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包教授
⑴ 誰知道助研經費能否提高博士的指導質量
高校中「助研經費」的改革芻議
為了制度上「與國際接軌」,年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在內的17所高校進行了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這涉及研究生獎助辦法、招生制度、培養方案等以及人事制度、薪酬制度、科研經費管理制度、研究生導師選聘制度等一系列重要內容,其中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要導師為其所招研究生提供「助研經費」;也即,將導師資格以及所招名額與其課題數量掛鉤,那些沒有課題的導師則喪失帶研究生的資格,從而變相迫使研究生跟隨導師從事課題研究。例如,浙江大學的改革方案是:導師資助研究生助學金的經費按照學科特點制定不同的標准,資助額度隨當年招生人數的增加而遞增;而且,導師必須在錄取研究生之前就必須將其招收研究生所需的學制年限內的全部資助經費,一次性劃入專設的導師賬戶。
但是,這種新政在不同學科卻命令完全不同的聲音:一方面,它遭到了絕大多數人文社科學者的激烈反對,如浙江大學歷史教授包偉民、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許紀霖、武漢大學哲學教授鄧曉芒;另一方面,它卻得到浙江大學經濟學的幾位教授的大力維護或支持;例如,新政的設計者認為,學校面臨的是資源約束,博士點很多,博士導師很多,在國家出錢的情況下,人人都想多招學生因而有必要引入這個「價格機制」是解決資源配置這個現實問題。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差異呢?如果評價這種新政呢?在很大程度上,這種新政實際上只看到西方研究生培養的表面現象,卻沒有進步分析這種不成文規則的成因。
其實,歐美高校之所以會存在導師提供「助研經費」的現象,是有其特定社會背景的:西方人往往非常實在和功利,他們在選擇讀博士學位時首先考慮的是為此付出的成本和可能獲得的收益。因此,如果沒有足以應付生活的獎學金,除了那些確實沉迷學術的人之外,就只有「傻子」才去讀博士學位了。
[1]究其原因,在西方社會是否獲得博士學位對未來的收益並無多大影響甚至還會有負面影響:一者,不僅獲得博士學位後能夠獲得的收入總體並不高,而且也很難通過攻讀博士學位來來改變目前的生活;二者,研究性機構以外的單位一般都不願聘用博士,它們更喜歡具有朝氣和活力的年男人,而認為博士生已經太「老」了以致失去了開創性和活力。正是由於這種社會環境,西方高校招收一個博士生(尤其是本國的)所花費的成本就變得非常高昂,因而那些科研經費不多的高校就要求那些樂於招博士生並由此獲得收益的博導們自己承擔,於是就逐漸形成了只有承攬了足夠課題的老師才招博士生的現象。
盡管如此,也存在很多反例:一者,任何院校都有各種類型的研究生獎學金,申請到這些獎學金的博士生是不需要導師額外支付生活費的;二者,大多數人文學科和基礎研究領域都不強行規定導師要繳納經費,有的是由導師自願提供經費,更多地則是學校給老師相應補貼;三者,隨著大量發展中國家尤其中國人在沒有獎學金或者獎學金非常少的情況下也願意到這些國家攻讀博士學位(因為獲得博士學位回國後往往可以帶來高額收益),因而越來越多沒有課題的老師也都在招博士研究生。
然而,中國的社會環境卻與西方存在很大差異:一者,崇尚教育一直是儒家社會的傳統,因而攻讀研究生學位以獲得更多地知識本身往往就是很多學子的直接目的,而並非一定要將學位與收入一一對應、掛鉤,因而即使自己提供經費也有大量的學子仰頸待入;二者,當前國內高校一般也不需要負擔多少博士生的生活費:除了大量博士是自費的外,即使那些公費生也主要是免去學費,所謂的生活津貼是微乎其微了。在這種情況下,硬性規定將招收的博士生名額與課題掛鉤,不僅限制了那些願意花費成本來追求知識的學子,而且也使得一些課題資金非常有限的人文社科尤其是其中基礎性研究的發展陷入絕境。
實際上,當前國內博士生招生中的最大問題不在費用負擔問題,而在博士生的學術質量問題,改革的目標也是在解決博士質量低下的問題;為此,我們必須加強對博士生培養質量的監督:對博士生的招生進一步規范,對博士生的培養過程進一步合理,對博士生的培養結果有合理的評價體制。譬如,需要對那些在職博士進行更為更佳的規范(包括本校在職的教師以及政界、商界通過特定關系來混取文憑等等),這些問題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的;但是,那些主政者卻往往置這些熟視無睹的問題於不顧,硬要模仿萬里之外的西方社會來搞所謂的「國際化」創新。問題是,這些「國際」措施能夠解決國內高校目前所面臨的真正結症嗎?
