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授短文
『壹』 英語短文翻譯
英語是一門重要的國際語言,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容易學習。許多專家曾試圖讓英語更為易學,但他們的方法並不總能成功。在1930年,劍橋大學的C.K. Ogden教授創造了「Basic English"(基礎英語)這種語言,僅包含850個詞彙(以及18個動詞),他說大多數人能在半小時內學會這門語言。問題在於,學會了Basic English的人可以寫出並表達簡單的意思,但他們卻理解不了原版的英語!要解釋一個不在那850個詞彙列表中的詞彙幾乎是不可能的。瑞士的另一名大學教授(名字省略)認為英語學習者的最大障礙在於拼寫,於是他創造了一門叫做ANGLIC的語言。ANGLIC和英語很相似,但有著更簡單的拼寫方式。Father變成了faadher,new變成了nue,years變成了yeerz。不幸的是,ANGLIC並未流行起來。 在國際化語言通過互聯網傳播的今天,誰知道會發生什麼?..一種新的英語語言也許會誕生。世界上相當多的用英語寫就的電子郵件包括了注入NetLingo OIC TTYL這樣的簡略寫法。也許在50年後,英語將不再被使用,我們也許都將流利地使用」互聯網語「進行交流!
單詞較簡單 翻譯僅供參考
『貳』 深切懷念張維華教授
著名歷史學家、中西交通史專家、山東大學歷史系教授張維華先生於1987年6月6日不幸病逝,終年85歲。噩耗傳來,我感到十分突然和震驚。我曾經作為及門弟子受教於張維華先生,他一直是我最尊敬和愛戴的楷模。他既是學貫中西、蜚聲海內外的著名教授,又是誨人不倦、和藹可親的慈祥長者。他以多病之軀為他所致力的事業獻出了全部精力。他的逝世,是我國歷史科學尤其是中西交通史研究的一大損失。對於我個人來說,更是失去了一位一直關心、愛護和不斷鞭策我進步成長的恩師!自從我畢業離開山東大學以後,雲山阻隔,只有兩次機會回母校看望張維華先生。在最後一次的拜見中,因當時他哮喘病較重,不能長時間談話,我在他的家中僅逗留了很短的時間就匆匆告辭。沒想到那次的分別競成了永訣。每念及此,我都悲痛殊深,好生惆悵!
張維華先生,字西山,1902年出生在山東省壽光縣一個農民家庭。因為家境貧寒,上不起官辦或者國立學校,只能在外國教會辦的學校免費讀書。他自小勤奮努力,以後考入濟南齊魯大學歷史系。在大學期間,張維華先生開始接受西方近代史學思潮的影響,逐漸認識到研究歷史絕不能只限於古代文獻文宇的校訂和詮釋,而應該探頤索引,鉤深致遠,著重分析整個世界歷史的發展演變過程。大學畢業後的第三年,他進入北京燕京大學研究生院探造,從師於史學巨匠陳垣和顧頡剛先生。張維華先生一直非常推崇和尊敬這兩位老師。他說過,陳垣先生治史用力極深,其搜集史料之廣博及訂正辨偽之精深,是同時代人所望塵莫及的。而顧頡剛先生的特點則是才力過人,以極為銳利的眼光和卓越的辨別力去發現和解決問題,在史學界開創了一代新鳳。二位前輩的方法雖然不同,其實是殊途同歸.均是在歷史史實上,力求它的真實性和准確性,去偽存真,揭露出中國古史的真實面目。
在燕京大學,張維華先生即開始研究明末清初中西交通史。他發表的第一流篇文《葡萄牙第一次來華使臣考》,刊於《史學年報》1933年第一期,曾受到法國漢學權威伯希和教授的重視。伯希和曾專門撰文加以以評介,並進一步同他進行探討。此後,在洪業先生的指導下,張維華先生積數年之力,精心結撰出碩士畢業論文《明史佛朗機呂宋和蘭義大利亞傳注釋》,由哈佛燕京學社於1934年正式出版。這部著作對錯誤百出的《明史》歐洲四國傳進行了詳細的研究,考據詳賅,徵引宏富,匯聚海內外成果,發揮一己心得,力求從迷霧中把明後期中國與西歐各國關系的真相揭露出來。幾十年來,這部書頗受國內外學術界的贊賞,堪稱中西交通史研究的一座豐碑。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以《明史歐洲四國傳注釋》為名將之再版。
1933年秋.張維華先生回到齊魯大學任教。他在這一階段撰寫了不少有關我國長城歷史的論文,如《齊長城考》、《楚方城》、《魏長城》、《趙長城》、《秦昭王時之長城》、《燕長城》、《秦統一後之長城》、《漢邊塞》等文。解放後中華書局出版的《中國長城建置考》(上冊),就是張維華先生早爾率先研究長城歷史的勤奮之作。
