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大學教授周琦
⑴ 設計師是如何避免人民日報大樓凹面聚光問題的
近日,人民日報社的新大樓被貼上了 "土豪金",被不少網友調侃。新樓的建築師、東南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周琦昨天告訴現代快報記者,新樓將有兩層皮。目前的金色表皮是由鋁合金和岩棉製成的,它將保護建築免受雨水和熱量的影響。在這層皮之外,將有一個由琉璃棒編織的銀色外層。建成後,光線通過這兩層皮的折射,將產生類似於 "燈籠 "的閃亮和半透明的效果。
新樓的建築師、東南大學建築歷史與理論研究所所長周琦說:"我已經習慣了這種調侃和攻擊。在法國也有人在討論這個問題,但他們認為增加性愛圖騰是可以的。但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我做建築設計時,沒有這種考慮,只是在特殊施工階段的巧合。" 在建築的頂部,大約140米到180米處,"土豪金 "已經消失,在離它1米左右的地方包裹著一層陶棍,附著在建築的弧面上 "流動"。根據設計,陶棍是建築的最終立面。由於北京風沙大,如果使用普通的鋁牆,很容易積累灰塵。使用陶棍後,一場大雨又可以沖刷建築,臟水會沿著 "土豪金 "流進地下。
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⑵ 太平門的拆後復建
太平門復建工程鬧得沸沸揚揚,工程一度被國家文物局叫停,後來又獲得許可,但是下達規定:復建的太平門城門不允許和城牆連接上。
如今復建的太平門,復建城門為三孔券門,兩側的城門寬度13.4米、高11.2米,中間高16米、高12.5米,確保雙向8股機動車道的通行條件。恢復6股機動車道,中門貫通4股機動車道,兩側拱門洞各對應兩股機動車道以及一股慢車道、一股人行道。屆時交通堵塞的情況將會有所緩解。 隨著大運河申遺成功,已經排隊8年的「中國明清城牆」再次引起人們的關注。作為「城牆申遺團」主力,南京城牆卻正因多年前新建、復建的多座假城門而飽受爭議。
太平門從南京土地上消失了56年的城門,半年前以「太平門通道」之名悄然「復活」,兩個月前因為「未批先建」而被迫停工,僅僅15天之後,國家文物局的一紙批文又讓工地上轟鳴起來。從「復建太平門」到「太平門通道」建設,從悄然動工到無限期中止再到繼續施工,短短半年之內,「太平門」走過了一段不太平的路。
4月28日,當地都市報《江南時報》刊登報道稱,復建的太平門沒有上報國家文物局審批。這一報道很快得到了國家文物局的證實。
東南大學建築學院的周琦教授認為,文物復建應該先做考古勘探,再報批建設方案,逐步走程序。周琦是世界遺產保護協會會員,也是南京近現代建築保護委員會專家組成員。
「南京城牆歷史地位重大,有關部門擔心如果報批是修不起來的,所以只能先斬後奏,以為修了這么多處再增加一處也無妨。雖然欠妥,但可能是唯一可行的途徑。」周琦透露,之所以南京市修了這么多城門都沒有報批,是因為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組織的憲章是不支持這么做的,如果報批,國家文物局很可能不會批准。
南京市文廣新局文物處處長吳靖上任不過3個月。他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說,太平門通道遺址原來是高坡,歷經歷史演變、降坡,原址已經破壞殆盡,變為平地,沒有歷史信息,這是很明確的,「過去我們有一些不規范,存在一些問題,對以前的事情我們只能吸取教訓,我認為要面向現在和將來。」
就在4月30日工程被國家文物局叫停之後,南京市舉辦了一場有文物專家、城建專家、古建築保護專家、技術人員參加的論證會。周琦參加了這個論證會。據他回憶,當時大家一致認為「城門已經在建,還是建議修完」,「會議結論就是針對該工程『未批先建』做亡羊補牢的補救措施。『完善手續,繼續建設』」。
5月6日,南京市文廣新局通報,「太平門通道建設工程無限期中止。」通報中,「復建太平門」的說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太平門通道建設」。
