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西南大學鄭教授

西南大學鄭教授

發布時間: 2025-01-18 10:49:07

1. 西南大學育才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的師資力量

教授名單
郭久麟 胡國強 何休
劉開壽 李茂康 李顯福
秦玉明 粟多貴 蘇光文
邵健 湯立民 徐光烈
楊思聰 鄭遨 鄭尚澤
漢語言文學系師資隊伍
姓名 職務 職稱 電話
蘇光文 主任 教授
可曉鋒 副主任 講師
粟多貴 教師 教授
郭久麟 教師 教授
湯立民 教師 教授
何休 教師 教授
蒲健夫 教師 副教授
潘大德 教師 副教授
洪傳信 教師 副教授
李元俊 教師 副教授
黃代興 教師 副教授
冉紅音 教師 副教授
高阿蕊 教師 講師
彭波 教師 講師
劉剛 教師 講師
李燕波 教師 助教
吳軍校 教師 助教
巫桂英 教師 助教
龔秋萍 教師 助教
吳露 教師 助教
董贇 教師 助教
臧海濤 教師 助教
劉佩偉 教師 助教
周曉英 教師 助教
張舒敏 教師 助教
張瑞利 教師 助教
田莎 教師 助教
田冬梅 教師 助教
新聞系師資隊伍姓名
職務 職稱 電話
劉開壽 主任 教授
屈弓 副主任 講師
李顯福 教師 教授
鄭遨 教師 教授
秦玉明 教師 教授
邵健 教師 教授
張慶豹 教師 主任編輯
楊艾娟 教師 副教授
周富榮 教師 副教授
王晶 教師 副教授
彭朝開 教師 副教授
謝新蓉 教師 講師
王乃考 教師 講師
陳迪 教師 助教
張利花 教師 助教
林郁 教師 助教
趙麥妮 教師 助教
李賽可 教師 助教
童偉鵬 教師 助教
顧軍霞 教師 助教
對外漢語系師資隊伍
姓名 職務 職稱 電話
徐光烈 主任 教授
苗春華 副主任 講師
李茂康 教師 教授
楊思聰 教師 教授
徐志奇 教師 副教授
彭永昭 教師 副教授
周明富 教師 副教授
張潔琳 教師 副教授
沈誠貴 教師 副教授
陳 蔚 教師 副教授
曾鋼成 教師 副教授
陳永蘭 教師 助教
魏 錦 教師 助教
董晨峰 教師 助教
薛迎春 教師 助教
曾小鵬 教師 助教
楊雪梅 教師 助教
王淑怡 教師 助教
彭嵐 教師 助教
楊芬 教師 助教
楊艷輝 教師 助教
大學語文部師資隊伍
姓名 職務 職稱 電話
黎明 主任 副教授
鄭尚澤 教師 教授
余雲華 教師 副教授
王揚福 教師 副教授
毛淑芳 教師 副教授
牛希鱗 教師 副教授
任相元 教師 副教授
黎久新 教師 副教授
堯幻丁 教師 助教
葉通賢 教師 助教
孫銀瓊 教師 助教
張保強 教師 助教

