、澳大利亞易玄信息生命科學研究會主席
蘇新鑾 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
王予 世界華商聯合總會秘書長
賀興桐 世界華商聯合會總會長、世界宗教經濟文化促進會會長
張豈之 西北大學原校長、清華大學人文學院院長
項 平 南京中醫葯大學校長
司元忠 南京大學黨委原副書記、南京人口大學原校長
周加才 江蘇省委統戰部原副部長兼省宗教事務管理局局長
姜建中 南京財經大學黨委書記
張中華 南京軍區將軍
張同斌 國家交通部江蘇海事局局長
張際春 國防大學將軍
盛昭瀚 東南大學原副校長、南京大學工程管理學院院長
馮致光 南京大學原副校長、中國思想家研究中心主任
董健 南京大學原副校長、文學院院長
丁瑩如 南京大學教授、匡亞明先生夫人
王斌泰 江蘇省教育廳原廳長
溫希凡 天津南開大學原黨委書記
王恆 南京金鷹國際集團董事長、美國加州蘇浙滬同鄉會會長
李惠國 國際易學聯合會常務副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丘亮輝 國際易學聯合會常務副會長、中國科協研究員
曹鳳泉 國際儒學聯合會秘書長
孫晶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國際易聯秘書長
劉華 上海市人民政府法制辦主任
徐寧 南京市物價局局長
毛衛華 南京市工商聯黨組書記
馬和欣 南京市工商局局長
趙忠令 南京工程大學原黨委書記
許敖敖 澳門科技大學校長
龍安定 浙江省原政協主席
羅一民 江蘇省政協副主席兼省委統戰部部長
劉金美 福建省原副省長、省政協副主席
王助安 國務院宗教事務局副局長
張國敏 山東省經濟貿易委員會原副主任
張繼禹 全國人大常委、中國道教協會常務副會長
陳光 山東省省長助理
孫永春 貴州省委常委兼組織部長
沈先啟 貴州省畢節市委書記
李宏鳴 安徽省黃山市原市長、宿州市委書記
辛冠潔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國際儒聯原副理事長
任法融 中國道教協會會長
吳炳志 澳門道教協會會長
弓克 吉林孔子學院院長、吉林省孔子學會會長
馬燦榮 中國外交部原部長助理、中國駐德國大使
沈善洪 杭州大學原校長
張瑞敏 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
張近東 江蘇蘇寧集團董事長
薛樂群 江蘇中江集團董事長
祝義才 江蘇雨潤集團董事長
劉積仁 東軟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鄒宏基 台灣新亞建設開發有限公司總裁
崔波 共青團中央委員會原書記處書記
耿乃凡 江蘇省廣播電視局局長
王惠榮 江蘇國信資產管理集團總裁
黃宏亮 江蘇省海外企業集團總裁
姜喜運 煙台恆豐銀行董事長
朱建進 煙台裕豐實業集團董事長
金毅 招商銀行南京分行行長
胡慶華 民生銀行南京分行行長
孫泳倫 無錫天仁集團董事長
院務委員會為本院最高領導、權利、決策機構。根據事業發展需要,特聘請海內外有關人員組成。組成名單如下:(排名不分先後)
石連同 中國國學院院長、南京大學中國思想家研究中心創始人、南京大學國學研究所常務所長、南京大學校友總會原總秘書長
閻韜 中國國學院副院長、南京大學國學研究所所長、南京大學學報編輯部原主任
盧央 中國國學院副院長、南京大學原天文系主任、南京大學中國思想家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司元忠 南京大學原黨委副書記、南京人口大學校長
周加才 江蘇省委統戰部原副部長兼省宗教局局長
張同斌 國家交通部江蘇海事局局長
張中華 南京軍區將軍
余敦康 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導、北京大學教授
丘亮輝 國際易學聯合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曹鳳泉 國際儒學聯合會秘書長
顏石安 南京大學博導、教授
賴永海 南京大學博導、教授
楊向群 國家發改委司長
韓愛興 國家住房建設部司長
楊伯強 南京市委督察局局長
毛衛華 南京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兼工商聯黨委書記
高以儉 江蘇省文聯原副主席、江蘇中華文化促進會常務副會長
薛樂群 江蘇中江國際集團董事長
劉長林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張其成 中國中醫葯大學教授
石小梅 江蘇省演藝集團著名昆劇表演藝術家
姜喜運 煙台恆豐銀行董事長
劉康 山東省泰安市政府秘書長
鄭武樾 泰國正大集團資深執行副總裁
楊世華 江蘇道教協會會長、茅山道院住持
吳炳志 澳門道教協會會長
隆相 江蘇省佛教協會會長、南京棲霞山寺方丈
沈長明 江蘇天一集團董事長、南京廣夏房地產開發公司董事長
楊宗義 江蘇福中信息集團董事長
朱建進 煙台裕豐實業集團董事長
劉茂富 江蘇鎮江房地產公司董事長
馬士俊 江蘇明城集團董事長
辛長寶 常州寶盛集團董事長
顧小榮 南京市新聞出版局局長
姚兵 南京大學產業集團副總裁
程朝暉 香港美容學院院長
孫玉 南京金陵飯店黨委書記

院長:石連同
副院長:閻韜 盧央
秘書長1人(待定)
副秘書長3—5人(待定) 閻韜 盧央 余敦康 唐明邦 周繼旨 洪家義
石連同 顏石安 賴永海 劉長林 劉大鈞 張其成
丘亮輝 劉蔚華 吉文輝 曾仕強 周齊 管 峻
丁瑩如 樓宇烈 錢遜
(以上名單職務、職稱見前已標注)
周加才 曹傳仁 毛衛華 高以儉 石連同 石小梅
張月軍(南京理工大學就業辦主任) 劉康 劉茂富 朱建進
薛樂群 馬士俊 楊宗義 楊世華 沈成明 劉學忠
彭慧(江蘇中華文化學院副校長) 張曉平(山東濟寧市中區人大主任)