但一周後,峰迴路轉。5月14日國家文物局批復了「太平門通道改建工程項目」。修改後的新方案和此前最大的不同是,「通道」將不再連接明城牆,而是一個獨立的仿古建築,和城牆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原先設計的敵樓也確定取消。「太平門通道」成為一個獨立景觀建築,作為「玄武湖-紫金山」之間的美化與銜接,是一項市政工程。因此,通報將該工程名稱細化為「太平門通道改建」。
通報提出,該項目位於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京城牆建設控制地帶內,應當嚴格按照《南京城牆保護規劃》有關要求,在建築風格、景觀上與南京城牆的歷史風貌相協調。
但在一些文保人士看來,「太平門通道」實際上是文字游戲。從南北方向看,「太平門通道」似乎是地面道路,是龍蟠路的一部分;但是從東西方向看,「太平門通道」卻是真正的城牆,是連通九華山和龍脖子城牆的一部分。前者則是規劃的一期工程,後者則是規劃的二期工程,在巨大的輿論壓力下,後者正在逐漸降溫。
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胡敏潔則認為,規劃修改後的工程,不連接明城牆,是一個獨立的仿古建築。此時,判斷其是否合法的主要依據為城市規劃法、《南京市城市規劃條例實施細則》以及南京市市政建設的相關規定。標準是主體、實體以及程序幾個方面,即判斷其實施主體是否合法;實體上是否合法以及程序上是否合法。「從目前來看,已具備合法要件。」 歷經多年的復建、新建工程,南京明城牆正逐漸連成一個整體。而太平門則是最新的連通工程,一旦完工,神策門到標營門南段月牙湖的城牆旅遊線將完全打通。這些城門絕大多數修建於2009年之前。
《中國青年報》評論說,城門建設的背後都有著發展旅遊的影子,新建的九座城門都不同程度地起著連接各個景區與城牆的作用,讓人感到背後有雙大手在指揮。
但並不是沒有專家明確支持太平門通道工程。周琦便是其中一位。他認為修復城牆正是增強市民自豪感、認同感的惠民工程,「隨著道路拓寬工程的建設,很多城牆隱藏在殘垣斷壁之間,已經不為人知了。通過修復可以讓南京人了解城牆的歷史,重現三十幾公里的延長線」。
周琦的另一觀點是中國文物古跡的保護不能照搬西方的標准。「現在的國際標準是保持文物古跡的原址不動,維持原狀,但東方一直有修繕古建築的傳統,比如西安最早建成於唐代的佛光寺大殿,歷史上曾重建、復建無數次。中國人的傳統是用當下的技術和方式再現遺產的輝煌。」
以周琦的觀點,明城牆歷史上經過多次修復,最大規模的一次修復是在民國時期,「民國時期開了中山路、中央路等幾條大的道路,開路的時候就修復了很多城門,比如中山門、玄武門、挹江門、解放門,修得堂而皇之,上面還加了很多建築,門洞修得非常莊重,參照了古代的建築方式……當時修的城門現在也變成了古董,人們也很認同」。
周琦相信,今天重修的城門「再過七八十年也會變成文物,變成南京城市建設史上重要的一筆」。 據了解,太平門復建項目將分為兩期進行,項目一期將完成太平門通道的主體建設和通道東側約80米城牆的修復,以及兩側山體的加固,該階段計劃在7月15日前完工。
該項目負責人介紹,太平門主體的長度約72.6米,寬、高均為18米。城門東側的通道將連通龍脖子路,長80米左右。再加上城牆的連空段,整個一期項目全長200米,要消耗二十幾萬塊磚。遺憾的是,這些磚塊會少了些歷史的味道。
「過去的老城磚基本用完了,我們早就向南京市文物局指定的城磚廠家預訂了新磚,都是符合相關要求的。」該負責人坦言,工程調用的城磚完全是新磚。而在太平門通道東側的施工現場,記者看到一摞青磚整齊地碼在殘垣邊,上面並未刻有燒制者的身份。
太平門通道的3個拱需要搭建4個承台,每個承台要打4根樁。項目從春節前動工,目前總共完成了3個承台的建設,剩下的4根樁將爭取在月底前後打完。該項目負責人表示,打好樁後將對城門主體澆築混凝土,開始「貼」城牆磚。
龍蟠路往來車輛眾多,「貼」上城磚的太平門經得住「折騰」嗎?
