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老師畢業致辭
㈠ 朱民相關新聞
2009年12月26日,正值復旦大學世界經濟系成立三十周年,朱民應世界經濟系主任黃亞鈞教授之邀,回到母校復旦大學證券研究所發表致辭和專題演講。他的致辭充滿情感,回憶起在復旦的珍貴時光,現予以分享。
朱民對復旦懷有深深感激。他是1977級的學生,與華民、黃亞鈞等一同走進復旦,那時的老師們給予他們無私的關愛。陳觀烈老師首次開設的《貨幣銀行學》課程,課堂總是座無虛席,張薰華老師的「圈圈論」至今記憶猶新。洪文達老師教《當代資本主義論》,洪遠朋老師嚴謹的《資本論》教學,都深深影響了他。馬之騆老師和施岳群老師的課程,為他的人生鋪就了堅實的基礎。
復旦大學不僅提供了豐富的知識,還賦予了朱民做人的哲理。老師們如陳觀烈、洪文達,他們的言傳身教,讓朱民懂得了人生的真諦。陳觀烈老師的教誨,洪文達老師對國家和學生的關懷,都讓他深感師恩難忘。
朱民在老師的鼓勵和支持下,於2002年回國。洪文達老師甚至親自到他家,幫助解決他的個人問題,使他堅定了回國的決心。而蔣學模老師則將多年前的稿費交給他,表達出深深的關愛。這些老師的關愛和復旦大學濃厚的學術氛圍,鑄就了朱民的成長。
三十年來,世界經濟系取得了顯著成就,為中國社會和全球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面對全球經濟金融的深刻變革,朱民堅信復旦世界經濟系將有更燦爛的未來。他衷心祝願復旦世經系在未來三十年取得更大的成功,祝願老師們身體健康,學生們在復旦的花園里茁壯成長。
(1)復旦大學老師畢業致辭擴展閱讀
朱民,IMF全球副總裁,復旦大學傑出校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2003至2009年,任中國銀行副行長;2009年10月,任中國人民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2010年2月24日,兼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特別顧問。主要從事國際金融、銀行業務和宏觀經濟方面的研究。2011年7月13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正式提名朱民為IMF副總裁。7月26日,他正式出任該組織(IMF)副總裁職位,成為史上首位進入IMF高層的華人。
㈡ 尼克·胡哲在復旦大學演講
假如有一天,你失去了雙手和雙腳,該怎樣繼續生活?對很多人來說,答案或許是一個大大的問號——我將如何吃飯、穿衣?如何自由地行走、奔跑?
然而,27歲的澳大利亞青年尼克·胡哲(Nick Vujicic)卻將這無法想像的困境,變成了一個令全球無數人驚訝的感嘆號。從出生起,他就沒有四肢。用他自己的話說,他只有一個「小雞腿」(左腳掌及相連的兩個小腳趾)。為什麼這個漂亮的小男孩,會遭遇這樣的命運?醫生也無法給出解釋。
這樣一個曾經讓父母擔憂的「怪胎」,如今,取得的成績令大多數健全人都望塵莫及。他取得了會計和金融企劃的雙學士學位,創立了一家公益組織並擔任總裁,被評為2005年「傑出澳洲青年」。他是一名出色的演講家,走遍了20餘個國家,與上百萬人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日前,尼克帶著他的勇氣和夢想來到復旦大學,講述「我和世界不一樣」的心路歷程。這也是團市委「今天我們怎樣成長」系列活動之一。尼克告訴同齡人:「如果別人沒有給你奇跡,你就去成為奇跡。」
用「小雞腿」開個玩笑
現場直擊 工作人員剛把尼克抱上講台,他就不安分地用「小雞腿」在講台上跳來跳去,向大家展示自己有多靈活。他一邊嘟囔著,一邊跳著退到桌子邊緣。「往後退一點,再往後一點,嗯,再來一點!」就當大家擔心他會摔下去時,他「站」直了身子,狡黠一笑:「哈,開個玩笑!」
「我最喜歡開玩笑了!」尼克說,自己可喜歡惡作劇了——仗著自己身材「迷你」,他曾讓朋友把自己塞進飛機行李艙,去嚇唬別的乘客。因為沒有腿,他可以在汽車座椅上原地轉圈,結果,鄰車的司機透過車窗玻璃,只能看到他頭部在360度旋轉,驚得目瞪口呆。
他用他僅有兩個腳趾的腳掌,靈巧地敲擊著一個有著16個按鍵的敲鼓機,一段節奏感強烈的打擊樂震撼了全場。「That's cool!(這真酷!)」他吹著口哨,神采飛揚,就像其他這個年紀的年輕人一樣。「我喜歡我的小腳掌!」一邊說,尼克一邊調皮地用腳趾比劃出「V」的姿勢。
