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蘭州交通大學環境學院武教授

蘭州交通大學環境學院武教授

發布時間: 2025-02-05 19:20:30

㈠ 蘭州交通大學 開設給水排水專業的院校

蘭州交通大學給水排水系-----「給排水老八家」之一

蘭州交通大學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有著悠久的辦學歷史。其前身為原唐山鐵道學院鐵建系的給排水專業,1958年由唐院成建制地遷蘭,將唐山鐵道學院所屬的給水排水教研組所有教師及設備全部調入蘭州鐵道學院,組建了鐵道建築系給水排水專業。
1971年9月蘭州鐵道學院單獨成立給水排水工程系,這是全國鐵路院校中首個唯一的給水排水專業人才培養基地,在全國工科高校中也是比較早的專業系,俗稱「給排水老八家」。

1984年8月蘭州鐵道學院在給水排水系內增設了環境工程專業,同年12月給水排水系正式更名為環境工程系。之後增設了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環境科學專業,2001年又更名為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2003年正式定名為蘭州交通大學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

學院先後有顧培恂、李正才、張慶文、孫經曙、羅征洪、王乃忠、滕蘭珍、葉洪輝、王慶來、歐陽銘、邱熔處、葉凌碧、朱琨、常青及高孟理等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教授執教,為學院良好的教風、學風奠定了深遠的文化基礎。

附:
山海關鐵路官學堂(1896)

→唐山鐵路學校(1905)

→交通大學唐山學校土木工程科市政工程門(1925)

→國立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學院(1937)

→唐山鐵道學院鐵道系給排水專門化(1953)

→蘭州鐵道學院鐵道建築系給水排水專業(1958)

→蘭州鐵道學院給水排水工程系(1971)

→蘭州鐵道學院環境工程系(1984)

→蘭州鐵道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2001)

→蘭州交通大學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2003)