抗戰期間.張維華先生輾轉來到昆明,在條件極為簡陋的情況下,又開始研究早期中俄關系史。他將法國學者加恩著名的《早期中俄關系史》與各種中國史料相互對證,寫作了有關中俄政治、軍事交往的《讀史札記》(《責善半月刊》1940年第5、6期)、《清初平定喀准兩部時之中俄關系》(《學思》1942年 第1、2期)和《康熙初年用兵黑龍江之前一幕》(《學思》1942年第12期)等論文。他還編著過一部《早期中俄關系史》書稿(未刊),並同另一教授合譯過一部反映18世紀俄國商隊在北京進行皮貨貿易的珍貴資料(近期已出版刊布)。張維華先生回憶此事時說,從此自己得到一個經驗,學習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只要努力去做,順利的環境干,不順利的環境也要干,總能有些收獲。
1939年,張維華先生同顧頡剛先生等人一起離開昆明,回到當時己遷往四川成都的齊魯大學工作。在這里,張先生除了開設秦漢史、中俄關系史等課程外,還以飽滿的民族感情和深刻的理性思考寫出了《明清之際歐人東渡和西學東漸史》,有少量石印本流傳,現在已由齊魯書社出版。這部書在詳細考證的基礎上,對明末清初中西各方而的交往情況作了准確的描述和精到的總結。與他的成名作《明史佛朗機呂宋和蘭義大利亞傳注釋》相比較,這部著作將許多看起來雜亂無章的史實有機地聯系在一起,並闡明了其因果關系和規律性。近代世界歷史發展已經證明,那種企圖避免各民族間文化波輪撞擊、互溶的想法顯然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只有勇敢地向一切值得自己學習的文化學習,井逐步摒棄、更新種種陳腐的傳統觀念,使先進文化和本民族原有文化的合理成分融合成為一種更為創新的文化,才能在當今世界的廣泛聯系中形成獨樹一幟的力量。張維華先生的史觀,恰恰反映了這一「現實」,或者說反映出這種「願望」。他在談到編撰《明清之際歐人東渡和西學東漸史》的宗旨時說,新航路開辟之後,中西交通的新局面到清初已入繁盛。而《南京條約》簽訂後,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無不受到西方列強控制,幾乎全襲西歐之唾餘。撫今追惜.則以明清之際中西交通為其轉移的關鍵。這一番議論是非常耐人尋味的。
在成都期間,張維華先生對漢代中西交通史也迸行了認真的研究,寫出了《漢張掖郡與驪靬縣得名之來源》(《齊大國學季刊》1940年第1期)、《漢武帝伐大宛與方士思想》(《學思》 1942年第4期)、《漢河西四郡建置年代考疑》(《中國文化研究匯刊》1942年第2卷)等論文,特別是《漢河西四郡建置年代考疑》一文,表現出精深的史學功底,至今為研究者所稱道。解放後,他撰著《論漢武帝》一書(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並由齊魯書社將他有關秦漢史的論述編輯成《漢史論集》。
張維華先生有關明清史的論文也較多,如《明江東衛、都衛、都司建置年代考略》(《禹貢》1931年第4期)、《明代遼東所建置考略》(《禹貢》1931年第7期)、《滿族未統治中國前的社會形態》(《文史哲》1964年第10期)、《跋丁耀亢的出劫紀略和問天亭放言》(《山東大學學報》史學版,1962年第3期)、《顧炎武在山東的學術活動及其與李煥章辯論山東古地理問題的一樁學術公案》(《山東大學學報》史學版,1962年第4期)等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在50年代撰寫的《明代海外貿易簡論》(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年)一書,言簡意賅,線索明晰,每次通讀,總有一種「大者含元氣,細者入無間」的感覺。直到今天,仍是研究明代中外經濟文化交流史的必讀之書。
50多年來,張維華先生孜孜不倦地從事歷史科學特別是中西交通史的研究,不斷將最新的思想成果貢獻給學術界。他一貫光明正大,胸懷灑落,從不趨附眾議,投人所好,而是以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對待一切事情,治學嚴謹,學風朴實,淡泊明志,一直保持書生學者本色。他時刻關心國內外形勢,不能忘情於祖國的治亂興衰和經濟文化建設。盡管自從1957年後,他長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沉浮跌宕,身心受到極大摧殘。十年動亂中又屢次遭到沖擊,備受折磨。但他並沒有動搖對祖國的信念。粉碎「四人幫」之後,張維華先生重新煥發出青春,又撰寫了不少極有學術價值的論述,他以前的部分手稿也逐漸得以整理出版。1981年以來,他的身體狀況一直不好,幾次住院搶救。但他仍然兢兢業業,不遺餘力地培養研究生和青年教師.關心學校尤其是中西交通史研究室的工作,並擔任了名譽主任一職,贏得了後輩的尊敬和熱愛。他常常告誡我們,在學習上必須有恆心,保持持久不懈,奮發努力,不投機取巧,老老實實,才能學有所成,才能完成人民交給我們的任務。
