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俠教授上海交通大學
⑴ 【機構】上交大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
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 於2012年3月9日正式成立,是上海交通大學直屬的二級單位。研究院現下設 科學史研究中心 、 科學哲學研究中心 、 科學文化研究中心 和 傑出科學家研究中心 。
研究院作為上海交通大學科學技術史學科建設的牽頭單位,還整合了本校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造船史、建築史、海洋史)、歷史系(疾病史、災害史)、農學院(農史)、醫學院(醫學史、生命科學史)、物理與天文系(物理學史)等相關院系以及本校錢學森圖書館、李政道圖書館、出版社、檔案館、校史館等單位的力量,旨在建設國內外具有重大影響的科學技術史研究重鎮。
基本概況: 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的前身為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系,該系成立於1999年3月9日,是國內高校中第一個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系。該系的建立,對中國科學技術史學科在高等院校的建制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動和示範作用。13年後上海交通大學在科學技術史學科的建制化方面又邁出了新的一步。
經過多年的發展,上海交大科學技術史與科學哲學學科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與學術科研等方面成績斐然,在天文學史、物理學史、計量史、數學史、科學哲學、科學社會學、科學傳播等方向都有雄厚的學術積累和很強的核心競爭力,為今後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人才隊伍: 經過17年建設,上海交大科學技術史與科學哲學學科凝聚了一支高水平的學術隊伍。目前僅研究院就有學校講席教授1人、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3人、博士生導師7人,碩士生導師14人,具有海外名校博士學位的教師1名。
學術科研: 近5年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20多項,其中國家社科重大項目2項、中國科協重大項目1項、國家新聞出版署重大項目1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項,到賬經費400多萬元。學院現有全體教師人人主持著省部級以上科研課題。在國內外科學史期刊發表高質量論文100多篇,出版著作30多部。
研究院強調以學術為本,在天文學史、物理與計量史、數學史等科學技術史傳統研究方向上具有很強的實力,多人多次獲得國家和省部級項目支持,並在科研、人才培養、人才引進等環節上一直執行很高的學術標准,以保持這些優勢學科方向的領先地位。研究院在古代中外科學文化交流領域具有很強的研究實力並取得了豐碩成果。2010年立項、江曉原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外科學文化交流歷史文獻整理與研究》成為校內首個獲得滾動資助的項目。計量史研究也是本學科點具有鮮明特色的研究方向,2015年關增建主持的《中國計量史》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其《中國計量史》(德文版)則是交大迄今唯一的國家社科基金學術外譯項目。
本學科點還特別注重學術成果的系統化,通過出版專著讓學術成果服務於相關學科和社會公眾,其中2012-2015年間共出版專著達40餘種。例如:江曉原任主編、鈕衛星和董煜宇任副主編的《中華大典·天文典》為國家的文化事業做出了貢獻,方便了相關學科對古代天文學史料的利用;關增建和赫爾曼合著的以中、英、德三語出版的《考工記——翻譯與評注》讓現代讀者乃至國外讀者正確把握這部先秦文獻成為可能;江曉原任總主編的五卷本《中國科學技術通史》是最新一部由國內學者撰寫的中國古代科學技術通史,甫一出版,即產生了很大的社會影響。
學科方向: 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目前著重建設的學科方向有五個:
一、天文學史方向:致力於中國古代天文學與社會、中西天文學交流與比較、天文歷史年代學、佛教天文學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大量開創性成果。江曉原教授的《天學真原》被視為國內科學史著作外史方向的經典。
二、物理與計量史方向:致力於中國物理史、計量史和中國當代科學史的研究,成果突出。帶頭人關增建教授是前兩個領域的開拓者,其《中國古代物理思想探索》、《計量史話》、《中國近現代計量史稿》均為同行首部,計量史的理論框架和示範性成果均出自該方向。本方向的研究成果還受到國家質檢部門的高度重視和肯定。
三、數學史方向:主要致力於探討中國古典數學的理論與特徵,在古典數理天文學的理論與方法、傳統數學向現代數學的轉變和東西方數學知識的交流與傳播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帶頭人紀志剛教授在該領域聲譽卓著,2015年當選為中國數學史學會理事長。