蘭州交通大學給水排水專業淵源探討對於給水排水專業的發展,我有一些親身經歷,現談出來以供參考。 我是1955年考入唐山鐵道學院鐵道建築系的,當時大學一二年級共修共同課和基礎課,到大三才分專門化(即專業)。據學校高年級同學介紹,為了學習推廣蘇聯的辦學經驗,唐院鐵道建築系於1955年開始建立了給水排水專門化,從鐵道系53級學生中,劃出一個班,專修與給水排水有關的專業課程,這個班就叫做水53班,這是唐院開辦的第一個給水排水專業班,他們於1957年畢業,成為唐院首屆水班畢業生。其後又有了水54班,我院退休教師汪昭群、李文綬等是1958年唐院水54班畢業後就直接來到蘭院工作的。 1958年上半年我所在的鐵55級也開始分專業,共分成建55、線55、水55三個專門化。到1958年下半年,由於唐院整個給水排水專業(包括給水排水教研組、給水排水實驗室)的設備和教師奉鐵道部命令全遷蘭州,支援新辦蘭州鐵道學院。所以唐院就沒有再辦給水排水專業,水55班也就因此而停辦,將其學生又重新劃至建班和線班。 我們在上大二的時候,傳出教育部要把唐山鐵道學院遷往蘭州,於1956年開始在蘭州市選址,並按在校學生9000人的規模建校。1956年由當時的蘭州市副市長任震英先生率領蘭州市代表團親赴唐山,並在學校大操場為唐院全體師生作了主題為宣傳蘭州、歡迎唐院遷往蘭州的大型報告,引起廣大師生的濃厚興趣。當時他在報告中生動介紹了蘭州的幾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他說現在蘭州是「皋蘭山上一棵樹」,今後的蘭州一定會是瓜果滿地樹滿山。他還說現在蘭州市的街道是揚灰馬路和水泥馬路,即晴天街道揚灰,雨天道路是水加泥,但是在蘇聯老大哥的幫助下,蘭州市規劃藍圖一定會早日實現。 唐院遷蘭的消息當時在校內引起很大的反響,有支持的、也有反對的,特別是1957年「反右」期間,遷校問題成了眾人爭論的焦點,長期未決。 1958年鐵道部決定唐院暫不遷校,而是在原唐院規劃校園的地址——蘭州市安寧區真樂村再建一座全國第三所高等鐵路專業院校。1958年4月鐵道部以「鐵人教專滕[58]字第224號」命令決定新建蘭州鐵道學院,並立即組成建校籌建委員會。鐵道部還決定蘭州鐵道學院所急需的師資、設備由唐山、北京兩所鐵道學院對口支援。確定鐵道運輸系和電機系由北京鐵道學院負責對口組建;鐵道建築系、橋梁與隧道系和機械繫由唐山鐵道學院負責對口組建。當時兩校成建制調入蘭院的教職工共有340人。1958年7月22日鐵道部教育局又下令將唐山鐵道學院所屬的給水排水教研組所有教師及設備全部調入蘭州鐵道學院,並確保9月1日在蘭州開學上課。 1958年8月,以原唐山鐵道學院給水排水教研組為班底與水力學教研組部分教師,聯合組建了蘭州鐵道學院鐵道工程系給排水工程專業,並於1958年9月在蘭州首次招收了給排水專業三年制專科生(水專58級共有59人),於1961年畢業,這是蘭院建校後的第一批給排水專業畢業生。1959年蘭院開始招收給排水專業五年制本科生,直至1965年先後培養了給排水專業本科生7屆共293人。 1971年9月學院決定單獨成立給排水工程系,這是全國鐵路院校中的唯一的一個給水排水專業人才培養基地。隨著環境保護專業的發展及對環保人才的需求,蘭院於1984年8月在給排水系增設了環境工程專業,同年12月蘭院給排水系正式更名為環境工程系。 從以上實際情況可以清楚地看出,蘭院的給排水專業肯定是唐山鐵道學院給排水專業的延續。如果追溯交大給排水專業的發展,一定至少要從老唐院水53班開始算起。 然而,水53班的成立並不是孤立的,它是建立在老唐院土木工程專業雄厚的師資力量和充足的儀器設備的基礎上的。所以,追根溯源,書寫給排水專業的歷史更應該從老唐院土木工程專業寫起,這才是給排水專業真正的根源。 根據我手邊掌握的資料,早在1925年8月(民國十四年)原***唐山大學(唐山鐵道學院前身)第一次在該校土木工程科(系)下,明確分設了鐵路工程、構造工程、水利工程、市政工程四門(專業),均為四年制本科。這應該是我國給排水專業的最原始的建制了。因此,我覺得:蘭州交通大學給排水專業的誕生日,就應該從1925年8月算起,到明年2005年應該是整整80周年。 以此拋磚引玉,歡迎共同探討。 建議可以聘請一些老同志,廣泛聽取他們的意見,如: 王乃忠老師 我校退休教師 現在蘭州 李正才老師 我校退休教師 現在蘭州 滕蘭珍老師 我校退休教師 現在蘭州 許念增老師 我校退休教師 現在蘭州 張伯馨老師 我校退休教師 現在上海 王興禮老師 我校退休教師 現在上海 陳 立老師 華東交大退休教師 現在南昌 蔡辛生老師 我校退休教師 現在北京 徐國健老師 我校退休教師 現在上海 王意鉅高工 唐院水53學生 現在第一設計院 李蓮仙高工 唐院水53學生 現在第一設計院 李心琪老師 蘭院水58學生 我院退休教師,現在蘭州 李桂榮老師 蘭院水58學生 我院退休教師,現在蘭州 作者:環境學院 王世賢