他自豪地放映了一段短片。短片中,他踢足球,打高爾夫,釣魚,滑板,游泳,騎馬,駕著快艇乘風破浪,幾乎無所不能。他從跳板上一躍而下,然後故意潛到游泳池底,當周圍人都在為他擔心的時候,他從水裡冒出頭來,哈哈大笑。
在尼克看來,「這個世界總是愛用老套而世俗的觀點來給人下定義,可事實往往並不是人們想像的那樣。請記住,如果這個世界認為你不夠好,別相信,就當它是一個謊言。」令尼克自豪的是,當他學會了用幽默和自信面對世界時,他發現,「人們的確忘掉了我沒有雙臂和雙腿的事實,而將我當成了另一個普通人看待。」
不放棄才會有希望
現場直擊 沒有雙臂和雙腿支撐,一個人同樣也能站起來!為了證明這一點,尼克把自己重重地摔在桌上。他用頭頂著桌面,在全場的掌聲中,一點點艱難地拱起身體。終於,他成功了!他驕傲地環視著四周,感嘆「沒有什麼不可以,只要有希望!」
「曾經我以為,有了手有了腳,生活才會有希望,後來我發現,健全人同樣在尋找希望,」尼克從生活經歷中領悟到,不放棄才是一切希望的源泉。
他以為他不會寫字,結果,媽媽專門製作了一個塑料模型,套在腳趾上,用這個模型夾住筆來寫字畫畫。現在,他每分鍾能在電腦上打43個字母。他將牙刷夾在脖子和肩膀之間的肌肉里,然後來回移動嘴巴,創造了獨特的刷牙法。
中國學生都熟悉愛迪生失敗9999次,最終發明了燈泡的故事。尼克說,他也經常用愛迪生的故事鼓勵自己,鼓勵他人。他曾在美國一所中學,遇到一個沮喪的男孩,當著他的面大哭起來。原來,男孩因為身體原因,無法成為一名飛行員。他覺得,自己的夢想破碎了,前路茫茫。尼克請他先別那麼早下結論,「你可以放棄你這個夢想,但,轉角處或許還藏著別的希望!」一年後,當尼克再見到男孩時,男孩又哭了起來,但這回,卻是喜悅的眼淚——他告訴尼克,放棄飛行員的夢想,讓他很傷心。無意間,他拿起吉他排解情緒,卻一下愛上了音樂。如今,他組建了樂隊,體驗到從未有過的快樂和滿足。
「Give up(放棄)還是Get up(站起來),這是每個人必須面臨的選擇。」說這話的時候,尼克收起了頑皮的笑容,表情真誠嚴肅。
我要做一個演講家
現場直擊 「現在,我要請你們做一道選擇題,」演講進行到一半,尼克向全場的同齡人,拋出了問題。給你兩個選擇,選擇一,和你喜歡的樂隊去一個小島上度過三天,完全免費;選擇二,這三天里,你和往常一樣生活,但是,在過馬路的時候,你見到一個小孩差點被車撞上。你救了他。全場異口同聲選擇了第二個。「對,不要低估了自己,你可能比你想像的更有價值!」尼克高聲告訴大家。
尼克沒想到,自己有一天會環游世界。他的演講「No Arms, No legs, No worries」(沒有手臂,沒有腿,沒有煩惱),每到一處就激起一陣心靈震撼,並被製作成視頻,風靡網路世界。
但起初,他的世界並不是這樣。
這個開朗的小夥子,也曾有過沮喪的時刻。從小,他就受到來自周圍人的嘲笑。尤其是當他長大,還需要父母抱著進洗手間的時候,那種尷尬和羞愧,幾乎讓人難以忍受。8歲時,他曾經想自殺,10歲時,他嘗試自殺了3次,結果,都沒有成功。
他漸漸成長,他越來越強烈地意識到,自己和世界不一樣,他開始思考,「我存在的價值在哪兒?」
父母的支持和鼓勵,讓他發現了自己。「不要去抱怨自己所沒有的,要學會感謝自己所擁有的。」他說,第一次開始嘗試玩足球時,他也曾以為自己只能用頭去頂,但當足球向他疾速飛來的那一刻,他第一反應就是用「小雞腿」去接球。雖然,他一個星期都只能蹺著腳,用大腿根部走路。但是,這樣的經歷,讓他發現自己沒什麼不可以。
「在別人看來,我什麼都沒有,但至少我還有大腦。」尼克朝大家擠著眼睛,「而且我還很帥,不是嗎?」
在學校里,他和別的孩子一起學習、運動、競賽,還成了學校學生會主席。19歲時的一次公開演講,讓尼克明白今後的路該怎麼走。台下,很多女孩聽了他的故事開始抽泣,一個女孩哽咽著擁抱了他,在他的耳邊說謝謝。那一刻,尼克忽然覺得,自己給別人帶來了希望,這不正是自己的價值所在?回家後,他大聲向父母宣布了自己的決定:「我要做一個演講家!」
不料,父母卻給他潑了「冷水」。媽媽問他:
「你講給誰聽?」「不知道……」
「你講什麼?」「不知道……」
「誰為你支付路費?」「不知道……」
但是,帶著一連串的「不知道」,尼克堅定地踏出了第一步。
他相信,畏懼比沒有手腳更可怕。幾年後,當一個和自己有同樣殘疾的小男孩來到講台上,告訴尼克,自己也像他那樣學會了游泳時,尼克興奮極了。
殘疾也能創造奇跡
說起自己的殘疾時,尼克說:「生命中有些東西是我們不能控制和改變的,你要相信自己的判斷,而不是別人對你的判斷。」