四、環境與災害史方向(與本校人文學院歷史系共同建設):主要致力於歷史環境變遷、災害與中國傳統社會的研究,考察歷史氣候變遷、海洋環境、生態意識、環境保護與傳統社會、疾疫、災害與區域社會等相關內容。帶頭人陳業新教授一直從事該方向的研究,在歷史氣候變遷、傳統生態意識與環境保護、災害史料的參數化精準處理、災害與流域社會變遷等方面成果顯著。歷史系李玉尚教授則是東亞海洋環境史領域的主要開拓者,其有關疾病史研究的博士學位論文曾入選2006年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近年來在海洋生物種群歷史方面的研究中取得豐碩成果。
五、科學社會學方向:主要致力於科學社會學的基本原理與應用、科技傳播與科技政策、科技倫理與工程倫理等領域的研究。李俠教授對科技共同體的緣起、規模與邊界約束等問題的分析和對科學界內部的承認與蔑視機制的研究均具開創性。
學位點與人才培養: 在人才培養方面,上海交大科學技術史學科致力於把本學科點打造成為科學技術史專業高端人才的培養基地。本學科目前擁有一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和一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014年前在本校物理學博士點下設物理學史二級學科博士點招收和培養科學技術史博士研究生),招收科學技術史專業碩士生和博士生分別已滿16屆和15屆,累計畢業碩士40多位、博士30多位。這些畢業生已經在多所高等院校的科研、教學單位成為本專業或相鄰專業的業務骨幹,其中已晉升教授5名、副教授12名;部分畢業生在有關政府部門中擔任重要的科技決策和管理工作,還有一些畢業生在新聞、出版單位中挑上了大梁,其中一位任交通大學出版社社長,並獲得出版行業的最高獎「韜奮獎」。本學科點將一如既往,繼續貫徹培養科學技術史高端人才的方針,在已有成就基礎上為中國科學技術史學科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其次,將以本學科點為核心建立起以科學與文化相互交融為特色的本科生通識教育的教學與研究基地。目前本學科點形成了以《科學技術史》為核心的本科通識教育核心課程群,教材《科學史十五講》被國內許多高校採用。科學史系教授錄制的《科學技術史》授課錄像被用於上海市幹部在線培訓。科學技術史課程也被評為上海市精品課程。通過這些課程來實現完善學生知識結構、增加學生人文素養、培養學生健全人格的教育目標。還將進一步加強研究生公共課「自然辯證法概論」的建設,更好地服務於全日制研究生和工程碩士生的培養工作。
國際合作: 研究院還一貫重視與國際同行間的交流與合作,與英國劍橋李約瑟研究所、法國國家科學院科學史研究中心、德國柏林工大中國科學史研究中心、悉尼大學科學史系、布朗大學埃及與亞述學系、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科學史研究所等海外知名研究機構保持了良好的合作交流關系,在人員互訪、學術合作、研究生聯合培養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並於2011年12月25日正式簽署了《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系和悉尼大學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系學術合作交流框架協議》、2015年10月18日正式簽署了《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和馬克斯·普朗克科學史研究所學術合作交流框架協議》。先後承辦多次國際會議,並與日本計量史學會聯手,在連續三屆國際科學史大會上設立計量史分會場展開專題研討;多次在中國科學史系列國際會議上設立分會場開展專題研討等,在國內外學術界受到了一致的贊譽和好評。
社會影響及服務: 多年來,上海交通大學科學技術史學科以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為依託,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探索回饋社會、服務社會的有效模式,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成立高校首個「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系」,探索中國科學技術史學科在中國高校的建制化道路,發揮了學科建設的示範作用。
注重以高質量學術成果為支撐,推進面向社會的科學文化建設。通過錢學森圖書館、李政道圖書館、董浩雲船史博物館等平台傳播科學技術史知識。通過出版系列輯刊《我們的科學文化》向公眾傳播科學文化理念。與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共建「計量文化研究中心」,向社會提供計量科普服務。本學科對古代「地中」概念的研究,成為河南省「天地之中」古建築群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學術支撐。與上海市徐匯區文化局合作,為「徐光啟紀念館」的布展提供歷史文獻資料和學術支持。
通過校內外相關單位的協力合作,成立中國傑出科學家研究中心、科技政策咨詢與評估研究中心,開展以中國科學與社會為核心的前沿學術研究,在重要報刊發表科技政策評論,為國家和地方機構決策提供依據。