顯然,將博士生招生數量間接與課題承接掛鉤的改革只會對當前學術研究帶來更嚴重的負面效應:一者,它讓那些本身因游刃於社會各界而壟斷各種課題的「聞人」壟斷博士生的招生和培養,這些人原先就不怎麼從事理論研究,而新政使他更名正言順地讓學生幹活,從而導致所培養的博士生質量更差;二者,一些沒有課題的導師就會轉嫁這個費用,或者只招帶著課題來讀書的學生,或者直接由學生付這筆經費,從而不僅因劣幣驅逐良幣效應而更有利於官員、商人攻讀博士,而且還會進一步惡化師生之間的關系。更不要說,這種改革嚴重誤導了包括經濟學在內的社會科學的學習和研究取向。事實上,社會科學的學習首先要夯實深厚的理論基礎,在缺乏廣博知識的基礎上就從事所謂的課題研究是非常荒謬的;然而,那些研究生們有幾個具有了理論研究的能力?讓他們去研究的那些課題能有多少理論和學術價值?
⑵ 浙江大學教授有哪些
浙江大學教授全部名單如下:1、長聘教授(3人):公共管理學院:方愷;電氣工程學院:吳立建;環境與資源學院:谷保靜。
2、長聘副教授(15人):文學院(籌):金進;教育學院:彭玉鑫;公共管理學院:俞晗之;物理學院:GENTARO WATANABE;化學系:洪鑫,王林軍;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王江偉;能源工程學院:陳東、范利武;海洋學院:THOMAS PAHTZ。
3、生物系統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林濤;環境與資源學院:逯慧傑、楊武;動物科學學院:HE FANG;醫學院:徐貞仲。數學科學學院:馮濤、王偉、徐翔;物理學系:謝燕武、顏波、鄭毅;心理與行為科學系:李峙;機械工程學院:尹俊;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秦發祥。
浙江大學(Zhejiang University),簡稱「浙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首批「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211工程」、「985工程」,為九校聯盟(C9)、環太平洋大學聯盟、世界大學聯盟、國際應用科技開發協作網、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新工科教育國際聯盟、全球能源互聯網大學聯盟、CDIO工程教育聯盟、醫學「雙一流」建設聯盟成員,入選「珠峰計劃」、「強基計劃」、「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
學校前身是創立於1897年求是書院,為中國人自己最早創辦的新式高等學校之一,1928年定名國立浙江大學。1937年浙江大學舉校西遷,在貴州遵義、湄潭等地辦學,1946年秋回遷杭州。1952年,浙江大學部分系科轉入中國科學院和其他高校,主體部分在杭州重組為若干所院校,後分別發展為原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和浙江醫科大學。1998年,同根同源的四校實現合並,組建了新的浙江大學。
據2020年8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紫金港、玉泉、西溪、華家池、之江、舟山、海寧等7個校區;設有7個學部、37個專業學院(系)、1個工程師學院、2個中外合作辦學學院、7家附屬醫院。
⑶ 浙江大學四大才子
浙江大學「四大才子」分別是鄭強、余瀟楓、葉高翔、褚良才。
1、鄭強
鄭強教授是浙江大學的一位著名學者,以其激情洋溢的講座和對教育的深刻見解而聞名。他曾任浙江大學副校長,以其獨特的教育理念和對學生的關懷而受到廣泛尊敬。鄭強教授的講座往往能夠吸引大量聽眾,他不僅在學術上有著深厚的造詣,也在教育改革和學生思想引導方面有著積極的影響。
鄭強教授的成就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術研究:鄭強教授致力於聚合物流變學、高分子復合材料的研究,提出了被國際上譽為「The Model of Song and Zheng」的流變「兩相」模型。他在多相、多組分復雜高分子填充體系流變學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2、科研項目:鄭強教授主持了多項國家級研究項目,包括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973計劃)、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
3、學術論文:他在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ACS Nona、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Macromolecules、J.Rheo、Soft Matter、Polymer等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了大量論文,其中SCI收錄論文489餘篇,SCI他引4600餘次。
⑷ 浙江大學哪位老師比較有威望
浙江大學是中國最頂尖的高等教育機構之一,擁有眾多優秀的教師。然而,要評判哪位老師比較有威望並不容易,因為這涉及到不同學科領域和個人觀點的差異。以下是一些在浙江大學具有較高聲望的老師:
1.陳純院士:陳純院士是浙江大學的一位著名教授,他在計算機科學領域有著卓越的貢獻。他是國際著名的計算機科學家,曾獲得多項國際學術獎項,並且在多個國際學術組織中擔任重要職務。
2.鄭筱萸教授:鄭筱萸教授是浙江大學的一位傑出教授,他在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有著豐富的研究經驗。他的研究成果在國際上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並且他也是多個國際學術期刊的編委。
3.王志剛教授:王志剛教授是浙江大學的一位知名教授,他在化學領域有著卓越的成就。他的研究成果在國際上得到了廣泛的認可,並且他也是多個國際學術組織的會員。
4.張明教授:張明教授是浙江大學的一位傑出教授,他在經濟學領域有著豐富的研究經驗。他的研究成果在國際上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並且他也是多個國際學術期刊的編委。
⑸ 浙江大學有哪些教授的課是必須要去蹭的
有好多口碑很好的課,但總也上不完呀!希望畢業之前再打卡幾節!
1. 蘇德礦老師的微積分課
礦爺的課不必多說了,名聲在外,每次上課連地上都坐滿人……然而我還沒上過,嗚嗚嗚。聽說礦爺開了慕課,大家都有福啦!
4. 楊冀辰老師的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毛概課)
楊老師特別有氣質,光欣賞老師就夠了哈哈哈。他對學生還特別好,上課討論氛圍很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