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哲學院博士生導師
㈠ 泣求人大研究生初試的分數線
單科分數線政治50,英語50.專業課90,90總分320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 馮俊教授
近期論文:
1.Western Philosophy Studies in China over the Last Ten Years,
Journal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English Edition),2007.No.1.
2.讓-保羅•薩特和以塞亞•伯林自由觀之比較,人民出版社 《哲學家》,2006年10月。
3.哲學之樹常青,《光明日報》,2006.11.6。
4.儒學的人文精神,《新華文摘》,2006年第8期。
5.怎樣將大學辦得讓人民滿意,《中國高教研究》,2005年第10期。
6.19世紀中後期法國新批判主義哲學述評,《當代法國哲學諸論題》,人民出版社,2005.3.
7.德里達的「解構」:後現代主義哲學的焦點,《中國人民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研究報告——精品與評價》,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
8.18世紀法國啟蒙哲學特點的重新審視,《法蘭西思想評論》,同濟大學出版社2005年5月。
9.從現代主義向後現代主義的哲學轉向,《中華讀書報》,2003.12.31第15版
10.論全球化背景下我國高等教育的國際化,《中國軟科學》,2003.1
11、樹立良好學風是發展繁榮哲學社會科學的保障,《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2年第3期。
12、「精神論運動」哲學思想述評,載《思辨之幸福》,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9
馮俊,1958年生,湖北省英山縣人,哲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哲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研究領域:外國哲學,特別是法國哲學和英國哲學。英語精通,法語熟練。著有《笛卡爾第一哲學研究》、《當代法國倫理思想概論》、《法國近代哲學》、《開啟理性之門》、《後現代主義哲學講演錄》、《行走於教育與哲學之間——馮俊教育講演錄》等著作、譯著、教材十餘部,多次獲得省、部級獎勵。
獲獎:
1、1993年被國家教委選入「全國作為跨世紀學術帶頭人培養的100名優秀中青年科技人員」出國項目
2、國家教委 「優秀教材二等獎」,《西方哲學史新編》)(集體獎中主要參加者,1995)
3、北京市優秀課程二等獎,「西方哲學史課程」(與張志偉,李秋零三人一起合得,1997)
4、 1997年被列入「北京市跨世紀哲學社會科學百人工程」(1997—2000)
5、1998年被批准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6、2001年入選為「北京市新世紀哲學社會科學百人工程」(2001-2005)。
7、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2004年。
8、北京市教工委高校領導幹部理論學習優秀論文一等獎,「樹立良好學風是繁榮和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保障」(獨著,2004.8)
9、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一等獎,《後現代主義哲學講演錄》,(第一作者,2004.11)
10、北京市委宣傳部優秀理論文章一等獎,2006.10
11、北京市教工委高校領導幹部理論學習體會文章一等獎,2006. 10
12、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二等獎,《開啟理性之門》(個人專著),2006.12
13、教育部第四屆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法國近代哲學》(個人專著),2006.12
14、北京市 「十五」期間教育外事先進個人,北京市教育委員會評選。 社會兼職:
中華全國外國哲學史學會理事長
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副理事長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評審組專家
教育部高等學校哲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全國高校教學研究會副理事長
教育部學科發展與專業設置專家委員會委員
中國歐盟協會副會長
中國亞非發展交流學會顧問
中國人權學會常務理事
北京大學外國哲學研究所(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學術委員會委員、兼職研究員
韓東暉,山東濟南人,1971年生,哲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副教授,外國哲學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近代西方哲學、英美哲學和中西哲學比較。承擔的科研項目有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西語言哲學比較研究」等。在《中國社會科學》、《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等刊物發表論文多篇,參與撰寫《智慧的探險——西方哲學史話》(主編)、《西方哲學史》等教材。譯有《牛津西方哲學史》、《勞特利奇西方哲學史•第一卷》(合譯)等。主持建設「哲學在線」網站。
講授課程:
西方哲學導論
維特根斯坦《邏輯哲學論》
康德《純粹理性批判》
西方哲學智慧
外文哲學原著選讀
西方哲學問題
西方哲學研究方法
林美茂,1961年生,福建人。日本愛知大學學術博士(哲學),現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古希臘哲學,日本哲學,公共哲學
社會兼職:
中國人民大學孔子研究院日本儒學研究中心主任
中華日本學會理事、中華日本哲學會常務理事
日本愛知大學客座研究員
日本東京大學客座研究員
中外散文詩學會主席團成員
聶敏里,1971年出生,1999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哲
學系外國哲學專業,獲哲學博士學位。1999年在中國人民
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教研室獲得教職,從事教學科研工作