2. 西南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的校友風采

謝晉超,男,1941年5月生,四川省成都市人,漢族,中共黨員。1963年畢業於西南師范學院數學系,曾任成都七中數學教研組組長、現代教育技術中心主任,同時還擔任四川省數學會常務理事,成都市教育學會理事,中學數學教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他還擔任成都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客座教授,四川師范大學教育碩士研究生導師
在教學工作中,教學成績顯著,教學科研成果有三次分別獲得四川省政府和成都市政府獎勵。
先後榮獲成都市優秀教師、市勞動模範(1985),四川省特級教師,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拔尖人才(1988、1994、1998),中國數學奧林匹克高級教練員(1991),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1993),95年經國務院批准為94年度享受國家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1996年中央電視台「東方時空』節目「東方之子」對他作了專題介紹。2000年被評為成都市中小學教育專家。
施武傑(43年4月-- ) 江蘇崑山人,男,漢族,64年四川師范大學本科畢業,81年西南師范大學研究生畢業,獲四川大學理學碩士學位。87年破格晉升為教授,96年起至今任基礎數學專業博士生導師。曾任西南師范大學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數學研究所所長、校科協副主席。中國數學會第六、七屆理事,四川省和重慶市數學會副理事長,政協重慶市第十屆、第一屆委員。國際刊物《群論雜志》首屆編委。現為美國《數學評論》、德國《數學文摘》評論員。是重慶市勞動模範(88年)、政府特殊津貼享受者(92年)、曾憲梓教育基金會高師教師獎二等獎得主(93年)、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96年)、重慶市優秀科技工作者(02年)。從事代數、群論、有限單群的教學和研究工作。自87年以來先後30餘次出國訪問,講學或參加國際會議。共主持或主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共7屆,發表論文110餘篇,所提出的用「元素的階之集」研究群在國際上產生較大的影響。已培養6屆博士生10人, 正指導博士生7人。6項科研成果先後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三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三等獎以及重慶市自然科學三等獎。
段澤勇,男,1957年7月出生,四川蓬溪人,現任重慶市統計局副局長。1982年畢業於西南師范學院(西南大學前身之一)數學系。1991年7月在英國格拉斯哥大學攻讀基礎數學(無限群理論)獲博士學位。1995年加入中國致公黨,先後擔任基層支部副主委、主委、區委主委、市委常委。
1984年12月至2004年9月在西南師范大學任教,1986年任講師,1992年任副教授,1994年任教授。2001年兼任西南師范大學監察處副處長,2002年2月任西南師范大學圖書館館長。重慶直轄市第一屆、第二屆政協委員,致公黨重慶市委常委,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段澤勇於1982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於西南師范學院數學系,考入吉林省四平師范學院攻讀基礎數學碩士學位,1994年獲碩士學位後返回西南師范學院從事教學科研工作。1988年8月至1992年2月公派英國格拉斯哥大學攻讀基礎數學(無限群理論)的博士學位,如期完成學業後,1992年2月攜家人回國。
段澤勇在無限群論方面完成了一系列高質量的研究論文並在國內外有影響的數學專業刊物上發表,合作撰寫出版《無限群論基礎》專著,主持編撰《高等數學與解析幾何》教材。主持或參與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省部級科研項目,多次獲省部級科研獎勵。多年來,長期堅持給本科生和研究生講授基礎課程,多次獲得優秀教學獎,1999年獲曾憲梓基金優秀高校教師獎。
周賢偉,男,四川成都邛崍市人,北京科技大學通信工程系。1963年出生,博士後、教授、博士生導師。1986年畢業於西南師范大學數學系獲學士學位,1992年畢業於鄭州大學數學系獲運籌學研究方向碩士學位,1999年6月畢業於西南交通大學獲博士學位;2001年從北京交通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出站。
1986年至1999年在中國人民解放軍鄭州防空兵學院戰術室工作,少校軍銜,現任北京科技大學通信工程系主任兼書記。
國家科技條件平台建設、國家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專家,《電波科學學報》編委。2006年獲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主要從事自組織網路、移動通信、寬頻通信網與安全技術、軟體無線電和通信中的調度理論等領域的研究工作,在組合最優化研究領域提出了變工時的調度理論;作為項目負責人曾主持國家863項2目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1目項、國家中小企業基金項目1項、中國博士後基金2項、總裝備部預研項目3項,作為主要項目負責人參與國家863重大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橫向項目多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項,在《microwave and optical technology letters》、《電子學報》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60多篇,其中10多篇被SCI、EI收錄;作為主編在國防工業出版社主持出版編著或專著:12部,其中《移動IP與安全》、《IP組播與安全》、《差錯控制編碼與安全》和《寬頻無線數字通信技術》等。
戴宇,男,1953年9月出生,四川綿陽人,1981年畢業於西南師范學院(西南大學前身之一)數學系。2003年評為中學數學研究員。1999年被聘為西南師范大學數學教育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2004年被聘為西南師范大學數學與財經學院兼職教授,中國數學奧林匹克高級教練。1990年至今任《數學教學通訊》編委。
1981年至今在西南師大附中任教26年,3次被評為西南師范大學優秀教師,北碚區先進德育工作者,2005年獲蘇步青數學教育獎。長期擔任重慶數學奧校主教練,培養的學生獲全國高中數學聯賽一等獎42人次,其中2名進入全國冬令營,1名進入國家集訓隊。
積極進行教育科研工作,在《數學教育學報》等刊物上發表論文11篇,主編多種數學讀物。
彭智勇,男,生於1963年2月3日,中共黨員,博士,研究員,國家督學。1988年畢業於西南師范學院(西南大學前身之一)數學系。現任中國共產黨重慶市委員會委員,政協重慶市委委員,中共重慶市委教育工委書記,重慶市教育委員會主任。
主要工作經歷
1988.07-1991.07 重慶巴蜀中學教師。
1991.07-1994.07 重慶巴蜀中學教工團支部書記。
1994.07-1994.11 重慶巴蜀中學副主任。
1994.11-1998.05 重慶巴蜀中學常務副校長。
1998.05-2000.05 重慶市教育委員會主任助理、工委委員。
2000.05-2004.04 重慶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工委委員、重慶市教育委員會機關黨委副書記。
2001.06-2004.04 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兼)。
2004.04-2006.02 中共重慶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重慶市教委副主任(正廳局級)。
2004.04-2006.03 重慶教育學院黨委書記(兼)。
2006.03-至今 中共重慶市委教育工委書記、重慶市教委主任。
孫道杠,男,高級講師,四川開江縣人,1939年3月出生。民革黨員。1961年畢業於西南師范學院(西南大學前身之一)數學系。1961年至1983年在重慶市23中學任教並擔任數學教研組組長。1983年至1999年任重慶市北碚教師進修學校教研員。曾任民革重慶市市委委員,民革北碚區委副主委。
1988年獲四川省特級教師稱號,1991年北碚區人民政府授予「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稱號。1990年當選北碚區政協常委,1993年當選為重慶市第12屆人大代表,1996年當選重慶直轄市首屆人大代表。1996年當選為重慶市北碚區教育學會自然學科分會理事長,1979年至今任《數學教學通訊》編委。
主要貢獻:長期致力於中學數學教學、教研和教材改革研究,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較高的理論研究水平。特別是1978年以來,積極從事平面幾何教學與教材改革,對解決學生平面幾何入門難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編寫了多套初中數學教材。1997年他作為研究人員之一的「大面積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教改實驗」獲得全國師范院校基礎教育改革二等獎。出版了10餘本數學讀物,發表了30餘篇論文。《中國古代數學的世界冠軍》獲四川省教育科研二等獎和優秀科普作品一等獎,《培養學生創造性能力的嘗試》獲重慶市教育科研二等獎。
唐霞賓,男,中學研究員(教授級),重慶開縣人,1939年3月出生。1961年7月畢業於西南師范學院(西南大學前身之一)數學系。1961年8月到重慶市兼善中學任教至1999年4月退休。教齡近40年。
1979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89年9月榮獲全國優秀教師稱號。
1991年9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中學特級教師稱號。
1999年1月被重慶市評為中學教師研究員職稱。
曹黎楓,女,山東省城武縣人,1948年7月出生。1982年春畢業於西南師范學院(西南大學前身之一)數學系。現任重慶巴蜀中學數學高級教師、研究員,中國數學奧林匹克高級教練員,重慶市中學高評委委員數學組組長,重慶市數學學會常務理事,重慶市教育學會會員。重慶教育學會特級教師分會副理事長。
1989年榮獲重慶市優秀教師的光榮稱號;1995年3月被評為重慶市「巾幗標兵」,同時授予重慶市「三·八紅旗手稱號」;1995年4月,重慶市人民政府決定授予重慶市先進工作者稱號,頒發重慶市勞動模範證書和獎章;1997年榮獲香港柏寧頓(中國)教育基金會第三屆「孺子牛金球獎」;1997年4月,當選為重慶市第一屆黨代會代表,主席團成員;5月榮獲中華全國總工會「五·一」勞動獎章;1997年6月,光榮地當選為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1999年2月被評為中學研究員。1999年4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駱隆森,男,漢族,1942年8月生,四川金堂人,1966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7年9月畢業於西南師范學院(西南大學前身之一)數學系。現任成都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曾任中共成都市委副書記、市政府常務副市長,十屆成都市政協主席、十一屆成都市政協主席。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八、九屆四川省政協常委,四川省第十屆人大代表,六、七、八、九次成都市黨代會代表,六屆成都市委委員,成都市第十四屆人大代表。
簡大鈞,男,1944年7月出生,四川西充人,1966年畢業於西南師范學院(西南大學前身之一)數學系。高級政工師,中共十三大、十四大代表。現為無錫市委委員,江南大學黨委書記。
1987年1月任濟南鐵路局黨委書記,1993年6月任南京鐵道醫學院黨委書記,2000年6月任無錫輕工大學黨委書記.
冉啟文,男,哈爾濱工業大學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重慶人,1963年4月出生。中國數學會會員,美國數學會會員,IEEE會員,ACM會員。
冉啟文於1983年畢業於西南師范大學(西南大學前身之一)數學系,並被分配到重慶大學任教。1985年考入哈爾濱工業大學數學系攻讀碩士學位,次年再次考入中國科學院應用數學研究所應用概率統計專業攻讀碩士學位。1988年取得理學碩士學位並進入哈爾濱工業大學任教。1995年晉升副教授,次年獲得應用數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資格,同年,考入哈爾濱工業大學計算機系計算機應用專業攻讀博士學位。1999年獲得博士學位後於次年進入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博士後流動站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在此期間參與香港理工大學計算機系的聯合課題「分數傅立葉變換理論及應用」的研究。2002年博士後流動站出站,回到哈爾濱工業大學數學系任教,次年獲得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資助再次與香港理工大學計算機系進行聯合課題研究,同年晉職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2004年獲得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物理電子學二級學科的博士生導師資格。
二十多年來,主要的學術研究興趣是小波理論和分數傅立葉變換理論及其在光學、通信、圖像處理和信號處理等領域的應用,主持和參與完成十五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省部和校級基金課題、863國家高技術研究課題、973國家重大基礎研究課題,獲得航天部科技進步獎一項,黑龍江省教學成果獎兩項,出版學術專著四部、教材一本,在國內外學術期刊正式發表學術研究論文四十餘篇。
鄭啟睿:一九六四年畢業於西南師范學院數學系。現任學校教師,中學高級教師。一九九三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
劉高田,1963年自西南師范大學數學系畢業,1989年被國家教委、人事部、全國教育工會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並授予人民教師獎章,1993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中共四川省委表彰為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徐存旭,1996年畢業於西南師范大學數學系,在2003年的青年教師上課評 比中,獲得杭州市和浙江省青年教師上課比賽第一名,全國一等獎,將代表浙江省參加全國說課比賽。2004年獲杭州市第九屆教壇新秀。
滕發祥,1967年西師數學系畢業,重慶文理學院,教授,1991年評為重慶市教育系統「優秀共產黨員」,同年重慶市政府授予「優秀教師」稱號,1994年獲曾憲梓教育基金全國高等師范院校教師三等獎,1999年評為重慶市高等學校「優秀共產黨員」。

