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揚州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幾何周老師

揚州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幾何周老師

發布時間: 2025-01-15 15:13:19

1. 教育部、財政部關於立項建設2010年國家級教學團隊的通知的團隊名單

序號 團隊名稱 帶頭人 所在學校 1 憲法與行政法教學團隊 姜明安 北京大學 2 生理學科創新人才培養教學團隊 管又飛 北京大學 3 口腔醫學課程建設教學團隊 郭傳瑸 北京大學 4 地理科學專業教學團隊 陶 澍 北京大學 5 憲法學與行政法學教學團隊 韓大元 中國人民大學 6 工商管理核心課程教學團隊 伊志宏 中國人民大學 7 社會學理論課程教學團隊 鄭杭生/洪大用 中國人民大學 8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學團隊 孫宏斌 清華大學 9 控制工程教學團隊 華成英 清華大學 10 建築環境與設備專業教學團隊 朱穎心 清華大學 11 工程材料及其加工教學團隊 黃天佑 清華大學 12 軟體工程專業教學團隊 盧 葦 北京交通大學 13 交通運輸類專業平台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楊 浩 北京交通大學 14 材料學教學團隊 強文江 北京科技大學 15 石油工程專業教學團隊 張士誠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16 電子信息實驗教學中心教學團隊 紀越峰 北京郵電大學 17 工程項目管理教學團隊 烏雲娜 華北電力大學 18 生物工程創新人才培養教學團隊 譚天偉 北京化工大學 19 昆蟲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彩萬志 中國農業大學 20 預防獸醫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楊漢春 中國農業大學 21 森林經營管理教學團隊 彭道黎 北京林業大學 22 植物生物學教學團隊 鄭彩霞 北京林業大學 23 中醫內科學教學團隊 王新月 北京中醫葯大學 24 外國教育史教學團隊 張斌賢 北京師范大學 25 化學實驗教學團隊 歐陽津 北京師范大學 26 漢語言專業本科教學團隊 郭 鵬 北京語言大學 27 財政學專業教學團隊 李俊生 中央財經大學 28 法律史教學團隊 朱 勇 中國政法大學 29 運動心理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張力為 北京體育大學 30 電工電子基礎教學團隊 韓 力 北京理工大學 31 飛行器動力專業課程教學團隊 陶 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32 高等數學教學團隊 許曉革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33 嵌入式系統課程群教學團隊 侯義斌 北京工業大學 34 神經病學教學團隊 賈建平 首都醫科大學 35 兒科學教學團隊 李仲智 首都醫科大學 36 本科數學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何書元 首都師范大學 37 經濟學核心課程教學團隊 張連城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38 廣播電視新聞學教學團隊 高曉虹 中國傳媒大學 39 美術學專業教學團隊 尹吉男 中央美術學院 40 外交外事翻譯教學團隊 范守義 外交學院 41 社會工作專業教學團隊 劉 夢 中華女子學院 42 紡織材料與紡織品設計藝工結合教學團隊 劉元風 北京服裝學院 43 多媒體藝術教學團隊 李一凡 北京印刷學院 44 日語翻譯方向課程教學團隊 邱 鳴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45 中國民族器樂教學團隊 張維良 中國音樂學院 46 中國民族民間舞教學團隊 高 鍍 北京舞蹈學院 47 通信技術專業教學團隊 劉業輝 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48 化學實驗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吳世華 南開大學 49 環境科學專業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鞠美庭 南開大學 50 化工專業實踐教學團隊 張金利 天津大學 51 紡織工程專業教學團隊 王 瑞 天津工業大學 52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教學團隊 趙 征 天津科技大學 53 葯理學教學團隊 婁建石 天津醫科大學 54 基礎日語課程教學團隊 修 剛 天津外國語學院 55 運動心理學課程教學團隊 姚家新 天津體育學院 56 軟體技術專業教學團隊 傅連仲 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57 物流管理專業教學團隊 薛 威 天津交通職業學院 58 自動化工程教學團隊 孫鶴旭 河北工業大學 59 材料學教學團隊 楊慶祥/崔佔全 燕山大學 60 冶金工程教學團隊 張玉柱 河北理工大學 61 大學英語新模式教學團隊 張 森 河北科技大學 62 作物學「三結合」教學團隊 馬峙英 河北農業大學 63 人體與動物科學教學團隊 段相林 河北師范大學 64 思想道德與法制教育教學團隊 王 瑩 河北經貿大學 65 土木工程專業地下工程教學團隊 朱永全 石家莊鐵道學院 66 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教學團隊 王世震 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 67 數控技術專業教學團隊 侯維芝 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68 物理化學教學團隊 武海順 山西師范大學 69 蒙古族文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孟克吉雅 內蒙古大學 70 世界史教學團隊 薑桂石 內蒙古民族大學 