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中老教授
⑴ 交大老教授目錄預覽
以下是交通大學知名教授們的簡介:
張煦,我國通信科學與教育的傑出代表;
范緒箕,航空科學與教育領域的翹楚,朱隆泉、孟雁也貢獻卓越;
張滌生,整形外科醫學的先驅陳祖亮;
楊槱,造船學界的領軍人物唐如一;
孫璧媃,德藝雙馨的陳哲女教授;
徐祖耀,材料科學教育界的名宿周平南、戎詠華;
徐僖,高分子材料科學的領頭羊周軍;
程極泰,數學教育的獨特貢獻者馮倩;
王振義,血液學領域的獨秀金慈;
范祖堯,上海交大的師表典範黃根生、於愛濤、陶曉紅;
楊世銘,傳熱學教育的知名人物周申申、吳艷瓊;
吳善勤,教育改革的先鋒楊宗英;
張和康,絕緣學科教育的貢獻者王壽泰;
王嘉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者高傳勇;
吳人潔,復合材料科學與教育的開拓者王浩偉、孫康;
李介谷,模式識別與智能控制教育的領導者胡福喬;
王錟,焊接工程教育的耕耘者姚舜;
湯生,電機系的美國教授章玲苓;
李寶堂,俄國語言學教育的典範陳以鴻;
楊俊生,造船實業家,支持造船系發展朱隆泉、孫光二;
申國權,韓國籍體育振興者范祖德;
王公衡,造船界知名教授盛振邦;
程福秀,電機學教育的先驅陳育才;
徐桂芳,數學教育的傑出代表任祝景;
曾繼鐸,嚴格執教的傑出教師陳立人;
貝季瑤,機械製造領域的泰斗吳艷瓊、周申申、孟雁;
江可宗,深受學生喜愛的力學教授姜楫;
李渤仲,船用內燃機專業奠基人顧恆一、董申、周聚泰、李志航;
沈嘉猷,獻身教育的愛國者秦富生;
羅祖道,學界楷模孫國鈞;
新陶,高電壓學科教育的功臣管喜康;
吳鎮,人民教師的典範楊長俊;
唐耀宗,體外粉碎腎結石機的開創者管喜康。
這些學者們以其卓越的貢獻,為交通大學的學術和教育事業樹立了榜樣。
⑵ 同濟大學老教授名單
同濟大學老教授名單:孫鈞、汪品先、薛永祺、陶文銓、盧耀如。
1、孫鈞
男,1949年上海交通大學畢業,獲土木工程工學士學位。1954~56年間隨前蘇聯專家И.Д.斯尼特柯修畢副博士課程並寫作學位論文。現任同濟大學岩土工程研究所教授、校務委員、名譽系主任,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 1991年選任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2、汪品先
男1936年11月生,江蘇蘇州人,1960年畢業於前蘇聯莫斯科大學地質系,我國著名的海洋地質學家,同濟大學海洋地質與地球物理系教授,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現任中國科學院地學部副主任,國際海洋聯合會(SCOR)副主席,中國海洋研究科學委員會主席,中國海洋湖泊學會副理事長。
3、薛永祺
薛永祺,紅外和遙感技術專家。1937年1月11日生於江蘇張家港。1959年畢業於華東師范大學物理系,獲學士學位。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同濟大學雙聘院士。199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4、陶文銓
工程熱物理學家。西安交通大學教授。現任西交利物浦大學校長。1939年3月生於浙江紹興。1962年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動力機械繫。200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5、盧耀如
男,1931年5月生,福建福州人。1950年入清華大學地質系,1952年院校調整入北京地質學院,後曾隨外國專家學習,1953年提前畢業。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是著名的地質學家。現任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地下建築與工程系教授。
(2)大學中老教授擴展閱讀
截至2020年5月,擁有專任教師2803人,其中專業技術職務正高級1156人,中國科學院院士12人(含雙聘),中國工程院院士15人(含雙聘),發展中國家科學院及美國、德國、瑞典等國科學院或工程院外籍院士20人次。
國家級教學名師5人,教育部「長江計劃」特聘教授36人,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首席科學家23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科學家64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62人,「青年長江」「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等四類優秀青年人才162人。
國家級教學團隊6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8個,教育部創新團隊9個,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1個,入選科技部「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
⑶ 抖音上很火的一個講師,年齡挺大了,說話很有意思,叫啥來著
叫戴建業,是華中師范大學教授。
戴建業,男,1956年生於湖北省黃岡市麻城。現為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古代文學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導師,古代文學學科組長、學科帶頭人。
戴建業同時也是一位專欄作家,近三年多來寫有約400多篇文化隨筆和社會評論,被網易評為「2012年度十大博客(文化歷史類)」,被「愛思想」網列入「熱門專欄」作家。先後出版《假如有人欺騙了我》《一切皆有可能》等多部雜文隨筆集。
(3)大學中老教授擴展閱讀:
最近,《人民日報》報道了一位62歲的「網紅」教授,還在文章中引用了他的這段「名言」。這位風趣的老教授名叫戴建業,是華中師范大學文學系的教授、博導,在抖音上有近百萬粉絲,他的一段抖音短視頻,曾在一周內獲得了超過3000萬次的播放,100多萬次網友的點贊。
據介紹,戴教授的抖音視頻大多截取自七八年前的大學選修課內容,他自認為普通話不好,也不追求什麼抑揚頓挫的效果,所以在課堂上,都是選擇聊天的方式向學生們講解詩詞知識。
這樣的風格在抖音上也獲得了網友們的好評,不少網友認為,戴教授注重重現古詩詞的現場感,不裝腔作勢,不居高臨下,有趣又接地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