3. 教師必讀的十本書

1、《學記》2、《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我的為師之道》3、《回世界上最聰明的答孩子》4、《怎樣讀懂學生——心理特級教師的建議》5、《優秀教案》6、《讀書是教師最好的修行》7、《致教師》8、《怎樣讀懂學生——心理特級教師的建議》9、《從平凡到卓越:25位優秀班主任的故事》10、《教育方法學》。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非常感謝!

4. 西南大學B區(榮昌校區)原國民畜牧學院,誰可以具體的介紹

西南大學榮昌校區,前身為始建於1938年的建華高級農業職業學校,抗戰時期為國民政府中央畜牧實驗所、農業實驗所和血清研究所所在地,解放後為國內著名的四川省榮昌畜牧獸醫學校,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升建為四川畜牧獸醫學院。2001年經教育部批准,與原西南農業大學、中國農科院柑桔研究所合並組建新的西南農業大學,設立榮昌校區。2005年7月,西南農業大學與西南師范大學合並組建西南大學,校區更名為西南大學榮昌校區。
校區位於成渝高速公路、成渝鐵路中段的「中國畜牧科技城」、重慶國家現代畜牧業示範區核心區——榮昌縣城,是重慶市園林式單位,佔地462畝、校舍建築面積14萬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值5221萬元,圖書館藏書32萬余冊,數字資源48.72萬冊,並與本部實現VPN鏈接。全日制在校本科學生4100餘人,碩士研究生60人;各類成人教育、函授教育、校外辦學點學生1500餘人。在職教職工近50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級職稱107人,講師等中級職稱174人;具有博士學位22人,碩士學位123人;農業部獸葯審評委員會委員1人,重慶市學術帶頭人及後備人選2人,重慶市高校中青年骨幹教師2人,重慶市322人才工程一二層次人選1人,省部級中青年突貢專家1人,重慶市高校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資助計劃人員8人,重慶市優秀教師3人;碩士生導師24人。
校區設有中國畜牧科技城獸葯研發檢測技術中心、動物疾病快速診斷防治中心、畜禽健康養殖技術中心、名優魚類養殖技術中心、牧醫漁業管理軟體研發中心、牧醫漁業經濟研究中心、牧醫漁業信息咨詢司法鑒定中心、牧醫漁業人才培訓中心。擁有川牧飼料總廠、科信動物葯品廠、實習牧場、實習漁場、動物醫院、標本廠、計算機中心、電子政務、電子商務、物流市場等設施齊全的教學實習場所。2004年與榮昌8家大型GMP獸葯企業建立了「8+1」校企聯合體,實現資源共享,互利雙贏。還與川渝兩地多家企事業單位、政府部門建立了長期友好合作關系,開辟了師生校外教學實驗實習基地。
校區設有動物科學系、動物醫學系、水產系、商貿系、信息管理系、基礎部和成教部等教學單位。有動物科學、動物醫學、水產養殖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市場營銷、公共事業管理等7個普通本科專業。預防獸醫學、臨床獸醫學為省部級重點學科;淡水魚類養殖學、中獸醫葯物學、畜產品加工學、動物傳染病學、動物遺傳學為省部級重點課程;畜產品加工學為市級精品課程。畜牧學、獸醫學、水產、化學、管理學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初步形成了以畜牧、獸醫、水產為主,覆蓋牧漁業產前、產中、產後各環節,農、管、工多學科、多層次、多形式的辦學格局。
校區近年來承擔了一批國家、省市重大科研、技術推廣課題,20多項科研成果獲得國家、省部級科技獎勵,3項獲國家發明專利。其中小鵝瘟、豬丹毒、豬偽狂犬病檢測方法等被農業部列為全國動物疫病檢測規程;王永才教授主持的「植根西部畜牧業沃土,培養高素質創業人才」成果榮獲第六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左福元教授主持的國家科技部十五重大專項「肉牛養殖與草場建設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通過鑒定驗收,以他為首席科學家的重慶市十一五重大科技專項「草食畜牧良種繁育與健康養殖」獲1000萬元資助;黃偉博士研製的雞傳染病法氏囊精製卵黃抗體獲國家生物製品二類新獸葯證書;鄭曙明教授等發現並命名了魚類新物種——武隆麗條鰍;尹華貴副教授牽頭的課題組成功培育了重慶市第一個家禽地方品種——渝西烏雞。
校區在70多年的辦學歷程中,始終堅持以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為宗旨,走出了一條立足川渝、輻射西南、放眼全國的特色辦學之路。共為社會輸送人才60000餘名,畢業生遍布全國各地。他們在各自崗位上充分發揮專業基礎扎實、能吃苦耐勞、實踐動手能力強的特點,在較短時間內就成為單位的骨幹力量或行業領軍人物,有國際知名學者、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員,也有全國青年科學家、「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和知名企業家,有的走上了各級領導崗位。2006年,動物科學系、動物醫學系在校學生鄧費建、鄧波兄弟倆,因學以致用、自立自強被評為「2006中國教育年度十大新聞人物」和「2006感動重慶十大人物」,並榮獲「重慶青年五四獎章」,受到國家教育部和重慶市領導的接見。
校區先後與美國、加拿大、法國、俄羅斯、日本、荷蘭、澳大利亞、吉爾吉斯、泰國等20多個國家的大學和科研機構進行了學術交流和科技合作;長年聘請外籍教師任教,加強了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促進了科技的交流和發展。
校區將在西南大學的嶄新平台上,以「高水平特色校區」為目標,發揚「特立西南,學行天下」的大學精神,秉承「含弘光大,繼往開來」的校訓,堅持「艱苦創業,負重自強」的辦學傳統,積極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5. 西南大學外國語學院的師資力量