71 蒙醫診斷學教學團隊 布仁達來 內蒙古醫學院 72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李志義 大連理工大學 73 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思想品德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魏曉文 大連理工大學 74 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平台課程教學團隊 左 良 東北大學 75 軟體開發技術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朱志良 東北大學 76 船藝教學團隊 劉正江 大連海事大學 77 工程管理教學團隊 劉亞臣 沈陽建築大學 78 臨床檢驗診斷學教學團隊 尚 紅 中國醫科大學 79 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教學團隊 楊麗珠 遼寧師范大學 80 證券投資學教學團隊 邢天才 東北財經大學 81 園藝技術專業教學團隊 蔣錦標 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82 Java系列課程組教學團隊 溫 濤 大連東軟信息技術職業學院 83 生物學基礎實驗課程教學團隊 滕利榮 吉林大學 84 化學實驗教學團隊 徐家寧 吉林大學 85 儀器專業系列課程與創新實踐教學團隊 林 君 吉林大學 86 應用地球物理教學團隊 潘保芝 吉林大學 87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專業教學團隊 史寧中 東北師范大學 88 光電信息工程專業教學團隊 姜會林 長春理工大學 89 植物保護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李 玉 吉林農業大學 90 電工電子課程教學團隊 郭黎利 哈爾濱工程大學 91 行政管理核心課程精品化建設教學團隊 何 穎 黑龍江大學 92 中國古代文學教學團隊 劉敬圻 黑龍江大學 93 外科學教學團隊 姜洪池 哈爾濱醫科大學 94 社會醫學教學團隊 吳群紅 哈爾濱醫科大學 95 中葯鑒定學教學團隊 王喜軍 黑龍江中醫葯大學 96 中國近現代史教學團隊 隋麗娟 哈爾濱師范大學 97 油氣田開發工程教學團隊 劉永建 大慶石油學院 98 電氣工程實踐教學團隊 付家才 黑龍江科技學院 99 綠色食品生產與經營專業教學團隊 杜廣平 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 100 預防醫學骨幹課程教學團隊 姜慶五 復旦大學 101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團隊 顧鈺民 復旦大學 102 寶石學教學團隊 廖宗廷 同濟大學 103 力學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洪嘉振 上海交通大學 104 工業工程專業主幹課程教學團隊 江志斌 上海交通大學 105 口腔頜面外科學教學團隊 張志願 上海交通大學 106 管理信息系統課群教學團隊 陳智高 華東理工大學 107 輕化工程專業教學團隊 何瑾馨 東華大學 108 自然地理教學團隊 鄭祥民 華東師范大學 109 英語專業翻譯教學團隊 張春柏 華東師范大學 110 基礎法語教學團隊 曹德明 上海外國語大學 111 政治經濟學教學團隊 何玉長 上海財經大學 112 經濟法學本科教學團隊 顧功耘 華東政法大學 113 醫學影像設備管理與維護專業教學團隊 徐小萍 上海醫療器械高等專科學校 114 圖文處理專業課程教學團隊 姚海根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 115 交通管理專業教學團隊 王肇定 上海公安高等專科學校 116 社會學專業教學團隊 周曉虹 南京大學 117 化學實驗課教學團隊 張劍榮 南京大學 118 軟體工程主幹課程教學團隊 駱 斌 南京大學 119 電工電子實踐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胡仁傑 東南大學 120 道路與橋梁工程核心課程教學團隊 黃曉明 東南大學 121 感測器與檢測技術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宋愛國 東南大學 122 采礦工程專業教學團隊 屠世浩 中國礦業大學 123 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團隊 過偉敏 江南大學 124 生態學教學團隊 胡 鋒 南京農業大學 125 生物制葯工藝學課程教學團隊 高向東 中國葯科大學 126 工業設計教學團隊 李亞軍 南京理工大學 127 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王成華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128 管理定量方法課程群教學團隊 劉思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129 基礎物理(實驗)教學團隊 晏世雷 蘇州大學 130 水泵及水泵站教學團隊 劉 超 揚州大學 131 電氣類專業主要技術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孫玉坤 江蘇大學 132 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教學團隊 周作民 南京醫科大學 133 中醫內科學教學團隊 汪 悅 南京中醫葯大學 134 理論法學(課程群)教學團隊 夏錦文 南京師范大學 135 中國古代文學教學團隊 周建忠 南通大學 136 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教學團隊 顧曉松 南通大學 137 市場營銷專業教學團隊 徐漢文 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 138 建築裝飾工程技術專業教學團隊 孫亞峰 徐州建築職業技術學院 139 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業教學團隊 戴 勇 無錫職業技術學院 140 電子商務專業教學團隊 