至今,現在學術專業職稱為副教授。主要從事古希臘哲學的
教學和研究,在前蘇格拉底哲學和亞里士多德哲學研究方面
有專門造詣,開設有多門研究生專業課程,並長期教授研究
生古希臘語。
歐陽謙,1958年生,貴州人,哲學博士。現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主要著作有:《人的主體性與人的解放》、《20世紀西方人學思想導論》、《西方哲學智慧》。
研究方向為現代西方哲學。
中國現代外國哲學學會理事
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學術委員
台灣中華仁學會學術委員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專家委員會專家庫成員
㈡ 常晉芳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
常晉芳,1976年出生於山西,哲學博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的副教授,同時也是碩士生導師。他的學術生涯豐富多彩,自2009年9月起,他在人大哲學院任職並指導碩士研究生。此前,他曾於2008年至2009年擔任講師,2006年到2008年在清華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2002年至2006年在中山大學擔任講師和所長助理。
在教育經歷上,常晉芳的學術道路始於1999年,他在中共中央黨校攻讀馬克思主義哲學博士學位,導師為崔自鐸教授,其博士論文探討了網路哲學。他的學術研究領域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哲學和全球化與信息化問題,曾擔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哲學學部秘書處秘書和中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認識論研究分會秘書,還曾負責多個學院的班主任工作。
他的學術成果顯著,專著《網路哲學引論》獲得廣東省優秀社會科學著作出版資助,他還出版了多部獨著和合著,涵蓋了網路哲學、全球化、中國大眾文化等多個主題。在學術期刊上,他的論文探討了全球化主體、網路倫理、當代中國文化走向等問題,展示了其深入的理論研究和廣闊的學術視野。
除了學術研究,常晉芳還參與了多項科研項目,包括中國人民大學的全球化與信息化研究和教育部的重大課題,以及關於網路時代人類存在方式的研究。他的工作不僅限於學術界,還包括為政府機構提供咨詢報告,如網路文化發展和管理的研究。
㈢ 人大美女博士舉報教授騷擾,王教授65歲脫衣秀身材,錄音太瘋狂!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在讀博士生王迪實名舉報其導師,即原黨委書記兼副院長、博導王貴元教授。王教授被指控於2022年5月21日性騷擾且強制猥褻學生王迪,並要求與學生發生性關系。王迪因拒絕遭到報復,被迫在兩年內面對老師的威脅,無法畢業。
兩年間,王教授步步緊逼,王迪試圖通過錄音和視頻曝光這一不公。錄音內容揭露了性騷擾的實情,沒有任何辯解餘地。王迪試圖用「父女關系」來緩和局面,但導師持續無視其拒絕,導致氣氛窒息,情緒憤恨。
整理文字版,導師與王迪的對話片段如下:
導師試圖拉近與王迪的關系:「不是說好是父女嗎?」
王迪回應:「父女是血緣關系以外的關系,沒有血緣關系的我們不能有親密接觸。」
導師卻提出:「那不行,我們可以親一下。」
王迪堅持:「不行,不能有這種接觸。」
導師繼續試圖接近:「你可能不了解,男的覺得身心交流很重要,但小棉襖關系更長久。」
王迪明確表示:「當小棉襖更長久,但不能有這種親密接觸。」
導師則不斷強調:「當小棉襖可以一直保持關系,與我交流。」
對話中,導師多次試圖超越師生界限,王迪則堅決抵制,強調其與導師之間的關系必須保持在師生范圍內。
王迪將證據整理成視頻,錄音揭露了導師的猥瑣行徑。她在網上公開了視頻、聊天記錄以及錄音,希望得到公眾的支持與轉發,以揭露此事並要求正義的執行。
㈣ 中國現代哲學奠基人
石峻(1916~1999) 著名的中國哲學史專家、佛學家、教育家。中國近現代哲學史學科的奠基人 。
湖南零陵(今永州市)人,曾用名石易元、石鳳崗等。曾任武漢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兼圖書館主任、北京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北京師范大學哲學系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教授兼博士生導師等。他執教六十年間,先後開過「哲學概論」、「倫理學」、「老莊哲學」、「孔孟哲學」、「邏輯學」、「史料學」、「中國近現代哲學」、「印度哲學」、「中國佛學」、「中國哲學史原著選讀」等十餘門課程。 在長期的教學生涯中,他出過不少專著,還研究過佛學,教書育人,桃李滿天下。
個人簡介
石峻曾任中國人民大學校學術委員會委員。曾擔任中國哲學史學會副會長及顧問、中國現代哲學史研究會會長、中國宗教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倫理學會理事、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成員。1999年4月15日在北京病逝。一生從事中國哲學史的研究,成績卓著,人稱「石公」。
編寫著作
主編《中國近代思想史講授提綱》、《中國哲學史參考資料》、《漢英對照中國哲學名著選讀》,並參與《中國哲學史》、《中國佛教思想資料》的編寫工作。
個人履歷
1916年,石公生於湖南零陵(今永州市),自小在其父的教育、熏陶下,接觸了大量宣傳新思想的進步書籍。中學時代,石公的理科成績很好,特別是數學和物理,深得當時長沙廣義中學校長的賞識。他因為對「國學概論」這門課程的興趣,自學了梁啟超的《清代學術概論》和胡適的《中國哲學大綱》,第一次接觸到中國哲學。後來,又在數學教員楊炎和的推薦下,細讀了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當時只有上卷),於是立志到北京去讀哲學。1934年,終以優異成績被北大哲學系錄取。在大學期間,他幾乎選聽遍了北大所有文科著名教授的課,同時還保持了自己對自然科學的濃厚興趣。1938年,石公留校任教,為其導師湯用彤做助手。1948年,受聘於武漢大學哲學系,任副教授,並兼任武漢大學圖書館主任。1952年,石公到北大,與馮友蘭、張岱年等教授一起在國內首開「中國近代哲學史」課程。1955年,為籌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又被調入人大,任哲學史教研室主任,1963年晉升為教授,兼校務委員。1981年,在國務院批准下,成為中國首批中國哲學史專業博士生導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