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無人駕駛牛逼大學教授

無人駕駛牛逼大學教授

發布時間: 2025-01-11 16:23:12

① 拉里佩奇個人資料,拉里佩奇個人資料

1人物生平

家庭身世

拉里·佩奇1973年出生在美國密歇根州東蘭辛市的一個猶太家庭,父親卡爾文森·佩奇是一個密歇根州立大學計算機教授,擁有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母親葛洛麗亞·佩奇也是密歇根州立大學(MSU)的一個計算機教授,是一名猶太教徒。

求學時代

拉里·佩奇在1975-1979年就讀於奧基莫斯的蒙台梭利學校,並於1991畢業於東蘭辛高中。

1992年佩奇進入密西根大學學習,在美國安阿伯就讀期間,他擔任密西根大學Eta Kappa Nu榮譽學會的會長, 並是太陽能汽車組織的成員之一,[5]他還用樂高積木製成一台可編程的繪圖噴墨列印機,其指導教授是 Terry Winograd 博士。

1996年,佩奇進入斯坦福大學學習,在攻讀計算機理學博士學位期間,拉里·佩奇遇到了謝爾蓋·布林,[6]佩奇在斯坦福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後,開始休學。[1]

2003年獲得IE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學位。[7]

創建谷歌

1996年,佩奇和布林開始合作研究一名為「BackRub」的搜索引擎,到1998年上半年逐基告步完善這項技術後,兩人合作運行Google搜索,並以PageRank為基礎給網頁排名,同時兩人也開始為這項技術尋找合作夥伴。

他們找到雅虎的創始人之一戴維·菲洛,菲洛認為他們的技術確實很可靠,但建議他們自己建立一個搜索引擎公司發展業務,發展起來後再考慮合作。他們的一位教師,也是SUN微系統的創始人之一安迪·別赫托希姆在關鍵時刻給予他們很大幫助。別赫托希姆確是個很有遠見的人,在看完他們的演示後,立馬開了張10萬美元的支票幫助成立Google公司。之後兩人又從家人朋友那裡到處借錢,籌得100萬美元作為最初投資。[8]

1998年9月7日,Google公司在加利福尼亞州的曼羅帕克正式成立。他們僱用了第一位員工克雷格·希爾弗斯坦成為Google公司的科技主管。

1999年2月他們搬了新的辦公室,雖然條件仍然簡陋,但比車庫好點,一張乒乓桌就作為正式的會議場所,8名員工在辦公室里都轉不過身,一個人要出門所有人都得起身挪開凳子才能騰出地方。[9]到了6月份時,Google得到紅杉資本和Kleiner Perkins Caufield兩家風險投資基金的2500萬美元注資,[10]並在9月21日這天,Google不再是測試版的搜索引擎,開始每天處理約3億個搜索結果。[10]

2000年在佩奇的領導下Google發展成為最大的互聯網搜索引擎,雅虎選擇Google作為默認的搜索結果供應商。 [11]

2001年,佩奇辭去了CEO的職位,從 Novell公司聘請埃里克·施密特博士擔任谷歌公司CEO,自己則擔任了產品總監。[12]

2003年,佩奇主導谷歌在以1.02億美元收購了Semantics和Sprinks後推出AdSense,[13]這一廣告計劃能按照網站內容做廣告。[11]

2004年,Google在納斯達克上市。[14]

建立家庭

2007年12月6日,拉里·佩奇在加勒比海的內克島上同斯坦福大學

生物醫學信息學專業的博士生露西·索斯沃斯(Lucy Southworth)

舉行婚禮。[15]並且兩人在2009年和2011年生下兩個孩子。[12]

重掌谷歌

時隔10年,在2011年4月4日,谷歌聯合創始人拉里·佩奇正式接替埃里克·施密特重新成為谷歌新任CEO,開始領導谷歌的產品開發和技術戰略。[16]

重新掌舵谷歌後,佩奇砍掉了數十款偏碼鋒埋離核心或未能成功的項目,例如Google Health,在佩奇的領導下,Android和YouTube都成長為規模可觀的業務,其中YouTube2013廣告年收入已經達到50億美元。並且佩奇領導著Google X團隊,專門研究無人駕駛汽車、谷歌眼鏡等項目。[17]

開展並購

在佩奇新的管理下,谷歌只收購一定能推動主要產品線發展的公司。2011年3月8日谷歌收購原創視頻網站Next New Networks,2011年8月15日,谷歌宣布125億美元收購摩托羅拉移遲螞動,2011年9月8日,谷歌收購餐館點評網站Zagat,[18]2013年穀歌13億美元收購了以色列地圖服務公司Waze,[19]2014年1月15日谷歌宣布32億美金收購Nest,[20]2014年2月17日谷歌收購聲波身份識別技術初創公司SlickLogin。[21]

