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醫科大學carol教授
Ⅰ 你單身,是上天給你准備了另一半嗎
如果你還是單身,很可能已經從大大小小的聚會場合中感受到了大家熱烈的關心。彷彿沒有對象就意味著你正過著一種自我封閉、孤獨憂郁的灰暗生活,也許還會在夜裡一個人默默地流下絕望的淚水。
然而事實當真如此嗎?我表示懷疑。這不只是因為我自己就一直單身至今(小編註:本文作者為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曾任加州大學心理學教授,現已年過花甲),就個人經驗來看,上面那些關於單身人士生活狀態的猜想和我的真實生活毫不搭調;還因為我本身從事關於個人成長與發展的研究,知道單身生活可以是多麼自在和精彩。
一項針對中、青年時期的成年人的調查發現,單身超過5年的人更有可能會認同類似「對於我來說,人生是一個不斷學習、改變、成長的過程」的觀點;而已婚人士則更有可能接受如「我早就已經放棄掙扎了,生活總是一成不變,我這輩子也就這樣兒了」之類的觀點。
我認為有些單身的人之所以能夠做出一些意義非凡、震撼世界的大事,正是因為他們沒有結婚而一直保持著單身。為了尋找處於個人成長相關研究成果核心的個人經歷,我問了許多單身人士和重新恢復單身的人這個問題:「你又沒有干過一些大事是因為單身才幹成的?也就是說如果你結婚了或者有對象的情況下絕對幹不成的事情?」
在為《華盛頓郵報》撰寫關於單身的博文期間,我描述過單身人士告訴我的4個故事,也解釋過為什麼盡管從理論上說,已婚人士擁有配偶的情感、經濟支持等優勢,然而在追逐自己的夢想方面,反而是單身人士更可能會去採取行動。在這里,我想為你們講述單身人士告訴我的一些故事,也會提及一些相關研究。
01.大冒險
對於來自英格蘭博爾頓、今年38歲的翻譯Steve Thomasson來說,他的大冒險在格陵蘭島。在格陵蘭島,他在殘酷的「北極熊挑戰」中獲勝,即連續兩場全程馬拉松和半程馬拉松比賽——有一段是在一大片冰面上進行。
Anna Hanlin今年52歲,在快30歲的時候,她買了一張從科羅拉多州斯普林斯市到倫敦的單程車票,之後在歐洲各地逛了6個星期。在她的單身生涯中,冒險旅程一直在繼續:她去西部學過中草葯,探訪過開曼群島,參觀過DragonCon漫展和TeslaCon(小編註:TeslaCon是北美最大的蒸汽朋克展)。作為一個專業的火焰技師,她還有過好幾次國慶煙火表演的經歷,真正的是在為其他人的人生注入絢爛的色彩。
02.離開舒適圈,追尋熱愛的事物
來自印度金奈、36歲的Anitha Balaraj離開工作了10年的公司事業,花了1年的時間獲得資格認證,成為了專業教練和瑜伽指導老師。現在她已經成為了主管教練。「我正做著我所熱愛的工作,」她說,「我真是太幸運了。」
46歲的Carol一直單身至今,她辭去了一份「讓人感到舒服而又滿足」的工作。她告訴我,她從世界的一端搬到了另一端,只為了離自己熱愛的音樂和音樂人近一些。
03.隨時抓住機遇,不管它們在何時何地出現
Mavis Green今年65歲,二十五六歲時,白天她在新澤西州環保局工作;晚上和周末,她的工作是飛行教官。有一年,她利用假期時間,駕駛著「有兩個座位的經典飛機——1948年的Cessna140」,去丹佛拜訪家人。返回之前,加利福尼亞州的人示意讓她去一趟,她就去了。她偶然得知了其他Cessna140飛行員的「飛行者大會」,於是就加入了他們。那天晚上一起在熱水浴池裡泡澡時,他們鼓勵她留下來。她辭去了自己在新澤西州的工作,從此把加利福尼亞州當成了自己搞事情的大本營。
不管機遇什麼時候出現、在哪裡出現,其他單身人士都有自由在他們所選的行業里尋找富有吸引力的機會。40歲的Craig Wynne是弗吉尼亞州的一名英語教授,他去過美國很多地方,也在馬來西亞教學。
當Sarah(化名)讀完了Ph.D,她在另一個國家找到了一份工作。她的丈夫不想搬家,所以他們分開了。之後,為了在她愛的地方找到一份工作,她又搬了家。34歲的Ilona來自德國,她一直都是單身。她搬到了奧地利,後來又搬回了德國,嘗試過鄉村生活模式,也嘗試過她現在的都市生活模式。如果又出現具有吸引力的事物,她還會再次搬家。
04.夢想與激情
對於現年54歲、居住在華盛頓貝靈翰姆的環境許可顧問Kristin Noreen來說,重新恢復單身使她能夠追隨自己的心,重拾遠距離單車騎行的夢想。「婚姻使我失去了大量的訓練時間,婚後的我無法再像單身時那樣自由地購買裝備,」她說,「離開丈夫兩年之後,我騎行了450英里(約合724公里),來到了我朋友位於尤金市(美國俄勒岡州城市)的家。」她繼續著自己的騎行夢想,直到一個心不在焉的司機撞了她,導致她嚴重受傷。等身體復原之後,她又騎上了老式旅行自行車——生命不息,騎行不止。
住在喬治亞州哈特韋爾市的Barbara Hart Wilson今年69歲,她結過好幾次婚,一直想要在同一個地方生活、工作。當她告訴上一任丈夫,自己想要搬進位於一座始建於1908年建築物上的藝術工作室的後面時,「我以為他要心臟病發作了。」就這樣,她又恢復了單身,現在住進了她想要住的地方,心滿意足地從事著她的藝術工作。
住在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市的Amy Gahran今年52歲,她堅信親密關系不應拘泥於傳統模式。在她的一項調查研究中,她訪問了1500個人關於他們自己的親密關系。Amy在《走下關系的自動扶梯》一書中描述了她的研究。這本書是在她單身時寫就的。「當我處在婚姻中時,我不僅要對自己負責,還得對另一個人的人生負責——這種感覺消耗著我的生命,在這種情況下我肯定沒法兒全心投入於寫書。」
澳大利亞墨爾本的Louise Harper今年56歲,她一直處於單身狀態。這么多年來也一直都是自己做飯吃。「自己一個人吃飯還要大費周章動手下廚實在很麻煩」之類的說法激勵她寫了好幾本「單身食譜」。她說,如果她結婚了,她可能根本不會注意到這些說法。
Lisa結過婚,故事的開頭有些老套:她想要繼續上學,但她必須先工作,讓她的丈夫去深造。等到她要去上學的時候,她的丈夫離開了她。Lisa和她已經成年的兒子搬去了另一個州,她被那裡的大學錄取了。第一天上學時,其他的父母都在幫他們的孩子搬東西。他們一家卻剛好相反——她的兒子在幫她這個母親搬東西。Lisa拿到了學士學位,又拿到了碩士學位,現在在她熱愛的領域里做著有意義而又重要的工作。
05.陪伴你所關心的人
Barb Shelley從事公關工作,她年輕時就結婚了。離婚之後,她說:「為了追隨靈魂對於幸福和家庭的渴望,我一次又一次地搬家。」她的父母在一個小時之內相繼離世之後,她決定搬回她長大的地方,去陪伴她年長的親戚們。「我現在66歲,住在博伊西,處於單身狀態,但是比人生中的任何時候都要幸福。」