李 暢 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141 機械製造基礎實踐教學團隊 潘曉弘 浙江大學 142 電類專業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韋 巍 浙江大學 143 生理科學實驗課程教學團隊 來茂德/夏強 浙江大學 144 臨床醫學專業基礎核心課程教學團隊 沈其君 寧波大學 145 自動化專業工程人才培養教學團隊 姜周曙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146 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團隊 高 玉 浙江師范大學 147 統計學專業教學團隊 李金昌 浙江工商大學 148 森林保護學教學團隊 張立欽 浙江林學院 149 財政學專業核心課程建設團隊 鍾曉敏 浙江財經學院 150 景區開發與管理專業教學團隊 周國忠 浙江旅遊職業學院 151 鞋類專業教學團隊 施 凱 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 152 會計專業教學團隊 謝國珍 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 153 電子商務核心課程教學團隊 劉業政 合肥工業大學 154 機械基礎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趙 韓 合肥工業大學 155 天文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向守平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156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相關課程教學團隊 繆柏其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157 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教學團隊 杜先能 安徽大學 158 安全工程專業教學團隊 劉澤功 安徽理工大學 159 應用生物科學專業教學團隊 程備久 安徽農業大學 160 分析化學教學團隊 王 倫 安徽師范大學 161 土木建築工程材料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孫道勝 安徽建築工業學院 162 中葯學專業教學團隊 彭代銀 安徽中醫學院 163 海洋科學創新性人才培養教學團隊 曹文清 廈門大學 164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教學團隊 鄭傳芳 福建農林大學 165 輪機工程學科教學團隊 楊國豪 集美大學 166 大學物理實驗教學團隊 黃志高 福建師范大學 167 中醫診斷學教學團隊 李燦東 福建中醫葯大學 168 臨床醫學專業教學團隊 朱世澤 泉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169 焊接技術與工程專業教學團隊 柯黎明 南昌航空大學 170 中國近現代史教學團隊 張艷國 江西師范大學 171 信息系統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徐升華 江西財經大學 172 船舶工程技術專業教學團隊 魏寒柏 九江職業技術學院 173 工商管理專業教學團隊 徐向藝 山東大學 174 政治經濟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於良春 山東大學 175 金融學專業教學團隊 胡金焱 山東大學 176 海洋化學課程教學團隊 楊桂朋 中國海洋大學 177 石油工程專業課程教學團隊 管志川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178 工程圖學類課程教學團隊 王蘭美 山東理工大學 179 公共課教育學教學團隊 李劍萍 聊城大學 180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張憲省 山東農業大學 181 德育原理課程教學團隊 戚萬學 山東師范大學 182 中國近現代史教學團隊 俞祖華 魯東大學 183 動物防疫與檢疫專業教學團隊 李 舫 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 184 軟體技術專業教學團隊 徐 紅 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 185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教學團隊 孫志春 濟寧職業技術學院 186 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教學團隊 高愛國 淄博職業學院 187 化工專業基礎課教學團隊 魏新利 鄭州大學 188 地理科學專業主幹課程教學團隊 秦耀辰 河南大學 189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教學團隊 張永振 河南科技大學 190 安全工程專業教學團隊 高建良 河南理工大學 191 工程力學教學團隊 原 方 河南工業大學 192 作物學教學團隊 李潮海 河南農業大學 193 有機化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渠桂榮 河南師范大學 194 生物技術及應用專業教學團隊 邊傳周 鄭州牧業工程高等專科學校 195 工程測量技術專業教學團隊 趙傑/周建鄭 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 196 化學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程功臻 武漢大學 197 地理信息系統專業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劉耀林 武漢大學 198 新聞學專業教學團隊 羅以澄 武漢大學 199 社會保障學教學團隊 趙 曼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200 基礎物理課程教學團隊 熊永紅 華中科技大學 