2經營理念

佩奇認為,創新才是谷歌的未來,而不僅僅是保持現有的實用性。佩奇說:「很多公司一旦開始盈利,就會減少對研發的投入。的確,做你熟悉的事情確實非常容易。但是,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一旦停止創新,就很有可能被他人所超越。」[22]因此,對於管理像谷歌這樣的新型互聯網公司,需要的不僅僅是發揚已有產品,更重要的在於對公司產品研發的不斷投入和鼓勵,去讓公司開拓更多新的方向。並且,佩奇認為創新沒有實現商業化是沒有意義的,它舉了一個例子,施樂公司帕洛阿爾托研究中心是一家著名的專注於大思路和創新的公司,它貢獻了許多創新,但是卻因為糟糕的商業化導致最終的失敗。

在面對競爭方面,佩奇認為公司的動機很重要,與其將注意力放在競爭對手上,去做相同的產品以謀求與他的競爭,去保護自己,不如去研究新的和有趣的東西更使自己有生命力。[23]

佩奇還認為,訴訟和競爭不會讓一家公司失敗,讓它失敗的是公司走錯了方向和缺乏競爭的野心。[24]

3成就榮譽

2002年獲世界經濟論壇選為「未來的全球領袖」,同時獲 MIT 的《技術評論》雜志 (Technology Review) 選為「創造未來的年輕發明家」。

2004 年,佩奇入選美國國家工程學院。[1]

2004年獲得馬可尼基金獎,並被評為哥倫比亞大學馬可尼基金會研究員。

2005,佩奇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財富》「2012「全球40位40歲以下的商界精英」中,谷歌拉里·佩奇奪冠。[2]

在《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排行榜上,2007年佩奇以166億美元位列第26位,2008年以186億美元位列第33位,2009年以120億美元重回第26 位,2010年以175億美元上升到第24位,隨後的2011到2012年,分別以198億美元和187億美元穩居排行榜第24位,在2013年佩奇則以 230億美元上升到了第20位。[3]

2013年被《福布斯》評為美國40歲以下最具影響力CEO。[25]

4社會評價

2011年4月5日李開復在微博中評價佩奇重新擔任谷歌CEO的的優勢在於他2005年主導收購安卓表現出的有遠見,敢做夢,敢做大膽決策,理解產品,深得內部產品技術團隊擁戴,但同樣表現出的劣勢就是佩奇太內向,溝通能力一般,只做自己喜歡的事。[26]

2012年9月18日英國《衛報》評價佩奇為最具媒介影響力的人,在重新成為谷歌CEO後,他用創新帶領著谷歌完成了一次華麗的轉身。[27]

2013年1月14日美國《財富》雜志刊登署名米古爾·赫爾夫特的文章評價佩奇有著瘋狂的想法,並且帶領團隊在追逐瘋狂夢想的同時,可以將谷歌管理的井井有條。[17]

2013年《巴倫周刊》在全球最佳30位CEO評選中評價佩奇作為一名CEO有著精明的頭腦,他將知識轉化成了巨大的財富,文中這樣評價:「這個15年前與他人共同創建谷歌的書獃子,證明自己比任何人想像的都要精明。」

拉里·佩奇,全名勞倫斯·愛德華·佩奇(Lawrence Edward Page),美國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的榮譽畢業生,擁有密歇根大學理工科學士學位和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

佩奇是Google公司的創始人之一,2011年4月4日正式出任谷歌CEO 。[1]2013年,拉里·佩奇獲選2013美國40歲以下最有影響力CEO,[2]並以230億美元資產榮登福布斯2013全球富豪榜第二十位[3]。

② 東京大學的 上條 俊介 教授,有前輩了解么

上條俊來介教授,Professor Shunsuke Kamijo,他主要涉及無人駕源駛汽車方面的研究,如自身定位、ITS, 自動運転, GPS場景理解、3-D地圖等等。他在東京大學工業科學學院的駒場(Komaba)校區有個 Kamijo 研究院,地址:Kamijo Laboratory
Institute of Instri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Tokyo
4-6-1 Komaba,Meguro-ku,Tokyo,153-8505 Japan

實驗室位於E棟,Ew-403/404, 教授的辦公室 :Ee-406

有關這方面的研究,自2010年至2015年,他與其夥伴已發表超過100篇文獻。也曾在中國申請發明專利。可以參考下面資料:

