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學生不滿老師
A. 你對大學老師有哪些不滿意的地方
我倒沒有對大學老師有哪些不滿。
從你的問法來看,你說的應該是對大學老師這個整體有什麼不滿。這個就像是問「你對xxx專櫃的櫃員有什麼不滿」差不多,指的是一個群體。我對大學老師這個群體並不存在不滿,我反而很感謝我的大學老師。
但是,如果說你對個別大學老師的哪些行為不滿,那的確是有的。第一、不認真備課,上課念PPT、念教材 。我覺得從職業的角度上講,老師應該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備好課,盡可能在課堂上讓大部分的同學聽懂,解答學生的疑惑,這是一個教師的本職工作。所謂,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很多大學老師也許是出於種種原因吧。老師上課照襲握著PPT念,照著書念。這樣的教學方式不但不能激發學生們的積極性,讓學生們提起興趣,而且這種教學方式,也不能讓學生學到應該學的知識。這種教學方式也讓很多學生厭煩。這樣的教學方式會消磨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第二、不關心學生,尤其是大一老師 。很多學生剛上大學,剛升大一時,對學校里的一切都很懵懂。大一的老師,和大一新生的班主任,應該多主動關心學生學習生活是否適應。我的學弟學妹就是因為在他們上大一時候,他們一年基本上見不到班主任幾面。一年過去,很多學生甚至不知道班主任叫什麼名字。班主任和學生之間嚴重缺乏聯系,在我看來,作為一個班主任,這是不合格的。大一是大學四年最容易出現問題的時候,他們剛從家門出來,第一次離開父母,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在這個情況下,老師應該積極主動了解學生情況。如果發現了什麼問題,也好及時的做出調整,進行心理疏導。
第三、上課不管學生的老師 。這一點因人而異吧,我只是個人比較不喜歡這樣的老師。有的課堂上,學生們睡覺、打 游戲 、說話,課堂紀律亂糟糟的。老師卻「兩耳不聞窗外事」,也不加以制止,好像自己只是來完成任務一樣。雖然說,這是學生的問題,老師好像也的確沒有責任和義務去管理學生。但是這樣放任學生吵鬧,不僅會讓他們更加肆無忌憚,而且也會影響到其他想要好好聽課的學生們。所以,我拍升慶比較建議老師,在課堂上能夠實時的約束。當然了,對這種老師的不滿意更多的是出自在課堂上想聽課周圍的環境卻很吵的煩躁心理。
其實,在更多時候,我很感謝我的大學老師們。我的老師給了我很多幫助,我覺得要不是有老師願意了解我、開導我,我要比現在糟糕一些。高校的老師對一個學生的幫助可能足以讓一個普通的孩子受用一生。
我也是笑畢本科畢業學生,雖然會有少部分老師蠻負責任的,但我認為大學老師整體素質實在太差了,原因如下:
1⃣️只管上課,專業課的老師,每天在講台上「自言自語」,底下睡覺的一大片,連知識的搬運工都談不上
2⃣️沒有做老師應有的「傳道授業解惑」,而是每天忙著上課,提交論文,想著評職稱
3⃣️很多大學老師選擇做老師,只是為了一份工作而已,完全沒有一種教書育人的責任感
所以,我真的對大學老師整體素質水平很失望(當然還是有少部分不錯的老師)
不能說對老師不滿。首先是看從哪一個方面來作為命題?只要大方向沒錯就沒有不滿。
師道,傳道授業解惑也!大學老師更理應為學生做好榜樣,做好引路人!