201 電機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陳喬夫 華中科技大學 202 生物技術特色專業教學團隊 余龍江 華中科技大學 203 工業設計專業教學團隊 陳汗青 武漢理工大學 204 礦物岩石學教學團隊 馬昌前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205 地下水與環境教學團隊 王焰新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206 生態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曹湊貴 華中農業大學 207 土壤學教學團隊 黃巧雲 華中農業大學 208 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主幹課程教學團隊 朱長江 華中師范大學 209 電工電子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余厚全 長江大學 210 電氣工程專業教學團隊 李咸善 三峽大學 211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專業核心課程跨學科教學團隊 李亞偉 武漢科技大學 212 制葯工程專業教學團隊 張 珩 武漢工程大學 213 紡織材料與加工教學團隊 徐衛林 武漢科技學院 214 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團隊 姚 強 十堰職業技術學院 215 船舶工程技術專業教學團隊 陳 彬 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 216 礦物加工工程教學團隊 邱冠周 中南大學 217 工商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團隊 謝 赤 湖南大學 218 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教學團隊 曾光明 湖南大學 219 經濟學基礎理論課程群教學團隊 田銀華 湖南科技大學 220 民族傳統體育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白晉湘 吉首大學 221 包裝自動化專業方向教學團隊 張昌凡 湖南工業大學 222 作物學科主幹課程教學團隊 官春雲 湖南農業大學 223 化學實驗教學團隊 姚守拙 湖南師范大學 224 電氣化鐵道技術專業教學團隊 楊利軍 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225 中國近現代史本科教學團隊 桑 兵 中山大學 226 行政管理教學團隊 馬 駿 中山大學 227 外科學教學團隊 梁力建 中山大學 228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平台課程教學團隊 韋 崗 華南理工大學 229 機械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黃 平 華南理工大學 230 會計學教學團隊 宋獻中 暨南大學 231 中醫婦科學教學團隊 羅頌平 廣州中醫葯大學 232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馬文麗 南方醫科大學 233 社會體育專業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楊文軒 華南師范大學 234 英語口譯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仲偉合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235 土木工程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團隊 周福霖 廣州大學 236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教學團隊 趙 傑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 237 裝潢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團隊 張來源 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 238 軟體技術專業課程教學團隊 張基宏 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239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教學團隊 韋 化 廣西大學 240 物理課程與教學論教學團隊 羅星凱 廣西師范大學 241 民族學教學團隊 周建新 廣西民族大學 242 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教學團隊 彭朝暉 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243 民法學教學團隊 王崇敏 海南大學 244 電子技術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曾孝平 重慶大學 245 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教學團隊 黃蓉生 西南大學 246 邏輯學教學團隊 何向東 西南大學 247 計算機軟體教學部教學團隊 王國胤 重慶郵電大學 248 力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賀建民 重慶理工大學 249 刑事訴訟法教學團隊 孫長永 西南政法大學 250 網路與信息安全創新教學團隊 龔小勇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 251 工程測量技術專業課程教學團隊 李天和 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252 葯劑學教學團隊 張志榮 四川大學 253 幾何與代數教學團隊 彭聯剛 四川大學 254 工程力學教學團隊 沈火明 西南交通大學 255 交通工程教學團隊 羅 霞 