如何接受自己身體殘疾的事實?尼克認為:「你可以跌倒,但你不可以成為一個失敗者。與其抱怨沒有人和你做朋友,不如去找朋友;與其抱怨沒有奇跡發生在你身上,不如去創造奇跡。當你相信沒有希望的時候,只是因為你沒有看到希望。但不因為你看不見,希望就不存在。」
一個女孩也希望可以像尼克一樣創辦一個公益網站,但是擔心開始的路會很艱難,甚至毫無方向。尼克鼓勵她:「當你發現你的困難暫時沒有人幫你解決時,在尋求經驗幫助的同時,不妨回頭看看6個月之前的事情,你就會發現你和原來已經不一樣了。」
環游世界傳遞愛
現場直擊 「我不能和別人握手,但是,我可以給你一個大大的擁抱,」尼克喜歡前傾著身子,表達他對朋友和世界的熱情。
聽眾中,站起一個女孩,流著淚告訴尼克,自己要把從他的演講中獲得的力量,帶給媽媽,幫助媽媽戰勝病痛。尼克請她上台,將一個特殊的擁抱,送給了女孩。
有台下學生問尼克,什麼是支撐他最大的力量。尼克毫不猶豫地說,「家庭」。「如果你有一個家庭,不停在撒下愛的種子,你怎麼可能願意離開你的家人,把痛苦留給那些愛你的人?」尼克感嘆。
在尼克眼中,父母最讓他感動之處在於,他們始終是他最好的聽眾,聽他訴說一切煩惱和快樂,從不厭煩。
從他6歲起,爸爸教他如何用腳趾往電腦里輸入文字,教他游泳,並鼓勵他學習踢足球、玩滑板。媽媽告訴他,在任何環境下都要微笑,告訴他,「別人再盯著你看,你可以主動去和別人搭話,以友好的姿態來面對這個世界,那樣世界也會對你友好」。「我愛我的父母,比愛我自己更多。我不願意把痛苦留給他們。」尼克說,這份對愛的回饋和感恩,讓他不輕言放棄。
尼克透露,他的第一本書即將出版,第一部電影「Butterfly Circus」也即將上映。他建立了一個非營利組織。中國之行,他特意去了四川,給經歷過地震災難的孩子們演講。他們中有的人,在災難中失去了手腳,尼克希望用自己的故事給他們前行的力量。
他創辦了網站「沒有四肢的生活」(www.lifewithoutlimbs.org)他號召全球各地受到他鼓勵的年輕人行動起來,匯集大家的力量幫助全球更貧窮的孩子們。做一個愛的傳遞者,是尼克的夢想。
㈢ 10位全國校長畢業致辭哲理金句
10位全國校長畢業致辭中的哲理金句,每句話都蘊含著深刻的人生智慧,指引著畢業生們走向未來。
01. 風雨兼程,無論遇到何種困難,都要保持勇氣、膽識和腳踏實地的態度。正如西安交通大學校長王樹國雨中致辭所強調的,面對生活中的風雨,我們需要不斷前行,勇敢地面對挑戰。
02. 自律是成功的關鍵。中國礦業大學校長葛世榮以「自律是披荊斬棘的開山斧」為題,鼓勵學生們在科研道路上堅持自我約束,不斷探索與突破。
03. 保持少年感,熱愛生活,獻身民族復興。北京科技大學楊仁樹校長的致辭以「少年同風,扶搖萬里」為主題,提醒學生們珍惜每時每刻,追求夢想,勇於自我超越。
04. 正視負面情緒,直面真實困境。羅翔在2023年中國政法大學畢業晚會上的致辭,以接地氣的風格,鼓勵學生們面對困難和挑戰時,能夠內心平靜,堅守原則,找到內心的寧靜。
05. 生活沒有標准答案,做自己就好。清華大學王希勤校長的講話強調生命的意義在於珍惜與感悟,鼓勵學生們在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意義。
06. 樂觀者贏得未來,悲觀者贏得現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教授的話語啟示學生們,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保持樂觀的心態,同時也做好面對困難的准備。
07. 凡事關鍵在於實干。西南政法大學校長付子堂的講話強調實踐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們在行動中實現自我。
08. 心有明燈不盲從。集美大學校長李清彪的致辭中,引用康德名言,強調內心道德法則的重要性,引導學生在追求真理的同時堅守自我。
09. 讀書破萬卷,不要盲目內卷。中國計量大學校長徐江榮提醒學生,競爭不是盲目地跟隨他人,而是要保持獨立思考,不盲目內卷。
10. 走出舒適區,開啟屬於自己的英雄之旅。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陸雄文寄語畢業生們,鼓勵他們勇於挑戰自我,通過知識與勇氣,設計與建造自己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