06.能做的不只是一件事
42歲的Riza Hariati是印度尼西亞的一名自由職業的室內設計師,她不認為如果自己結婚了,她還會有時間、精力去做那麼多的事,其中包括學習縫紉和彈鋼琴、學習普通話和法語、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寫作以及思考「怎樣為保持單身狀態而戰並把這當成一件樂事」。
46歲的Sonya Ashby是西佛吉尼亞州的一名圖書館媒體專家,她曾在全國各地都工作過。「我的事業成就只是單身的眾多好處之一,」她告訴我,「我活躍於本地的藝術社區,以演員、音樂人的身份在舞台上表演。我有時間在工作室里畫畫、寫作。2003年,我出版了一本荒誕故事集。我的平面設計作品被許多國際公司採用。我有時間照顧年長的父母,在我關心的事業中做志願者,享受家人、朋友的陪伴。因為一個人住,我獲得了不同的技能。我能勝任基本的木工、電工、水暖維修、烹飪、縫紉、景觀美化以及理財工作。我沒有扮演妻子或母親的角色,但是卻扮演了教育者、藝術家、音樂人、作家、演員、技術教練、看護、演講者、積極行動者以及「什麼都能自己動手做的女神」的角色。我擁有能夠學習去做我願意做的任何事的自由,而這都是因為我單身。」
07.促進這些重大改變的自主性和自信心
關於單身人士的一個迷思是他們的自尊水平很低。然而,事實上,研究者對超過30個歐洲國家的已婚和單身人士的自尊水平進行了對比,發現兩個群體的平均自尊水平是一樣的。
我之前描述過的一項為期5年的追蹤研究(記錄了單身人士在個人成長方面要勝過已婚人士的那項研究)得出的結果更加偏向於單身人士。與那些已經結婚的人相比,單身人士在獨立自主和自我決定方面得分更高,他們更有可能贊同這樣的說法:「我對自己的觀點有信心,即使它們與大多數人的想法不一樣。」也許就是這種自立自信幫他們做成了那些人生中的大事。
沒什麼不可以的,要看你這輩子想要什麼,別將就,人這輩子是為自己活的,家人的意見可以考慮,但任何人沒權力替你決定.
Ⅱ 魔羯座有哪些藝術家
以下是全世界魔羯座的名人
是現有比較詳細
總的來說藝術家,演員,導演較多~
普契尼(Giacomo Puccini)義大利歌劇作家,他是19、20世紀繼威爾第之後義大利最傑出的歌劇作曲家,作品包括《圖蘭朵公主》、《蝴蝶夫人》和《波西米亞人》等。
台灣創作型歌手周華健,成名作《心的方向》,其親切爽朗的歌聲獲華語廣泛喜愛,有「國民歌王」之譽。最新代表作《有故事的人》。
美國流行樂歌手莫里斯吉柏9Maurice Gibb),他也是作曲家,為比吉斯合唱團團員。
義大利雕塑家,吉雅卡莫曼祝(Giacomo Manzu)他雕塑的青銅人像感性、有力,雖然大多以宗教為主題,但在當時世俗、抽象藝術掛帥的時代中仍造成一股風潮。
羅賓森9Edwin Arlington Robinson)美國詩人,曾兩度榮獲普立茲詩人獎。在作品中率先運用現代品語風格,並開創詩歌的新心理分析和修辭的風氣。
約瑟夫史密斯(Joseph Smith)摩門教創始人,他以頓悟方式傳教,著有《摩門書》。最後與其兄弟同被暴徒槍殺致死,生前擁有50個妻子。
羅柏布萊(Robert Bly)美國詩人,他在80年代倡導男性認識雄性特質,著名創作為《鐵人約翰》。
美國爵士小號手及歌手契特貝克(Chet Baker),他的生平事跡後來成為電影《讓我們隨性去吧》的主題。
義大利導演狄諾里西(Dino Risi),導過《困苦的一生》,同時也是評論家兼心理醫師。
利德貝利(Leadbelly)美國藍調歌手,他曾經是個謀殺犯,因為替德州州長作曲並演唱藍調歌曲而獲得特赦。
張毅,原為台灣導演,以《玉卿嫂》及《我這樣過了一生》知名,退出影壇後投入玻璃工藝創作,現為「琉璃工房」負責人之一。
美國紐約編舞家羅柏特喬福瑞(Robert Joffrey),曾榮獲美國舞蹈大師年度獎,並創辦了一個芭蕾舞團及一所舞蹈學校。
美國實業家霍華休斯(Howard R.Hughes),孤僻的億尤富豪,也是飛行家、電影製片家。
艾娃嘉娜(Ava Gardner)美國著名的電影女星。
美國著名導演麥可寇蒂斯(Michael Curtiz),導演過150多部電影,有「導演之霸」的稱號,是個多產而賣座紀錄佳的導演,作品包括《風流北方佬》、《北非諜影》。
羅德塞林(Rod Serling)美國著名的劇作人,曾6次榮獲艾美獎最佳劇本獎,主持《冥冥時分》和《夜間畫廊》等節目。二次大戰期間曾人伍服役擔任傘兵。
美國著名的搖滾樂手安妮雷娜克畢(Annie Lennox),為憂里樂團的主唱。
毛澤東,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是革命家和詩人。
香港演員林黛,以《不了情》一片獲第四屆亞洲影展影後獎,於事業達到最高峰時自殺身亡。
亨利米勒(Henry Miller)美國流亡作家,他的著名小說為《北回歸線》是部頗富爭議性的自傳小說,該書出版時因為內容猥褻而被禁。
美國演員史提夫艾倫(Steve Allen),他是個多才多藝的藝人,不僅在電視、電影上演出,還主持喜劇節目,此外也具有作家、鋼琴家、作曲者等身分,所作的曲子超過4000首。
英國18世紀詩人湯姆士格雷(Thomas Gray),他的《墓園輓歌》是英國文學史上最受歡迎的詩作之一,內容生動地反映當時的社會百態。
瑪琳狄崔屈(Marlene Dietrich)德裔美籍電影女演員,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成為美國大兵的夢中情人,因而使她的電影在德國遭禁演。
台灣電影製片人徐立功,曾任電影圖書館首任館長及中央電影公司製片部經理,現為縱橫國際影視公司負責人。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作曲家喬萬尼帕勒勞動保護垂那(Giovanni Palestrina),擅長彌撒音樂、聖樂以及抒情小曲,作品包括《教皇馬爾契利彌撒曲》、《聖母悼歌》。
傑哈德厄巴特(Gerard Depardieu)法國電影演員,他曾主演《大鼻子情聖》等名片,因在演藝圈的表現出來出色而榮獲騎士獎章。
辛妮格林史區(Sidney Greenstreet)美國電影演員,在電影《馬爾它之鷹》中擔任賈特男一角。
丹佐華盛頓(Denzel Washington)美國電影演員,主演過《費城》、《天使保鑣》,並曾獲觀眾票選為全病症最有魅力的黑人男星。
美國爵士鋼琴師海因斯(Earl"Fatha"Hines),綽號「老爹」也是一位作曲家。他和小號演奏家阿姆斯壯合錄的唱片是爵士樂的經典名作。
瑪姬史密斯史人(Dame Maggie Smith)英國舞台女演,也是著名電影演員。