西南交通大學 256 計算機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團隊 傅 彥 電子科技大學 257 會計學教學團隊 蔡 春 西南財經大學 258 貨幣金融學教學團隊 殷孟波 西南財經大學 259 化學實驗教學團隊 霍冀川 西南科技大學 260 作物科學與技術教學團隊 黃玉碧 四川農業大學 261 方劑學教學團隊 鄧中甲 成都中醫葯大學 262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團隊 王安平 西華師范大學 263 大氣探測技術教學團隊 何建新 成都信息工程學院 264 審訊學教學團隊 陳 真 四川警察學院 265 西餐工藝專業教學團隊 梁愛華 四川烹飪高等專科學校 266 數控技術專業教學團隊 曹鳳/邱士安 成都電子機械高等專科學校 267 機械工程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何 林 貴州大學 268 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教師教育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游泰傑 貴州師范大學 269 旅遊管理專業教學團隊 田衛民 雲南大學 270 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教學團隊 遲毅林 昆明理工大學 271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教學團隊 吳伯志/郭華春 雲南農業大學 272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課程教學團隊 劉堅/饒遠 雲南師范大學 273 冶金技術專業教學團隊 夏昌祥 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 274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教學團隊 楊維周 西藏民族學院 275 計算機網路與體系結構教學團隊 鄭慶華 西安交通大學 276 工業工程專業教學團隊 孫林岩 西安交通大學 277 葯理學教學團隊 臧偉進 西安交通大學 278 資源勘查工程專業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劉建朝 長安大學 279 信息安全專業教學團隊 李 暉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280 植物病理學教學團隊 康振生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81 森林培育學教學團隊 趙 忠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82 運動人體科學教學團隊 田振軍 陝西師范大學 283 電子系列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段哲民 西北工業大學 284 大學英語教學團隊 趙雪愛 西北工業大學 285 政治經濟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白永秀 西北大學 286 水力學課程教學團隊 周孝德 西安理工大學 287 水環境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王曉昌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288 金屬材料工程專業教學團隊 李建平 西安工業大學 289 法語文學與翻譯教學團隊 戶思社 西安外國語大學 290 皮革工程教學團隊 馬建中 陝西科技大學 291 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業教學團隊 田鋒社 陝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292 大氣科學專業教學團隊 王式功 蘭州大學 293 結構設計課程教學團隊 朱彥鵬 蘭州理工大學 294 中國古代史教學團隊 田 澍 西北師范大學 295 藏醫葯學教學團隊 李先加 青海大學 296 基礎化學實驗教學團隊 劉萬毅 寧夏大學 297 臨床前基礎醫學綜合實驗課程教學團隊 張建中 寧夏醫科大學 298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專業教學團隊 阿爾斯蘭·阿不都拉 新疆大學 299 養牛技術課程教學團隊 丑武江 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300 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教學團隊 危常州 石河子大學 301 網路工程專業教學團隊 徐 明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302 信號處理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羅鵬飛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303 軍事地圖制圖核心課程群教學團隊 王家耀 中國人民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 304 醫院管理課程教學團隊 張鷺鷺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 305 外科學及野戰外科學教學團隊 景在平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 306 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教學團隊 李雲慶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 307 實驗診斷學教學團隊 郝曉科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 308 外科學教學團隊 竇科峰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