教 授
文 旭、楊炳鈞、晏 奎、覃朝憲、羅益民、劉立輝、李 密、李 力、李長泰、賈志高、劉承宇、匡芳濤、蔣宇紅、成 軍、譚建川、胡顯耀、杜世洪、李小桃
教授(特聘)
孟凡君、劉 玉、楊曉鈺
副教授
馬林玲、黃小明、李方、張虹、楊竹、楊曉鈺、王瑋、唐瑞粱、李應堅、李君(小)、馮小俐、李芳、唐光潔、莫啟揚、鄭紅蘋、寇小樺、馬明英、李 智、陳燕(小)、褚修偉、郭方雲、胡 蕾、李 玲、劉 丹、劉富利、彭玉全、王勤玲、文和平、肖開容、謝志芳、楊曉紅、張 俊、陳 靜、陳守珍、陳燕(大)、鄧曉芳、段 芸、龔志維、郭理行、黃學軍、黃 宇、賴 麗、李 航、李 君、李 立、李如平、林淑惠、林文治、劉代英、劉鳳鳴、劉 頎、羅 朗、牟百冶、潘康明、申勁松、孫 太、唐琪瑤、王永梅、王詠梅、吳富安、吳 偉、夏 雲、肖 丹、徐安泉、楊 傑、楊壯春、易 晴、余義筠、張 勇、張尾聲、趙成淑
講 師
張楠、左嘉、鄭川林、趙辛、張蓮英、張鳳英、張翠霞、曾啟芳、曾佳、曾 蔚、袁漢虎、於秋、易麗、徐海波、熊玲、魏萬新、王子春、王瑞容、王麗、王磊、王貴彬、王穎、王瑋、萬熹、唐正坤、唐秀瓊、譚 莉、宋元祁、宋文、施雲峰、秦 霞、羅家瓊、羅 暢、劉智勇、劉傑偉、林德強、梁爽、李文山、李華兵、李長慶、李 煒、李俊、解宇紅、胡 蓉、賀 蓉、戴慧琴、崔海燕、陳 航、魏 萍、馬軍軍、甘春發、朱曉烽、朱禹丞、朱彬鑫、鄧桂華、陳媛媛、李星穎、周夢瑜、戴和平、趙宣、林海明、張忠梅、付正玲、滕超、萬敏、唐明志、羅亮、但巍、巫娜、梁昭、王梅、周婷、鄭暢、趙希、張麗麗、張華、余潔、余曉光、楊芷汀、楊濤、楊珊珊、楊靜、楊暢、許錦、徐瑩、徐琦、胥維維、向限、溫昌瑞、韋靜、宋佳倚、王曉會、王曉、王林、童詩倩、汪虹、王劍、王惠靜、譙俊凱、彭水香、穆增珍、莫顯良、馬俊明、羅舒曼、盧俊濤、李政、李燕、李紓淇、李莎莎、李康、李娥、李兵、黎櫻、黎明、蔣茜、蔣珂、姬小玲、黃敏、黃菊、黃靜、何煦、韓西怡、付穎萍、鄧玲、鄧立、鄧寶石
助 教
唐雪、易舒、魏聖尊、李凌、高操、何炬、辛勤、羅晨曦、張曉琦

6. 西南大學音樂學院的師資力量

外聘專家
特聘教授:中央音樂學院張前教授
兼職教授:著名鋼琴教育家、中央音樂學院終身教授周廣仁先生
兼職教授:著名聲樂教育家、中國音樂學院院長、教授金鐵霖先生
兼職教授:著名歌唱家、解放軍第二炮兵文工團國家一級演員李丹陽
客座教授:國家大劇院音樂藝術總監、上海愛樂樂團指揮、美國密西根大學博士陳佐湟先生
客座教授: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澳門藝術節藝術總監莫華倫先生
客座教授:中國音樂學院聲歌系梁寧教授
客座教授:美國著名鋼琴家、指揮家、田納西大學音樂學院柯凱文教授
客座教授:旅美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傅海靜先生
客座教授:旅加兒童鋼琴教育家周菲女士
客座教授:旅加小提琴教育家、演奏家徐智先生
客座教授:俄羅斯格涅辛音樂學院鋼琴家薩亞莫夫教授
客座教授:俄羅斯格涅辛音樂學院指揮家扎拉羅夫教授
客座教授:中國音樂交響樂團聯盟主席、國家一級指揮卞祖善教授
客座教授:美國紐約大學博士雷莉教授
教授
鄭茂平、李方元、蒲亨強、戴 雄、尹 紅、朱春鈴、羅 卉、周雪豐、李 柯
副教授
殷 梅、張 碚、劉子殷、吳 艷、曾 臻、馮 丹、陳 蕾、鄭建鷗、張性魁、張曉雲、王 紅、劉 之、趙 飛、段 勇、汪高原、劉方洪、黃 君、林彌忠、熊入靜、鍾 瑩、汪 濤、馮 雷、郝曉睿、李倩茹、胡曉東、陳若旭
講師
瞿 茜、張 縉、彭兆雄、馬 剛、李紹琴、胡 雷、 潘 林、楊 玲、周月霞、李 璐、范 頤、田 梅、李明春、劉春平、馬曉梅、戴 欽、冉 睿、 段季江、梁 笛、戴 錚、湯 亮、毛月悅、陳玉潔、鄧昕、謝梅梅、趙禮、盧 菲、湯 亮
助教
董 波、庄鍾春曉、魏 強、吳 芬、謝穎

