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大學張志勝老師
Ⅰ 東南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的學院簡介
東南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的前身可追溯到1916年創辦的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工藝專修科,上世紀30~50年代,經歷國立東南大學工科機械預科、國立中央大學工學院機械工程系、南京大學工學院機械工程系等,50~80年代更名為南京工學院機械工程系,1988年更名為東南大學機械工程系,2006年成立東南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在九十年的辦學歷史中,茅以升、周仁、周惠久、吳學藺、嚴濟慈、錢鍾韓、柏實義、陳學俊、曾德超、楊立銘、顏鳴皋、趙仁鎧、王國金、童秉綱、丁衡高等知名學者、兩院院士先後在機械工程學院工作或學習過。九十多年來, 機械工程學院不僅為我國機械、電子等工業領域輸送了逾萬名畢業生,而且支援了校內外能源動力、航空、自動化、儀器科學、汽車、材料等學科和專業的創建和發展,為我國高等教育事業和國民經濟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機械工程學院目前擁有機械工程一級學科博士授予權、博士後流動站,擁有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車輛工程、工業設計和製造業工業工程六個二級學科博士點/碩士點。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二級學科2005年被評為江蘇省重點學科, 2006年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培育點,2007年獲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學院以「211工程」、「985 工程」為契機,著重研究現代裝備設計製造中的共性技術,包括數字化及其集成開發技術,製造系統與過程的體系建模、柔性可重組及質量保障技術,機電系統質量監控、電磁兼容與環境可靠性技術,納米製造、超精密加工與微機械等技術,在新型光源及裝備、智能汽車與工程車輛、數控機床、半導體集成電路專用設備、微特機械等現代自動化裝備的設計、製造、自適應控制、質量保障、電磁兼容等方面做出了自己的特色。
機械工程學院近年來承擔並完成了國家重點基礎研究(973)預研計劃、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國家科技攻關、國防重大科研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和面上等大量國家級項目,同時積極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注重科研成果的轉化及產業化工作,先後承擔江蘇省13項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建設總經費達2億多人民幣,在將高新技術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方面做出了富有成效的貢獻。九十年代以來,學院獲得國家級科技進步二等獎 1 項,部省級一等獎6 項,二等獎 20 項,三、四等獎 40 項,各種專利 60 項。部分成果達國際或國內先進水平,並已應用於生產實際,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在基地建設方面,近年來成功建成「江蘇省微納生物醫療器械設計與製造重點實驗室」、「新型光源技術與裝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江蘇省電磁兼容測試平台(牽頭單位)」、「江蘇省數控機床工程中心」、「江蘇省紡織機械工程中心」、「江蘇省板材加工工程中心」及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機電綜合工程訓練中心」。這些基地的建設為學科的進一步快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學院圍繞高素質人才培養目標,集成、整合、深化已有教學成果,形成了科學規范的教育體系,建設有國家精品課程「機械設計」、「機械工程測試與控制技術」、「機械製造實習」和「微機系統與介面」。編著有「機械原理」、「機械設計基礎」等經典教材,以及多本國家十五、十一五規劃教材。2000以來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和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2項、一等獎4項。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2003年被評為江蘇省首批品牌專業,2007年被教育部批准為「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2007年順利通過我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機械動力類工程創新人才培養實驗區」2007年入選國家「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建設項目」。學院培養的畢業生因具有專業基礎扎實、知識全面、具有較強創新精神和能力等特點深受企事業單位的歡迎,多數學生已成為各自領域的技術骨幹、推動機械製造業科技進步的有生力量。
學院學生活動豐富多彩。所組建的團隊在全國「挑戰杯」大學生創業大賽中兩次捧杯,在全國「挑戰杯」科技作品大賽、世界機器人足球大賽及全國、全省機械、電子、物理、數學等學科競賽中屢創佳績。注重學生社會實踐能力和人文素養的提高,多年堅持開展「名著選讀」活動,學生社會實踐小分隊多次分獲團中央、江蘇省優秀社會實踐小分隊稱號。學生的國際及境外交流活動廣泛,與美國、日本、德國、義大利、法國及香港、台灣地區開展多種形式的交換生及假期實習活動。
學院積極跟蹤國際學術前沿,增強國際國內學術交流,推進多學科交叉融合,先後獲得中英、中加、中澳等政府間大學合作計劃資助,與諸多國際學術機構建立了廣泛的合作關系,。同時,積極選拔優秀青年教師出國進修、訪問或參加國際會議。近 年來,赴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瑞士、德國、英國、日本等國進修訪問的教師達 60 餘人次,推動了學院整體學術水平的提高,擴大了學院的影響力。
現有教師隊伍中擁有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新世紀優秀人才」、「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 、江蘇省「青藍工程學術帶頭人」 、江蘇省教學名師等入選者21人。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學科梯隊2006年度被評為江蘇省科技創新團隊,機械設計製造系列課程教學團隊2008年被評為國家級教學團隊。
隨著九龍湖新校區四萬平方米的機械工程樓群的落成,機械工程學院迎來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我們將在機遇、希望與奮斗中迎接挑戰、形成特色、創造優勢,為經濟的發展、人類的進步和中華民族的騰飛做出更大的貢獻。 機械工程學院行政負責人 職務姓名工作分工辦公室院長湯文成全面負責學院行政工作,分管學科建設工作337副院長張志勝分管學生工作317副院長賈民平分管本科教學及實驗工作313副院長陳雲飛分管研究生培養工作,協管學科建設工作329副院長倪中華分管科研工作329副院長張文錦分管機電綜合實驗平台工作工培中心主任張遠明分管工培中心工作機械製造及自動化系 主任:孫蓓蓓 副主任:幸研 機械電子工程系 主任:王興松 副主任:田夢倩 設計工程系 主任:錢瑞明 副主任:陳敏華 工業工程系 主任:蘇春 副主任:肖鋒 工業發展與培訓中心 主任:冀民 電光源研究中心 常務副主任:呂家東 副主任:李健康 副主任:何榮開
Ⅱ 東南大學機械電子工程研究生具體情況
東南大學機電系的蔣全興教授主要搞電磁兼容,跟軍工有些合作,不過已經退休,被學校返聘,但不已經不計劃招生,可報他的弟子周忠元;王興松教授主要搞機器人、自動化控制等;張志勝教授主要是軟體編程方面;羅翔副教授主要是搞機器人的;毛玉良主要搞硬體電路的,不如嵌入式什麼的;其他老師在科研方面似乎沒有什麼可說的,如果只是要個畢業證,報哪個導師都無所謂。如果有什麼想了解的可以問我!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上海大學是211院校,而東南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以及浙江大學是985院校。就機電實力而言,浙大顯然是最好的,上海大學的機電也很強,不過因為不是985院校,所以比較好考,上海交大機電實力也很強,其次同濟、南航的機械也比較不錯,再次為東南大學與南京理工。就業方面,機械專業就業都不錯,各個企業單位對各個學校的看法不一,外企比較看重名校,例如浙大、交大等,而民企在看學校實力的同時,更看重個人能力,當然學校的好壞也體現了個人的能力。國企也非常看重學校的專業實力,例如很多機械重工等企業都比較喜歡到南航去開宣講會,尤其是航天或軍工。2011年的就業很不錯,機械研究生找的工作薪水一般在6000-10000RMB,說實話如果實力夠好,可以考慮浙大、交大,如果把握不大,在考慮同濟,剩餘幾個學校綜合性價比都差不多,只是東大因為是985,可能難考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