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研究生導師是講師
① 講師也能帶研究生嗎
不可以,至少是教授
② 研究生導師是講師是一種怎麼樣的體驗
從我的經歷說起吧:
一、從3月份調劑到一枚碩士研究生,到學生入學,轉眼一個學期專過去了。在屬7-8月份,我安排學生在山東的一所省級重點實驗室培訓了1個多月,期間安排他整理論文,翻譯一些英文資料,並進行相關文獻資料的查詢。我們整理了3篇文章(其中兩篇英文),
二、文章都有學生署名(2-3位),後來這三篇論文先後被接受錄用了。這樣呢,學生尚未正式入學,就有成果待入賬了。開學後,我放手讓學生整理論文,我們的課題,做實驗其實不太花功夫,主要時間用在生物信息學分析和文獻檢索上去了。
三、用了幾乎一個學期,我們才把論文整理好(如果我自己做,可能不到20天就能做好)。這樣,這名學生,完成了一個跨越(沒有經過中文論文撰寫的鍛煉,直接寫英文)。這篇論文雖然水平很低,但估計至少能達到國內所謂核心期刊的層次。
四、以後,可以讓他放手做一些難度大的工作,而不必擔心畢業了。
我在桂林醫學院生物技術學院,只能通過調劑招生,諸位考生如果明年可能要調劑,詢問&啟*道%教&育牢師幫忙。
③ 研究生導師是講師對之後有影響嗎
能好好帶你畢業是最重要的,除非你打算讀博。但是就算打算讀博,重要的也是成果而不是靠山,因為牛導也不見得就能做你的靠山,一是牛導自己是博導到時候你可能就算你想去更好的學校也礙於面子只能跟自己導師,二是就算他推薦你去別的學校,他能推薦的學校也不見得你看得上,到時候反而尷尬。
④ 研究生導師是講師好嗎
當然不好,講師基本上是高校最低職稱了,相對而言,學術水平要差一些,手裡的項目也少,考研最好報教授的,以後如果准備讀博也方便。
⑤ 我的研究生導師職稱是導師,考上了一個211和985的學校,但是導師居然是講師職稱。。。該不該去讀呢
說的不會是我們學校吧:)這是沒辦法的事啊,我們這個變態學校崗位是很少的,職稱非常難評,可又得招研究生,逼著你申請招生。你好好了解一下導師的科研水平,有些職稱上不去的導師,水平也是很好的。在別的學校也許早就是副教授甚至教授了。
當然,假如你十分介意職稱,就別去了,研究生階段,只有對導師有發自內心的佩服,才能心平氣和、心服口服地跟著他做學問啊。
⑥ 研究生導師是講師是一種怎麼樣的體驗
在學術道路上,導師的角色舉足輕重。然而,導師的身份與學術成就並不直接決定學生的學習體驗。我有幸跟隨一位教授,卻對講師的學生體驗感到好奇,以下分享一些個人觀點,或許能為理解不同導師風格提供一點視角。
或許,導師的學術地位並非決定性因素。在學術成就與學生體驗之間,導師的個人品質、對待學生的態度、以及指導方式更為關鍵。我曾天真地以為學術能力是導師的首要考量,追隨了一位35歲便晉升至副院長及系主任的學術狂人。然而,深入反思後,我意識到導師的學術能力並非決定性因素。
導師的人品至關重要。一位對學生抱有高度重視、耐心與理解的導師,往往能夠提供更為積極的學習體驗。他們不僅關注學術知識的傳授,更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與創新精神。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能夠更充分地挖掘潛力,探索學術的廣闊領域。
此外,導師的指導方式也影響著學生的學習體驗。一位善於傾聽、靈活調整教學方法的導師,能夠更好地適應不同學生的學習風格,激發他們的興趣與熱情。這樣的導師不僅傳授知識,更引導學生探索未知的學術領域,培養批判性思維與問題解決能力。
綜上所述,導師的身份與學術成就雖具吸引力,但導師的個人品質、對學生的態度與指導方式才是決定學生學習體驗的關鍵因素。選擇導師時,不應僅關注學術背景,而是應綜合考慮導師的個人特質與教學風格,以期獲得更為豐富、有益的學習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