7. 西南大學動物科技學院的系別設置

一、 基本情況
動物科學系承擔動物科學重點本科專業的專業類課程的教學任務,同時承擔畜牧學一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及其所屬的「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和「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兩個博士、碩士學位點以及養殖領域農業推廣專業碩士學位招生點的研究生教學工作,並建有畜牧學博士後流動站。現為重慶市畜牧學重點學科,專業優勢突出,特色明顯。設有「動物科學教學實驗室」(校級建制實驗室),由「動物遺傳繁育實驗室」、「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實驗室」、「養殖工程與環境控制實驗室」和「牧草生產與草地工程實驗室」四個院級實驗室構成。實驗室總使用面積1440平方米,擁有價值600萬元的儀器設備。
專任教師21人,其中教授(研究員)6人,副教授7人,講師6人,實驗師2人;有碩士研究生導師13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人數19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12人,在讀博士生4人。
承擔的項目主要包括國家97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支撐計劃課題、農業部行業專項(課題)、科技部成果轉化基金、星火產業項目和重慶市科委等20餘個項目。先後建成的科研平台和基地包括「重慶市高校牧草與草食家畜重點實驗室(2000年)」、「重慶市高校草食動物工程中心(2007年)」、「重慶市草食動物資源保護與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12年)」、「黑山羊研究所」。具有比較完善的校內外教學實習基地,包括「動物養殖場」、「動物醫院」等教學實習基地,與正大集團、天友乳業、恆都集團等數十家大型企業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已經取得的代表性科研成果包括:建成畜牧學一級學科博士點(2011年);育成南方紫花苜蓿新品種「渝苜1號紫花苜蓿」(2009年通過國家草品種審定);選育的大足黑山羊、酉州烏羊由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認定為國家畜禽遺傳資源(2009年);「大足黑山羊資源保護與利用」獲得重慶市人民政府科技進步一等獎(2010年)。發表論文200多篇,其中SCI英文論文、國外英文雜志論文、國內一級學報論文50餘篇;主編和參編教材、專著和工具書10多部。
自改革開放以來,已培養近3000名本專科畢業生和200名碩士生,他們遍布全國各地,在各級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從事行政管理、技術推廣、設計與研發、教學科研等工作,其中不少人已成長為各級政府官員、企業家和專家學者。
二、 動物科學重點本科專業
本專業培養的本科生將在人文和專業兩方面協調發展;另外,在專業上不僅具有較好的理論知識,而且具有較強的實踐技能,是動物科技和飼料科技領域及其相關產業的研究應用型人才,具備終生學習的能力。
在2013年本科專業評估中,專家評估意見為:該專業辦學理念先進,辦學基礎較好,辦學經驗豐富;專業發展思路清晰,專業定位準確;師資隊伍結構較合理,水平較高;實驗實習等教學硬體條件可基本滿足需要,管理較為規范,儀器設備利用率較高;教師教學工作認真負責,教學過程管理規范、嚴格,教學效果好,科研教學相得益彰,互為促進,具有鮮明的產學研結合辦學特色;教學管理制度健全,執行嚴格規范;畢業生有良好社會評價,就業率、考研率較高,學生對專業的滿意度高。總體評價為優秀。
本專業學生在專業上主要學習動物遺傳育種、動物繁殖、動物營養與飼料、動物生產與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基礎理論,受到與動物科技和飼料科技領域相關的試驗、研究、調查、分析、評估、產品設計、技術開發等方面的技能訓練,具有開展動物育種、動物繁殖、動物生產、飼料產品開發、畜牧業經營與管理的基本能力,具備良好的人文素質、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能在與動物科技和飼料科技相關的領域和部門從事技術推廣、產品設計與開發、營銷與貿易、經營與管理、教學與科研等工作。
學習的主要課程有:生物統計與試驗設計、動物解剖學、動物組織胚胎學、動物生理學、動物生物化學、動物遺傳學、家畜育種學、動物繁殖學、動物營養學、飼料學、飼料分析與質量檢測、家畜環境衛生學、動物生產學、畜牧業經濟管理、牧草栽培與草地學、牧業機械與飼料加工工藝等。主要實踐教學環節是:教學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科研訓練、產品與項目設計、社會實踐等。
本專業標准學制4年,授予學位為農學學士。
三、碩士學位專業
主要培養「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和「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兩個專業的碩士生和養殖領域農業推廣專業碩士生,詳情請見本院主頁的研究生教育欄目。
四、博士學位專業
主要培養「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和「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兩個專業的博士研究生,詳情請見本院主頁的研究生教育欄目。
博士生導師:董國忠、玉永雄、趙永聚
五、專任教師
教授(研究員):黃勇富、董國忠、玉永雄、趙永聚、郭彥軍、孫志洪
副教授:李周權、徐恢仲、宋代軍、蔣曹德、呂景智、李明暉、趙中權
講師:楊游、劉明秀、劉盧生、娜日蘇、曾艷、俄光鑫、胡艷、張翥 動物醫學(本科)
發展歷史與概況:西南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動物醫學專業最早可追溯到1923年私立華西協合大學,經過近百年辦學,在數代獸醫(動物醫學)人艱苦不懈的努力下,秉承西南大學 特立西南、學行天下的大學精神,形成了「基於綜合,立於專業,歸於個性」的人才培養理念, 1995年建立西南地區第一個獸醫產科學碩士點,2005年獲得獸醫學(包括基礎獸醫學、臨床獸醫學和預防獸醫學)一級學科碩士點授權,2008年動物醫學專業成為重慶市品牌專業,2010年西南大學動物醫學專業被教育部評為「國家級特色專業」,2011年與特種動物經濟飼養、動物科學合作,成功申報了畜牧學一級學科博士點。
自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動物醫學本科專業招生規模有了長足的發展,從最初每年30人,發展到目前的90-100人,已經為國家培養了3000餘名本科畢業生,300餘名研究生,他們遍布世界各地,主要從事獸醫臨床醫療、防疫檢疫、教學科研、科技推廣與開發、生產經營、行政管理、食品衛生檢驗等方面工作,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業務培養目標:遵循現代教育教學及人才成長規律,按照以人為本、突出個性、因材施教、分類培養的教育教學理念,本專業培養的動物醫學科技人才,需具備獸醫學基本理論知識及技能,具有較強的創新和實踐能力,畢業後能在進出境檢驗檢疫、動物衛生安全執法等獸醫業務部門、動物生產單位、獸葯研發及相關領域從事獸醫臨床、防疫檢疫、食品衛生質量安全監督、科技推廣與開發、生產經營、行政管理等方面工作。
學科基礎:動物醫學專業根據國家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形成了畜禽生殖與生長發育調控、重要動物疫病發病機制與調控、畜禽非傳染性疾病、寵物疾病等特色鮮明的研究方向,建成了「重慶市高校牧草與草食家畜重點實驗室(2000年)」、「重慶市高校草食動物工程中心(2007年)」。近五年共承擔國家97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支撐計劃課題、教育部博士點基金、農業部行業專項(課題)和重慶市科委等各類項目50餘項,總經費2200餘萬元,發表SCI收錄論文70餘篇,授權發明專利7項,申請專利5項,獲省部級一等獎1項,二等1項,三等獎2項。
此外,動物醫學教師立足社會,服務產業,及時將自己的科研成果應用到生產實踐,先後在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新疆等地開展動物疾病診斷、技術培訓、科技推廣和社會服務。近五年,教師中10人入選國家「三區」科技特派員,常年參與養殖企業的畜禽疫病監測、疾病防治技術指導,先後培訓各類獸醫技術人員、養殖人員3000餘人次,為地方經濟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