孔德墉(香港) 崔百強 鄭武彬(台灣) 顧小榮
匡榕榕(美國保險業駐中國首席代表) 程朝暉 孫玉 周繼旨南京大學教授閻韜南京大學教授
盧央南京大學教授洪家義南京大學教授
吳新雷南京大學教授石連同南京大學教授
朱劍南京大學教授顏世安南京大學教授
賴永海南京大學教授陳謙平南京大學教授
辛冠潔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洪修平南京大學教授
張連珍江蘇省政協主席余敦康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北京大學教授
高占祥中華文化促進會會長張豈之清華大學教授
唐明邦武漢大學教授樓宇烈北京大學教授
錢遜清華大學教授劉大鈞山東大學教授
朱維錚上海復旦大學教授宋志明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孫長江原《中國科技報》主編沈善洪浙江大學教授、原杭州大學校長
周齊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張立文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黃為一南京農業大學教授劉長林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呂紹綱吉林大學教授陳乃蔚復旦大學教授
吉文輝南京中醫葯大學教授阮榮春上海大學教授
齊儆北京工業大學教授李惠國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劉蔚華山東省社聯主席、教授張其成中國中醫葯大學教授
張志哲上海華東師范大學教授俞孔堅北京大學教授
丘亮輝國際易學聯合會常務會長杜維明美國哈佛大學教授
許敖敖澳門科技大學校長、教授唐慶銘新加坡道家學術研究會會長
成中英美國國際東西方大學校長陳鼓應台灣大學教授
唐亦男台灣大學教授於希賢北京大學教授
吳星瑩馬來西亞道家學術研究會會長尉天池南京師范大學教授
白樂桑法國教育部漢語總督學施寒微德國哥延根大學教授
孫晶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梁雪天津大學教授
劉笑敢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王賡武新加坡東亞研究所教授
山田利明日本東洋大學副校長曾仕強台灣智慧大學校長、教授
趙榮澄台灣大學教授亢亮天津大學教授
丁冠之山東大學《文史哲》教授錢志新江蘇省發改委原主任、南大教授
趙駿河韓國儒學研究專家石川忠久日本儒學研究專家
蘇新鋈新加坡儒學研究專家顧彬德國儒學研究專家
汪忠長美國美西易經學會理事長鄒宏基台灣光武科學技術學院院長
傅淑芳山東《老年雜志》原社長郭次儀香港「百草堂」董事長
湯恩佳香港孔教學院院長、博士姚偉彬澳門儒學研究專家
孔德墉香港世界孔氏續譜協會會長程艾蘭法國儒學研究專家
呂武吉澳大利亞儒學研究專家陳啟生馬來西亞孔子研究會秘書長
鄭彝元泰國儒學研究專家斐文波越南儒學研究專家
鄭武樾正大集團資深總裁陳光山東省政協副主席
徐寧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耿乃凡江蘇省廣電廳廳長
喻繼高江蘇省國畫院管峻江蘇省國畫院副院長
郭貽賢印度尼西亞儒學研究專家高以儉江蘇省中華文化促進會常務會長
曹鳳泉國際儒學聯合會秘書長楊麗麗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會長
任法融中國道教協會會長王策《環境易術》雜志主編
張繼禹中國道教協會常務副會長韓愛興國家建設部科技司長
楊向群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司長
石小梅江蘇演藝集團昆劇表演藝術家孔愛萍江蘇演藝集團昆劇表演藝術家
楊世華茅山道院住持、江蘇道教協會會長邵偉華廣東易學專家
李土生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顧問霍斐然四川易學專家
李仕澄東南大學教授王遠林廣西桂林陸軍學院教授
釋寬容安徽天柱山三祖寺方丈蓮花江蘇省南京雞鳴寺方丈
妙湛福建省廈門市南普陀寺方丈心平句容寶華山隆昌寺方丈
釋永信河南少林寺方丈戒忍浙江普陀寺全山方丈
隆相南京棲霞寺方丈傳義南京毗盧寺方丈
曹傳仁江蘇省紀委原副書記級張樹驊國際儒學聯合會副會長
楊伯強南京市委督察局局長沈長明南京廣夏房地產開發公司董事長
鄧千建設部《中華建築報》社長劉學忠江蘇中泰集團董事局主席
楊宗義江蘇福中信息產業集團董事長洪萬康台灣大潤發超市有限公司副總裁
馬士俊南京明城集團董事長匡榕榕美國保險業駐中國首席代表
蔣義海江蘇省文聯一級畫師李秋寶南京火車站原副站長
韓景增南京軍區通訊總站原政委詹永清安徽黃山旅遊集團總經理
陳大文南京金盛集團副總裁傅斌南京大學校史館研究員
毛利人江蘇出版集團鳳凰台飯店總經理王振義南京大學出版社原副社長
李娓西安文理學院教授黃正明南京大學藝術研究中心教授
楊小琳香港知名歌手張月軍南京理工大學教授
續文利香港中旅投資集團公司黃賢安江蘇南京畫家
慧聞湖南省汨羅佛果寺崔百強華潤蘇果超市有限公司發展總監
諦如南京棲霞寺楊淑琴江蘇省中醫院口腔科主任
寶世宜北京文化名人俱樂部秘書長溫勇南京人口管理幹部學院教授
曾建平江蘇廣播電視台新聞部江雅琦香港宋慶齡金鑰匙培訓基金會會長
胡正良南京海關政治部辦公室副主任王鍇香港開益出版社社長
阮國安馬來西亞吉隆坡易經學院院長邢東升江蘇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黃淦波廣東東莞市觀音山集團董事長劉金斌江蘇省南京市
張清淵台灣「五術」總會名譽會長張樹淮江蘇淮安市
馬文章河南省傳統文化促進會張興利江蘇省經協委原總經理