德國電影導演莫爾諾(F.W.Murnau),導過《日出》、《最後一笑》等片。
阿根廷小說家曼紐爾普格(Manuel Puig),他是阿根廷最具創新精神的小說家之一,最著名的作品是《蜘蛛女之吻》。
帕布羅卡薩爾斯(Pablo Casals)西班牙大提琴大師,也是知名指揮家、作曲家和鋼琴家,著有神劇《馬槽》。
日本偶像演員加勢大周,代表作《人間失格》。
瑪莉安費斯佛(Marianne Faithful)美國鄉村歌手,擅長創作歌曲,一度染上海洛因毒癮,但後來綞克服吸毒問題,在樂壇上成功地帶動了後龐克的風潮。
美國演員泰德丹森(Ted Danson),他是舞台、電影、電視三棲紅星,成名作為《歡樂酒店》,他同時也是該劇的製作人。
法國詩人介倫(Charles Guerin),知名作品為《播撒灰燼的人》。
吉普林(Rudyard Kipling)英國詩人,他也是一位出色的記者和小說家,著有暢銷的兒童書《叢林故事》,曾榮獲諾貝爾文學獎。
台灣喜劇演員李國修,近年以成立「屏風表演班」,並編導《莎姆雷特》等多出舞台劇而走紅於小劇。
鮑爾斯(Paul Bowles)美國作家兼作曲家,著有《遮蔽的天空》,其作品主要探討現代人在文明與原始間的沖突。
英國電影導演暨製作人卡洛里德(Carol Reed),擅長處理懸疑和紀錄片,著名的作品如《黑獄亡魂》、《孤雛淚》等,是英國極具代表性的導演之一。
日本偶像演員江口洋介,代表作《東京愛情故事》。
法國表現派畫家馬蒂斯(Henri Matisse),他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雕塑家,在法國20世紀初期獨領風騷。年輕時因為作品用色大膽、狂野而被拒絕於藝術學校門外,享年85歲。
安東尼霍普金斯(Anthony Hopkins)英國演技派演員,出生於威爾斯。他在舞台上和電影里皆有出色演出,其作品包括《沉默的羔羊》、《長日將盡》及《誓不兩立》等。
法國小說家迪奧高特伯爵(Countess D'Agoult),本名是瑪莉,但以笑聲名丹尼爾史坦發表作品,知名作品包括《妮萊妲》。
日本演員役所廣司,代表作《鰻魚》、《失樂園》。
英國小說家佛斯特(E.M.Forster),著有《印度之旅》。
塞內加爾電影導演塞姆班(Ousmane Sembene),作品有《黑女孩》及《匯票》。
美國小說家沙林傑(J.D.Salinger),著有《麥田捕手》。
香港喜劇演員吳孟達,代表作《逃學威龍》。
日本偶像演員竹野內豐,代表作《理想的結婚》、《長假》。
美國音樂製作人李歐尼都福(Leon Leonidoff),著名的無線電城音樂廳的製作人。
蕾娜塔泰巴爾迪(Renata Tebaldi)義大利歌劇女高音,她的聲音剛勁有力、優美動聽,尤其擅長演唱威爾第和普契尼的歌劇。
俄國芭蕾舞蹈大師格里戈洛維奇(Yuriy Grigorovich),他編導著稱,早期成功之作如《寶石花》、《睡美人》,後來為基洛夫和波修瓦兩大俄國戲院導演芭蕾舞劇。
梅爾吉勃遜(Mel Gibson)澳洲電影演員。曾拍過《致命武器》系列電影,近作有《綁票追緝令》以及自導自演的《英雄本色》等。
日本偶像影、歌星吉田榮作,代表作《車站故事》。
美國電影導演約翰史特吉斯(John Sturges),曾執導《豪勇七蛟龍》、《第三集中營》等片,同時也是知名的電影製片。
英國編曲家及鋼琴家喬治馬丁(George Martin),是披頭四合唱團的製作人,A&R錄音公司的總裁。
義大利電影導演塞吉歐李昂尼(Sergio Leone),專門導演美國西部牛仔的故事,例如《好人》、《壞蛋和醜女》、《從前在西部》。
大陸演員陳沖,成名作《小花》。90年代移民美國,以《末代皇帝》成為國際紅星。
台灣導演葉鴻偉,成名作《舊情綿綿》。
日本動畫電影大師宮崎駿,代表作《風之谷》,以最後作品《魔法公主》創下日本電影最高賣座紀錄。
黛安基頓(Diane Keaton)美國電影女演員,1977年以《安妮霍爾》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代表作有《大老波俱樂部》、《嬰兒炸彈》及《漢娜姊妹》等。
台灣出版人陳雨航,曾出版小說集《策馬人林》,現為麥田出版社創辦人。
義大利符號學教授艾柯(Umbeto Eco),他同時也是一位著名的小說家,著有《玫瑰的名字》 。
古斯塔夫多雷(Gustave Dore)法國畫家,亦為知名的雕刻家、插畫家。他為1861年版的但丁《地獄篇》所作的木刻畫,是19世紀再度興起研究但丁熱潮的主因。此外,他總共為近1000本書繪制了插畫,其中包括《唐吉訶德》、《失樂園》等。
黎巴嫩作家紀伯倫(Kalil Gibran),特別擅長神秘題材,同時也是一位詩人,代表作是內容充滿了智慧的散文詩《先知》 。
查爾斯亞當斯(Charles Addams)美國卡通畫有,擅長畫恐怖怪異的造型,創造了《阿達一族》。
美國電影演員尼可拉斯凱吉(Nicholas Cage),因《遠離賭城》一片獲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另有《空中監獄》、《變臉》、《X情人》等作品。
威廉彼得布萊提(William Peter Blatty)美國小說家,著有《驅魔者》。
法國長笛演奏家尚-皮耶帕爾(Jean-Pierre Rampal),他的演奏技巧精湛,所錄下唱片數量眾多,無人能望其項背,曲目從巴洛克時期至近代的名作都有。
法國聖者,人稱為來自柏納蒂的蘇畢魯絲(Marie Bernarde Soubirous, Bernadette of Lourdes),據說她可以看到聖母瑪莉亞,並曾在羅蒂斯有過神廳的治療事跡。她的生平後來寫成小說,並拍成電影<柏納蒂之歌> 。
艾維斯普里斯萊(Elvis Presley)美國搖滾歌手「貓王」,同時也是電影演員,以及大眾的偶像。生平共錄制了45張金唱片,拍了20部電影,享年42歲。當他去世的消息傳出,成千上萬的歌迷、影迷前往他在孟菲斯的華廈弔唁。
台灣文學家彭歌,以小說《落月》及評論《三三草專欄》知名。
美國出版家法蘭克尼爾森道伯戴(Frank Nelson Doubleday),主掌雙日出版社,曾以筆名C.T.懷特菲爾出版《一個美國人在英國》一書。
德國指揮家、鋼琴家及作曲家彪羅(Hans Von Bulow),娶了作曲家及鋼琴家李斯特(Liszt)的女兒科西瑪(Cosima)。但是科西瑪後來離開他,嫁給了著名的歌劇作曲家理察華格納(Richard Wagner)。
台灣歌星裘海正,代表作《其實你不懂我的心》。
美國電影演員李范克里夫(Lee Van Cleef)。
克莉絲朵蓋兒(Crystal Gayle)美國西部鄉村歌手。她是羅莉塔琳(Loretta Lynn)的小妹妹,也是所有鄉村歌手中酬勞最高的。