③ 東北大學李霄劍老師怎麼樣

東北大學李霄劍老復師,
也是不錯制。
李霄劍教授,
是博士生導師。
2011年獲東北大學工學博士學位。
2013年於東北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博士後流動站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人才培育項目,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特別資助項目,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流程工業綜合自動化國家重點實驗室自主創新研究基金等。
研究方向:無人系統故障診斷與容錯控制、信息物理系統智能控制、無人駕駛汽車路徑規劃、導航與底層控制優化等。

④ 無人駕駛航空系統工程能考研去哪些學校

南京航天航空大學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該校的研究生招生計劃中設有智能航空系統類的專業。這里不僅提供系統化的學習,還配備了先進的實驗設備,讓學生能夠深入研究無人駕駛航空系統的工程學原理。

此外,南京航天航空大學的師資力量雄厚,擁有一批在無人駕駛航空系統領域具有豐富研究經驗的教授和講師。他們能夠為學生提供專業的指導,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無人駕駛航空系統的技術細節。

該校還與多家知名企業保持緊密合作,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實習和就業機會。學生可以在實際項目中鍛煉自己的能力,積累寶貴的實踐經驗。

南京航天航空大學的地理位置也非常優越,位於江蘇省南京市,這里不僅是經濟發達的城市,還是科教資源豐富的地區。學校周邊有許多研究機構和企業,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研究平台。

該校的科研氛圍濃厚,擁有多個研究團隊和實驗室,專注於無人駕駛航空系統的研究。學生可以參與到這些團隊中,與同行共同探討技術難題,推動無人駕駛航空系統的發展。

總體來說,南京航天航空大學是一個值得考慮的研究生選擇,無論是從專業設置、師資力量,還是科研平台和就業前景來看,都具備很高的競爭力。

⑤ 名震全球「清華姚班」,招收標准說出來你可能不信,畢業後去哪了

在清華大學中,流傳著這么一句話:半個國家的人才都在我們清華,但是清華裡面一半的人才都在姚班。像我們這種沒有入過清華的普通人,不免會感覺到疑惑,這個姚班是什麼東西呢?為什麼會在清華大學生中有這么高的評價呢?原來,所謂姚班是由美國科學院院士姚期智在清華設立的實驗班,這位姚期智院士在美國學到頂尖的計算機技術之後,就想到要回到我們自己的國家開設這樣的一個實驗班,來為我們的國家培養和國際接軌的計算機技術人才。


清華姚班開班11屆,已經培養出了340名學生,這340名學生中,有200多人去了香港和外國等地方繼續深造,有41個人,目前已經在谷歌、臉書以及網易等大型計算機企業公司工作。除此之外,還有10多名畢業生已經進入了一些國際一流。高校任教,比如說斯坦福大學、普林斯頓大學、香港大學等等。這些清華姚班的學生們確實都十分的優秀,唯一讓人覺得有點遺憾的是,似乎這些學生們大多數都選擇去到了國外求學或者是工作,雖然選擇在那裡學習和工作是人家的自由,但是小編還是希望這些被國家辛苦培養出來的人,最後能夠回到我們的祖國為國效力。為此,大家怎麼看呢?歡迎在評論區說出你的看法。

⑥ 如何評價吳恩達的學術地位

在中國,每天都有500人死於車禍。我們的無人駕駛技術早實現一天,就相當於多拯救了500人的生命,這將會是接下來的十年中,人工智慧得到的最重要的應用之一。

我想和在座的年輕人說幾句話。我們處在一個獨特的時期,這是一個人工智慧將會改變世界的時期。如果你知道怎麼運用人工智慧,你今天的一個決策將有可能在接下來十年裡改變世界。你的努力可能會拯救數以萬計甚至百萬計的生命。或許,你可以改變整個行業,幫助無數的人。也正因如此,我對人工智慧如此興奮!如果你還年輕,正在考慮未來的職業如何規劃,我希望你能夠考慮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發展的如此迅猛,從事這一行業的我們應該不斷的學習。再一次,我想跟在座的年輕人共勉:每個周六,你可以選擇看美劇,也可以選擇學習。如果你學習,兩天後的周一,你不會很快的就在工作中出彩,你的老闆也不會知道你花了整天的時間學習,更不會誇獎你什麼。你幾乎找不到任何東西可以證明你在努力學習。但是我想告訴大家:如果你每個周末都這樣努力工作,持之以恆,你會發現你已經突飛猛進。我認為,學習是一件幾乎沒有短期回報的事,但是從長遠來看,回報卻是非常豐厚的。