該項目負責人指出,「貼」上太平門的每塊城磚都會穿孔用鋼絲吊起來,再採取拱橋的設計原理排列出券洞,讓磚塊咬合成弧形,最後填補砂漿。他堅持認為,太平門經過「3重保險」加固勢必久經歲月。 三個拱門如何分配8股車道?項目負責人解釋,建成後太平門中間的城門將貫通4股機動車道;兩側城門各貫通2股機動車道,並各有一條慢車道和一條人行道。其中3條直行的進城車道靠近城門西側;5條出城車道包含3股直行道,以及左右轉彎道各一股。
龍蟠路段承擔了城市主幹道進出城的功能。眼下,施工路段堆起了幾排隔離墩,機動車道也縮水成原先的一半。周邊市民和一些頻繁往來的駕駛員都擔心,項目完工後,厚重的城牆會大幅擠占機動車道,太平門一帶的「堵點」也將持續升級。
「新建的太平門要接入西側的太平花園小區,城牆的一個『垛子』會踏進小區內部的遺址公園,加上路邊的綠化帶大概會多佔用近7米的距離,涉及280平方米左右的空間。」項目負責人表示,高速公路的車道一般有3.75米寬,城市車道最窄只有2.5米,而完工後太平門通道平均每條車道的寬度能達到4米。 有關部門獲悉,太平門通道在一期建設的設計中暫未考慮設置登城口。這也意味著,南京市民恐怕無緣漫步太平門欣賞周邊景緻。該項目負責人也表示,所有的城門需要系統、科學地設計,無法為了某項工程單獨規劃,但他強調:「我們的工程具備增設登城口的條件。」
據稱,太平門通道尚未設計登城口也與該路段的交通問題有關。考慮到龍蟠路是交通幹道,相關部門認為,大批遊客登城游覽會影響往來車輛正常行駛、停靠。
⑶ 如何評價人民日報新大樓獲2016米蘭國際設計獎金獎
中國江蘇網4月20日訊(記者 王逸男 通訊員 翟夢傑)北京時間4月16日,2015-2016年度米蘭國際設計獎揭曉。東南大學建築學院周琦教授作品——人民日報社大樓設計獲得建築類金獎。這也是本屆設計獎中國大陸地區獲得的唯一一個建築類金獎。
人民日報社總部大樓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後北京最重要的建築物之一。2009年,東南大學周琦教授團隊參與並贏得了該項目的方案投標。2010年開始,東南大學多學科合作完成該大樓的施工圖設計、建造。2015年,大樓建造完成。
大樓的造型來源於中文的「人」字,與人民日報社的標題相呼應。大樓不存在任何直角,呈現出有機而動態的完美形狀,而這一有機的曲線造型是由規則的幾何形體變化得出。在設計過程中,東南大學團隊將創新性的結構技術、抗震技術與中國傳統琉璃棒材料相結合,使得大樓在實用的同時也具有較高的公共審美。該作品在設計、建造過程中曾一度飽受非議。周琦表示,米蘭設計獎金獎是對作品原創性和創新性的肯定。
米蘭國際設計獎(A'DESIGN AWARD)被稱為「設計界的奧斯卡獎」,它是面向全球設計師,規模和影響力巨大的國際設計大獎。該獎每年評選一次,頒發給世界范圍內優秀的設計作品,旨在匯聚全球最佳設計,引領設計界的潮流和方向。大獎幾乎涵蓋整個設計行業。每個獎項都由全球該行業內知名的設計師作為評委,經過多輪全面仔細的評選,從全世界180多個國家的數千件參賽作品中評選出獲獎作品。獲獎作品將做六場全球巡迴展出,其中一場在中國深圳舉辦。
⑷ 南京總統府的保護修繕
2009年5月,忘飛閣開始進行修繕保護。