㈡ 求蘭州交通大學范多旺教授、黨建武教授的聯系方式

建議不要報考這兩人的專業,就業面相對窄。另外黨老師不親自帶學生,都是他的博士帶的,要求太嚴,不好混。

㈢ 蘭州交通大學畢業生出過哪些領導

蘭州交通大學部分知名校友

黃 民 原鐵道部總經濟師、發展計劃司司長現國家發改委基礎產業司司長
郭允沖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部黨組成員
耿志修 鐵道部副總工程師、鐵路重載運輸專家
戴曉曙 中組部幹部一局巡視員副局長
高曉兵 曾任鐵道部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現任山東省委常委、組織部長
聶阿新 鐵道部科學研究院院長
董峰貴 中國鐵路物資總公司董事長
陳務軍 上海交通大學博導,教授
馬坤全 同濟大學橋梁工程系博士導師
徐瑞華 同濟大學交通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雷樂成 浙江大學系副主任博士生導師
秦世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何義亮 上海交通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王榮輝 華南理工大學交通學院教授、博導
張 哲 大連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橋梁系主任博導
拾 兵 中國海洋大學工程學院海洋工程系副主任博導
郭進 西南交通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
王在華 世界易經學會(WBCA)榮譽會長兼學術評審委員會副主任,國際易學研究院名譽院長
馬建軍 北京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李富生 日本岐阜大學工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
石宗利 湖南大學教授、博導
王克海 交通部橋梁科學研究院博導
田長海 北京鐵道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王石 深圳萬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文一波 北京桑德環保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
張建國 原中華英才網總裁
白中仁 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總裁
趙偉民 甘肅省人大常委會委員、環境資源保護委員會主任
周岳溪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水污染控制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水污染控制技術首席科學家
張曙光 鐵道部副總工程師兼運輸局局長
鮑繼懷 廣州市豐凌電器有限公司總經理
吳力 和光集團總裁
湯建國 青藏鐵路公司副總經理
馬海民 中鐵一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范多旺 蘭州交通大學博士生導師國家綠色鍍膜技術與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丁昆 中國鐵路編組站自動化領域業界公認的首席專家
陳後金 北京交通大學博士生導師,國家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主任
劉維寧 北京交通大學土木建築工程學院 博導
趙德安 西北民族大學校長 博導
賴遠明 中科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博導
張孟喜 上海大學土木工程系系主任博導
張金榮 杭州地鐵公司副總工
謝正光 北京市地鐵公司總經理教授級高工
安同祥 早稻田大學教授
陳東安 蘭州軍區總醫院骨科研究所教授
譚忠盛 北京交通大學土木建築學院 教授、博導
李向前 深圳市比克電池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楊少林 圳地鐵三號線公司總經理
漆寶瑞 中國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黃西華 中鐵二局集團公司董事長
晉志毅 西安鐵路局副局長
林蘭生 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總經理助理
張繼民 辰日中國總部總經理
李 寧 中鐵二十一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朱本珍 中鐵西北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光范 海南大學土木建築工程學院副院長
邢 斌 青藏鐵路公司副總經理
馬步真 天水建築設計院院長
劉永紅 中鐵七局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張繼武 中鐵隧道局局長
趙立香 甘肅省團省委副書記、黨組成員
王猛 中鐵九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英龍 京津城際鐵路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兼總工
姜滿金 中鐵七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建新 蘭州市城市建設設計院黨委書記|副院長
拉有玉 蘭新鐵路新疆公司總經理
劉學良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現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
蘇順虎 鐵道部運輸指揮中心(運輸局)副主任兼運營部主任
孟素荷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張 斌 中國對外貿易運輸總公司董事長、總裁
張錦躍 原西安鐵路局黨委書記,現鐵道部派駐華沙(波蘭)鐵路合作組織代表,鐵路合作組織委員會副主席
方蘭珍 原鐵道部勞動和衛生司司長,現中國鐵道學會常務副秘書長
郭民龍 中鐵一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劉生榮 西安鐵路局副局長
郝東周 鄭西客運專線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
朱朝陽 秦皇島港務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杜世家 蘭州航天石化工程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
康 維 南昌鐵路局副局長
劉志江 全國鐵路總工會生產宣傳部部長
高金陽 蘭州鐵路局副局長
趙 平 蘭州鐵路局副局長、總工程師
華國賢 昆明鐵路局副局長
李爾濤 吉泰物流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湯友富 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副院長
白曉春 青藏鐵路公司黨委書記
朱華新 青藏鐵路公司副總經理
王在廣 烏魯木齊鐵路局副局長
許翌星 江蘇山田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寧夏理工學院常務副董事長
汪紹恩 北京巨盛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邢 濤 蘭州鐵路局副局長
馬葉江 烏魯木齊鐵路局副局長
張喜勝 鐵十二局集團副總經理
李布英 中鐵工程設計咨詢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
張陪眾 中鐵21局集團公司副局長
吳成福 中鐵四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武海光 中鐵十局集團有限公司副經理
劉登科 中鐵六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龍援青 中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周孝文 鐵道經濟規劃院副院長
諶良仲美 中環境基金會副總裁
項志敏 中鐵一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權縣民 中交二局副總經理
史柏生 中鐵三局 副總經理
謝亞偉 河南省建設投資總公司副總經理
劉永紅 中鐵七局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沈榮發 鐵三院總工程師
劉林山 中鐵七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㈣ 環境工程專業排名