積極舉辦學術會議,搭建學術交流平台。先後承辦了「第10屆國際東亞科學史會議」、「全球化視野中的科學史國際學術研討會」、「科學史系夏至國際學術會議」、「東亞數學史國際研討會」、「第五屆全國科學社會學學術會議」、「第8屆金氏基金東亞科學技術史研討會」等學術會議。在國際科學史大會上舉辦系列的計量史分會場。本院研究生舉辦的科學技術史「冬夏二至」論壇,堅持十餘年之久,已經成為國內外知名的科學史研究生論壇。
本研究院專職教師擔任多種重要學術兼職,履行相應職務:江曉原是中國科技史學會前任副理事長、上海市科技史學會理事長;關增建是中國科技史學會副理事長、上海市科技史學會副理事長;紀志剛是中國數學史學會理事長、中國科技史學會常務理事、上海圖書館中西文化交流中心首批特約研究員;鈕衛星是中國科技史學會常務理事;董煜宇是上海市科技史學會秘書長、中國科技史學會理事;多人擔任權威學術期刊編委職務。
進一步建設科學技術史、科學技術哲學兩個學科。發揮科學技術史已經進入國內前列的優勢,帶動科學技術哲學學科共同發展。
依託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現有研究力量,通過積極引進優秀人才,整合校內相關院系和平台的力量,與國家及上海地方相關職能部門結合,專兼職研究人員相結合,建立精英團隊,開展國際化合作,把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建設成為學校文理交叉研究的大平台,在科研方面取得更為突出的成績,在教學方面發揮更為突出的作用,最終成為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學術研究重鎮。
建立以科學與文化相互交融為特色的上海交大通識教育的教學與研究基地。擬建設由「科學技術史」、「科學哲學」、「科學文化」等三個子模塊組成的「科學人文」通識教育課程模塊,形成獨具特色的系列通識核心課程。通過這些課程來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增加學生的人文素養、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進一步加強研究生公共課「自然辯證法概論」的建設,更好地服務於全校全日制研究生和工程碩士生的培養工作。
建立起國際知名的科學史與科學文化傳播研究基地。正在科學傳播與普及、科學文化等領域與政府、傳媒及出版社等部門密切合作,創建科學文化與科普人才培養基地。
建立國內領先的科學與社會研究基地。通過與校內相關單位協力,建成中國傑出科學家研究中心、科技政策評估研究中心,開展以中國科學與社會為核心的前沿學術研究,爭取成為中國科技政策智庫。
在實現以上諸發展目標的同時,形成一個集科學史、科學文化、科學哲學、科學社會學、科學傳播等為一體的具有上海交大特色的科學文化學派。
⑵ 企業財務風險防範問題的研究領域
已知的在線
1]李晟全面的金融風險管理[D]湘潭大學:2005年湘潭大學。
[2]李春園如何加強企業財務風險控制研究[J]。價值工程,2010,(32)。
[3]馮艷。非營利組織的財務風險管理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西南財經大學,2007。
[4]李紅梅中國商業銀行的整體風險管理[D]。遼寧大學:遼寧大學,2010。
[5]謝寧。全面風險管理框架下的現代銀行金融模型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西南財經大學,2010
[6]甘鵬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風險管理甘肅省研究[J]。蘭州大學:蘭州大學,2008。
[7]丁玉書。風險管理在企業財務活動的研究[D]。吉林大學:吉林大學,2004。
[8]利咽風險管理研究[D]大學生在校期間。大連海事大學,大連海事大學,2010
[9]王永紅。佛羅里達翠屏山,一個綜合開發項目風險管理[J]。西南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2009。
[10]閆峰卓越蔚藍群島開發項目風險管理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中國海洋大學,2008年。
[11]杜曉玲基於風險管理的內部控制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西南財經大學,2008
12王聯航運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研究[D]。上海海事大學,上海海事大學,2005年。
[13]李Yangqiu全面風險管理對銀行的核心方法RAROC [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6。
[14]徐娟跨國公司財務管理風險[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5。
[15]張先生星人組公司的財務風險管理研究[D]。廣西:廣西大學,
[16]王蔚縣業務管理的一個新的分支 - 風險管理[J]管理世界,1985,(3)
[17]李力。全面審計風險管理研究[J]。湘潭大學,湘潭大學,2005
[18]曹升元高校財務風險管理研究[D],中南大學:中南大學,2008。
[19]龔永兵TA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廣西分公司風險管理研究[D]。廣西:廣西大學,2006
[20]張梓企業集團在中國財務公司風險管理研究[J]。武漢科技大學:武漢科技大學,