2009年8月,總統府中軸線上精美飛罩按歷史原樣重新恢復。總統府消失數十年的大堂和八字廳前的飛罩已先後於2009年7月30日和8月29日安裝完畢。這幾處飛罩是依據民國史料照片復制,採用上好楠木,鏤空雕刻,其油漆飾面運用紅木傢具油漆工藝,由十多位技術工人,耗時三個多月完成的。
2009年11月,忘飛閣修繕工程竣工。
2010年10月,總統府子超樓外牆加固粉刷維修工程開工。位於總統府內的「子超樓」建成於1935年12月。外牆粉刷層歷經七十多年的風雨侵蝕,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空鼓、開裂和剝落,造成一定的安全隱患。為確保該建築和遊客的安全,南京市文物局組織專家進行了現場勘察並提出修復意見,具體修復方案由東南大學建築設計院周琦教授領銜設計。整個工程於2010年10月26日全面開工。
2011年5月,孫中山臨時大總統辦公室修繕及內部環境整治工程全面開工。為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經江蘇省市文物局批准,孫中山臨時大總統辦公室修繕及內部環境整治工程於2011年5月4日全面啟動。該項工程的方案設計分別由東南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和南京園林規劃設計院擔綱。為確保施工質量,特聘請著名民國建築專家周琦教授擔任總顧問。
2011年6月,漪瀾閣實施修繕出新。漪瀾閣是總統府經典古建築之一,因其建造年代久遠,木構件已有多處出現開裂、變形或白蟻蛀蝕等現象,加之多年的油漆保養,其門窗漆面越積越厚,原本精美的雕花紋飾已無法顯現。為確保安全和恢復歷史原貌,於6月中旬起對該建築的門窗、木柱及屋面等進行修繕出新。
2011年8月,大平天國部分展廳完成油漆出新工程。包括更換腐爛的沿口椽子及望板等木構件;整修開裂的藻井、帷蓋;重新繪制南側外廊彩繪;油漆外廊掛落、楣子、立柱及門窗等木構件;對金龍殿天王寶座前陛道扶攔補金補漆等。
2011年8月22日,漪瀾閣維修工程竣工。對建築的門窗、木柱進行了修繕出新,恢復了其精美的雕飾花紋。
2011年8月31日,子超樓外牆加固粉刷維修工程竣工。本工程不僅解決了外牆面安全可靠的問題。
2011年9月18日,孫中山臨時大總統辦公室修繕及內部環境整治工程竣工。包括對孫中山臨時大總統辦公室實施加固、外立面紋飾出新、門窗油漆保養、復原木瓦屋面;對臨時大總統府秘書處辦公樓全面維修;整治臨時大總統府辦公室前廣場環境,並依據孫中山先生就任臨時大總統期間的照片,在廣場中部立一尊孫中山先生坐姿銅像,供遊客瞻仰等。
2011年10月,夕佳樓實施修繕。包括屋面翻鋪,更換木基層;更換或截換損壞的磚細、木製部件、承重樑柱;部分基礎加固;門窗油漆出新等。
2012年6月,夕佳樓修繕工程竣工。
2012年10月10日,南京總統府門樓進行修繕保護。
2013年2月4日,南京總統府大門樓修繕竣工。本次修繕既保持了該建築的原有風貌,又使建築結構安全得到了有效加固。同時,根據歷史照片記載,恢復東、北、西立面鏤空女兒牆。
⑸ 人民日報社報刊綜合業務樓的設計理念
位於北京市朝陽區金台西路2號的人民日報社報刊綜合業務樓,是中國國內第一幢全面採用屈曲約束支撐為主要抗側力構件的高層鋼結構建築。主體結構同時具有平面、豎向不規則,主要構件形態復雜等特性。
