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大學阮教授
① 阮儀三有些什麼事跡
著名古城保護專家、同濟大學教授阮儀三從小在蘇州長大,靈岩山、永安橋等地都曾留下過不少兒時的印跡,一晃幾十年過去了,兒時全家人團聚吃年夜飯、大年夜上廟里看熱鬧、放鞭炮的年味至今仍留存在記憶里,05年春節,已過古稀的阮儀三教授攜家人,悄悄地回到了熱鬧中透著寧靜的木瀆古鎮,尋找兒時過年的感覺 .
中國文化遺產日來臨之際,記者采訪了這位年逾古稀的學者。眼前的阮儀三,兩鬢斑白,精神矍鑠,談到激動之處,還會起身大聲批評某些不正常的現象,讓人看到一位知識分子的真誠和可愛。
為平遙要來第一筆保護修繕款
記者:在首批「全國十大歷史文化名鎮」中,有5個鎮的保護規劃是你的手筆,包括山西的平遙。有個故事很傳奇,說你「刀下留城救平遙」。
阮儀三:上世紀80年代,平遙和別的地方一樣大興土木搞發展,拆除很多建築。我到平遙一看,當地扒開了城牆,一條大馬路開進去,開了180米,拆掉30多幢明代建築、100多幢清代建築。
我找到山西省建設委員會領導,要求給平遙做規劃,保護古城。但光有規劃也不行,還要有錢。我阮儀三一介講師,人家不拿你當回事。我就直接上北京,找相關的領導。確定保護規劃後,先撥款子修城牆,第一筆是8萬元,別小看這8萬元,它相當於現在800萬元。
記者:當初有很多古鎮和平遙一樣獨具風格吧?
阮儀三:對,周圍的太谷、祁縣、忻州、介休,都跟平遙一樣。平遙和太谷就是姐妹票號城市,當時,太谷比它規模還大,完整的城牆,完全的鍾鼓樓,完整的孔廟,完整的各種各樣的壇廟,很多保存很好的民居。就在上世紀80年代,我眼睜睜地看著這個城市被扒掉,拆掉舊城建新城,大馬路開進去,汽車通進去,似乎現代化了。
記者:一提建設,就是推倒重來。
阮儀三:這是沒有文化的表現,它毀掉了很多好東西。在江南古鎮中,我們才保了6個,而當時至少還有40多個,都在這20年的現代化建設中給毀掉了。從這個方面來說,我做得還不夠。
全國2000年以上的古城大約有2000多個,真正完整保護好的沒幾個。多年來,我們不是搞建設性破壞,就是做破壞性建設。
上門游說保護理念卻被趕出門外
記者:後來還到處去游說你的保護理念,有沒有困難?
阮儀三:當時,去古鎮游說「規劃保護」,基本上處處碰釘子,碰得頭破血流。
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從上海到江蘇平望再到浙江湖州去的這條交通線上,都是非常典型的江南水鄉城鎮。譬如說柳亞子的故鄉江蘇黎里鎮,就很有古鎮風味:河的兩旁是石板街、過街樓,鎮裡面有很多很好的大宅。我從上海跑去跟鎮長講,要幫他搞規劃、做設計。去的時候,我還把江蘇省委開的介紹信給他看。可鎮長根本不領情,說他們不要規劃,他們這兒建設得很好,不要你們知識分子跑這兒來多管閑事。我把我的理念對他說,他很不耐煩地說:「你們知識分子脫離實際,我們這里不歡迎你們來實習,請你們趕快走。」我還想爭辯幾句,他就雙手把我推出門去,還在院子里大吼一聲:「這兩個上海人啊,食堂里不要留飯給他們啊,不要賣飯票給他們。」
記者:他們為什麼不歡迎你?
阮儀三:那個時候他們很得意自己搞的建設,我說三道四,不就是說他的建設不好嗎?實際上他就是建得不好。但是他不懂,他不知道,他是無知者無畏。這種情況,我在好幾個鎮都遇到過。
記者:都說知識分子臉皮薄,這樣的待遇你還去?