B. 為什麼很多大學老師那麼令人討厭
1、很多大學老師不學無術,專業水平很差
是的,你沒看錯。很多大學老師學術水平極其一般。特睜行棗別是年級在45歲以上的老師帶態,基本上對本專業沒啥理解。要知道,這些人進高校時,正是下海熱潮,只有沒本事的人才會去當老師,別說碩士博士,就是本科,也能留校當老師。
2、教師收入低,無法集中精力搞專業
3、學校制度設計,讓大學老師與社會實際完全脫節
隨便找一個大學老師,你問問他,今年他所在大學的學生就業怎麼樣?平均工資多少?他90%的可能是不知道。教得好,教得不好,完全沒區別。混悉拆日子,是大勢所趨,搞關系,轉到行政崗位才是大學老師的夢寐以求。
C. 為什麼現在很多大學生對輔導員有這么深的對立情緒
傳統的師生關系是命令和服從的關系,老師總是高高在上,總是具有一定的權威,學生必須言聽計從,唯師是從。學生在整個教育過程中處於被動的地位,幾千年的封建家長制的影響使學生的主動性、自尊心和自信心得不到充分發揮,師生關系經常處於沖突和對立之中。進入21世紀以來,教育信息化進程迅速發展,網路、計算機、資源庫等信息化系統中的組成要素迅速浸透到學校教育中,使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和形式以及學習方法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任何人都可以通過網路學習獲取所需要的知識和相關的信息,這樣就打破了以老師為主導傳授知識、學生被動接受的傳統教育模式,也打破了在這種體制下教師憑借知識資源而獲得的 教育權力和威嚴,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師生關系。 目前師生關系中存在不少誤區,極大地削弱了教育的活力,妨礙了素質教育,因此很有必要對當前師生關系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歸納和剖析,並探索新型的師生關系。一、師生關系存在的問題 1、師生關系緊張 師生關系應該是一種和諧向上的關系,這樣才能產生強大的教育合力。但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把學生看成被動的客體,是管轄的對象,是儲存知識的容器,不考慮學生的興趣和需要,老師習慣對學生發施令,採用注入式灌輸法,甚至常用「高壓政策」制服學生。其結果是老師講的話學生聽不進去,老師要求的事,學生不認真去做,以至產生對立情緒,互不理解,互不信任。 2、師生關系扭曲 教師是一種神聖的職業,由於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部分教師植觀、人生觀發生了動搖,工作熱情衰退,責任感弱,更有教師向學生推銷教輔,或是讓家長請客送禮。表現在教育中對學生有親疏,在排座位、安排班幹部、評優等具體行為中,常夾雜教師本人的利益,不能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結果師生關系多了功利,少了真誠。 3、師生關系陌生 師生間本應該是親密無間,可是現實中師生間好像有堵牆,學生從進校入班一直到放學,都有一套自己並不認可的規律束縛著他們,老師不知道學生在想什麼干什麼,學生也不原和老師交往,見到老師不願打招呼,學生有心事不願找老師談,有困難不願找老師幫。 二、造成師生關系問題的原因 我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在談到理想的師生關系是,社會、學校、家長、學生表現出驚人的相似性,大家的共同願望是:師生間應該「課上是師生,課下是朋友」,教師與學生應該「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可是現實不盡人意。主要表現以下幾種原因: 1、歷史的原因從理論上講,師生關系是一種平等關系,但實際上不是這樣,教師認為,老師就是老師,不可能與學生平等,所以在交往中,形成教師居高臨下、學生被動接受的模式,表現有我說你聽,我設計你活動,不關注學生的個性和需要。結果是壓抑了學生的發展,也使學生的性轉化為逆反性。 2、社會的原因 以前,教師是社會成員中文化水平最高的體之一,改革開放後,受教育的人口大大增加,文化層次迅速提高,相比之下,教師文化學歷提高緩慢,隨著社會的進步,公平競爭、雙向選擇、價值趨向多元化等已成為時代特徵之一,這些都不可避免地在學生生上有所反映。 3、教師的原因 首先表現為師德滑坡。教師忽略了職業道德修養,教師對自己的工作認可與否,用心與否,投入與否,對整個教育教學工作和師生關系有極大的影響。其次是教師觀念落後。師生關系是一種道德關系,教師有什麼樣的道德觀,就會產生什麼樣的學生觀,從而促成什麼樣的師生關系。第三教育方法不得當,把對學生的諷刺挖苦和處罰、體罰當作教育手段。加之自我調節能力不足,不良情緒和心理障礙,造成教師多以學生為宣洩對象。 4、家庭的原因 現在的孩子多是獨生子女,對孩子的教育以表揚為主,因此,多數學生養尊處優,很少受到委屈和挫折,造成性格執拗,感情脆弱、承受力低,這些表明家庭教育的不同步和不協調,進而學生就會覺得教師不好。