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復旦大學馬達教授
『壹』 尼克·胡哲在復旦大學演講
假如有一天,你失去了雙手和雙腳,該怎樣繼續生活?對很多人來說,答案或許是一個大大的問號——我將如何吃飯、穿衣?如何自由地行走、奔跑?
然而,27歲的澳大利亞青年尼克·胡哲(Nick Vujicic)卻將這無法想像的困境,變成了一個令全球無數人驚訝的感嘆號。從出生起,他就沒有四肢。用他自己的話說,他只有一個「小雞腿」(左腳掌及相連的兩個小腳趾)。為什麼這個漂亮的小男孩,會遭遇這樣的命運?醫生也無法給出解釋。
這樣一個曾經讓父母擔憂的「怪胎」,如今,取得的成績令大多數健全人都望塵莫及。他取得了會計和金融企劃的雙學士學位,創立了一家公益組織並擔任總裁,被評為2005年「傑出澳洲青年」。他是一名出色的演講家,走遍了20餘個國家,與上百萬人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日前,尼克帶著他的勇氣和夢想來到復旦大學,講述「我和世界不一樣」的心路歷程。這也是團市委「今天我們怎樣成長」系列活動之一。尼克告訴同齡人:「如果別人沒有給你奇跡,你就去成為奇跡。」
用「小雞腿」開個玩笑
現場直擊 工作人員剛把尼克抱上講台,他就不安分地用「小雞腿」在講台上跳來跳去,向大家展示自己有多靈活。他一邊嘟囔著,一邊跳著退到桌子邊緣。「往後退一點,再往後一點,嗯,再來一點!」就當大家擔心他會摔下去時,他「站」直了身子,狡黠一笑:「哈,開個玩笑!」
「我最喜歡開玩笑了!」尼克說,自己可喜歡惡作劇了——仗著自己身材「迷你」,他曾讓朋友把自己塞進飛機行李艙,去嚇唬別的乘客。因為沒有腿,他可以在汽車座椅上原地轉圈,結果,鄰車的司機透過車窗玻璃,只能看到他頭部在360度旋轉,驚得目瞪口呆。
他用他僅有兩個腳趾的腳掌,靈巧地敲擊著一個有著16個按鍵的敲鼓機,一段節奏感強烈的打擊樂震撼了全場。「That's cool!(這真酷!)」他吹著口哨,神采飛揚,就像其他這個年紀的年輕人一樣。「我喜歡我的小腳掌!」一邊說,尼克一邊調皮地用腳趾比劃出「V」的姿勢。
他自豪地放映了一段短片。短片中,他踢足球,打高爾夫,釣魚,滑板,游泳,騎馬,駕著快艇乘風破浪,幾乎無所不能。他從跳板上一躍而下,然後故意潛到游泳池底,當周圍人都在為他擔心的時候,他從水裡冒出頭來,哈哈大笑。
在尼克看來,「這個世界總是愛用老套而世俗的觀點來給人下定義,可事實往往並不是人們想像的那樣。請記住,如果這個世界認為你不夠好,別相信,就當它是一個謊言。」令尼克自豪的是,當他學會了用幽默和自信面對世界時,他發現,「人們的確忘掉了我沒有雙臂和雙腿的事實,而將我當成了另一個普通人看待。」
不放棄才會有希望
現場直擊 沒有雙臂和雙腿支撐,一個人同樣也能站起來!為了證明這一點,尼克把自己重重地摔在桌上。他用頭頂著桌面,在全場的掌聲中,一點點艱難地拱起身體。終於,他成功了!他驕傲地環視著四周,感嘆「沒有什麼不可以,只要有希望!」
「曾經我以為,有了手有了腳,生活才會有希望,後來我發現,健全人同樣在尋找希望,」尼克從生活經歷中領悟到,不放棄才是一切希望的源泉。
他以為他不會寫字,結果,媽媽專門製作了一個塑料模型,套在腳趾上,用這個模型夾住筆來寫字畫畫。現在,他每分鍾能在電腦上打43個字母。他將牙刷夾在脖子和肩膀之間的肌肉里,然後來回移動嘴巴,創造了獨特的刷牙法。
中國學生都熟悉愛迪生失敗9999次,最終發明了燈泡的故事。尼克說,他也經常用愛迪生的故事鼓勵自己,鼓勵他人。他曾在美國一所中學,遇到一個沮喪的男孩,當著他的面大哭起來。原來,男孩因為身體原因,無法成為一名飛行員。他覺得,自己的夢想破碎了,前路茫茫。尼克請他先別那麼早下結論,「你可以放棄你這個夢想,但,轉角處或許還藏著別的希望!」一年後,當尼克再見到男孩時,男孩又哭了起來,但這回,卻是喜悅的眼淚——他告訴尼克,放棄飛行員的夢想,讓他很傷心。無意間,他拿起吉他排解情緒,卻一下愛上了音樂。如今,他組建了樂隊,體驗到從未有過的快樂和滿足。