美國民謠歌手瓊貝茲(Joan Baez),亦為歌詞作者、人權與反戰激進分子。著名的歌曲為《灰燼與鑽石》、《多娜多娜》等。
美國電影導演華德西爾(Wale Hill),擅長動作娛樂片,作品極具震撼性的魄力,著名作品有《戰士》、《48小時》、《九怒漢》等。他同時也是一位劇作家。
英國搖滾歌手洛史都華(Rod Stewart),也是一位歌詞作者,有搖滾公雞之稱。代表作有《I Don't Want to Talk About It》、《Tonight Is the Night》等。
俄國芭蕾舞星烏蘭諾娃(Galina Ulanova),是蘇聯第一位首席芭蕾舞女舞蹈家,因《吉賽兒》和《羅密歐與朱麗葉》而獲獎。
台灣創作歌手黃舒駿,成名作《馬不停蹄的憂傷》、《戀愛癥候群》、《未央歌》。
台灣作家汪啟疆,以軍中文藝著稱,為「大海洋」詩社創辦人。
中國旅美著名文學評論家夏志清,代表作《中國現代小說史》。
美國雕刻家依娃海絲(Eva Hesse)。
伊娃輞麗奈(Eva Le Galliene)美國女演員,也是百老匯導演、製作人,創立了美國戲目劇場,讓同一個表演團體在同一個劇場持續地以不同的劇碼輪流演出。
傑克倫敦(Jack London)美國短篇故事作家,擅長寫冒險小說,著名創作有《野性的呼喚》、《白牙》、《海狼》。
台灣歌星齊秦以《狼》專輯建立叛逆孤獨的歌壇形象,其後以《大約在冬季》走紅大陸,多次赴大陸巡迴演唱。
愛爾蘭裔英國作家愛德蒙柏克(Edmund Bueke),為知名的政治作家,也是英國議會的一員,非常善於演說,為當時的美國移民游說奔走。
漢尼楊曼(Henny Youngman)美國喜劇演員,以「一句笑匠」著名。
蘇菲塔克(Sophie Tucker)美國歌星,是知名的娛樂圈人士,在舞台上表演了60年,著名角色為《最後的熱艷媽媽》,風光一時。自傳書名叫《那些日子的點點滴滴》。
美國作家麥克龐德(Michael Bond),專門撰寫兒童故事,創造了「巴丁頓熊熊家族」(Paddington Bear)的故事。
俄國電影理論家列維庫勒修(Lev Kuleshov),他也是一位導演,著名的片子有《威斯特先生在波西維克斯的特殊經歷》。
中亞哲學家喬治葛吉福(George Gurgieff),著有《魔鬼比左巴柏的故事》、《與偉人相見》。
史懷哲(Albert Schweitzer)德國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也是物理學家、哲學家、風琴演奏家、音樂樂理專家、醫生、作家及神學家。他堅守自己的決心,30歲之前為科學和藝術而活,之後則獻身為人類服務,開始學醫。38歲時攜新婚妻子遠赴非洲建醫院,為克服當地的麻瘋病與嗜睡症而奮斗,並終其餘生在該地服務。
台灣搖滾歌手伍佰,最初以吳俊霖之名出唱片,後來以爆發力強勁的現場演唱會走紅,代表作《夏夜晚風演唱會實錄》。
三島由紀夫(Mishima Yukio)日本小說家、劇作家,擅長寫短篇小說,著有《金閣寺》、《潮騷》、《假面的告白》。他也是一位好戰的國家主義者,最後切腹自殺。
台灣文學家葉慶炳,以古典文學論述及散文著稱,代表作散文集《長發為誰留》。
台灣演員柯俊雄,自50年代台語片走紅至80年代國語片,代表作《英烈千秋》。
聖女貞德(Joan of Arc)法國愛國者與烈士,出生於農民家庭,據說13歲時受到神的召喚,能看到神跡。她同時也是一位軍事領袖,曾領導法軍脫離英國統治,但最後卻被出賣,並以異教巫女的罪名被焚而死。
法國劇作家莫里哀(Moliere),多運用喜劇傳統形式創造新的喜劇風格,作品有《沒病找病》、《太太學堂》等。
伊漱默曼(Ethel Merman)美國百老匯歌星,亦為舞台、電影演員。首次登台演出音樂劇《瘋狂女郎》,後又成功演出《安妮,拿起你的槍》、《吉普賽人》等。
香港導演陳嘉上,代表作《飛虎雄心》。
美國記者威廉肯尼迪(William Kennedy),為普立茲小說獎得主,亦為劇作家。著有《鐵線草》。
美國歌劇女伶瑪麗蓮洪恩(Marilyn Horne)。
美國設計家戈登奎格(Gordon Craig),為伊莎朵拉鄧肯的情人。
台灣歌星李玟,以熱情燦爛的造型與歌唱風格走紅,代表作《Di Da Di》。
日本作曲家及演員坂本龍一,電影代表作《俘虜》。
史坦尼斯拉夫斯基,俄國舞台導演兼演技理論家,主張寫實主義必須以角色的內在真實為基礎。
美國電影、電視演員貝蒂懷特(Betty White)。
美國演員詹姆士瓊斯(James Earl Jones),他在舞台、電影、電視皆有演出,曾因飾演《白色希望》中的哲斐遜一角而榮獲東尼獎最佳演員獎。
米爾恩(A.A.Milne)英國作家,著有《小熊維尼》,書中創造了羅賓(Christopher Robin)等備受兒童喜愛的角色。
美國電影喜劇演員哈台(Oliver Hardy),他與勞萊合作演出的《勞萊與哈台》是喜劇影片的經典之作。
英國電影導演約翰鮑曼(John Boorman),著名作品有《急先鋒奪命槍》、《激流四勇士》。
卡萊葛倫(Cary Grant)英裔美籍電影演員,主演過《北西北》、《粉紅色潛艇》等片。
美國電影演員凱文科斯納(Kevin Costner),他自導自演《與狼共舞》一片榮獲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影片獎,因而聲名大噪、紅極一時。尚有作品《水世界》、《終極保鑣》等。
愛倫坡(Edgar Allen Poe) 美國詩人、評論家及短篇故事作家。他是創作偵探和恐怖故事題材的先驅,著有《泄密之心》、《黑貓》等。
美國電影導演李察賴斯特(Richard Lester),其著名作品為《酷熱的一夜》。他捧紅了自己成為電影愛好青年的偶像。
美國西部鄉村歌手桃莉巴頓(Dolly Parton),亦為電影演員、流行搖滾樂歌手兼作曲者。
珍妮絲喬普林(Janis Joplin),美國歌手、詞曲作家,她是紅極一時的偶像搖滾歌星,但在27歲時因為吸毒過量身亡。
香港影歌星呂方,代表作《老情歌》。
美國女演員珍史塔波頓(Jean Stapleton),她在電影、電視皆有演出,曾在《家族事務》一片中擔任演出。
美國小說家海斯密斯(Patricia Highsmith),以寫恐怖小說見長,著有《瑞普利在水底下》。
Ⅲ 越獄中飾演馬洪的妻子PAM的演員
真實名字:Callie Thorne 卡里·紹內
越獄裡面的名字:Pam Mahone
《越獄》
《歡迎來到學術界》 2008
《 David & Layla 》 (2006) ...Abby, David's fiancee
《迷狂 Delirious 》 (2006) ...Gabi
《 Jimmy Blue 》 (2006) ...Gina