人民日報社報刊綜合業務樓設計構思重點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以人為本的設計思想 以人字形的平面切合人民日報社的主題,創造尺度宜人的空間關系,自然柔和的曲線造型,形成良好的視覺效果。
與自然環境和諧統一 對自然環境進行最小的干預,保留基地良好的植被條件,對道路作出退讓的處理,使高層建築形體在視覺上弱化,減小對周邊建築的壓迫感。
對時代精神積極回應 以獨特的建築造型理性表達結構的受力邏輯,外部結構以穩定的三角形進行布置,並在其中尋求視覺上的動態感,利用曲線營造奔騰的動勢反映出發展與進步的觀念。
人民日報社報刊綜合業務樓設計方案的生成以整個北京的歷史文化環境為背景。北京城市的軸線依南北與東西兩個方向展開。在南北方向,以故宮為中心,展現的是北京深厚的歷史沉澱和豐富的人文資源;在東西方向,以長安街為主線,遍布著建國以來的許多重要建築,是北京與時俱進,向前發展的有力證明。因此,「傳承歷史,走向未來」也是設計構思的重要出發點之一。通過對現有條件的分析,基地的區位,交通,周邊建築,空間關系以及場地肌理等多重條件在設計中得到綜合的考慮。
人民日報社報刊綜合業務樓周邊建築現狀以多層為主,位於西南方向的以方形為基本幾何形式來源的CCTV大樓是該地塊的最重要的建築,人民日報社報刊綜合業務樓以圓形為基礎變化而成。相對於方形來說,圓形在中國傳統「天圓地方」的哲學思想中,處於更主要的統攝地位,同時易於形成視覺和心理上的中心感。因此,人民日報社報刊業務綜合樓,已成為新的區域中心,作為地標建築,與遠處的CCTV大樓遙相呼應,共同成為該地段的標志,塑造起城市的天際線。
人民日報社報刊綜合業務樓採用東南大學建築學院周琦教授主持設計的方案,是以圓形造型表達「天圓地方」的寓意,通過電腦模擬從圓形開始逐漸演變成三維動態的雙曲面造型,並且與長方形的基地形成呼應。最後在頂端形成的三角形的人字,與人民日報的主題關聯,圓形的統攝地位同時滿足了該項目作為區域中心的定位要求。
建築從三個「角」上以外凸渾圓的巨大鋼柱沿弧線直接交匯到樓頂,三面的玻璃幕牆則是內凹的曲面,整個造型簡潔,並且十分節約造價。該建築預計總價將逾五十億人民幣。
該設計以「人文」與「和諧」為主題,憑借象徵的手法,充滿動感的形式,表達出建築的標志性與現代感,同時通過對北京城市的歷史環境和中國傳統文化的提煉與吸收,最終利用現代建築的語言來體現鮮明的時代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內涵。
⑹ 令人震驚!南京二十多處南朝古墓為何神秘失蹤
南京的南朝石刻天下聞名,石刻本是帝王陵墓前神道上的擺設,神道盡頭就應該是陵墓,可有誰知道,那些南朝石刻主人們的陵墓,竟然大部分都沒找到!南京近日開始對部分南朝石刻進行整修保護,然而記者卻從主持修繕的專家處了解到:南京33處列入保護的南朝石刻、國家級文物中,竟然只有5~6處找到了陵墓,其餘大
分墓下落不明,墓主人也因此身份成謎!
這些墓為什麼會「失蹤」?是千年過後河流山川改變了地形?還是為了不讓盜墓賊發現,帝王們故布疑陣把自己的墓藏了起來?這些墓如今還存在嗎?會不會已經被盜挖一空?