我記得一位俄國學者曾經說過:「學者們化費了驚人的勞動去著述,只有一種勞動較之更繁重,那就是閱讀他們的『學術著作』」。這在歷史學界似乎是一種通病。但張維華先生的學術著作不是這樣。他的文字總是充滿真實情感,毫不做作。既意蘊深長,又簡明流暢。他特別善於把積淀在人們心靈漢處的歷史因素加以揭示,見微以知萌,見端以知末,因此非常富有哲理的啟迪意義,使人感到他的文章確有一種通透灑脫的歷史感和現實感。他十分不喜歡那種片面追求華麗詞藻的作法,而是反復強調史學論文應當使用具有準確科學含義的概念,容不得半點虛假的裝飾。只有在自己感觸最深的范圍內,才能顯示出自己的功力,才能厚積而薄發,舉重若輕,三言兩語,切中要害。我從張維華先生的著述,也深深體會到,沒有一種不可以簡單明了地說出來的思想。最重要的是要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與讀者溝通,只有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探。
張維華先生是中西交通史研究方面的一位大家。凡是認真讀過他的著述的人都會承認這一點。說他是大家,並不念味著他的學術觀點沒有可以商榷的地方,也不是說他在50年學術生活涯中所得出的結論都全部正確。實際上任何時代的任何學者都是不可能做到這一點的。張維華先生在動亂的歷史環境和艱難的客觀條件下,潛心鑽研,辛勤耕耘,在開拓中西文通史研究領域方面做出了極其有益的貢獻,豐富和深化了我們對中西交通史的認識,糾正修訂了不少錯誤和偏見。更為重要的是,他較早地將中西交通史研究置於深廣的歷史文化背景之中,從而抉發哲學的精微和進步或蹇滯的必然,給後來的研究者打下了極為廣闊的基礎。這一點足以使得他永垂不朽。
最後,還應提及師母李瓊芳夫人。幾十年來,她以驚人的毅力陪同張維華先生經受了各種磨難。在張先生晚年病重期間,她更是以摯愛的感情傾注了全部心血。她的無私精神深深感動著我們。在她蒙受這一巨大悲痛的時刻,我真誠祈盼師母節哀順變,好自保重身體。我知道,這篇短文遠遠不能充分反映出張維華先生多方面的成就和功績,只能寄寓千里之外一位學生發自內心的哀思和緬懷,遙祝先生英靈得以安息!
『叄』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 是季羨林哪部作品的文章
這篇短文選自季羨林的《再返哥廷根》。
作品簡介: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這篇課文是我國著名語言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北京大學教授季羨林先生寫的一篇精美雋永的短文。作者先首先點明了德國是一個愛花的國度;然後回憶了自己早年在德國留學時親身感受到德國人非常愛花;接著用優美生動的語言,描述了德國家家戶戶窗口都開滿鮮花的情景,並抒發了自己的感慨:「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種境界「耐人尋味」;最後講述作者再次來到德國,又看到這番情景,表達了自己舊地重遊的感受,即對德國奇麗風景和與眾不同風俗習慣的贊美之情。
作者簡介:
季羨林(1911年8月2日),山東臨清人,字希逋。國際著名東方學大師、語言學家、文學家、國學家、佛學家、史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歷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科院南亞研究所所長,是北京大學惟一的終身教授。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閱俄、法文,尤其精於吐火羅文,是世界上僅有的精於此語言的幾位學者之一。「梵學、佛學、吐火羅文研究並舉,中國文學、比較文學、文藝理論研究齊飛」,其著作匯編成《季羨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辭桂冠:國學大師、學界泰斗、國寶。2009年7月11日,季羨林因心臟病突發在北京病逝,享年98歲。
《再返哥廷根》:
他在哥廷根大學留學十載,1945年才回歸祖國。三十五年後,1980年當他再次踏上這第二故鄉的土地,感慨萬千。於是季老先生寫下了《再返哥廷根》這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