[21]黨雪對保險公司的財務風險管理及策略[D]西南財經大學,西南財經大學, 2003 [22]王忠禹新華證券公司內部風險管理分析和證券公司內部風險評估[J]。吉林大學:吉林大學,2005。
[23]夏立企業稅收籌劃的風險管理[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6。
[24]中國分公司在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山東省風險管理[A]新主編,首席李亞[C]: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5年:70-71。
[25]郭涇全面風險管理框架,建立保險公司[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2。
[26]高家軍的現代化。企業風險管理過程分析及對策[J]。西南石油學院:西南石油學院,2003。
[27]范運私人房地產股權投資基金的風險管理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西南財經大學,2009。
[28]曹Lexi的並購財務風險管理研究[J]。廈門:廈門大學,2007
[29]謝飛財務公司網上銀行企業集團內部資源配置功能和風險管理研究[D]。武漢大學:武漢大學,2005。
[30]銀行,交通銀行武漢分行金融和風險管理[A] .. [C]: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60。
[31]簡德江蘇省,農業發展銀行信貸風險管理[J]。西南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2004。
[32]李力,忠英。衛星運營企業風險管理的財務和風險的研究[J]技術經濟及管理,2005,(3)
沉軍[33]。船舶融資租賃風險管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2010
[34]楊波壓力測試方法及其應用在債券基金的利率風險管理研究[D]。新疆財經大學,新疆財經大學,2007。 <BR / [35]陳茂。前承保的財產和傷亡保險公司風險管理研究[D]。重慶大學:重慶大學,2003。
[36]李俠的汽車信貸風險管理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吉林大學:吉林大學,2005。
[37]高毅農業上市公司財務風險的形成機理與控制[D]。西南大學:西南大學,2010。
[38]闞婷。金融衍生工具和風險管理[D]北京交通大學:2006年北京交通大學。
[39]和甄珍山西票號風險管理研究和參考[D]。山西財經大學,山西財經大學
[40]沉忠雷。建行金融衍生品的風險控制和應用研究[D]。吉林大學:吉林大學,2005。
[41]張鍾嬌中國的高速公路項目風險管理的研究[D]。山東大學:山東大學,2005。
[42]杭州,萌Zhaoxiao。風險管理平衡計分卡設計與應用研究[J]。環渤海經濟展望「,2005,(12)
[43]劉發展模式和金融控股公司的風險管理[D]。西南財經大學,西南財經大學,2010。
[44]湯海濤證券投資風險管理系統設計研究[D]。吉林大學:吉林大學,2005。
[45]孫曉利有限責任公司,海爾集團的金融風險管理[A]王珉,編輯器的研究[J]。: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9:194
[46]王夏小和中型銀行風險管理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西安理工大學,2004。
[47]張超,中國的汽車消費信貸金融服務行業的風險管理[D]西南財經大學:西南財經大學,2010。
[48]的邵邱凄衍生物基於風險管理的企業價值的實證研究[D]浙江工商大學:浙江工商大學,2011
[49]吳資化公司的發展方向的企業集團財務及風險管理[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1
[50]陳力先生。金融工程企業財務風險管理[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6。
⑶ 信息與通信工程主要是學什麼的
該專業是一個基礎知面寬、應用領域廣闊的綜合性專業,涉及無線通信、多媒體和圖像處理、電磁場與微波、醫用X線數字成像、陣列信號處理和相空間波傳播與成像以及衛星移動視頻等眾多高技術領域。
培養知識面非常廣泛,不僅對數學、物理、電子技術、計算機、信息傳輸、信息採集和信息處理等基礎知識有很高的要求,而且要求學生具備信號檢測與估計、信號分析與處理、系統分析與設計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使學生具有從事本學科領域科學研究的能力。
(3)李俠教授上海交通大學擴展閱讀
培養目標:
為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信息與通信工程領域的科學研究、工程技術專門人才和高等學校師資力量。在信號理論、通信系統方面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系統的專門知識和必要的實驗技能,熟悉所從事研究方向的科學技術的發展動向。
掌握一門外國語,能熟練地進行專業閱讀並能撰寫論文摘要,具體從事本學科領域內科學研究,及教學工作的能力或獨立從事實際工作的專門技術水平,具有實事求是,嚴謹的科學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