9處南朝石刻主人是誰至今是謎
近日,南京開始啟動第二批南朝石刻的保護計劃,梁臨川靖惠王蕭宏墓神道石刻、梁建安敏侯蕭正立墓神道石刻、陳武帝陳霸先萬安陵石刻和侯村陵墓石刻4組石刻、7隻大型石獸、6根石柱、2隻龜趺都將成為繼蕭秀墓之後「穿衣戴帽」的石刻。
記者了解到,本次整修為侯村陵墓設計了一系列的園林修復及保護計劃,可該項目到現在也沒有個正式的名字。為什麼?因為地處侯村的是一座「失考」墓,也就是說主人不知道是誰,因為墓到現在也沒找到!負責本次整修工程的專家、東南大學建築歷史與理論研究所所長周琦告訴記者:這樣的情況在南京的南朝石刻中並不少見。
但是這卻有些「說不通」。「按照常理,石刻是神道上的石刻,神道是墓的神道,沿著神道就能找到墓,范圍不大,並不會費很大工夫,可是怎麼會還有這么多的石刻找不到墓,找不到自己的主人呢?」周琦告訴記者,南朝石刻就以南京及周邊最具代表性,石刻很多,其中列入文物保護的就有33處,這其中「失考」墓、也就是連主人名字也不知道的墓就有9處。
大墓一般都有墓誌,雖然也有墓誌風化找不到姓名的情況,可一般找到墓就可以有多種線索來確定主人,可見失考墓大多連墓都沒找到。大大的石刻、明擺的線索在那裡,南朝石刻又是南京的代表文化之一,這么多年過去了就是找不到,作為建築專家的周琦也感到奇怪。
那麼,考古學家們又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呢?已經認定的南朝墓主也大多不對?
南京市博物館考古部副主任王志高,曾寫過多篇有關南朝石刻墓主人身份的考證論文,他一見記者就坦言:南京何止9處墓的「主人」找不到呢?就算是現在大家在各種文章中看到的什麼「梁武帝與簡文帝父子墓」,還有很多人到荒郊野外去尋古,有時還會就他們的事跡感懷一番……可這些墓究竟是不是他們的,「那大多都不準!」
王志高告訴記者:目前對於南朝石刻墓主人悶薯的說法大多來源於民國時期的朱希祖和朱父子。他們寫了《六朝陵墓調查報告》、《建康蘭陵六朝陵墓圖考》、《金陵古跡圖考》等學術專著,主要都是根據一些考古文獻來認定石刻的年代和主人身份,「可那也是推斷的多,現在看來大多數都不準,比如南京的麒麟鋪、方旗廟、石馬沖、獅子沖等地的南朝陵墓神道石刻都需要重新考定。」
王志高告訴記者:目前能確定身份的只有蕭儋、蕭景等為數不多的幾處,其中蕭儋是因為神道中的一塊碑被搭了房子、完整地保留了下來,上面有他的職位、名號,蕭景也是因為神道華表上有他的職位,所以才能確定身份無碧罩告誤。「此外最牢靠的方法就只有找到墓、進行考古發掘,如果從墓誌上找到名字或找到印章什麼的,那當然才能真正確定身份。」
可奇怪的是,南京就這30多處重要的「保護石刻」中,至今卻依然只有5~6處找到陵墓的所在。難道尋墓就那麼困難嗎?那些貪婪的盜墓者會放過如此明顯的目標嗎?
根據石刻為何找不到那些帝王墓?
「找到的有蕭容墓、蕭秀墓、蕭宏墓、蕭偉墓 ……大部分都是考古發掘找到的。」王志高告訴記者,按照帝王們生前身份的高低、陵墓的規制大小,一般墓都在正對神道500米、800米或1000米的地方找到,所有的石刻神道肯定都悔明有對應的墓。在他看來,「這些墓不是不見了,而是沒有去找。」一般來說,地下的東西挖上來如果沒法保護好,還不如就保存在地下,「因此如果不是施工發現了古墓或發現盜墓的跡象,我們是不會主動去找墓挖的。」王志高如是說。
可神道石刻人人能找到,考古隊不去挖,難道就不怕盜墓者去找嗎?不動土挖掘可以,可現在連方位都沒有經初步探測確定,如何保護呢?