陳全仁西安新加坡益禾保健有限公司總裁陳廣德江蘇新沂市政府協副主席
傅亞超海南省海口市劉開文貴州省貴陽市
趙岩南京林業大學園林規劃院副教授施炳煌上海市
彭松樺新加坡程中山東省巨野
鄧海一北京市許兵(永昌)南京寶華山隆昌寺
茅懿鑫泰國一統公司 張代祥山東省濟南
駱家清江蘇南京 卞長華江蘇省南京
韓元茗北京張開新福建莆田
劉東靂海南海口張正亞江蘇省淮安
張瀚之海南海口金竺雨南京書法協會
陳國華浙江溫州黎沛泓江蘇省南京
張一指甘肅省蘭州市 範文舉河南省國學促進會
張西川北京沈峰江蘇省崑山市
黃恆堉台灣榮柱台灣
郭仁德福建廈門市
孔強衛南京孔子後裔聯合會
余揚元南京
金守平雲南省楚雄州

F. 教育部、財政部關於立項建設2010年國家級教學團隊的通知的團隊名單

序號 團隊名稱 帶頭人 所在學校 1 憲法與行政法教學團隊 姜明安 北京大學 2 生理學科創新人才培養教學團隊 管又飛 北京大學 3 口腔醫學課程建設教學團隊 郭傳瑸 北京大學 4 地理科學專業教學團隊 陶 澍 北京大學 5 憲法學與行政法學教學團隊 韓大元 中國人民大學 6 工商管理核心課程教學團隊 伊志宏 中國人民大學 7 社會學理論課程教學團隊 鄭杭生/洪大用 中國人民大學 8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學團隊 孫宏斌 清華大學 9 控制工程教學團隊 華成英 清華大學 10 建築環境與設備專業教學團隊 朱穎心 清華大學 11 工程材料及其加工教學團隊 黃天佑 清華大學 12 軟體工程專業教學團隊 盧 葦 北京交通大學 13 交通運輸類專業平台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楊 浩 北京交通大學 14 材料學教學團隊 強文江 北京科技大學 15 石油工程專業教學團隊 張士誠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16 電子信息實驗教學中心教學團隊 紀越峰 北京郵電大學 17 工程項目管理教學團隊 烏雲娜 華北電力大學 18 生物工程創新人才培養教學團隊 譚天偉 北京化工大學 19 昆蟲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彩萬志 中國農業大學 20 預防獸醫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楊漢春 中國農業大學 21 森林經營管理教學團隊 彭道黎 北京林業大學 22 植物生物學教學團隊 鄭彩霞 北京林業大學 23 中醫內科學教學團隊 王新月 北京中醫葯大學 24 外國教育史教學團隊 張斌賢 北京師范大學 25 化學實驗教學團隊 歐陽津 北京師范大學 26 漢語言專業本科教學團隊 郭 鵬 北京語言大學 27 財政學專業教學團隊 李俊生 中央財經大學 28 法律史教學團隊 朱 勇 中國政法大學 29 運動心理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張力為 北京體育大學 30 電工電子基礎教學團隊 韓 力 北京理工大學 31 飛行器動力專業課程教學團隊 陶 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32 高等數學教學團隊 許曉革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33 嵌入式系統課程群教學團隊 侯義斌 北京工業大學 34 神經病學教學團隊 賈建平 首都醫科大學 35 兒科學教學團隊 李仲智 首都醫科大學 36 本科數學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何書元 首都師范大學 37 經濟學核心課程教學團隊 張連城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38 廣播電視新聞學教學團隊 高曉虹 中國傳媒大學 39 美術學專業教學團隊 尹吉男 中央美術學院 40 外交外事翻譯教學團隊 范守義 外交學院 41 社會工作專業教學團隊 劉 夢 中華女子學院 42 紡織材料與紡織品設計藝工結合教學團隊 劉元風 北京服裝學院 43 多媒體藝術教學團隊 李一凡 北京印刷學院 44 日語翻譯方向課程教學團隊 邱 鳴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45 中國民族器樂教學團隊 張維良 中國音樂學院 46 中國民族民間舞教學團隊 高 鍍 北京舞蹈學院 47 通信技術專業教學團隊 劉業輝 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48 化學實驗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吳世華 南開大學 49 環境科學專業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鞠美庭 南開大學 50 化工專業實踐教學團隊 張金利 天津大學 51 紡織工程專業教學團隊 王 瑞 天津工業大學 52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教學團隊 趙 征 天津科技大學 53 葯理學教學團隊 婁建石 天津醫科大學 54 基礎日語課程教學團隊 修 剛 天津外國語學院 55 運動心理學課程教學團隊 姚家新 天津體育學院 56 軟體技術專業教學團隊 傅連仲 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57 物流管理專業教學團隊 薛 威 天津交通職業學院 58 自動化工程教學團隊 孫鶴旭 河北工業大學 59 材料學教學團隊 