加之家長對孩子暴露出的問題教育不力,甚至明明是孩子錯了,也要為他們爭個理,這樣就極易造成學生對老師的誤解。 5、學生的原因 老師對一些性格倔強的學生,怕發生意外,想管而不敢管。這對世界觀、人生觀尚未形成的中小學生來說,他們往往是認為教師拿他們沒辦法,學校規章制度、班級紀律約束不了他們,給這些學生的健康成長帶來嚴重影響,也影響了其他學生,反過來又影響師生關系。 三、構建新型師生關系的幾點體會 學生從跨入學校的第一天起,就在學校里學習、生活、成長。教師要明確學生首先是以「人」的角色存在於社會之中,而每一個人的人格是平等的。作為教師,必須把學生當作一個人來看待,尊重每一個學生,從學生的全面發展出發,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特長、尊重學生的情感,立足眼前,把握長遠,全方位地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 1、把「以人為本」作為師生關系的起點學生是成長中的人。學生是有人格的人,要求教師把學生當作有個性的人,學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意志、自尊、品質、辨別事非的能力、興趣、愛好等。那麼師生關系應該是平等的。學生是成長中的人,就不像大人那樣成熟,在他們身上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和錯誤,教師對學生的錯誤一定要學會容,多作細致的思想工作。學生是社會中的人。學生從來不是孤立的人,在他們身上總是打著時代和社會的烙印。教育就是要張揚人的個性,培養人的特長,而不是鑄成千人一面;社會需要具有千差萬別的特長的人,而且這種特長越突出越好。教師作學生的工作要多溝通,工作方法要因人而異,多尋找學生的閃光點。不能偏愛學習好的,歧視學習成績差的,要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特長和愛好,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學生是有一定文化背景的人。現代的人與傳統的人在思想觀念、生存方式上的巨大反差,是現代社會大環境的突出特徵。教師同學生的年齡懸殊越大,思想觀念、生存方式上的反差就越大。一般來說,教師成長時的學校、社會環境與現在的很不同,也就是說教師和學生不是在同一種文化背景下成長的人。有的老師不懂得自己和學生是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總喜歡用自己的思想去要求學生,用自己的標准去評價學生,弄得師生關系很難融洽甚至緊張,還經常發生沖突,是文化的沖突。要解決這種沖突,教師必須融入文化的不斷發展進步中,與時俱進,並給學生以積極、健康的人生引導。 2、著眼於與平等的運作空間 陶行知先生說:「只有才能解放最大多數的創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數人的創造力發揮到最高峰」。教育的,關鍵是建立的師生關系,學生只有感受到、寬松、愉快,沒有任何心理壓抑和外界強制,才能自主地思考、自主地探索,才有可能創新。 3、學習新的教學理論和現代教育技術,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教師應該是「發掘資源的向導」,是「尋求思想和技術的組織者與指導者」,必須把握知識的前沿,懂得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收集掌握大量的信息,指導學生對知識和信息重組整合,並通過對教學模式的探索,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性和自主性,使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使教學活動充滿情趣和活力,展現教學過程的魅力,提高教學活動的吸引了力,這是優化師生情感關系的重要策略。 4、不斷完善自我,盡顯人格魅力 教師要得到學生的愛戴,就得有內在的人格魅力,努力完善自己的個性,使自己擁有熱情、真誠、寬容、負責、幽默的優秀品質。在當前的教育中,不僅僅是知識方面要不斷提高和充實,在個人修養,待人接物、處理人際關系方面也必須不斷的提高,以廣博的興趣愛好、豁達的態度和凜然的正氣贏得學生的喜愛和支持。就學生而言,在教學中需要學生自己主動積極思考和參與實踐活動,大膽地展示自己的才能,勇於探索,敢於質疑,與教師共同探討問題,在共同的研究中,與教師形成和諧、平等的關系。 另外,從學校方面來看,學校應該盡可能提供各種條件,如大力支持教師的各種教學模式革新探索的活動,提供教師進修學習的機會等等,提高教師自身素質,以協調師生關系,從而適應信息化教育的發展。在教育信息化過程中,無論是施教者還是受教者都需要適當調整心態,適應新形勢下的新要求,不斷提高自身素養,努力構建新型的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最終促使教育目標得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