「Give up(放棄)還是Get up(站起來),這是每個人必須面臨的選擇。」說這話的時候,尼克收起了頑皮的笑容,表情真誠嚴肅。
我要做一個演講家
現場直擊 「現在,我要請你們做一道選擇題,」演講進行到一半,尼克向全場的同齡人,拋出了問題。給你兩個選擇,選擇一,和你喜歡的樂隊去一個小島上度過三天,完全免費;選擇二,這三天里,你和往常一樣生活,但是,在過馬路的時候,你見到一個小孩差點被車撞上。你救了他。全場異口同聲選擇了第二個。「對,不要低估了自己,你可能比你想像的更有價值!」尼克高聲告訴大家。
尼克沒想到,自己有一天會環游世界。他的演講「No Arms, No legs, No worries」(沒有手臂,沒有腿,沒有煩惱),每到一處就激起一陣心靈震撼,並被製作成視頻,風靡網路世界。
但起初,他的世界並不是這樣。
這個開朗的小夥子,也曾有過沮喪的時刻。從小,他就受到來自周圍人的嘲笑。尤其是當他長大,還需要父母抱著進洗手間的時候,那種尷尬和羞愧,幾乎讓人難以忍受。8歲時,他曾經想自殺,10歲時,他嘗試自殺了3次,結果,都沒有成功。
他漸漸成長,他越來越強烈地意識到,自己和世界不一樣,他開始思考,「我存在的價值在哪兒?」
父母的支持和鼓勵,讓他發現了自己。「不要去抱怨自己所沒有的,要學會感謝自己所擁有的。」他說,第一次開始嘗試玩足球時,他也曾以為自己只能用頭去頂,但當足球向他疾速飛來的那一刻,他第一反應就是用「小雞腿」去接球。雖然,他一個星期都只能蹺著腳,用大腿根部走路。但是,這樣的經歷,讓他發現自己沒什麼不可以。
「在別人看來,我什麼都沒有,但至少我還有大腦。」尼克朝大家擠著眼睛,「而且我還很帥,不是嗎?」
在學校里,他和別的孩子一起學習、運動、競賽,還成了學校學生會主席。19歲時的一次公開演講,讓尼克明白今後的路該怎麼走。台下,很多女孩聽了他的故事開始抽泣,一個女孩哽咽著擁抱了他,在他的耳邊說謝謝。那一刻,尼克忽然覺得,自己給別人帶來了希望,這不正是自己的價值所在?回家後,他大聲向父母宣布了自己的決定:「我要做一個演講家!」
不料,父母卻給他潑了「冷水」。媽媽問他:
「你講給誰聽?」「不知道……」
「你講什麼?」「不知道……」
「誰為你支付路費?」「不知道……」
但是,帶著一連串的「不知道」,尼克堅定地踏出了第一步。
他相信,畏懼比沒有手腳更可怕。幾年後,當一個和自己有同樣殘疾的小男孩來到講台上,告訴尼克,自己也像他那樣學會了游泳時,尼克興奮極了。
殘疾也能創造奇跡
說起自己的殘疾時,尼克說:「生命中有些東西是我們不能控制和改變的,你要相信自己的判斷,而不是別人對你的判斷。」
如何接受自己身體殘疾的事實?尼克認為:「你可以跌倒,但你不可以成為一個失敗者。與其抱怨沒有人和你做朋友,不如去找朋友;與其抱怨沒有奇跡發生在你身上,不如去創造奇跡。當你相信沒有希望的時候,只是因為你沒有看到希望。但不因為你看不見,希望就不存在。」
一個女孩也希望可以像尼克一樣創辦一個公益網站,但是擔心開始的路會很艱難,甚至毫無方向。尼克鼓勵她:「當你發現你的困難暫時沒有人幫你解決時,在尋求經驗幫助的同時,不妨回頭看看6個月之前的事情,你就會發現你和原來已經不一樣了。」
環游世界傳遞愛
現場直擊 「我不能和別人握手,但是,我可以給你一個大大的擁抱,」尼克喜歡前傾著身子,表達他對朋友和世界的熱情。
聽眾中,站起一個女孩,流著淚告訴尼克,自己要把從他的演講中獲得的力量,帶給媽媽,幫助媽媽戰勝病痛。尼克請她上台,將一個特殊的擁抱,送給了女孩。
有台下學生問尼克,什麼是支撐他最大的力量。尼克毫不猶豫地說,「家庭」。「如果你有一個家庭,不停在撒下愛的種子,你怎麼可能願意離開你的家人,把痛苦留給那些愛你的人?」尼克感嘆。
