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教授住養老院
❶ 楊燕綏的退休論為何讓人難以接受
清華大學養老改革體制方案的主要參與者之一、清華大學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楊燕綏前段時間曾提出建議稱,退休年齡仍為50歲,但領取養老金的年齡推遲到65歲。
❷ 54年前,那個入獄17年的清華高材生蒯大富,如今生活如何
無論是在過去還是現在能成為清華大學的學生都是眾人中的佼佼者,人們都對他們抱有極高的期望,蒯大富就是其中的一位。本來勤奮好學的他可以有更高的成就,但是在大時代的背景下很多人都會選擇與當時社會發展趨勢相符的道路,
蒯大富就在國家動盪不安的時期選擇了站在暴力的一方,結果卻鋃鐺入獄17年,多年後的今天人們再次提起他時,已經75歲的蒯大富早已經選擇在養老院中安穩度日,而追憶起蒯大富的一生又有著怎樣的傳奇故事呢?
清華高材學子被判入獄17年
1945年蒯大富出生在江蘇省的濱海縣,他的父母和祖父都是有著熱血革命的中共戰士,但是都沒有什麼文化,動亂的年代能夠好好讀書就變成了一種奢望,家人只能把希望都寄託在你下一輩的身上。
8歲的時候蒯大富的父親就將他送到了學校念書,他們都相信知識是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的,也希望有了更多知識的蒯大富可以為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於是懷揣著全家人的希望蒯大富在學校學習得十分刻苦。
現在在養老院中的日子對於蒯大富來說雖然是平淡的,但也充滿著幸福,他的一生也算是坎坎坷坷、十分傳奇,享受過人生最高光、最頂峰的時刻,也感受過人生最低潮、最心酸的無奈,比起很多碌碌無為的人也算是過了最精彩的一生,人的一生總是面臨很多的選擇,最終歸於平淡也許也是一種最好的安排。
❸ 丘成桐全職任教清華,這將帶來哪些影響
4月20日,清華大學公布,被《紐約時報》稱之為「數學皇上」的「菲爾茲獎」第一位中國人獲得者丘成桐從哈佛大學離休,宣布擔任清華大學講席教授。這代表著丘成桐將全職的執教清華。
將來也許在丘成桐的的身上只需把物理學換為數學就可以了。但是也要了解,科研必須時間,想知道這種頂級頂尖優秀人才回國後的干擾和使用價值,還需要看一下將來30年之內,中國得到諾貝爾獎及其別的方面的頂尖巨獎的總數,毫無疑問是一個比較簡單並且很重要的分辨方式,使我們翹首以待!
自然在互聯網里大家也可以見到一些不和諧的響聲,例如,清華變成養老院之類的。這一邏輯思維較為狹小和極端化了。沒有吸引住焉談發展趨勢,即使挑選養老院也需要看一下養老院的自然環境吧。
用丘成桐得話總結,「19新世紀是歐洲的數學世紀,20新世紀是美國的數學世紀,21新世紀必然是中國的數學新世紀,北京將是中國人數學核心。「
❹ 觀點1+1:清華教授說「50退休65領養老金」是啥邏輯
小蔣的話:大家好,我是小蔣。國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鮮事。你評,我評,眾人評,百花齊放任君看。觀點各有不同,角度各有側重,只要我們尊重客觀、理性公正。 清華教授說「50退休65領養老金」是啥邏輯?背景: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楊燕綏表示,「不是延遲退休年齡,是延遲領取退休金。」50歲退休65歲領取養老金,中間15年怎麼辦?教授回答:「男的可以去養老院做園丁,女的可以陪老人做做飯、洗洗衣服、做做編織,多好啊!」揚子晚報發表周東飛的觀點:楊教授說,推遲領取養老金和推遲退休不是一回事。她的論證讓人哭笑不得:男當園丁女洗衣服,這不是在繼續工作嗎?繞了一大圈,楊教授還是告訴我們,50歲別退休了,換了工作繼續勞動,一直干到65歲再拿退休費吧。推遲拿養老金和推遲退休的區別呢?區別就是沒有區別,楊教授自己戳穿了自己最初的謊言。北京青年報發表大矛的觀點:國家原有規定年齡的退休制度,應當視為國家和全國勞動者簽訂的一份「契約」,人們辛苦工作到退休年齡,按時領取養老金以安度晚年的要求是文明社會應具備的起碼制度保障。在延遲退休問題上打轉轉,畫個美麗的「餡餅」來忽悠公眾,尤其是某些「既得利益」群體內的老人,何苦要難為老人?小蔣隨想:這事應該反過來說,退休金領取不能延遲,什麼時候頤養天年卻應尊重各人選擇。因為,社保最低繳納與支取年限是一種「合同」,按承諾兌現更是證明其公信力的關鍵。在公眾與繳納人不同意的情況下,社保絕不能單方宣布延遲支付退休金。有關方面矯情社保金缺口沒用,包括國企利潤充實社保等舉措,不能總是紙上談兵。另一方面,沒有法律規定多少歲以上「不能」工作,只要身體情況允許,只要用人單位願意「返聘」,繼續上班是老人的選擇自由。說到底,領退休金與發揮余熱是兩碼事。「親媽詐死」為育兒,不擇手段缺人性 背景:沈陽的申女士怕女兒在殷實的家庭環境中被寵壞,就騙孩子說「不是親生的,你媽早死了」。此後,女兒變得十分獨立,學習成績突飛猛進,驕嬌之氣消失殆盡,等到女兒成家立業、事業有成,她才告訴女兒實情。重慶時報發表段思平的觀點:申女士不過是一個拿親情做賭注的賭徒。在「親媽變後媽」的打擊下,女兒有走彎路甚至走極端的可能。「親媽詐死」的背後,站著一個教育理念極其功利的母親。她重視成功多過成長,在乎結果勝於過程,無視孩子成長的自然規律和情感需要,親手在孩子的心裡刻下傷痕。燕趙都市報發表燕農的觀點:「善意的謊言」,無外乎想讓子女以一個好成績而出人頭地。但是,筆者的內心是酸酸的。往好里說,可憐天下父母心;往壞里講,父母為了子女成功無所不用其極,乃至於不憚撕裂親情、壓抑人性。小蔣隨想:這是另一種為了目的不擇手段,連親情與人倫底線都可以撕破,讓人們對所謂的「成功教育」不寒而慄。申女士的女兒是悲催的,事業有成只是外在光環,她內心深處的創傷如何估量?如果說肌體疾病還有葯可醫的話,精神與心理疾病的折磨則可能將人送上絕路。一些看上去很美的東西可能在瞬間崩塌,有人對此不明就裡,其實禍根早已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