楊慶祥/崔佔全 燕山大學 60 冶金工程教學團隊 張玉柱 河北理工大學 61 大學英語新模式教學團隊 張 森 河北科技大學 62 作物學「三結合」教學團隊 馬峙英 河北農業大學 63 人體與動物科學教學團隊 段相林 河北師范大學 64 思想道德與法制教育教學團隊 王 瑩 河北經貿大學 65 土木工程專業地下工程教學團隊 朱永全 石家莊鐵道學院 66 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教學團隊 王世震 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 67 數控技術專業教學團隊 侯維芝 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68 物理化學教學團隊 武海順 山西師范大學 69 蒙古族文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孟克吉雅 內蒙古大學 70 世界史教學團隊 薑桂石 內蒙古民族大學 71 蒙醫診斷學教學團隊 布仁達來 內蒙古醫學院 72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李志義 大連理工大學 73 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思想品德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魏曉文 大連理工大學 74 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平台課程教學團隊 左 良 東北大學 75 軟體開發技術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朱志良 東北大學 76 船藝教學團隊 劉正江 大連海事大學 77 工程管理教學團隊 劉亞臣 沈陽建築大學 78 臨床檢驗診斷學教學團隊 尚 紅 中國醫科大學 79 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教學團隊 楊麗珠 遼寧師范大學 80 證券投資學教學團隊 邢天才 東北財經大學 81 園藝技術專業教學團隊 蔣錦標 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82 Java系列課程組教學團隊 溫 濤 大連東軟信息技術職業學院 83 生物學基礎實驗課程教學團隊 滕利榮 吉林大學 84 化學實驗教學團隊 徐家寧 吉林大學 85 儀器專業系列課程與創新實踐教學團隊 林 君 吉林大學 86 應用地球物理教學團隊 潘保芝 吉林大學 87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專業教學團隊 史寧中 東北師范大學 88 光電信息工程專業教學團隊 姜會林 長春理工大學 89 植物保護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李 玉 吉林農業大學 90 電工電子課程教學團隊 郭黎利 哈爾濱工程大學 91 行政管理核心課程精品化建設教學團隊 何 穎 黑龍江大學 92 中國古代文學教學團隊 劉敬圻 黑龍江大學 93 外科學教學團隊 姜洪池 哈爾濱醫科大學 94 社會醫學教學團隊 吳群紅 哈爾濱醫科大學 95 中葯鑒定學教學團隊 王喜軍 黑龍江中醫葯大學 96 中國近現代史教學團隊 隋麗娟 哈爾濱師范大學 97 油氣田開發工程教學團隊 劉永建 大慶石油學院 98 電氣工程實踐教學團隊 付家才 黑龍江科技學院 99 綠色食品生產與經營專業教學團隊 杜廣平 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 100 預防醫學骨幹課程教學團隊 姜慶五 復旦大學 101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團隊 顧鈺民 復旦大學 102 寶石學教學團隊 廖宗廷 同濟大學 103 力學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洪嘉振 上海交通大學 104 工業工程專業主幹課程教學團隊 江志斌 上海交通大學 105 口腔頜面外科學教學團隊 張志願 上海交通大學 106 管理信息系統課群教學團隊 陳智高 華東理工大學 107 輕化工程專業教學團隊 何瑾馨 東華大學 108 自然地理教學團隊 鄭祥民 華東師范大學 109 英語專業翻譯教學團隊 張春柏 華東師范大學 110 基礎法語教學團隊 曹德明 上海外國語大學 111 政治經濟學教學團隊 何玉長 上海財經大學 112 經濟法學本科教學團隊 顧功耘 華東政法大學 113 醫學影像設備管理與維護專業教學團隊 徐小萍 上海醫療器械高等專科學校 114 圖文處理專業課程教學團隊 姚海根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 115 交通管理專業教學團隊 王肇定 上海公安高等專科學校 116 社會學專業教學團隊 周曉虹 南京大學 117 化學實驗課教學團隊 張劍榮 南京大學 118 軟體工程主幹課程教學團隊 駱 斌 南京大學 119 電工電子實踐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胡仁傑 東南大學 120 道路與橋梁工程核心課程教學團隊 黃曉明 東南大學 121 感測器與檢測技術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宋愛國 東南大學 122 采礦工程專業教學團隊 屠世浩 中國礦業大學 123 