2. 證書是看得見的榮譽 感悟是看不見的收獲

            ――記高中數學名師工作坊赴無錫參加 《第四屆全國中小學名師發展論壇教學展示賽課大賽》

      2018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赤峰市紅山區高中數學名師工作坊選出我們七名教師,在坊主江文匯老師帶領下,遠赴江蘇無錫參加 《第四屆全國中小學名師發展論壇數學名師「華羅庚杯」優質課、課例教學展示賽課大賽》。憑借認真的態度,經過不懈地努力,我們七人均獲得了優質課或課例說課的一等獎,江文匯老師獲得了與會專家指導獎,滿載而歸!現在回想此次大賽的點點滴滴,仍歷歷在目。

一、組織報名

      9月28日,紅山區教研室下達通知後,名師工作坊的老師們都踴躍報名,但是名額有限,最後選定了我們七名老師前去參賽,其中張子慧、張雪山、孫麗敏參加優質課比賽,譚麗霞、許勇、蔡廣朕、朱文研參加課例說課比賽。

二、參賽准備

      我們七人接到比賽通知後就開始積極的做准備,把自己精心准備的講課實錄、說課材料發至大賽組委會,由於我們的教學設計出色,全數獲得賽課資格。接到入選通知的當晚,我們便不斷研讀教材,查閱資料,進一步完善自己的參賽課題,直到賽課出發前,我們七人幾乎每天都會工作到很晚。這期間,我們彼此互助研磨課題,我們之間並沒有因為同時參賽而有所保留。如孫麗敏老師在製作幾何畫板時找到了蔡廣朕老師幫忙,朱文研老師找到了許勇老師和張雪山老師幫忙審閱參賽設計,從中能夠看到我們這個團隊的團結互助,窺一斑而知全豹,相信換成其他老師也會像我們一樣的。這里我們要特別感謝坊主江文匯老師對我們的參賽課題逐一審核,並做細心指導!

三、南下無錫

      10月18日,我們一行八人坐火車由赤峰至北京,第二天上午再轉乘高鐵由北京到無錫,19日下午4:32,我們到了大會報到處。在整個與會行程中,我們還在不斷地與江老師討論交流自己的參賽課題。在火車上,我們做了很明確的分工,張子慧老師年長些,牽頭負責整個參賽階段的各種輔助事宜;張雪山老師負責及時收齊票據並保存;許勇老師、蔡廣朕老師一前一後負責照應整個隊伍,以防走散。晚上,大家草草用餐後回到賓館房間,再次對自己的參賽課題進行修改完善,其中孫麗敏老師、朱文研老師一直忙到很晚才休息。 

      10月20日,我們開始聆聽專家講座。上午,先由中國教育學會研究理事和學術委員,國家十五至十三五教育規劃負責人的李嘉駿教授做專題講座,他主要強調用教師之心、教師之腦、 教師之手真抓實干,未來人的三大能力是數字、閱讀、信息判斷能力,堅守的信念是我負責、我成功、我快樂。學習的本質是教的有意義,學得快樂,考得滿意。智力技能形成要進行動作要素的分解,拆開來加強具體思維指導和訓練,才能形成智力技能,智慧的源泉是思維,樂於思考的意識是落實核心素養的關鍵。李教授與聽會的學員進行互動,學員回答地非常到位,充分體現本次學員水平之高,令李老師頗感意外,尤其是譚麗霞老師回答了多個問題,都回答的非常精彩,贏得了一片掌聲。接著由江蘇省特級教師,2009、2017、2018年參加全國或江蘇省高考命題工作的何志奇教授做專題講座,他的題目是《數學課堂培養質疑與批判精神》,主要指出君子之學在於問,用審辯式思考,審辯式思維去思考問題,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又講到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的幾條成功經驗,一肯付出時間,二要正確地分配時間,三要審辯式思維。何教授講解由小見大,由點到面,這正是當下人們應具備的素質。可惜的是因李教授意猶未盡講超時了,何教授講的時間就短了,這么短時間內還能講的非常透徹,足見何教授的水平之高,期待下次再有機會聆聽何教授賜教。下午,由江蘇省特級教師董榮森做了如何寫論文的專題,主要概括起來就是處處留心皆文章。接著由揚州大學數學科學院碩士導師尤善培做專題講座,此人功底極深,講了一些古典數學問題的拓展,具有極高的價值。仔細聆聽,細心品味,收獲頗豐!