人才培養模式:自2005年西南大學成立以來,本專業充分利用綜合性大學的學科優勢,進行了「綜合性大學動物醫學專業創新性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的教學改革(相關成果獲2013年重慶市教學成果一等獎),提出了前期強化通識教育,後期突出寬口徑專業教育的人才模式,並根據學生的意願,提出了分模塊教學的新型人才培養模式,鼓勵選擇不同模塊的同學有針對性的進行創新創業訓練,同時也鼓勵所有的同學在學好專業知識的同時,積極參與各種社會活動,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近年來,動物醫學專業還加快了人才培養的國際化進程,每年選拔8-12名英語基礎較好、綜合素質強的學生到泰國孔敬大學、泰國皇家理工大學進行為期2-3個月的訪問學習,以拓寬學生的國際視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主要課程:動物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動物生理學、動物生物化學、獸醫病理學、獸醫葯理學、獸醫微生物學與免疫學、獸醫內科學、獸醫外科學、動物傳染病學、動物寄生蟲學、獸醫產科學、獸醫公共衛生學、中獸醫學。
修業年限:四年
師資隊伍:專業教師隊伍30人,,其中以國家973項目農業領導咨詢組組長張家驊教授為代表的教授7人,副教授12人,講師7人,實驗人員4人,所有人員均具有碩士學位, 22人具有博士學位,佔73.3%,具有海外連續工作學習一年以上經歷的人員18人,佔60.0%。專任教師中博士生導師4人,碩士生導師17人。
教授(7人,均有海外留學經歷):張家驊(博導,留美博士)、李躍民(博導,留新碩士)、聶奎(博士,碩導,訪法學者)、彭遠義(博士,博導)、王鮮忠(博士,博導,訪美學者)、金美蘭(碩導,留日博士)、唐志如(博士,碩導,訪德學者)
副教授(12人):劉力(留法碩士,碩導)、魏學良(碩士,碩導)、王豪舉(博士在讀,碩導)、吳建雲(博士,碩導,訪瑞學者)、王自力(博士,碩導)、李能章(博士,碩導,訪美學者)、陳小川(碩導,留美博士)、黃蘭香(留日博士)、丁紅雷(博士,碩導,訪美學者)、方仁東(碩導,留日博士)、肖雄(博士,碩導)、王劍(留泰博士)
講師(7人):王煒(博士)、孫衛忠(博士)、江莎(中美聯合培養博士)、李艷紅(博士,訪加學者)、楊玉姣(博士)、胡海霞(中美聯合培養博士)、趙明彬(碩士)
實驗人員(4人):向恆(高級實驗師,博士,留加學者)、付慶(實驗師,碩士)、李朝明(實驗師,碩士)、崔雨婷(助理實驗師、碩士)
學生科研和就業狀況:截止到2015年,近五年來,動物醫學專業學生共獲國家、學校和學院大學生創新性實驗基金項目近80項;學生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43篇,其中SCI收錄論文5篇。2010年在全國高校首屆「生泰爾」杯獸醫技能大賽上,動物醫學專業學生取得了一等獎第一名的優異成績,SCI封面論文「殺蟲劑啶蟲脒影響雄性小鼠生殖功能的研究」獲第十二屆「挑戰杯」重慶賽區特等獎、全國決賽三等獎。
動物醫學專業的學生就業面廣,適應力強,既有在生物醫學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傑出人才,如2013年國家發明二等獎獲得者鄒全明教授(84屆獸醫專業)、雲南中科靈長類生物醫學重點實驗室幹細胞研究室主任李天晴研究員(99屆獸醫專業)就是他們的傑出代表;又有眾多紮根基礎,為企業和單位發展做出自己貢獻的普通勞動者,畢業生真正做到了頂天立地。近五年,動物醫學專業學生的就業率超過98%,在全校居於前列,畢業生參加執業獸醫資格考試的通過率達92%(全國平均通過率為12%左右)。近三年考研錄取率占畢業生總數35%以上,其中80餘名學生先後被中國科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廈門大學等國內著名科研院所和高校錄取,20餘名學生被英國、美國、澳大利亞、德國等海外著名高校錄取。
近年來培養的優秀畢業生代表:
1.任文凱:2010屆動物醫學專業學生,曾主持國家大學創新基金,2010年進入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究攻讀碩士學位,在讀期間以優異的成績獲中科院院長獎學金,成為第一位獲得此獎項的碩士研究生。
2.張姣姣:2011屆動物醫學專業學生,先後主持國家大學創新基金、中央高校基本業務費、研究生創新基金,兩次獲研究生獲國家獎學金,首屆西南大學研究生標兵,先後獲第十二屆「挑戰杯」全國決賽三等獎,第十三屆「挑戰杯」全國累積創新銀獎,成為西南大學兩次獲得「挑戰杯」全國獎勵第一人,2014年獲國家留學基金委全額資助到韓國攻讀博士學位。
3.王怡:2011屆動物醫學專業學生,三次獲國家獎學金,首屆西南大學學生標兵,曾代表學校參加中共重慶市委宣傳部主辦的「優秀大學生勵志成才」報告會,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應。2015年受對方全額資助到澳大利亞攻讀博士學位。
4.王燦:2011屆動物醫學專業學生,連續三次獲國家獎學金,曾經主持國家大學創新基金,2011年免試進入北京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5.鄒紅梅:2014屆動物醫學專業學生,連續四年全年級學習成績第一名,各科成績平均成績90分以上,三獲國家獎學金,西南大學學生標兵,曾主持國家大學生創新基金, 2014年被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免試錄取為碩博連讀研究生。
6.單林:2014屆動物醫學專業學生,獲二次國家獎學金,2014年經過層層篩選,被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化所免試錄取為碩博連讀研究生。
7.陳瑤:2015屆動物醫學專業學生,獲二次國家獎學金,2015年被北京大學免試錄取為碩博連讀研究生。
8.馬倩:2015屆動物醫學專業學生,2015年被北京大學免試錄取為碩博連讀研究生。
9.句英嬌:2015屆動物醫學專業學生,獲一次國家獎學金,2015年被中國科學院北京微生物所免試錄取為碩士研究生。
10.谷千沖:2015屆動物醫學專業學生,獲一次國家獎學金,2015年被中國科學院北京微生物所免試錄取為碩士研究生。 水產養殖學屬於水產學一級學科下的一個二級學科,水產養殖在我國國民經濟和國際農產品貿易中佔有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國水產從業人口1500萬,我國水產品總產量從1990年起一直位居世界首位,水產養殖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70%,水產品國際貿易總量位居世界第一,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水產大國,水產品是我國目前出口美、歐、日等發達國家的最大宗的農產品,位居我國出口農產品第一位。由於水產動物飼料轉化率高於陸生動物,可以有效減少糧食消耗,水產業在解決欠發達地區人民的蛋白質供應、經濟發展,改進發達地區人民的膳食結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發展水產業也是解決目前我國人多地少,土地資源緊缺這一尖銳矛盾的有效途徑。我國海洋和內陸水域生態環境保護,漁業資源的保護與可持續利用都離不開水產科學的技術和人才的支撐。因此,水產學科有著巨大的產業支撐以及產業對技術和人才的需求,在我國,水產養殖產量約佔全部水產品總產量的70%。由於有著強大的產業支撐,水產養殖學科的發展、人才培養、畢業生就業有著光明的前景。
歷史沿革:西南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水產科學系(北碚主校區),先後曾用水產系、水產科學系、水產學院、水產與水文學院等名稱。
歷任行政負責人先後為:謝大敬、肖理仁、伍一軍、葉元土、姚維志、李英文、鄭曙明;
黨總支負責人先後為:崔增海、魏昭林、李英文、周厚彬。
1985年成立西南農業大學水產系(北碚),成立淡水漁業本科專業,是當時我國西部地區最早批准成立的淡水漁業本科專業。2002年,成立水產學院,2003年與原四川畜牧獸醫學院水產系(現西南大學榮昌校區)合署為西南農業大學水產學院(後一度更名為水產與水文學院),2005年7月西南農大與西南師大合並後,更名為西南大學水產學院,2006年5月在學校學科院系調整中,水產學院的原西南農大水產學院(北碚主校區部分)又與榮昌校區水產系分開建制,其中北碚主校區原水產學院主體部分與原動物科技學院合並成立新的西南大學動物科技學院,並成立西南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水產科學系(主要招收水產養殖博士生、碩士生,以及水產養殖學重點本科生,即一本學生);另一部分,即西南大學榮昌校區部分(即原四川畜牧獸醫學院水產系)調整後歸制為西南大學榮昌校區水產系(主要招收水產養殖學與水族科學與技術專業) 。