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團隊 過偉敏 江南大學 124 生態學教學團隊 胡 鋒 南京農業大學 125 生物制葯工藝學課程教學團隊 高向東 中國葯科大學 126 工業設計教學團隊 李亞軍 南京理工大學 127 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王成華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128 管理定量方法課程群教學團隊 劉思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129 基礎物理(實驗)教學團隊 晏世雷 蘇州大學 130 水泵及水泵站教學團隊 劉 超 揚州大學 131 電氣類專業主要技術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孫玉坤 江蘇大學 132 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教學團隊 周作民 南京醫科大學 133 中醫內科學教學團隊 汪 悅 南京中醫葯大學 134 理論法學(課程群)教學團隊 夏錦文 南京師范大學 135 中國古代文學教學團隊 周建忠 南通大學 136 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教學團隊 顧曉松 南通大學 137 市場營銷專業教學團隊 徐漢文 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 138 建築裝飾工程技術專業教學團隊 孫亞峰 徐州建築職業技術學院 139 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業教學團隊 戴 勇 無錫職業技術學院 140 電子商務專業教學團隊 李 暢 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141 機械製造基礎實踐教學團隊 潘曉弘 浙江大學 142 電類專業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韋 巍 浙江大學 143 生理科學實驗課程教學團隊 來茂德/夏強 浙江大學 144 臨床醫學專業基礎核心課程教學團隊 沈其君 寧波大學 145 自動化專業工程人才培養教學團隊 姜周曙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146 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團隊 高 玉 浙江師范大學 147 統計學專業教學團隊 李金昌 浙江工商大學 148 森林保護學教學團隊 張立欽 浙江林學院 149 財政學專業核心課程建設團隊 鍾曉敏 浙江財經學院 150 景區開發與管理專業教學團隊 周國忠 浙江旅遊職業學院 151 鞋類專業教學團隊 施 凱 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 152 會計專業教學團隊 謝國珍 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 153 電子商務核心課程教學團隊 劉業政 合肥工業大學 154 機械基礎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趙 韓 合肥工業大學 155 天文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向守平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156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相關課程教學團隊 繆柏其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157 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教學團隊 杜先能 安徽大學 158 安全工程專業教學團隊 劉澤功 安徽理工大學 159 應用生物科學專業教學團隊 程備久 安徽農業大學 160 分析化學教學團隊 王 倫 安徽師范大學 161 土木建築工程材料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孫道勝 安徽建築工業學院 162 中葯學專業教學團隊 彭代銀 安徽中醫學院 163 海洋科學創新性人才培養教學團隊 曹文清 廈門大學 164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教學團隊 鄭傳芳 福建農林大學 165 輪機工程學科教學團隊 楊國豪 集美大學 166 大學物理實驗教學團隊 黃志高 福建師范大學 167 中醫診斷學教學團隊 李燦東 福建中醫葯大學 168 臨床醫學專業教學團隊 朱世澤 泉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169 焊接技術與工程專業教學團隊 柯黎明 南昌航空大學 170 中國近現代史教學團隊 張艷國 江西師范大學 171 信息系統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徐升華 江西財經大學 172 船舶工程技術專業教學團隊 魏寒柏 九江職業技術學院 173 工商管理專業教學團隊 徐向藝 山東大學 174 政治經濟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於良春 