在尼克眼中,父母最讓他感動之處在於,他們始終是他最好的聽眾,聽他訴說一切煩惱和快樂,從不厭煩。
從他6歲起,爸爸教他如何用腳趾往電腦里輸入文字,教他游泳,並鼓勵他學習踢足球、玩滑板。媽媽告訴他,在任何環境下都要微笑,告訴他,「別人再盯著你看,你可以主動去和別人搭話,以友好的姿態來面對這個世界,那樣世界也會對你友好」。「我愛我的父母,比愛我自己更多。我不願意把痛苦留給他們。」尼克說,這份對愛的回饋和感恩,讓他不輕言放棄。
尼克透露,他的第一本書即將出版,第一部電影「Butterfly Circus」也即將上映。他建立了一個非營利組織。中國之行,他特意去了四川,給經歷過地震災難的孩子們演講。他們中有的人,在災難中失去了手腳,尼克希望用自己的故事給他們前行的力量。
他創辦了網站「沒有四肢的生活」(www.lifewithoutlimbs.org)他號召全球各地受到他鼓勵的年輕人行動起來,匯集大家的力量幫助全球更貧窮的孩子們。做一個愛的傳遞者,是尼克的夢想。
『貳』 葛正權的技術成就
精確驗證麥克斯韋速度分布律
麥克斯韋速度分布定律說明了氣體處於熱動平衡時,氣體分子的數目按速度大小分布,有一定的規律。這個規律1859年由J.C.麥克斯韋(Maxwell)採用數學統計方法從理論上導出。但在那個年代,要把同一類氣體分子放在一定的空間中進行實驗驗證是不可能的。對該定律的早期驗證工作的許多人中,有英國伯明翰大學的O.W.里查遜(Richardson)和我國的丁燮林等人。1920年之後,由於真空技術發展到了一定水平,著名德國物理學家O.斯特恩(Stern)用銀蒸氣分子束實驗獲得銀分子有著確定的速度分布的信息,但未能給出定量的結果。在以後的幾年裡許多工作者[其中有加州大學物理系主任E.E.霍爾(Holl)、I.F.蔡特曼(Cartman)等]作了技術上的改進,驗證結果仍不盡如人意。葛正權經過艱苦跋涉,第一個獲得了此項定律的精確驗證成果。
葛正權於1930年完成碩士論文後,一心想入伯克利大學攻讀博士學位。那時,中國留學生要進美國名牌大學是不容易的,因為西方學者對中國人有偏見。主考教授羅柏對葛正權說,「中國留學生只會讀書不能動手,我們不歡迎」,並一連舉了他不歡迎的6個中國留學生的名字。葛正權反駁說:「您是中國通,難道中國留學生沒有一個行的嗎?」羅柏教授愣了一下,承認曾有過一個中國留學生和他同時取得博士學位。於是改變了態度,拿出德、法兩本科技書叫他當場用英語作部分翻譯。葛正權順利通過考試,獲得了獎學金。從此辭去一切勞務,專心致志地投入學習和研究。他的論文題目是《以分子束方法測定Bi2的分解熱》,內容分為兩部分。在完成Bi2分解熱測量的基礎上,進而希望通過實測的實驗數據驗證麥克斯韋速度分布定律。
伯克利大學設備齊全,實驗室規模宏大。起初,葛正權與F.F.Coleman合作,利用霍爾設計並經蔡特曼發展了的分子束速度分析儀開展這項研究工作。經過近一年的努力,結果與前人一樣毫無進展。在這期間他的最初合作者F.F.Coleman因獲得Rhodes獎學金而離開。導師羅柏教授看到這種情況,帶有幾分同情地對他說:「這個題太難了,前人都沒有成功。如果你不想白費時間,我可以給你換個題目。」面對困難,葛正權沒有泄氣,心想:外國人沒有做到的,中國人不一定做不到,自己有扎實的物理學基礎,廣闊的工科知識,還有熟練的車、鉗、鑄等技術,相信自己能完成。他認真總結近一年的工作,發現實驗中確有需要改進之處。經過慎重考慮,他感謝羅柏教授的好意,婉言拒絕了改換題目的建議,獨自一人投入了更為緊張、艱苦的研究。他經常買足麵包,沒日沒夜地鑽在實驗室里,整整一個星期不出實驗室門,試驗、觀察、計算、失敗、總結。修正後,再重新開始。在艱苦攀登的日日夜夜裡,古人懸梁、刺股、囊螢、映雪等苦苦求成的故事,常常激勵、鞭策著他不知疲勞地工作。經過反復實驗,逐步摸索到問題的關鍵,開始了一系列的改進:修改蔡特曼的方法或採用一些根本不同的方法,在材料的選擇、部件的修改和添加,實驗控溫及馬達轉速等方面都作了精心、細致和巧妙的安排。又經過多次重復實驗,終於在第3年取得了滿意和預期的結果:在Bi2分解熱測量方面,修正了前人的疏忽和錯誤,使用自己精心修改了的儀器和實驗方法,取得了比前人精確得多的結果;更為重要的是,以實測數據定量地驗證了麥克斯韋速度分布定律。國際上公認他首先以精確的實驗數據證明了該定律,他因此而獲得美國物理學會和數學學會獎給的金鑰匙各一把,並獲哲學博士學位。