《有糖果的陌生人 Strangers with Candy 》 (2005) ...Mrs. Thorne, Teacher
《 The F Word 》 (2005) ...Stephanie
《 "Rescue Me" 》 (2004) ...Sheila Keefe (36 episodes, 2004-2006)
《 "The Wrong Coast" 》 (2004) ...Various Celebrity Voices
《 This Is Not a Film 》 (2003) ...Callie
《老大靠邊閃2 Analyze That 》 (2002) ...FBI Agent Cerrone
《神經性失明 Hysterical Blindness 》 (2002) ...Carolann
《華盛頓高地 Washington Heights 》 (2002) ...Raquel
《斯黛拉動畫短片集(1998-2002) Stella Shorts 1998-2002 》 (2002) ...Yoga Instructor
《 Revolution #9 》 (2001) ...Stephanie
《情慾紐約/出情致勝 Sidewalks of New York 》 (2001) ...Sue
《 More, Patience 》 (2001) ...Mia
《泡妞四人組 Whipped 》 (2000) ...Liz
《 Wirey Spindell 》 (2000) ...Tabitha
《法理情的春天 Homicide: The Movie 》 (2000) ...Det. Laura Ballard
《 Double Parked 》 (2000) ...Rita Ronaldi
《軟腳情聖 Giving It Up 》 (1999) ...Rex
《 "New York: A Documentary Film" 》 (1999) ...Voice (4 episodes, 1999)
《緣來就是你 Next Stop Wonderland 》 (1998) ...Cricket
《插翅難飛/空姐V變態殺人狂 Turbulence 》 (1997) ...Laura
《 Ed's Next Move 》 (1996) ...Lee
Ⅳ 海明威的一生的生平簡介
http://zh.wikipedia.org/wiki/歐內斯特·海明威
歐內斯特·米勒·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美國記者和作家,被認為是20世紀最著名的小說家之一。海明威出生於美國伊利諾伊州芝加哥市郊區的奧克帕克,晚年在愛達荷州凱徹姆的家中自殺身亡。海明威一生中的感情錯綜復雜,先後結過四次婚,是美國「迷失的一代」(Lost Generation)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作品中對人生、世界、社會都表現出了迷茫和彷徨。
1939年至1960年間,海明威在古巴定居,並稱自己為「普通的古巴人」。在這段期間海明威寫下了聞名於世的代表作《老人與海》。古巴革命成功以後,海明威曾與古巴革命的領導人菲德爾·卡斯特羅會面。2002年11月11日,卡斯特羅更親自出席了海明威故居博物館的落成儀式。
在海明威一生之中曾榮獲不少獎項。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授予銀制勇敢勛章;1952年,他以《老人與海》一書獲得普利策獎;1954年,《老人與海》又為海明威奪得諾貝爾文學獎。2001年,海明威的《太陽照樣升起》(The Sun Also Rises)與《永別了,武器》兩部作品被美國現代圖書館列入「20世紀百大英文小說」中。
海明威的寫作風格以簡潔著稱,對美國文學及20世紀文學的發展有極深遠的影響;他的很多作品至今仍極具權威。
家族
海明威的父親名為克萊倫斯·愛德蒙茲·海明威(Clarence Edmonds Hemingway),曾畢業於奧柏林大學,畢業後當了一名內科醫生。克萊倫斯的父親是曾參與美國內戰的老兵安森·海明威,安森後來一直在芝加哥經營房地產生意,非常興隆。克萊倫斯是一個狂熱的硬幣收集家與集郵家,亦有收集坡塔瓦圖密印第安人箭頭的習慣。同時,他也是一個業余標本家,會剝制小動物和鳥類,同時也收集蛇類,放在密封的玻璃罐子中,用酒精保存作標本。
克萊倫斯與海明威的母親葛瑞絲·霍爾·海明威(Grace Hall Hemingway)在高中時代初次相遇。她是個聲線美妙的女低音,她的母親與老師們都曾鼓勵她從事正統歌劇事業。她高中畢業之後,有5年的時間從事音樂教學、語言與聲音訓練的工作。由於她在7歲時曾害過一場猩紅熱病,因此她患有眼疾。她的眼睛一直對強光非常敏感,因此頭部常有神經痛。在她23歲那年的冬天,她在紐約市的麥迪遜廣場初次登台表演歌劇,但是她的眼睛抵受不住台上燈光的照射,遂於同年夏天與父親出國。1896年10月1日,葛瑞絲與年輕的克萊倫斯·海明威醫生結婚,此時她已回國。
早年[編輯]
兒時的照片,攝於1900年
海明威於奧克帕克的出生地
1899年7月21日上午8時,海明威出生於美國伊利諾伊州芝加哥的奧克帕克。他生下來時體重即達9磅半,高23英寸,是新教徒克萊倫斯·愛德蒙茲·海明威和葛瑞絲·霍爾·海明威的第二個孩子,亦是第一個兒子。他有一位姊姊,名叫瑪西琳(Marceline);大妹叫瑪德琳(Madelaine);二妹叫珊妮(Sunny);三妹叫娥蘇拉(Ursula);四妹叫卡洛兒(Carol);年紀最小的是萊徹斯特·克萊倫斯(Leicester Clarence),是海明威唯一的弟弟。在海明威7個月大時,他一家到了密歇根瓦隆湖,在那裡建了一所農舍,並把其命名為溫德米爾(Windemere)——此名乃取自葛瑞絲的英國故居溫德米爾湖之名——往後常常在夏天時到那裡度假。在到了瓦隆湖之後,海明威才受了洗。10月1日是葛瑞絲結婚的三周年紀念日,在當天午前不久,海明威便在第一公理會教堂以歐內斯特·米勒·海明威之名受洗。他的名字乃襲自母系家族——歐內斯特是他外祖父的名字,而米勒則是外叔祖--一個寢具製造商--的名字。海明威一家住在其外祖父歐內斯特·霍爾(Ernest Hall)所建的一所房子中,這房子共有六個卧室,是維多利亞式的房子。
海明威的童年時光大多在溫德米爾--瓦隆湖的農舍--中度過,他在那裡吃、睡、遊玩,盡吸山林之氣。他小時候最喜歡讀的是圖畫書和動物漫畫,平日也喜歡聽各類型的故事。小時候的海明威很喜歡模仿不同的人物,每當他聽到故事時,總會不斷模仿故事中他喜歡的人物角色。海明威對縫紉等家事亦很感興趣,她母親說:「他喜歡縫制東西,他常想為他爸爸縫件穿的衣物。他喜歡縫爸爸的褲子,有一條褲子是媽媽給他補著玩的。」他喜歡各種動物,尤其是野生動物。他會對他的玩具說話,把它們擬人化。他一直很渴望有一個小弟弟,在1902年4月妹妹娥蘇拉出生時,他的眼睛充滿了淚水說:「我想,也許耶穌明天會送個小弟弟給我。」