水產專業成立以來,為我國水產事業培養了約2000多名畢業生,他們遍布全國各地,特別是西部各地的政府機構和企事業單位從事管理、技術推廣、研發、教學科研等工作,其中不少人已經成長為各級政府官員、企業家等。
西南大學水產養殖學科人才培養格局完整,擁有重點本科、碩士點,西部唯一的水產養殖博士點,該博士點為全國高校水產養殖學七個博士學位點之一。西南大學水產學科為十二五「重慶市級重點學科」,水產養殖專業為「重慶市級特色專業」。依託三峽庫區生物資源與生態環境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養基地、教育部淡水魚類資源與生殖發育重點實驗室、水產科學重慶市市級重點實驗室,學科水平在西部地區處於領先地位。已經發展成為招收重點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結構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見研究生欄目)。擁有國家級動物科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水產養殖教學科研實驗室約1800平方米,配備有較先進的儀器設備價值約500萬元, 擁有1200平方米,價值300多萬的現代化魚類繁育與工廠化水產養殖系統(30教負一樓)。本學科以長江上游漁業資源保護和水產生物技術研究為龍頭,帶動水產增養殖以及營養與飼料研究方向,以環境友好的生態漁業和無公害水產養殖為目標,學科特色突出,區位優勢明顯,綜合實力在西部地區處於領先地位。承擔國家973、國家支撐計劃、省部級及其它各類項目40餘項。淡水池塘80:20養殖與新技術2002農業部豐收計劃二等獎;草魚人工飼料配方的優化2003 重慶市科技進步三等獎;中華倒刺䰾內塘馴養繁育技術與苗種基地建設、嘉陵江幾種名優魚產業化養殖技術集成及產業體系建設分別獲2006、2010 重慶市科技進步三等獎。發表學術論文120餘篇,編寫專著、統編教材8部。
師資隊伍:西南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水產科學系擁有實力較強、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目前有教職工21人,專職教師17人(校外學緣佔87%),有研究生導師1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9人,講師4人;實驗人員3人,其中高級實驗師1人,實驗師2人。博士7人、碩士8人,在讀碩士1人(見水產科學系教職工名單)。教師隊伍中,有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1人,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1人,重慶市高校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1人,重慶市水產學會副理事長2名,教育部淡水魚類的生殖與發育創新團隊骨幹成員2名。
人才培養:本學科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扎實的水產科學專業理論基礎和系統的專業知識,了解水產及相關生命科學領域的進展與動向,能獨立分析和解決本學科內存在的理論與實際問題; 能夠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相關政府管理部門、生產企業等的教學、研發和管理等工作中起到骨幹作用的水產領域高層次人才。水產科學系已培養碩士生49名,在校本科生約240人,畢業生就業率歷年保持在95%以上,在學校名列前茅,由於長三角、珠三角、以及沿海地區水產及相關飼料、漁葯生物技術產業的快速成長,還出現畢業生供不應求的局面。歷年考研錄取率達30%以上,每年均有學生考上中國科學院直屬研究所(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海洋研究所、水生生物研究所)和其它「985」 「211」大學和研究機構的研究生,每年有數名優秀學生獲獎學金資助赴歐美大學留學。
西南大學水產養殖學科已經形成4個具有鮮明特色的研究方向:
(1)魚類遺傳發育與資源增殖方向
本方向主要進行水生生物種質資源及基因資源的保護、發掘與利用研究。 重點研究內容包括:三峽庫區魚類增殖放流效果評估與跟蹤監測、長江上游名優魚類的遺傳多樣性與種質鑒定、原種保存;優良性狀的分子遺傳標記、重要功能基因的克隆、基因轉化系統的建立與生物工程育種;模式生物斑馬魚分子發育生物學研究以及經濟魚類生長發育調控等研究。對白鱘、中華倒刺䰾、岩原鯉、黃顙魚等名優魚類以及模式生物斑馬魚進行了基礎和應用基礎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理論成果:在國際上率先確定控制脊椎動物生長發育IGF信號通路IGFBP-3的發育功能;重點闡明了幾種經濟魚類的遺傳結構,還對重要的養殖魚類的消化生理進行了重點研究。 完成省(部)、市等科研課題10餘項,目前承擔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在內的各類課題5項。在包括國際著名學術刊物《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IF>6.0),《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Biotechnology Letters》,《動物學報》,《海洋與湖沼》等刊物上發表高水平研究論文10餘篇,其中SCI論文4篇。同行專家評價本方向部分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本方向在全國具有一定的領先優勢。
(2)水產增養殖與病害防治
本方向主要從事水產動植物增養殖的理論和技術研究。重點研究內容包括:無公害水產養殖、天然水域生態漁業、設施漁業、水產集約化養殖、水產動物繁育、養殖新品種的引進與開發、水產餌料生物培養以及養殖環境調控等。水產動物病害防治研究。重點研究內容包括:水產動物病原診斷、無公害魚葯(含中草葯) 的開發及葯理葯效學,水產動物病害的免疫防治及機理等研究。本方向對中華倒刺䰾、岩原鯉等長江上游多種名優魚類野生種群進行了移養馴化、人工繁育、成魚養殖等應用技術的開發性研究;對內陸地區池塘養魚、稻田養魚的原理和技術上進行了研究,率先對江河網箱養魚技術進行了系統研究;針對魚類危害較大的細菌性傳染病,篩選出具有抗菌效果的中葯方劑,魚類的口服疫苗的也正在研究之中。承擔課題10餘項,發表論文30餘篇,淡水池塘80:20養殖與新技術獲農業部豐收計劃二等獎1項。本方向在全國具有較強的區域特色。
(3) 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方向
本方向主要從事水產動物的營養機理和飼料配製研究。 重點研究內容包括:水產動物營養生理、營養需求與代謝、營養與品質、營養與免疫、營養與環境以及重要經濟水產動物人工全價配合飼料的配方和加工。系統開展了草魚的營養需要和飼料配方研究,對長江上游多種名優魚類(岩原鯉、長吻鮠、中華倒刺䰾、黃顙魚等)和中華絨鰲蟹等的營養需求作了基礎研究,承擔課題6項,發表論文40餘篇。草魚人工飼料配方的優化成果獲重慶市科技進步三等獎。本方向在全國具有一定影響。
(4)漁業資源與環境方向
本方向主要以長江上游水域生態和漁業資源為研究對象。重點研究內容包括:長江上游重要經濟魚類資源變動規律, 漁業生產對天然水域環境質量的影響,水體富營養化的過程和機理,受損水體的生態修復,漁業環境質量評價。在水域富營養化的生態防治、水污染的生物學評價、長江上游漁業資源的變化規律、水工建築對魚類資源的影響評價、水體重金屬污染的危害及機理等方面開展了系列研究工作,承擔項目12項,發表論文20餘篇。本方向具有明顯的地區研究特色。
1.水產養殖學重點本科專業
為水產養殖專業為「重慶市級特色專業」,畢業生所具備的知識和能力:具備扎實的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等基本理論知識;掌握現代生物科學和環境科學的基本理論,掌握水產經濟動植物的增養殖技術、營養與飼料和病害防治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主要養殖魚類、甲殼類、藻類的人工育苗、育種和成體的集約化養殖等生產環節的技術關鍵;具備內陸水域、淺海、灘塗的漁業資源和環境調查與規劃的基本方法;了解現代化養殖工程、海洋漁業和水產品加工利用的基本知識,了解水產科學、水產生物技術的學科前沿和發展趨勢;熟悉有關水產資源保護、環境保護 、水產養殖、捕撈和漁政、水產品貿易等方面方針、政策和法規;具備在水產養殖生產、教育、科研和管理等部門從事科學研究、教學 、水產養殖開發、管理等能力。
主要課程:魚類學、魚類生理學、魚類生態學、魚類增養殖學、甲殼類貝類增養殖學、水生生物學、水產飼料學、水產動物疾病防治、養殖水化學。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農學學士