下面這一篇是去年赫芬頓郵報對他的采訪,講述科學家背後的成長,經歷的失敗和保持的信念。譯文由知乎專欄「董老師在矽谷」首發。轉發請註明。

可以說最好的計算機科學的項目分布在卡內基美隆、麻省理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斯坦福大學等高校中,而吳恩達教授 (Andrew Ng)正是從這些地方分別取得了本科,碩士,博士學位,以及12年的任教經歷。

吳恩達雖然不到40歲,但是已經是人工智慧界的標志性人物。早在2011年,他建立了谷歌大腦(Google Brian),這是依託於谷歌強大的計算能力和豐富的數據建立起來的一個深度學習的研究項目。可喜的是,這個項目的重要成就之一是通過讓計算機分析幾十個YouTube的視頻截圖來識別貓(《紐約時報》標題:需要多少計算機才能正確的識別貓?16,000台)。正如吳恩達解釋的那樣,「最值得注意的是,我們的系統自己發現了『貓』的概念,盡管沒有人告訴過它『貓』是什麼。這可以說是機器學習的一個里程碑」。

吳恩達流露出喜悅但卻非常冷靜,他欣然地討論著他職業生涯中犯過的錯誤和遇到的失敗,以及他讀不懂的論文。他每天穿著一樣的牛津藍的襯衫。他的妻子Carol Reiley從事外科手術機器人的研究,當同事們談及他和妻子之前那張機器人主題的訂婚照片時,他也會臉紅,但又非常自豪。

盡管他作為講師備受歡迎,但當和他一對一交談時,他的聲音顯得非常柔和。2011年,他把自己在斯坦佛教授的機器學習課程錄像上傳到網上,隨後超過100,000人在網上注冊學習了這門課。在接下來的一年裡,他和別人共同創立了迄今世界上最大的在線公開課程平台—Coursera。Coursera 的合作夥伴包括包括普林斯頓、耶魯以及中國和歐洲的頂尖高校。盡管Coursera是一個盈利性的公司,但所有的課程都是免費開放,因為「對課程本身的內容收取費用將是一個悲劇」,吳恩達說到。

去年春天,吳恩達宣布了一條令人震驚的事情,他將離開谷歌、離開曾全身心投入的Coursera而加盟網路。當時,中國的科技巨頭網路斥資3億美金,在位於谷歌矽谷總部不遠的地方,正建立一個專注於研究人工智慧的實驗室。吳恩達將會領導和管理這個實驗室。

像之前一樣,吳恩達在網路繼續嘗試讓計算機以很高的准確率來實時識別音頻和圖像文件。吳恩達相信,高達99%准確率的語音識別技術會為人和計算機的交互方式、以及未來操作系統的設計帶來革命性的改變。同時,面對網路的數以百萬剛開始體驗數字生活的用戶,他要幫助網路為這些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在中國,你可能得到和美國的完全不一樣的查詢請求」,吳恩達解釋道,「例如,我們得到的查詢可能是『網路你好,上周我在街角的那家店吃了碗面,味道很棒,你覺得這周末那家店會有促銷活動嗎?』」。「像這樣的查詢請求」,吳恩達補充道,「我想我們已經可以很好的回答它」。

盡管Elon Musk (SpaceX和特斯拉的CEO)和史蒂文霍金已經發出警告:高級人工智慧技術可能會威脅到人類自身,吳恩達卻不以為然,「我不會防止人工智慧向邪惡的方向發展,就像我現在不會去解決火星上人口過剩問題一樣。」根據吳恩達所說,距離人工智慧達到可以自我感知的水平,還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但與此同時,人工智慧導致了更加棘手的問題的出現:這些基於機器學習的計算機,正在取代很多人工工作,而且這種趨勢正在加速。吳恩達經常呼籲政策的制定者為因此產生的社會經濟後果做好准備。

在位於加州Sunnyvale 的網路實驗室,我們采訪了吳恩達先生。我們談到了一個名為『索菲亞』(Sophia)的項目,這個項目詣在收集非常有趣的人的經歷。他解釋了為什麼他認為「跟隨著你的熱情」是非常糟糕的職業發展建議,分享了他教授創造力的方法;他也討論了他的失敗經歷以及他的一些不錯的習慣,對他影響最大的書籍以及他關於人工智慧前沿領域的一些看法。

問:您最近曾說過,「我發現人們正在學著更具有創造力了」,請您解釋一下?

答:問題是,一個人如何才能創造新的想法?新的想法是某一個方面的天才(比如喬布斯)的不可預知的行為?還是可以通過系統的傳授產生創新的想法?