童年時的照片,攝於1905年
海明威的母親一直希望誕下一對雙生胎,但卻事與願違,她這個願望一直都未能成真。為了安撫自己,她讓小海明威穿上粉紅色的方格花布衣,並戴上一頂飾有花朵的寬邊帽,還給他換了他姊姊瑪西琳的發型,把小海明威裝扮得跟瑪西琳的衣著一樣,為他們拍了一張合照,稱他們為「雙生兒」。
海明威的母親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在音樂上有所發展,但海明威卻承襲了父親的興趣,如打獵、釣魚、在森林和湖泊中露營等。由於海明威從小多在瓦隆湖的農舍中度過,因此長期與大自然的接觸令他一直都很熱愛大自然,到了晚年,他更為了與大自然接觸而時常到杳無人煙的地方旅行。
海明威在1913年9月到1917年6月間在奧克帕克及河畔森林高中接受教育。他在學業和體育上皆很優越;他會拳擊、足球,在班中,他在英語方面的過人天賦尤其突出。在初中時,他曾為兩個文學報社撰寫文章,這是他首次的寫作經驗。升上高中後,他更成為了學報的編輯。有時他會使用「Ring Lardner Jr.」這筆名寫作,以紀念他心目中的文學英雄拉德納(Ring Lardner)。[1]
高中畢業之後,他面臨大學、戰爭和工作的挑戰。雖然他的父親要他與瑪西琳一起上奧柏林大學,而他本人也可能曾希望與同學和好友一起上伊利諾伊州立大學,然而他卻拒絕了入讀大學,以18歲之齡到了在美國舉足輕重的《堪城星報》(Kansas City Star)當記者,正式開始了他的寫作生涯。雖然他在《堪城星報》僅僅工作了6個月(1917年10月17日-1918年4月30日),但由於這家報社在當時的地位很重要,僱用了很多才華洋溢的記者,而每個記者幾乎都有同一個夢想--寫小說。在這種氛圍下,海明威漸生寫小說的念頭。由於海明威在半年中深深受到了星報的寫作風格影響,即「用簡潔的句子。用短的段落作文章開首。用強有力的的英語。思想正面。」[2] 因此海明威的寫作風格一直以簡潔著稱。在海明威出生的一百周年紀念時,《堪城星報》為表示對他的敬意,稱其為100年來該報歷任記者中的第一位。
第一次世界大戰[編輯]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海明威
後來,海明威不顧父親的反對,辭掉了記者一職,嘗試加入美國軍事以觀察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斗情況。「當我參加上一次的大戰時,我是一個可怕的笨蛋,」海明威於1942年說,「我記得我只是認為我們是主隊,而奧國是客隊。」海明威是條典型的美國硬漢,英國薩塞克斯大學的奮德教授曾說:「他身材結實、寬肩膀、頭形端正、有深棕色的頭發和小鬍子。」本來,海明威的身材這么好,應能入伍,但卻由於他的視力有缺陷而導致身體檢查不及格,後來只被調到紅十字會救傷隊。前往義大利前線途中,他在德國炮火轟炸之下的巴黎逗留。他並沒有在安全的旅館停留下來,反而盡量接近戰場。海明威很興奮,形容自己當時「好像是被派赴一個特別的任務來寫這一年最偉大的故事」。他與朋友泰德·布魯姆貝克租了一輛計程車,希望能看到一兩個新彈坑。泰德寫道:「我們一聽到炮彈爆炸,我們的車子就盡快驅往爆炸聲的地方去……但是我們一離開那兒又聽到市內遠處另一聲爆炸。」
到達義大利前線之後,海明威目睹了戰爭的殘酷。在他到達那裡的第一天,米蘭附近的一座彈葯庫爆炸。海明威給星報寫道:「這一座彈葯庫的爆炸是我生平第一次接受火的洗禮。我們把傷患帶進來,跟在堪薩斯綜合醫院的情形一樣。」海明威受命搜索附近田野里因爆炸而拋落下來的屍體,帶到一個臨時停屍場,他發現他們找到的女屍多於男屍。那一次看到的情況令海明威極為震驚。
在治療期間的海明威(1918年,米蘭)
之後他遇到的士兵並沒有減輕他的驚恐。在一次關於戰場上死亡情形的討論,埃里克·道爾曼-史密斯引用了莎士比亞的一句名言,那是海明威從未聽過的。他很喜歡這句名言,於是要求埃里克把那句話寫在一張紙條上,後來他又把它背誦下來。那句話是出自「亨利四世」一劇的第二部分:「真的,我並不在意死亡;人只能死一次;我們都欠上帝一次死亡……隨便怎麼個死法,今年死明年死都一樣。」[3][4][5] 他這種對死亡的看法從他寫給他父母的一封信中可見。「死亡是件非常簡單的事,」他在信中這樣寫道。
1918年7月8日,海明威在輸送補給品時受傷,結束了他的救護車司機的工作。他當時在奧地利的塹壕被迫擊炮彈擊中,在他的腿遺下了彈片,再被掃射中的機關槍射中。盡管自身負傷,他仍把一名義大利傷兵拖到安全地帶,後來義大利政府授予他銀制勇敢勛章(medaglia d'argento)。
海明威在米蘭一個美國紅十字會的醫院工作。由於沒有什麼娛樂,他常常以讀報和喝酒消磨時間。在這里,他結識了來自美國首都華盛頓的修女安格妮·庫洛斯基(Agnes von Kurowsky),她比海明威足足大了6歲。海明威愛上了她,但海明威後來返回美國,他們的關系就這樣終止了;安格妮並沒有跟海明威返美,而是與一名義大利軍官纏綿。這件事的記憶在海明威的心中一直揮之不去,並成為了他早期小說《永別了,武器》的創作靈感。後來,海明威更把自己當作小說中的主人公,繆稱自己取得義大利軍隊的中尉軍銜,並且參加過三次戰斗。
處女作與其他早期作品[編輯]
戰爭結束之後,海明威回到奧克帕克。由於禁酒令的關系,1920年,他遷往安大略省多倫多的巴瑟斯特街(Bathurst Street)1599號的一所公寓居住。在那裡居住期間,他在《多倫多星報》找到了一份工作。他在那裡是一名自由作家、記者和海外特派員。海明威在那裡結識了星報記者莫利·卡拉漢(Morley Callaghan),兩人成為好朋友。卡拉漢在那裡剛開始寫短篇故事;他把這些短篇故事給海明威看,而海明威對這些作品贊不絕口。後來他們在巴黎得以再度重聚。
歐內斯特與哈德莉(1922年)
1920至1921年的短短一年間,海明威在芝加哥北部附近居住,並為一所小報社工作。1921年,海明威娶了他的第一任妻子——哈德莉·理察遜(Hadley Richardson)。在同年的9月,他遷到了芝加哥北部的迪爾伯恩北街1239號的一所狹窄的三層公寓居住。那建築物現在仍在原處,而在這公寓前面則是一個有「海明威之家」(the Hemingway Apartment)字樣的匾子。哈德莉認為這公寓太昏暗和過於消沈,在1921年12月,海明威一家遷出了國外,再沒有再回到那裡居住。
「丁香園」(La Closerie des Lilas)咖啡館(1909年),海明威在此地完成《太陽照樣升起》的大部分章節