葛正權在自己的論文中也分析了仍存在的誤差,認為分布律的驗證雖然達到了預期的目的,但還不太理想。其中一部分困難在於技術方面,這在將來是可以消除的;另一部分困難在於低溫時分子束中除Bi和Bi2之外,同時還存在著另一種分子Bi8,而用此方法驗證分布律時,用單原子束能獲得更精確的驗證結果。以後數十年間,不斷有人以各種方法重復驗證該分布律,而葛正權的實驗被視作經典載入物理史冊。
葛正權驗證麥克斯韋速度分布定律的成功,經報界報道,當時聞名歐美,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中國學者在外國人眼中的地位,對當時歐美中國留學生的影響和鼓舞是很大的。1953年,盧鶴紱教授在復旦大學講授麥克斯韋速度分布定律時,就曾講到他當年在美國求學時,在圖書館中看到中國人葛正權的論文時感到萬分激動和自豪。
葛正權實驗成功以後,他的實驗不斷地被國內外有關專業書籍所引用。美國羅柏教授1934年在《氣體動力學》第三章中就引用了他的論文;在Jeans的《氣體分子動力論》的經典著作中,葛正權與蔡特曼是齊名的;英國出版的《分子束實驗發展》第一章詳細地敘述了他的研究。國內外越來越多的大專院校物理學教科書引用他的實驗方法。如美國F.W.席爾斯(Sears)著的Universi-tyPhysics(中譯本為《大學物理》,郭泰運等譯,人民教育出版社);我國程守洙等編的《普通物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6月第4版);李椿等編的《熱學》(高等學校試用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等等。有的書以「葛正權實驗」為題作了專題敘述。
奠定中國的制氧工業基礎
1931年「九一八」事變時,葛正權正在美國求學。那時外國人在議論中國時局時,總是以諷刺的口吻說:中國人氣量真大,一個星期就把東北三省送給了日本。在強烈的民族自尊心驅使下,葛正權在研究工作告一段落、取得博士學位後,謝絕一些國家物理學界的邀請,旋即回國實現其「教育救國」的夙願。他回國後,於1933年受聘於武漢大學,任物理學教授5年。1938年日本侵略軍的戰火燒到了湖北。一次日本飛機轟炸武昌後,葛正權親眼看到血淋淋的斷肢殘體濺貼在斷垣殘壁上,心痛如焚,深感民族存亡問題的重大,沒有了祖國哪還談得上「教育」、「救國」!於是毅然投筆從戎,奔赴抗日戰爭的第一線。
當時武漢有一些蘇聯空軍和我國自己的飛機。空戰中戰術優勢在於取得更高的制空權。但高空飛行人員不可能在缺氧的狀況下充分地發揮戰鬥力。那時我國沒有自己的制氧工業,空軍所需氧氣不是遠道外來,就是依賴國內兩三家外商辦的工廠臨時供給,有時就因得不到及時供應,致使我空軍受挫。葛正權認為,中國必需有自己的制氧廠,於是主動向政府提出制氧任務。航空委員會負責機械的錢昌祚說:「你來我們非常歡迎,但軍餉有限,每月只有180元,比你300元大洋的教授工資低多了,軍隊工作艱苦而有危險……」。沒等錢昌祚說完,葛正權毅然地說:「我是來參加抗日戰爭的,不是為了錢,在國家的生死關頭只顧個人的安危、只求個人安逸是可恥的!」他因而脫下西裝換上軍裝,就任航空委員會第一氣體製造所所長。