阮儀三:看到那麼許多好東西被毀掉,心疼啊。後來我就改變策略,不找交通沿線的城鎮,找一些所謂現代化開拓的意識還比較淡漠的地方。比如周庄,很偏僻,那個時候沒有人知道。
自己掏腰包為周庄做保護規劃
記者:在周庄做規劃順利吧?
阮儀三:也很難。我提出的規劃方案是,先保護古鎮,然後在古鎮外面發展工廠。周庄的領導開始也不接受。後來,我不僅幫他們引來上海的工廠,還在規劃時出點錢。當地領導就慢慢接受了。當時正好拿到一筆科研經費。我把這筆錢就直接匯到周庄的賬號上,當時拿出了5000元。
記者:後來,周庄的旅遊也因此火起來了。
阮儀三:這時候,為了進一步發展旅遊,蘇州市規劃修建一條公路,准備從周庄的西北側穿鎮而過。在分管副市長的主持下,公路很快開到了周庄門口。我當時堅決反對,這條路把周庄的古鎮格局給破壞了。周庄的領導說,算了吧,阮老師,不堅持了吧,我們胳膊扭不過大腿。我說,我不怕。實在沒辦法了,你開路的話,我躺到馬路上去,讓汽車把我軋死算數。
記者:您這種做法不太像一個知識分子,很潑辣,還有點蠻不講理。
阮儀三:是那個領導不講理。如果按照他的這種非常不科學的做法,會毀掉一個珍貴的古鎮。對這種錯誤的東西你不抵制嗎?我覺得這正是一個知識分子應該做的。
有人說,規劃規劃,牆上掛掛,紙上畫畫,不如首長一句話。我的理解是,你這個畫要畫得好,人家就覺得你不是一張廢紙,首長一句話,也就吹不到你。
當然,這更需要體制的完善。歐洲1907年就有了建築保護法規出台,1962年法國第一個出台了關於城鎮的保護法,以後就有了城市的保護條例。但是中國沒有。沒有法律,很多事情就很難操作,很多時候靠的是一份良知。
希望有民間資金投入到古城保護中來
記者:上海不是有個《歷史文化風貌區和優秀歷史建築保護條例》嗎?
阮儀三:上海在保護遺產方面比較重視。2003年,上海市公布了《歷史文化風貌區和優秀歷史建築保護條例》,這也是到目前為止,全國第一部有關保護歷史街區和建築的法規。上海的建築保護走在全國的前列,目前已經有了13個保護區。不過,所保護的東西還是微乎其微。上海13個保護區的面積占上海總面積多少?只有幾百分之一!上海那麼多幢建築,被保護的優秀建築有多少?642處。在英國倫敦,有1萬處保護建築!
記者:是因為沒錢吧?
阮儀三:錢確實是個問題。去年,法國政府用在建築保護上的費用為4000億元,同時,民間組織和群眾投入2000億元。而在上海,去年花在建築保護上的費用總共為1.6億元,這在國內已經算是最高了,完全來自於政府撥款。
記者:那你的調研有經費嗎?
阮儀三:沒有。政府沒給我,學校也沒給我,完全是我自己貼錢做的。
記者:還自己貼錢?
阮儀三:在做平遙規劃的時候,為了培訓當地官員,就把他們請到同濟大學來學習。住宿費啊、講課費啊、帶他們去參觀的支出啊,都是我自己貼的錢。1984年、1985年兩年我辦了3期培訓班,雖然很成功,但也借了上萬元的債,5年才還完。
現在,雖然做規劃有錢,但每年做調研的錢還是自己出,每年要花上近20萬元。
記者:如果一直這樣的話,也很難激勵別人去做。
阮儀三:因此,也需要民間的支持。我正在操辦一個基金會,目前已經批下來了。這個名叫上海阮儀三城市遺產保護基金會,前期資金已經到位,有200萬元。雖然這對瀕危遺產的搶救和保護只是杯水車薪,但我希望通過基金會的運作,吸引更多的人來關心城市遺產。
現在,最讓我擔憂的是,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研究在國內難成氣候。英國這樣專業的學校有7個,我們中國那麼多高校,那麼多博士生導師就我一個人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