他們聽了舍伍德·安德森的勸告,在巴黎安頓了下來,在這里,海明威給星報進行關於希土戰爭(1919年-1922年)的采訪。在海明威回到巴黎之後,安德森為他寫了一封介紹信給格楚特斯坦。她成了海明威的良師益友,引導了海明威參與「巴黎現代主義運動」(Parisian Modern Movement),然後到蒙巴拿斯區(Montparnasse Quarter);這成為了美國移民「迷失的一代」之始,由海明威的小說《太陽照樣升起》和《流動的饗宴》的題詞帶動。另一個對海明威影響深遠的人是意象派的創立者艾茲拉·龐德。
海明威的處女作《三個故事和十首詩》(1923年),由羅伯特·麥卡蒙(Robert McAlmon)在巴黎出版。同年,他們一家回到多倫多短暫逗留,就在那時,海明威的第一個兒子出生,取名約翰,並請格楚特斯坦當約翰的教母。由於要支持整個家庭的開支,海明威逐漸變得忙碌,並開始對多倫多星報的工作感到沉悶,遂於1924年1月1日辭去了這份工作。海明威為星報撰寫的作品大多後來大多出版於1985年的《Dateline: Toronto》。
海明威在其短篇故事系列《在我們的時代里》(1925年)出版時才初登美國文壇。對於海明威來說,這部作品極為重要,它一再顯示簡潔的寫作風格亦可為文壇所接受。
1925年4月,在《了不起的蓋茨比》出版兩星期後,海明威在丁哥酒吧(Dingo Bar)遇見了《了不起的蓋茨比》的作者佛蘭西斯·史考特·基·費茲傑羅。相識之初,兩人是很要好的朋友,常常對說共飲,彼此分享寫作心得、交換手稿,費茲傑羅也表示希望海明威能在文壇上有更大的成就,但後來他們的關系逐漸冷卻,更開始明爭暗鬥。費茲傑羅的妻子潔兒達(Zelda Fitzgerald)打從一開始就不喜歡海明威。她更曾公開形容海明威為「假貨」和「騙子」,並聲稱他看來很有大男子氣概,其實也只是外表而已。她開始無理地指海明威為同性戀者,並譴責她丈夫與海明威一起參與社交活動。
海明威-費孚之家,建於1927年
海明威第一部成功的小說是《太陽照樣升起》(1926年),是他在最喜愛的咖啡館「丁香園」用6個星期完成的,是部半自傳體的小說。這小說十分成功,廣受好評,其創作靈感是在讀過費茲傑羅《了不起的蓋茨比》的手稿之後萌生的。
歐內斯特與寶琳(1927年,巴黎)
1927年,海明威與哈德莉·理察遜離婚,並另娶寶琳·費孚(Pauline Pfeiffer)為第二任妻子。她來自阿肯色州Piggott,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此外,她也是一名臨時的時裝記者,為《名利場》(Vanity Fair)和《時尚》(Vogue)這類的時尚雜志工作。[6] 這時,海明威開始轉而皈依天主教。那一年,海明威的《沒有女人的男人》出版,書中有很多短篇小說作品,而其中的《殺人者》(The Killers)是海明威最為知名的短篇小說之一。1928年,海明威與費孚遷居佛羅里達州基韋斯特,開始了兩人的新生活。可是,他們的新生活不久後就被一件悲慘的事情的發生中斷。
1928年,海明威的父親克萊倫斯因受不住糖尿病和財困的折騰,以內戰時期用的手槍自殺。這件事對海明威來說是很大的打擊。在獲悉父親自殺一事之後,他立即回到奧克帕克為父親安排後事,此時他想起在天主教中自殺要下地獄的。同在這段期間,黑太陽出版社(Black Sun Press)創立者哈里·克羅斯比--也是海明威在巴黎認識的朋友--亦自殺身亡。同年,海明威的次子派翠克(Patrick)出生於堪薩斯城,而他的第三個兒子格利高里·海明威(Gregory Hemingway)在數年以後才出生。母親多番陣痛後,幾經辛苦,醫生終於成功剖宮取出嬰兒,有記指出《永別了,武器》中載有此情景。
《永別了,武器》記的是一個名為弗雷德里克·亨利(Frederick Henry)的美國士兵與英國護士凱瑟琳·巴克利(Catherine Barkley)之間的浪漫故事。這小說是以自傳的文體寫成的:書中的故事情節靈感明顯是來自海明威在米蘭與庫洛斯基護士的關系;而小說中的凱瑟琳在產前陣痛的創作靈感卻是來自海明威的次任妻子寶琳生次子派翠克前的痛楚。
在有關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其他書籍都開始成名後,《永別了,武器》這才出版。《永別了,武器》的出版大獲成功,很受歡迎,它亦為海明威解決了當前的財務困難。
基韋斯特與西班牙內戰[編輯]
歐內斯特·海明威在基韋斯特的家,現為博物館
海明威後來終於聽取了約翰·多斯·帕索斯(John Dos Passos)的勸告,於1931年遷往基韋斯特(他在那裡住的房子現為博物館)。在那裡,海明威常與好友沃爾多·皮耳士(Waldo Peirce)到海龜(Dry Tortugas)附近釣魚、到著名的「邋遢喬酒吧」(Sloppy Joe),偶爾會到西班牙旅行,為《午後之死》和《勝者一無所獲》收集資料。1940年,即九年之後,海明威與費孚的這段婚姻結束,到1950年代,他進入了一生的另一個階段,他在這階段寫的作品數量達一生所有作品的百分之七十。
1932年,《午後之死》這部關於鬥牛的書籍正式出版。對於《午後之死》的評語各有不同,有些人認為這本書較像一本鬥牛士和鬥牛技巧手冊,甚至可說是對死亡、藝術和高貴之間關系的思考。在《午後之死》這本書中,海明威大談關於鬥牛的事,而他所論述有關的鬥牛儀式差不多都是一些宗教的習俗。海明威與西班牙有關的著作均深受巴羅哈的影響(海明威獲諾貝爾獎之後,去了見巴羅哈,並表示他認為巴羅哈更有資格獲諾貝爾獎)。海明威在1925年在潘普洛納看過奔牛節之後深深著迷,後來更把其寫成《太陽照樣升起》一書,描述奔牛節的盛況。
海明威與家庭(1935年、巴哈馬)
1933年秋天,海明威隨一隊狩獵的旅行隊到過肯亞的蒙巴薩、奈洛比及馬查科斯,再到達坦尚尼亞,並在賽倫蓋提(Serengeti)、曼雅拉湖(Lake Manyara)四周和現在塔蘭吉雷國家公園(Tarangire National Park)所在地的西及南部打獵,獵物大多為象、獅子、老虎等陸棲的大型動物。1935年出版的《非洲的青山》就記載了他那次到非洲的旅行,而《乞力馬扎羅的雪》和《法蘭西斯馬康伯快樂而短暫的一生》(The Short Happy Life of Francis Macomber)則是把他在非洲的經歷輯成的小說。