五、賽場回眸

      10月21日開始課例說課大賽,分上午和下午兩個時間段進行。在課例說課比賽中,譚麗霞、許勇、蔡廣朕、朱文研四位老師都有著非常精彩的表現,藉助多媒體視頻、幾何畫板軟體等聲情並茂地展示了自己精心准備的參賽課例。在說課比賽環節中,張雪山老師幫助評委分擔計時任務,得到評委們的稱贊;蔡廣朕老師在比賽過程中及時幫助其他城市的選手解決PPT課件中出現的問題,讓他們順利地完成了比賽。10月22日開始優質課展示大賽,高中組上午進行。張子慧、孫麗敏、張雪山三位老師呈現了各自用心設計的課堂教學,教學過程環環相扣,教學節奏張弛有序,教學效果顯著。

      在比賽中,我們都得到了專家評委們的肯定,給予我們極大的贊賞。組委會領導還就赤峰團隊對大賽的支持表示了感謝,並對我們的團隊進行了高度的評價,認為這是一個實干、認真、有活力、有沖勁、敢於拼搏的團隊。

      在10月22日下午頒獎典禮上,組委會負責人張志勛老師又一次對我們赤峰團隊的支持表示感謝,對團隊取得的優異成績表示熱烈地祝賀!

六、會後反思

      一路走來,發現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在很多方面,別人已經走到了我們的前面,南北之間的教育理念還是有比較大的差異,雖然我們上課的學校是無錫中上等學校,但是校園建設,校園文化,都不是咱這里的學校能比擬的,江南水鄉造就了人傑地靈,同時它的經濟發達也營造了教育領先,理念超前的大環境。政府投入大,吸引了大批人才,保證各方面長盛不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這次的參賽經歷,也給了我們很大觸動,我們認識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之處,還需要不斷努力和學習。通過認真反思,總結了以下幾點,希望與大家共勉:

1.要把握機會,在比賽中逐步成長。不論是否得獎,作為一個教師能夠有機會參加這樣高規格的教學比賽真的是一次很好的鍛煉機會,通過這次比賽使我們收獲了各位教師的先進的教學經驗,同時也在探索啟發性課堂教學手段研究的道路上獲取了自身成長過程中的成功和快樂。

2.要選准賽題,在比賽中游刃有餘。賽題選擇的准確與否直接關繫到比賽的質量,有的團隊在這次比賽中就出現了對參賽內容把握不準的情況,之前准備了近20天的賽題因為一些客觀原因的影響被徹底放棄,改選其他賽題,導致在比賽的這幾天里疲於修改課題,吃不好睡不好,更談不上還有什麼好的參賽狀態。

3.要從容應對,在比賽中提高自身的教學技能。這次教學比賽對參賽老師在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能力是一次很大的考驗,有的參賽老師在這次比賽中就遇到這些問題,在准備的過程中缺乏對現代教學手段在比賽運用中的研判。所以我們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也要經常性的將現代化教學手段融入到課堂中去,比賽中可以隨時拿得出,用的來。

4.要克服壓力,在比賽中超越自我。這一點非常重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礎,也是考驗教師心裡素質最好體現。參賽自然是有壓力的,但是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見異思遷,思緒混亂,信心不足實為大忌,在比賽的過程中盡量做到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擾對比賽的質量尤為重要。

      楊絳在《一百歲感言》中說:「我們曾經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這是一個智者的內心獨白,也是我們此次之行目的、意義和收獲!

七、難忘瞬間

      這次無錫之行也有著很多暖人的畫面和感人的小插曲。團隊中的男老師們都很有風度,主動幫助女老師拿行李、背包,給女老師們不停地照相留念。孫麗敏等女老師們也自掏腰包買了很多好吃的小吃分享給男老師們,感覺大家就像家人一樣,真是溫暖。在晚上回賓館時,恰遇兩個計程車司機因為加塞插隊發生口角,張子慧老師主動過去調節矛盾。老師們決定就坐這兩輛計程車回賓館,車上老師們又不停地安撫司機師傅情緒,成功調解了一起即將發生的計程車司機打架事件,這樣的小事傳遞了正能量,讓無錫人也感受到了來自北方的感動。

      如果說,沒有陽光,就沒有溫暖的日子;沒有水源,就沒有活力四射的生命,那麼,在首屆全國「華羅庚」杯總決賽已圓滿落下帷幕之際,我們尤其要感謝我們各自學校的校領導和教研室姜主任的支持和鼓勵,感謝江文匯老師的專業指導,感謝同事們的關心和幫助,沒有他們,不可能有我們的無錫之行,更不可能有我們今天取得的成績!在此,我們要向所有關心支持和幫助我們的人致謝,謝謝你們!