因戰亂制氧設備不可能從國外進口,為了解決當務之急,他就把漢口外商所辦氧氣廠的全部設備買下,並在武漢失守前轉運到衡陽,經湘桂鐵路到桂林,再換大型卡車轉運到貴陽,長途轉運的艱難困苦一言難盡。日本飛機的空襲,使葛正權幾次遇到生命危險。最危險的一次是,日機對貴陽城區狂轟濫炸,所住房屋的瓦片與玻璃片紛紛震落,他帶著兒子躲避在一方桌下才倖免於難。更可幸的是,日機投在屋外牆邊的一枚炸彈未被引爆。制氧設備被安裝在貴陽城外三橋鎮附近的葫蘆山洞裡。1939年5月正式開工制出了氧氣,解決了空軍高空作戰用氧的難題。當時曾有外人願出重金購氧,被他嚴辭拒絕。他繼而製造出氫氣、碳酸氣等各類軍需氣體,又就地取材製造汽油、柴油、燒鹼、飛機用漆等等當時當地極端缺乏的軍需物資。就在各方面取得巨大成功的時候,他在家中牆上貼出一幅自己寫的對聯:「閑談莫論人長短,做事豈能自居功」。他家中生活儉省,平時吃的青菜多放一點油,就感到美味可口了。葛正權就是這樣兢兢業業、奉公守法、艱苦樸素,與全國人民同生死,共甘苦,在民族存亡的緊要關頭竭盡全力,為抗日戰爭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1945年日本侵略軍無條件投降後,他奉命派技術員接管了全國各地日軍和美軍留下的氧氣廠。貴陽的氧氣廠移回漢口,改稱航空委員會制氧總廠,其他各地接管的廠稱為分廠。葛正權被委任為總廠廠長。
中國雷達研究和應用的開拓者
葛正權被任命為空軍制氧總廠廠長後不久,他想抗日戰爭已經結束,不如回武漢大學重理舊業,便向空軍總部提出辭呈。適逢國防部增設第六廳,全稱為國防科學研究發展廳。內定為廳長的錢昌祚邀他擔任該廳第一處處長,主持國防科學研究設計工作。葛正權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出現的一些新式武器很感興趣,欣然接受了邀請。在設計處處長任內,他奉命前往上海、青島等地接管美軍剩餘軍用物資。當一些人被抗日勝利沖昏頭腦忙於發「劫收財」時,他廉潔自愛、奉公守法。他潛心於國防科學研究,看中了美軍留下的殘缺不齊的400多輛軍用雷達車和3000餘噸雷達器材。他憑著這些器材和從美國學到的短波知識,單槍匹馬,沖破重重阻力,克服種種困難,首先在南京登隆巷辦起了雷達修理所,而後又在南京妙耳山建起了中國第一個雷達研究所,撰寫了《雷達的發展及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作用》的論文。不久,他被委任為雷達研究所所長,從此中國有了自己的雷達研究和雷達生產工業。
1948年在妙耳山進行雷達探測演習,顯示器顯示出被探物體的距離、方向、高度或景象。南京政府要員們由此感到雷達在國防上的重要。為了控制這個研究所,他們在副所長、技術員中安插了一些軍統特務。葛正權意識到情況復雜,又想到國民黨的過去和當時一些違反人民意願、不得人心的政策,對國民黨失去了信心。
1949年南京政府逃離南京時,國防部命令葛正權將雷達研究所遷移到台灣,遷移委員會還專門撥給50節火車皮及登陸艇等運載工具。他對國民黨發動內戰、貪污腐化、物價飛漲、置人民於水火的行徑深惡痛絕,怎肯將這滲透了自己多年心血、至關重要的國防設施送到彈丸之地台灣呢?經軟磨硬抗拖了一些時候,在解放軍渡江前夕,為避免雷達遭戰火損壞,才將部分完整雷達車50輛,經京杭公路開往杭州暫避。國防部又以3萬銀元為誘餌,要他把雷達車開往寧波出海赴台。他不為利誘,按兵不動。這時,安插在所內的特務唆使部分所內職工用武力將他押解到杭州體育館關押起來,企圖暗害。他團結所內廣大職工,揭穿特務的陰謀詭計,保護了全部雷達設備,迎來了杭州的解放。1949年10月,他將雷達移回南京,訓練雷達技術人員180人,正式組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雷達部隊。1950年初,該部隊奉命參與解放舟山群島,途經上海時,雷達首次為保衛上海安全立下了功勞。1950年5月奉命抗美援朝,他又把雷達部隊調往沈陽至鴨綠江沿鐵路線布防,嚴守鴨綠江大橋。
