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大學產業技術學院博士怎麼聯系導師
⑴ 河南高校爭創「雙一流」!第六篇聚焦河南師范大學化學學科
10月26日上午
中國共產黨河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會舉行
會議提出
要發展更加優質更加均衡教育
深化高校布局、學科學院、專業設置優化調整
加強「雙一流」大學建設
扎實做好「雙減」工作
建設教育強省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第十一次黨代會
關於「加強『雙一流』大學建設」
「建設教育強省」的會議精神
力爭更多高校進入
國家「雙一流」建設行列
河南省教育廳新媒體平台開設
「落實黨代會 爭創『雙一流』」
專題欄目
全面聚焦高校「雙一流」創建第二梯隊
河南省教育廳新媒體平台將依次聚焦
7所高校的11個「雙一流」創建學科
河南理工大學安全科學與工程
河南農業大學作物學、獸醫學
河南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
河南師范大學化學、物理學
河南工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水利工程
河南中醫葯大學中醫學
河南理工大學測繪科學與技術
第六篇
我們一起走進
河南師范大學化學學科
化學學科自身優勢、建設措施是什麼?
目前有哪些建設成果?
將來會瞄準何種領域、擔負何種任務?
…………
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來看!
據介紹,FNC是全球首個艾滋病毒逆轉錄酶與輔助蛋白Vif雙靶點抑制劑葯物,為國內第一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抗艾滋病毒口服葯物, 由常俊標教授發明、河南真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鄭州大學、河南師范大學、河南省科學院高新技術研究中心共同研發,獲得國家「重大新葯創制」科技重大專項立項支持,2013年4月獲得I期臨床批件,2019年完成多中心、隨機、雙盲、雙模擬、陽性對照、劑量探索Ⅱ期臨床試驗。2020年8月FNC上市申請被國家葯監局納入優先審評程序。
⑵ 鄭州大學產業技術研究院及鄭州大學研究生院有什麼區別
前者來是機構,後者是學校。源
鄭州大學產業技術研究院是鄭州大學根據學校向研究型大學轉型的需要而成立的集學科建設、科學研究與研究生培養為一體的科研機構。
研究院架構在信息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學院、鄭州智慧城市研究院(籌)和軟體技術學院之上,以建設優勢特色學科為抓手,培養高層次人才為使命,是鄭州大學電氣信息類學科的科學研究和高層次人才培養的平台。
研究院共擁有信息與通信工程、軟體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三個博士後流動站和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通信工程、軟體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和電氣工程6個碩士學位授權點以及專業學位授權點。
另有一批學科為省級重點建設學科。師資力量雄厚,擁有一支學科結構合理、富有學術活力的教學科研隊伍,現有教授64人,其中博士生導師20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13人,河南省「百人計劃」1人。
⑶ 張保勝個人簡介
張保勝,男,1970年11月出生於河南省滑縣,擁有研究生學歷,管理學博士學位,同時也在應用經濟學領域有深厚的造詣。他分別於2000年和2004年在蘭州大學和遼寧大學獲得了管理學碩士和博士學位,之後在遼寧大學和河南大學的博士後流動站進行研究工作。
在學術生涯中,張保勝曾在安陽工學院及鄭州大學升達經貿管理學院工作。目前,他擔任商丘師范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經濟學專業的教授,並兼任副院長及蘇州科技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碩士生導師。在教學方面,張保勝主要負責《西方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統計學》等課程的授課。
張保勝的研究方向集中於產業技術經濟與區域技術創新,他的研究成果在學術界得到了廣泛的認可。他的學術成就包括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的稱號、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幹教師的榮譽以及商丘師范學院教學名師的稱號。此外,他還擔任中國工業經濟學會理事的社會職務。
通過多年在教育、研究和學術界的不懈努力,張保勝在經濟學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並且對教學和科研工作做出了積極貢獻,為社會培養了大量專業人才。
⑷ 陳曉偉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
陳曉偉,女,中國傳媒大學博士,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她曾擔任河南電視台「金像獎」評委,並參與多項電視節目的策劃與論證工作以及影視劇本的編寫工作。致力於影視現象的解讀與理論批評、影視文化與創作領域的科學研究,發表論文十餘篇,主持或參與省級以上社科規劃項目5項。她的專著《融畫入影:民族審美意識的會通與轉換》獲河南省社科聯專項資助和河南省社科成果二等獎。此外,她主編了高等教育新聞傳播學類「十一五」規劃教材1部,教授課程包括《電視名牌欄目研究》、《影視作品賞析》、《電視編導與策劃》等。