我相信創新的能力是可以被教授的。人們可以通過很多方式來系統的發明創新。我在網路做的事情之一是組織一個關於培養創新思維的討論班。我的想法是,創新不是那些天才所做的隨機的、不可預知的事情,恰恰相反,人們可以非常系統的創造從未被創造的新事物。

對我而言,無論何時,當我覺得我不知道下一步應該如何做的時候,我將會嘗試大量的學習和閱讀,和某些領域的專家談話。我不知道我們的大腦是如何工作的,但它非常的神奇:當你讀了足夠多的書,或者和足夠多的專家談話之後,換句話說,當你的大腦有了足夠多的輸入信息,新的想法就會隨之產生。我知道的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

當你對某一個某技術領域足夠的了解,你便停止隨機地尋找新的想法。你會通過深思熟慮來選擇想法,把這種想法組合到一起。你也會知道什麼時候嘗試創造盡量多的想法,什麼時候裁剪、整合已有的想法。

好了,現在還有一個挑戰,就是面對非常多的新想法,你如何去做?如何進一步用這些想法做一些非常有用的東西?當然,這是另外一回事了。

問:你可以談一下你平時會學習什麼,學習的方法是怎樣的?

答:我閱讀很多材料,也花很多時間和很多人交談。我覺得兩個最有效的學習、獲取信息的方法是閱讀和同專家交談。所以我會花很多時間做這兩件事情。在我的kindle上有不到一千本書,我大概已經閱讀了其中的2/3。

在網路,我們有閱讀小組,在那裡,我們可以每星期讀半本書。我試試上參加了兩個這樣的閱讀小組,在每個小組里都會每星期讀半本書。我想我是唯一一個參加了兩個閱讀小組的人。我每周六下午最喜歡的活動就是獨自在家閱讀。

問:我想了解一下早期教育對你的影響,你覺得父母做了什麼獨特的事情對你後來產生了持續的影響?

答:我記得在我六歲時,我父親為我買了一台電腦,並幫助我學習編程。這本身並不是很特別,因為很多計算機科學家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習編程了。但我仍然覺得從小就擁有計算機學習編程是件很幸運的事。

不像傳統的亞洲家長,我的父母對我的要求非常寬松。當我在學校取得好的成績時,他們就會誇張地表揚我,甚至讓我覺得有些尷尬。所以我有時故意把取得的好成績藏起來[笑]。我不喜歡把我的成績單拿給父母看,不是因為我的成績不好,而是因為他們的反應。

我有幸能在很多地方生活和工作過:我出生在英國,在香港和新加坡長大,來到美國讀書。我在卡內基美隆,麻省理工,伯克利都拿到了學位,最後去了斯坦福任教。

我也有幸因為去了這些地方,從而見到了很多非常優秀的人。我在著名的前AT&T貝爾實驗室做過實習,然後去了微軟研究院。這些經歷使我有機會從各個角度看待問題和接受觀點。

問: 如果可以重新規劃你的教育和早期的職業,你會做哪些不同的事情?你有哪些會讓別人受益的教訓,可不可以分享一下?

答: 我希望這個社會能給年輕人更好的職業發展建議。「跟著你的熱情做事」不是什麼好的建議,相反,是給年輕人非常糟糕的建議。

如果你酷愛駕車,並不一定要成為賽車車手。事實上,我們應該把「跟著你的熱情做事」改成「跟著你的熱情做事,但這些熱情是對你在大學所學專業相關事物的熱情」。

但通常,你先是掌握了一件事情,然後才會對它有熱情。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會很好的掌握大多數事情。所以關於選擇我想要做的事情,有兩個標准。第一,是否有學習的機會。就是說,做這件事情是否會讓我學到新的、有趣的、實用的東西?第二,就是潛在的影響。這個世界有很多有趣的問題需要解決,但也有很多重要的問題。我希望大家把精力放在解決重要的問題上。

熱點內容
大學數學研究生醫學可以嗎 發布:2025-01-11 18:38:04 瀏覽:789
西北大學考研官方網 發布:2025-01-11 18:12:43 瀏覽:732
環境工程考研211大學 發布:2025-01-11 18:00:53 瀏覽:460
加拿大生物專業大學排名 發布:2025-01-11 18:00:50 瀏覽:895
北京大學老師聯系方式 發布:2025-01-11 17:16:45 瀏覽:328
天津工業大學電氣考研 發布:2025-01-11 17:13:00 瀏覽:278
雲南大學藝術類研究生招生簡章 發布:2025-01-11 17:12:49 瀏覽:22
德國圖賓根大學莫爾特曼教授 發布:2025-01-11 17:12:46 瀏覽:585
大學與喜歡的老師相處 發布:2025-01-11 17:00:24 瀏覽:727
公安大學教授周農 發布:2025-01-11 17:00:19 瀏覽: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