由於長期緊張奔波,葛正權積勞成疾,需要治療和長期休養。他辭去雷達研究所所長職務,赴上海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醫院治療。病癒後應聘為第二軍醫大學一級教授兼數理教研室主任。在以後的歲月里,他積極投入教學和科研。曾主編全軍軍醫大學物理教材;指導研製國內第一架腦電波直流放大器,用以觀察人腦對事物的反應波;用范德格喇夫高壓發生器,裝配了放大50萬倍的場致發射電子顯微鏡,可以直接觀察到有機體苯二甲青色素的原子排列狀態。他在85歲高齡時,主持翻譯美國P.A.Tipler著《近代物理學基礎及其應用》一書,由上海科技出版社於1981年1月出版。
1984年葛正權終於夙願以償,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88年3月22日,為物理學教學和科研獻身60餘年的葛正權因病醫治無效,逝世於上海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
『叄』 馬達的生平經歷
解放戰爭時期,歷任新華社高郵分社副社長,蘇中二分區《人民報》主編,華中《新華日報》主編,《蘇南日報》副總編輯等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上海《勞動報》社總編輯、社長,《解放日報》總編輯,1978年任《文匯報》總編輯,發表了許多有關新聞改革的文章,對新聞界較有影響。並擔任上海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兼職教授。1982年起為上海新聞學會會長。1983年起為全國記者協會理事,中國新聞學會聯合會副會長。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傑出的黨的新聞工作者,中共上海市委原副秘書長,解放日報原黨委書記、總編輯,文匯報原黨委書記、總編輯,第九屆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新聞學會原副會長,上海新聞學會原會長馬達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9月6日14時10分在華東醫院逝世,享年86歲。
馬達同志1941年參加革命並投身抗戰,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曾兩次立功受獎。1952年任勞動報總編輯、社長,1958年起到市委工作,曾任市委副秘書長,解放日報黨委書記、總編輯。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沖擊。粉碎「四人幫」後,馬達同志任文匯報黨委書記、總編輯。他堅決貫徹執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路線,積極宣傳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改革開放的方針,對新聞改革作了一系列創造性探索,取得了突出的業績。在他主持工作期間,文匯報發表了一系列影響深遠的作品,最先報道話劇《於無聲處》,刊登小說《傷痕》,為新時期撥亂反正和思想解放作出了貢獻。離職休養後,馬達同志仍然關心新聞事業發展和人才培養,撰寫了大量新聞理論和業務論文,為新聞改革貢獻智慧。
馬達同志告別儀式將於9月10日下午2時在龍華殯儀館大廳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