山東大學 175 金融學專業教學團隊 胡金焱 山東大學 176 海洋化學課程教學團隊 楊桂朋 中國海洋大學 177 石油工程專業課程教學團隊 管志川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178 工程圖學類課程教學團隊 王蘭美 山東理工大學 179 公共課教育學教學團隊 李劍萍 聊城大學 180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張憲省 山東農業大學 181 德育原理課程教學團隊 戚萬學 山東師范大學 182 中國近現代史教學團隊 俞祖華 魯東大學 183 動物防疫與檢疫專業教學團隊 李 舫 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 184 軟體技術專業教學團隊 徐 紅 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 185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教學團隊 孫志春 濟寧職業技術學院 186 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教學團隊 高愛國 淄博職業學院 187 化工專業基礎課教學團隊 魏新利 鄭州大學 188 地理科學專業主幹課程教學團隊 秦耀辰 河南大學 189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教學團隊 張永振 河南科技大學 190 安全工程專業教學團隊 高建良 河南理工大學 191 工程力學教學團隊 原 方 河南工業大學 192 作物學教學團隊 李潮海 河南農業大學 193 有機化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渠桂榮 河南師范大學 194 生物技術及應用專業教學團隊 邊傳周 鄭州牧業工程高等專科學校 195 工程測量技術專業教學團隊 趙傑/周建鄭 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 196 化學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程功臻 武漢大學 197 地理信息系統專業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劉耀林 武漢大學 198 新聞學專業教學團隊 羅以澄 武漢大學 199 社會保障學教學團隊 趙 曼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200 基礎物理課程教學團隊 熊永紅 華中科技大學 201 電機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陳喬夫 華中科技大學 202 生物技術特色專業教學團隊 余龍江 華中科技大學 203 工業設計專業教學團隊 陳汗青 武漢理工大學 204 礦物岩石學教學團隊 馬昌前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205 地下水與環境教學團隊 王焰新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206 生態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曹湊貴 華中農業大學 207 土壤學教學團隊 黃巧雲 華中農業大學 208 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主幹課程教學團隊 朱長江 華中師范大學 209 電工電子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余厚全 長江大學 210 電氣工程專業教學團隊 李咸善 三峽大學 211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專業核心課程跨學科教學團隊 李亞偉 武漢科技大學 212 制葯工程專業教學團隊 張 珩 武漢工程大學 213 紡織材料與加工教學團隊 徐衛林 武漢科技學院 214 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團隊 姚 強 十堰職業技術學院 215 船舶工程技術專業教學團隊 陳 彬 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 216 礦物加工工程教學團隊 邱冠周 中南大學 217 工商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團隊 謝 赤 湖南大學 218 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教學團隊 曾光明 湖南大學 219 經濟學基礎理論課程群教學團隊 田銀華 湖南科技大學 220 民族傳統體育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白晉湘 吉首大學 221 包裝自動化專業方向教學團隊 張昌凡 湖南工業大學 222 作物學科主幹課程教學團隊 官春雲 湖南農業大學 223 化學實驗教學團隊 姚守拙 湖南師范大學 224 電氣化鐵道技術專業教學團隊 楊利軍 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225 中國近現代史本科教學團隊 桑 兵 中山大學 226 行政管理教學團隊 馬 駿 