就此,南京文物專家蔣贊初、賀雲翱都有話要說,他們認為:作為南京著名的歷史遺存,這方面的考證工作太落後了。有關南朝石刻的基本信息如此缺失,居然從未有人系統地整理過,這幾乎令人難以置信。
古墓若不及時找將會永遠找不到?
那麼這些墓今後還有可能找到嗎?等到找到之時,會不會已經被盜掘一空了呢?「古墓百分之九十以前都已經被盜過。」文物專家們如是說。可盜墓者只要隨葬財寶,就算找到被盜過的墓,好歹也能確定一下主人身份,研究一下當時的墓葬習俗和文化發展情況啊!
但記者卻了解到,這些墓如果不及時被找到,如果已經被徹底損壞,就有可能永遠也找不到了,墓主人將永遠成謎!這是為什麼呢?
王志高告訴記者,他曾經在江寧方青廟參與一座南朝石刻陵墓的考古,當時按照石刻神道方位,認為墓就在正對神道的一處凸起的山包上,結果挖開了整個山包都沒有。
最後考古隊認為「可能是在旁邊的一處山包里」,可是前幾年江寧開發濱江開發區,已經把那個山頭推平了,這才知道考古隊一開始就判斷錯了。「這要是當時推土機一下就推平了,沒及時發現沒停工,這座墓瞬間就徹底損毀了,永遠也找不到了。」考古專家表示:這類開發不僅會變化當地的地形,使得墓按照常理找不到,還有可能使古墓永遠滅失。南朝石刻究竟有多少是因此而墓葬難尋?又有多少還存於世上?沒找到的原因究竟是什麼?有關南朝石刻謎團遠不止這一個。
神道盡頭的墓主為何會神秘消失
朱氏父子曾經在《六朝陵墓調查報告》裡面提到:神道石刻到墓地的距離大約在800~1000米的范圍內,而且墓葬是在神道的中軸線上,兩者朝向是一致的。「依照這個結論,我們曾經很順利地找到了南朝的墓葬,比如蕭恢墓和蕭儋墓。」曾多次參加六朝陵墓考察的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賀雲翱告訴記者,既然多次考古發掘證明了依據神道石刻能夠找到墓地所在,為什麼一千多年之後,那些守護者(神道石刻)和它們的主人會失去聯絡呢?
其中一個原因是社會建設帶來的地形、地貌的變化。賀雲翱說:「比如江寧的宋武帝劉裕初寧陵石刻。我們知道,江寧是近年來發展比較快的一個地方,那邊要蓋房子搞工程,開山、炸石的很多,這么大的動作肯定會使當地的地形地貌發生變化,而這正是我們進行考古勘探時很重要的一個依據,一旦被破壞,會給我們尋找陵墓設置很大的障礙。」而記者從南京市博物館研究員王志高處也了解到相關的事實。
第二個原因是石刻被人為挪動過。南朝的神道石刻和墓葬之間原先有一個相對固定的位置關系,一旦石刻被挪動了位置,就會出現失之毫釐、謬以千里的效果。「比如原來石刻是50度角擺放的,你把它搬一下變成80度角,那兩者指示的1000米外的陵墓的距離就相差非常大了。以1000米為半徑畫個大圓?這個勘探面積大得不得了,現在看來是不現實的。」賀雲翱告訴記者,之所以宋武帝劉裕墓到現在還沒找到,也和這個原因有關。「朱先生在解放前的一次考察中發現,劉裕陵神道上的石麒麟是淹沒在泥土裡面的。而上世紀50年代,為了保護南朝石刻,就對這對石麒麟進行了提升,也就是在這個過程中挪動了位置。現在看來,已經很難再去考證它們原來的位置了。」還有一種更壞的可能性。由於南朝石刻過去長期處在一個缺少保護的環境里,很多在當地修路或者搞建築的工人缺乏認識,他們會以為這只是一些普通的石頭雕塑,就把那些體積小的龜趺、石碑拿去修路了,這種可能性也不能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