在著作和教材方面,陳曉偉有專著《融畫入影:民族審美意識的會通與轉換》、主編教材《影視藝術概論》、參著《影視敘事學》。在學術論文方面,她涉及了論結構主義敘事學的發展及其對電影敘事學的影響、全球化語境下的媒介生存策略、從繪畫到銀幕:中西古典繪畫與電影影像關系探析等主題。在主持和參與科研項目方面,陳曉偉主持了2007年河南省社科規劃項目《2000年以來中國商業電影的文化悖逆問題研究》、2009年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中國電影產業的明星配置問題研究》等項目。她還參與了多個國家級和省級項目的研究。
陳曉偉的科研成果獲得了多項獎項。她的專著《融畫入影:民族審美意識的會通與轉換》於2009年獲得河南省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她參與撰寫的研究報告《中國廣電產業合作競爭研究》於2008年獲得河南省政府發展研究獎三等獎。她的論文《論傳統繪畫"空白"觀念在中國電影鏡語中的運用與轉換》於2007年度獲得鄭州市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此外,她的專著《融畫入影:民族審美意識的會通與轉換》獲得了河南省社科聯出版資金最高額度資助。她參與的著作《影視敘事學》於2009年獲得第六屆全國廣播電視學術著作評選一等獎。她參與的系列教學課件《民間影像與視覺文化》於2007年度獲得河南省教育廳「河南省信息技術教育優秀成果二等獎」。
⑸ 王哲簡介
王哲,男,漢族,出生於1950年5月,籍貫為遼寧清原。他是一名中共黨員,擁有碩士研究生學歷,現任吉林大學農學部的重要職務,擔任黨委委員和副學部長。在學術領域,他是一位資深的教授,同時也是博士生導師。
在工作中,王哲專注於學科建設、研究生教育、科研、科技產業開發以及人事管理。他具體負責研究生處、科學技術處、人事處和《中國獸醫學報》編輯部的運營,與畜牧獸醫學院保持著緊密的聯系。他的研究領域主要集中在臨床獸醫學教學,特別是動物營養代謝病和生物毒素檢測方面。
至今,王哲已主持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在內的18項省部級和軍隊科研課題。他致力於揭示圍產期奶牛能量代謝障礙性疾病分子機理及防治基礎,已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了70餘篇論文。他的科研成果豐碩,曾獲得6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以上獎項。此外,他還參與了多部專業書籍的主編和參編工作,其中《獸醫內科學》更是榮獲全國優秀圖書二等獎的殊榮。
在專業組織中,王哲擔任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獸醫內科學分會的副理事長,是全軍醫學科學技術委員會和全軍獸醫衛生學專業委員會的重要成員,同時還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生命科學部的專家評審組成員以及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獸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他的傑出貢獻得到了國家的認可,1993年起享受國家特殊津貼,2000年獲得解放軍總後勤部科技銀星獎,2001年被評為總後勤部先進師旅團級主官,2002年榮獲總後勤部優秀科技人才建設伯樂獎。
(5)鄭州大學產業技術學院博士怎麼聯系導師擴展閱讀
王哲,男,1960年8月生,河南滑縣人。漢族。鄭州大學經濟系政治經濟學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經濟學學士。1985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7年12月參加工作。
⑹ 鄭州城市職業學院是211大學嗎
根據公開信息顯示,鄭州城市職業學院不是211大學。
鄭州城市職業學院簡介:
鄭州城市職業學院是經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的普通高等職業院校,是「河南省職業教育特色院校」、「中原城市建設人才的搖籃」。學校立足國家中心城市鄭州,專注於培養高端技術技能人才,已為社會培育數萬余名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值得信任、有社會責任感的城市建設與服務行業的高素質人才。
學校提早布局BIM技術、綠色建築、人工智慧、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前沿科技,共開辦40餘個專業及方向,形成了計算機應用技術、學前教育、電子商務、建築工程技術、智能製造等五大特色專業(群),緊密對接國家新興產業及人才緊缺行業,專業輸送當下社會熱門行業的專精尖人才。學校建築工程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等多個專業入選「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省級職業教育特色院校項目骨幹專業」;學校《民航英語》教材入選獲批「十四五」首批職業教育河南省規劃教材建設立項。
學校是全國唯一開設耐火材料專業的高職院校,聘請全國知名的耐材行業專家——鄭州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葉國田擔任首任院長,與地方政府共建集教學、科研、檢測一體現代化的耐火材料實驗實訓室,專門為耐材企業培養工程師和高級管理人才。深度綁定國內最大的耐材企業——利爾集團,匹配專項獎學金,作為招錄人才著重培養。
鄭州市211大學名單
序號
學校名稱
1
鄭州大學
211大學:211大學一般指211工程,是指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的建設工程。於1995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後正式啟動。「211工程」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由國家立項在高等教育領域進行的重點建設工作,是中國政府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重大舉措、中華民族面對世紀之交的中國國內外形勢而作出的發展高等教育的重大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