中山大學 227 外科學教學團隊 梁力建 中山大學 228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平台課程教學團隊 韋 崗 華南理工大學 229 機械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黃 平 華南理工大學 230 會計學教學團隊 宋獻中 暨南大學 231 中醫婦科學教學團隊 羅頌平 廣州中醫葯大學 232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馬文麗 南方醫科大學 233 社會體育專業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楊文軒 華南師范大學 234 英語口譯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仲偉合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235 土木工程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團隊 周福霖 廣州大學 236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教學團隊 趙 傑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 237 裝潢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團隊 張來源 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 238 軟體技術專業課程教學團隊 張基宏 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239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教學團隊 韋 化 廣西大學 240 物理課程與教學論教學團隊 羅星凱 廣西師范大學 241 民族學教學團隊 周建新 廣西民族大學 242 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教學團隊 彭朝暉 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243 民法學教學團隊 王崇敏 海南大學 244 電子技術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曾孝平 重慶大學 245 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教學團隊 黃蓉生 西南大學 246 邏輯學教學團隊 何向東 西南大學 247 計算機軟體教學部教學團隊 王國胤 重慶郵電大學 248 力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賀建民 重慶理工大學 249 刑事訴訟法教學團隊 孫長永 西南政法大學 250 網路與信息安全創新教學團隊 龔小勇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 251 工程測量技術專業課程教學團隊 李天和 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252 葯劑學教學團隊 張志榮 四川大學 253 幾何與代數教學團隊 彭聯剛 四川大學 254 工程力學教學團隊 沈火明 西南交通大學 255 交通工程教學團隊 羅 霞 西南交通大學 256 計算機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團隊 傅 彥 電子科技大學 257 會計學教學團隊 蔡 春 西南財經大學 258 貨幣金融學教學團隊 殷孟波 西南財經大學 259 化學實驗教學團隊 霍冀川 西南科技大學 260 作物科學與技術教學團隊 黃玉碧 四川農業大學 261 方劑學教學團隊 鄧中甲 成都中醫葯大學 262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團隊 王安平 西華師范大學 263 大氣探測技術教學團隊 何建新 成都信息工程學院 264 審訊學教學團隊 陳 真 四川警察學院 265 西餐工藝專業教學團隊 梁愛華 四川烹飪高等專科學校 266 數控技術專業教學團隊 曹鳳/邱士安 成都電子機械高等專科學校 267 機械工程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何 林 貴州大學 268 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教師教育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游泰傑 貴州師范大學 269 旅遊管理專業教學團隊 田衛民 雲南大學 270 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教學團隊 遲毅林 昆明理工大學 271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教學團隊 吳伯志/郭華春 雲南農業大學 272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課程教學團隊 劉堅/饒遠 雲南師范大學 273 冶金技術專業教學團隊 夏昌祥 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 