8. 瑗垮崡澶у﹁偛鎵嶅﹂櫌鏂囧︿笌鏂伴椈浼犳挱瀛﹂櫌甯堣祫鍔涢噺

鏂囧︿笌鏂伴椈浼犳挱瀛﹂櫌甯堣祫闃熶紞


奼夎璦鏂囧︾郴:



  • 鑻忓厜鏂 - 涓諱換/鏁欐巿

  • 鍙鏅撻攱 - 鍓涓諱換/璁插笀

  • 綺熷氳吹 - 鏁欏笀/鏁欐巿



鏂伴椈緋:



  • 鍒樺紑瀵 - 涓諱換/鏁欐巿

  • 灞堝紦 - 鍓涓諱換/璁插笀



瀵瑰栨眽璇緋:



  • 寰愬厜鐑 - 涓諱換/鏁欐巿

  • 鑻楁槬鍗 - 鍓涓諱換/璁插笀



澶у﹁鏂囬儴:



  • 榛庢槑 - 涓諱換/鍓鏁欐巿

  • 閮戝皻娉 - 鏁欏笀/鏁欐巿





鎵╁睍璧勬枡

鏂囧︿笌鏂伴椈浼犳挱瀛﹂櫌鏄鎴戞牎寮鍔炴渶鏃┿佸煿鍏諱漢鎵嶆渶澶氱殑闄錛堥儴錛変箣涓錛岀洰鍓嶏紝瀛﹂櫌鍏辨湁鍦ㄧ紪鏁欒亴鍛106浜猴紝瀛︾敓3500浜哄乏鍙熾傚﹂櫌涓嬭句笁緋諱竴閮錛屽嵆奼夎璦鏂囧︾郴銆佹柊闂葷郴銆佸瑰栨眽璇緋誨拰澶у﹁鏂囬儴錛屽紑璁炬湁奼夎璦鏂囧︺佹柊闂誨︺佸瑰栨眽璇涓変釜鏈縐戜笓涓氬拰鏂伴椈閲囩紪涓庡埗浣溿佹眽璇錛堟枃鍖栦紶鎾鏂瑰悜錛夈佽鏂囨暀鑲詫紙灝忔暀鏂瑰悜錛夈佹枃縐樺洓涓涓撶戜笓涓氥

熱點內容
南開大學保險精算研究生 發布:2025-01-18 12:44:06 瀏覽:631
大學生師生 發布:2025-01-18 12:39:07 瀏覽:354
青島農業大學英語四六級報名時間 發布:2025-01-18 12:08:36 瀏覽:757
陝西師范大學歷史學研究生 發布:2025-01-18 12:02:25 瀏覽:207
閔行交通大學附屬小學 發布:2025-01-18 11:57:15 瀏覽:679
南方醫科大學研究生錄取分數線 發布:2025-01-18 11:52:00 瀏覽:324
深圳211985大學名單 發布:2025-01-18 11:51:51 瀏覽:20
美國猶他州立大學香港分校 發布:2025-01-18 11:48:48 瀏覽:409
武漢中國地質大學游泳池暑假開放時間 發布:2025-01-18 11:48:48 瀏覽:335
美國大學學幾年 發布:2025-01-18 11:48:14 瀏覽: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