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所,有SKL(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SKL)實在是太有錢,實力也實實在在是太強。環境類的核心期刊排名前10的裡面不少都是生態中心出的。綜合排名第1!(補充一下,中科院青島和廈門的兩個院水方向近年來成長的很快,但此次這2院不參與排名)。
時間有限,這次只評述下某些985院校的情況。

清華,國家第1批重點學科。3位院士,以及一大批水處理的老專家,有SKL,科研實力和經費僅次於生態中心。綜合排名第2!

哈工大,國家第1批重點學科。3位院士,以及一大批水處理的老專家,有SKL,做科研很踏實,要求很嚴謹。綜合排名第3!

同濟,國家第1批重點學科。爭議很大,也有為我國水處理事業做出傑出貢獻的很多老專家,但是卻沒有一位院士,確實有點說不過去。同濟的科研一般和國外(尤其是日本)接觸的很多。但是同濟做科研踏實嚴謹上略次於哈工大,但是話又說回來,同濟將科研轉化為生產力方面就不錯。但是年輕一代的牛人,同濟數量不多。和南京大學共建SKL。綜合排名第4!

以下排名不分先後!!!

大連理工,國家第2批重點學科,微生物過來的,水方面還不錯。

湖南大學,國家第2批重點學科,最近幾年發展很快。

浙江大學,國家第2批重點學科,老浙大和浙江農業大學合並後所組建的環境工程專業,浙農過去的老師(如牛人陳英旭)生態修復做的挺好的,水這方面就差點了;老浙大的教授大部分搞厭氧的,總的來說實力+資金,浙大的環工發展潛力巨大。

天津大學,也是很早就開始做水處理了,顧平,季民,兩大牛人坐鎮。

西安交大,本來環工不是很強,但這兩年交大也從別的學校挖去好多有名氣的教授(如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加上交大的聲望總的來說有較大進步,而且有位老教授是我國最早做厭氧的人員之一,最近好像在評是否要授予他院士呢。

重慶大學,老牌的水處理院校,有幾位水處理的老專家,譬如龍騰銳、羅固源。但年輕一代不是很牛。

南京大學的環境工程可以說是最近幾年全國高校中發展最迅速的,2007年還評上了一個工程院的院士,環境工程的國家工程中心也獲批了,還有教育部的工程中心,以及一批和大型企業共建的實驗室等,南大目前積極支持工科的發展,再加上江蘇省政府的大力支持,政產學研模式的推廣,南大的環工已經不是5年前的樣子了,它的發展絕不可小覷!

四川大學,和湖南大學情況比較相似,最近幾年發展很快。

華南理工,偏化工方向,但是該校的胡勇有教授在研究微生物絮凝劑,值得期待。

廈門大學,中國海洋大學,都是以海水為研究特色,涉及化學方面比較多。

上海交大,99年才成立環境學院,實力真的不能和上面的一些學校相比,但就是有錢,沒辦法

一些地方院校,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也可以。如有得罪之處,望各位水友海涵,有錯誤之處,望批評指正~~~