1937年,海明威受命到了西班牙,為《北美報業聯盟》(The North American Newspaper Alliance)報道有關西班牙內戰的戰況。在那時,由於海明威不顧警告,不斷報道法西斯主義者的醜事,甚至是左派共和軍的醜事亦逃不出其筆鋒,終於導致與約翰·多斯·帕索斯的友情斷裂。[7][8] 此後,海明威與另一位記者馬修斯(Herbert Matthews)成為了朋友。同時,海明威亦開始懷疑他信仰的天主教,最後更離開了天主教教會。那場戰爭亦令海明威的婚姻決裂。寶琳·費孚是個虔誠的天主教徒,而天主教是支持法西斯主義的,而海明威卻並不喜歡法西斯主義,而是偏向支持共和軍政府。在這時,海明威寫了一篇知名度不高的散文:《告發》(The Denunciation),到1969年才得以附《第五縱隊與西班牙內戰的四個故事》出版。這故事是以類似自傳的文體寫成的,記述海明威當戰時共和軍情報員和教員的事。[8]
在這段期間,身體健康問題接踵而至,對海明威造成很大困擾:他染上了炭疽病、眼球被割傷、額頭弄下一道很深的傷口、患上流行性感冒、患牙痛、生痔瘡、患上腎病、鼠蹊肌肉被拉傷、手指被意外割傷(其傷口深至骨頭)、在車禍時把手摺斷等,還曾在騎馬穿過懷俄明州的森林深處時失手,傷及臉部和腳。
第二次世界大戰與戰後[編輯]
1939年的海明威
美國在1941年12月8日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海明威要求加入海戰。他將他的漁船比拉號(Pilar)改裝為偵察船,在古巴近海進行搜索德軍潛艇的工作。當聯邦調查局接管對加勒比的反偵察工作時——約翰·埃德加·胡佛(J. Edgar Hoover)本來就很懷疑海明威,後來更甚之——海明威以《科里爾》雜志(Collier's Weekly)的戰爭通訊記者之身份到歐洲去。海明威在那裡監視著車輛人員登陸艇的登陸D日,但是其實他並不能上岸去。他後來很憤怒,因為他的妻子瑪莎·蓋爾霍恩(Martha Gellhorn)在6月7日穿著護士服裝,乘坐一艘裝滿炸葯的船橫渡大西洋離開了。後來,他聲稱自己在Villedieu-les-Poêles把3個手榴彈投入一個有黨衛隊軍官隱藏的地窖。海明威在雲布爾烈城堡(Château de Rambouillet)是名非正式的聯絡官員,後來更自行成立自己的黨派。
戰爭結束後,海明威開始寫他的《伊甸園》,而他一直都沒能完成該作品,並在他逝世後的1986年其刪節本才得以出版。他的很多時間都是在一個名為「Acciaroli」的義大利小鎮(大概位於那不勒斯南部136公里),在那裡,人們常看到他手拿瓶子四處走。
4年後,海明威與瑪莎離婚,並另娶1944年開始在海外認識的戰時通訊記者瑪麗·維爾許·海明威(Mary Welsh Hemingway),在不久後再度回到古巴。
海明威《喪鍾為誰而鳴》之後的作品是《渡河入林》(1950年),以二戰後的威尼斯為背景。由於海明威當時迷戀著一個年輕的義大利女孩,因此他寫的《渡河入林》是記述一個戰時的陸軍上校與一個年輕女孩的浪漫故事。這本小說引來很多負面的批評,他們多批評海明威庸俗、文體不適當或多愁善感,甚至被譏是江郎才盡;可是並不是所有人都是如此批評海明威,馬奎茲就曾表示:「沒有《渡河入林》,就沒有《老人與海》。」
晚年[編輯]
在比拉號中的海明威,攝於1950年代中
1952年,《老人與海》出版,海明威對這中篇小說的成功極為滿意,他據此獲得1953年度普利策獎及1954年度諾貝爾文學獎兩項殊榮。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他卻表現得異常謙遜,並提及丹麥作家凱倫·白烈森,說「若把這獎項頒給美麗的作家伊莎·丹尼蓀,他會更高興」。[9] 這些獎項令他在國際上重拾聲望。
此後,他再臨噩運:在一次狩獵中,他先後遭遇兩次飛機失事,因而受重傷;他扭傷了右肩、手臂和左腿,嚴重受到腦震盪,他的左眼暫時失明,左耳也暫時失聰,括約肌癱瘓,脊椎骨嚴重受傷,肝臟、脾臟和腎臟破裂,臉部、手臂和腿被嚴重燒傷。一些美國報紙誤發了海明威的訃告,以為他當時已傷重不治。[10]
海明威與鴿子(1954年、威尼斯)
此外,在一個月以後,他更在一次森林大火意外中受重傷,雙腿、前軀干、雙唇、雙手前臂嚴重燒傷。這些痛楚一直維持了很久,令他無法到斯德哥爾摩接受諾貝爾獎。
後來他偶爾找到了一些1928年寫的手稿,重新整理為現在的《流動的饗宴》,重現一點點希望。雖然他的能量好像是恢復了,但酗酒問題還是困擾著他。他的血壓和膽固醇極高,他患的主動脈炎及其意志消沉的情況因酗酒而惡化。
1959年,古巴革命推翻巴蒂斯塔(Fulgencio Batista)政權後,外國人擁有的資產全被沒收,因而迫使很多美國人返回美國。海明威選擇再停留多一段時間。人們普遍認為海明威與菲德爾·卡斯特羅保持良好的關系,並曾聲明自己支持該次革命。
1960年2月26日,歐內斯特·海明威向出版社要求出版鬥牛故事《危險夏日》未果。於是他和妻子瑪麗向朋友、《生活雜志》主席威爾·朗(Will Lang Jr.)要求離開巴黎並回到西班牙。海明威說服朗出版他的手稿,並順帶加上插圖設計。雖然這建議沒有文字記錄,仍被採納了。1960年9月5日,這故事的第一部分出現在《生活雜志》中。
海明威後來在愛達荷州克川市(Ketchum)接受了高血壓及肝臟問題的治療——並因為患憂鬱症和偏執狂而也得接受電痙攣療法,但是後來認為可能就因為海明威接受了電痙攣療法而加快了他的自殺行為發生,因為據稱在他接受此一治療後嚴重失去記憶。他的重量亦流失了很多,他高約183厘米,這時卻只重約170磅(即只有約77公斤)。
自殺
海明威曾於1961年的春天試圖自殺,於是再次要接受電痙攣療法。在他的62歲生日前3個星期,1961年7月2日在愛達荷州克川市(Ketchum)海明威的家,他用從地下室貯藏庫找來的雙管獵槍自殺了,妻子聽到槍聲,立即下樓察看,當時已面目全毀,只剩下嘴巴與下巴,法醫最後認定為擦槍走火。法庭裁定他最後的行為任何人都不需負上責任,並以天主教的儀式把他埋葬。據稱在他接受了電痙攣療法的治療後嚴重破壞了他的記憶;醫學和學術界亦極為留意此一說法。除了以上的一種說法外,亦有人認為海明威之所以自殺是因為他在寫作上對自己要求很高,後來發現自己的作品無法再達到《老人與海》那樣的水平後,就陷入了絕望,雖曾試圖靠深海捕魚、打獵、飲酒等來分心,但是還是徒勞,最後才要自殺。
海明威的其他家庭成員亦也都是自殺身亡的,如他父親、兄弟姊妹及後來的孫女瑪歌·海明威(Margaux Hemingway)。一些人認為海明威患有躁鬱症。在他一生,他都常常喝得重醉,因在晚年過度酗酒而導致他患上此病症。
File:Hemingwaye.jpg
海明威墓地
海明威被葬於愛達荷州北部的克川公墓(Ketchum Cemetery )。上面刻著:Ernest Miller Hemingway, July 21, 1899—July 2, 1961. 並無其他內容,妻子瑪麗的墓在其旁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