274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教學團隊 楊維周 西藏民族學院 275 計算機網路與體系結構教學團隊 鄭慶華 西安交通大學 276 工業工程專業教學團隊 孫林岩 西安交通大學 277 葯理學教學團隊 臧偉進 西安交通大學 278 資源勘查工程專業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劉建朝 長安大學 279 信息安全專業教學團隊 李 暉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280 植物病理學教學團隊 康振生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81 森林培育學教學團隊 趙 忠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82 運動人體科學教學團隊 田振軍 陝西師范大學 283 電子系列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段哲民 西北工業大學 284 大學英語教學團隊 趙雪愛 西北工業大學 285 政治經濟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白永秀 西北大學 286 水力學課程教學團隊 周孝德 西安理工大學 287 水環境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王曉昌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288 金屬材料工程專業教學團隊 李建平 西安工業大學 289 法語文學與翻譯教學團隊 戶思社 西安外國語大學 290 皮革工程教學團隊 馬建中 陝西科技大學 291 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業教學團隊 田鋒社 陝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292 大氣科學專業教學團隊 王式功 蘭州大學 293 結構設計課程教學團隊 朱彥鵬 蘭州理工大學 294 中國古代史教學團隊 田 澍 西北師范大學 295 藏醫葯學教學團隊 李先加 青海大學 296 基礎化學實驗教學團隊 劉萬毅 寧夏大學 297 臨床前基礎醫學綜合實驗課程教學團隊 張建中 寧夏醫科大學 298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專業教學團隊 阿爾斯蘭·阿不都拉 新疆大學 299 養牛技術課程教學團隊 丑武江 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300 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教學團隊 危常州 石河子大學 301 網路工程專業教學團隊 徐 明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302 信號處理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羅鵬飛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303 軍事地圖制圖核心課程群教學團隊 王家耀 中國人民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 304 醫院管理課程教學團隊 張鷺鷺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 305 外科學及野戰外科學教學團隊 景在平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 306 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教學團隊 李雲慶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 307 實驗診斷學教學團隊 郝曉科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 308 外科學教學團隊 竇科峰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

熱點內容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研究生院科技立項2013 發布:2025-01-11 11:25:50 瀏覽:110
武漢大學機械考研真題 發布:2025-01-11 11:19:51 瀏覽:436
清華大學楊柳教授 發布:2025-01-11 11:19:47 瀏覽:453
美國福塞爾大學影視專業 發布:2025-01-11 11:03:38 瀏覽:973
湖南師范大學考研導師 發布:2025-01-11 10:53:11 瀏覽:924
大學城雙人單車 發布:2025-01-11 10:26:04 瀏覽:453
哈勒大學錄取時間 發布:2025-01-11 10:25:22 瀏覽:146
湖南大學管理博士 發布:2025-01-11 10:20:21 瀏覽:635
人民大學分析化學考研 發布:2025-01-11 10:20:21 瀏覽:28
上大學的檔案 發布:2025-01-11 10:18:02 瀏覽: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