西安建科大絕對是要提的一個學校,但是我先前只是說了下985的學校,西安建科我還是了解很多的。那我就趁這個機會給大家介紹下這所學校。原名,西安冶金建築學院,我國環境工程專業首批國家重點學科的4所院校之一(另外3所分別是清華,哈工大和同濟)。該校在水處理(牛人有王曉昌教授,黃廷林教授,彭黨聰教授,還有王志盈(好像是退休了,是我國最早研究厭氧處理的專家之一)教授等),大氣處理(馬廣大老師是我國大氣處理的功勛級老專家)有著非常強的實力。這是業內一致認可的,但是,實事求是的說,該校綜合實力有限,每年招收的碩士生數量也偏多了些。但是該校畢業的博士生實力非常牛,百篇優秀博士畢業論文每年有不少都是出自西安建科環境學院。王曉昌,從日本學成歸來的專家,最近獲得了一個2000萬(也有說法是2.2億的)的水專項,現任該校副校長。和國際水協前任主席丹保憲仁教授學術交往很多。黃廷林,現任該校環境學院院長,治學嚴謹,研究方向有和黃土高原水土保持有關的。彭黨聰,現任該校環境學院主管研究生的副院長,研究厭氧及模型。牛人教授還有很多,譬如王磊,石輝等等,時間有限,就不詳細介紹了。

河海大學,水利部直屬院校,環境工程的國家重點培育學科,但是每年報考的學生並不多,推薦報考!還有博士後流動站在該校,在211院校中報考次學校性
價比最高!(同類學校如西安理工大學也不錯)

太原理工,實力也很強,資金上稍微次了些,不過難度也就相應要小些。

江南大學,微生物強的要命啊,倫世儀(院士),陳堅在那兒坐鎮,如果哪位晚輩一不小心把反硝化除磷搞定了,估計版主要賞你1000000個金幣!

東南大學,老牌工科院校,實力不容小覷。

昆明理工,在西部省區很有名的學校!

廣東工業,水處理的實力在廣東相當強悍!

合肥工業,老牌工科院校,在環境系統方面有系統的學科體系,很有前景!

蘭州交通大學,被埋沒的大學,環境工程和市政工程的實力絕對沒話說,不過考慮到地理位置的原因,報的人數一直不多。

蘇州科技學院,以前的蘇州城建環保學院,一志願招不滿的,如果有學子的研究方向和沈耀良等牛人的科研一致的話,建議直接報考。且該校不久要升級成大學,報考難度必然要變大,所以趁現在報考還是很劃算的。

北京市環境工程相關方面的高校實力探討
北京科技大學,北京的學生比較認可這個學校,水方向的項目好像是礦山廢水的比較多。這個學校在北京的認可度要高過北京工業、北交、北建工。
北京工業大學,重點介紹吧,環境工程成立30多年來,大概10年前彭永臻從哈工大來,這個學校的環境工程知名度以及實力才逐漸上來。客觀的說,這學校水方向的中年導師,基本上都是彭永臻的學生,老點的就彭永臻和王淑瑩。北京的學校都不差錢。彭永臻那篇著名的論文《SBR法的五大優點》可以說是我國開啟對於SBR工藝廣泛研究的信號燈吧,這篇論文在我國對於SBR研究上的有著非常高的地位。被引用了很多次。研究方向:污水處理系統的智能控制、深度的脫氮除磷。

北理工,研究方向好像和水牽扯不大,但是一個案例很要命。我一個導師的兒子,北理工的環境工程碩士畢業,家裡找人聯繫到了深圳水務,孩子不去,進
了威立雅(好象是),反正是北京一個很牛的外企。

北京交通,環境工程的發展還欠缺了點,和市政工程的聯系還很多。一個學校的環境工程基本上都是從市政工程發展過來的,但是發展到一定程度了就基本上分開了,但是北京交通還差了點。

熱點內容
上大學改名字 發布:2025-02-05 22:09:14 瀏覽:855
大學生穿旗袍 發布:2025-02-05 22:09:14 瀏覽:289
大學的數學老師 發布:2025-02-05 22:01:27 瀏覽:124
美國大學生論壇網站 發布:2025-02-05 21:26:09 瀏覽:813
李安大學生 發布:2025-02-05 21:26:07 瀏覽:743
本科生畢業做什麼工作 發布:2025-02-05 21:24:39 瀏覽:738
聊城大學老師郵箱格式 發布:2025-02-05 21:22:28 瀏覽:396
增補碩士研究生導師 發布:2025-02-05 21:17:16 瀏覽:43
大學生很污 發布:2025-02-05 21:17:16 瀏覽:395
廈門大學美術考研 發布:2025-02-05 21:13:07 瀏覽: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