      成績僅僅代表過去,未來的路還很長很長,這次的比賽對我們工作坊成員來說只是一次歷練,我們必須盡快放下心中的喜悅,全身心的投入到日常教學中來,我們是新課改的學習者,也是新課改的踐行者,在踐行中難免存在著不足,我們會不斷改進,力爭臻善臻美!無錫之行看似結束了,對我們來說卻只是教學生涯的又一個開始!我們相信,我們會做的更好,飛得更高!

      最後用許勇老師的一首小詩作為結束語:

不惑之年,時逢良機,蓋引領者,教研中心。

初至江南,氤氳華章,心潮起伏,破卷洪荒。

他鄉之石,期盼攻玉,己之拙計,天下盡展。

  奈何才疏,那堪回首,卻也專心,學得逍遙。

  先生所言,句句珠璣,心緒悸動,絕類子路。

  心急切切,踐行科學,提升四基,培養四能。

  核心素養,貫穿始終,不可空談,初心不改。

                        撰寫:張雪山  張子慧

                                  譚麗霞  許勇

                                  蔡廣朕  孫麗敏

                                  朱文研

                        審核:江文匯

                                  2018.10.27

3. 朱鵬的人物信息

朱鵬,江蘇姜堰人。1980年7月出生。2001年畢業於揚州大學數學系。2004年6月畢業於揚州大學數學科學學院,並獲得碩士學位。2009年6月畢業於揚州大學數學科學學院,並獲得博士學位。導師是王宏玉教授。博士論文為《On almost Hermitian manifolds》.
訪問情況:
2006. 7 – 2006.8 香港中文大學(全國數學第十一屆研究生暑期學校).
講授課程:
研究生:微分流形,微分拓撲;
本科生: 解析幾何,初等數論,線性代數,微積分.
研究方向:
微分幾何與數學物理.

4. 揚州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的專業設置

數學與應用數學(師范類)專業
學院「數學與應用數學(師范類)」專業是江蘇省品牌專業,2008年又被列為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該專業的前身「數學教育」始建於1952年,1958年蘇北師專(1959年升格為揚州師范學院)數學科與揚州師專數學科合並建立本科數學專業,1995年派生出計算機應用專業。1998年,根據教育部要求,專業名稱改為數學與應用數學(師范類)。專業有幾何與代數、數學分析、應用數學和數學教育四個教研室,36名專業教師。
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
該專業擁有一批長期穩定的有特色的科研方向,如編碼與密碼、神經網路、數值計算等,部分方向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位居國內高校的前列。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重點實驗室子項目、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一批高級別的科研課題。
教學科研環境優越,並擁有編碼與密碼校級重點實驗室。與專業相關的應用數學、計算數學、運籌與控制建為校級重點學科。該專業編寫了數值分析、符號計算系統與數學實驗兩本教材。
經過領導和全體師生的多年共同努力,學院兩個專業已經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和成果,多次在國際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省「挑戰杯」中獲得獎項,用人單位對學院畢業生的總體評價很高,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熱點內容
湖南大學2017考研成績 發布:2025-01-15 19:00:20 瀏覽:971
中國大學各專業排行榜 發布:2025-01-15 18:51:51 瀏覽:379
山東大學英語專業研究生 發布:2025-01-15 18:32:28 瀏覽:556
東北某大學教授被起訴 發布:2025-01-15 18:15:37 瀏覽:424
貴州大學研究生導師信息 發布:2025-01-15 18:15:35 瀏覽:211
山東大學葯物化學博士2016 發布:2025-01-15 18:13:05 瀏覽:648
上海財經大學復試名單及成績 發布:2025-01-15 18:08:39 瀏覽:793
華南理工大學2014錄取名單 發布:2025-01-15 18:02:32 瀏覽:460
四川大學華西口腔博士 發布:2025-01-15 18:01:52 瀏覽:515
博士進青海大學 發布:2025-01-15 18:01:49 瀏覽: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