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鄭祥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鄭祥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發布時間: 2025-02-10 23:44:05

① 鄭祥的教育與工作經歷

07/2005- :副教授,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
09/2003-06/2005:博士後,哈爾濱工業大學環境工程專業博士後流動站
09/1998-06/2003:博士,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環境工程專業
09/1994-07/1998:學士,武漢大學環境科學專業
教學經歷
環境學概論
微生物學
環境生物學
現代環境生物技術
研究領域
膜分離技術在水處理與氣體分離中的研究及應用
污水處理系統中的公共衛生安全問題研究
城市水體面源污染控制技術研究
固廢資源化

②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可以考什麼專業的研究生與環境保護有關的考研專業有哪些

建議你考是人民大學的環境學院

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成立於2001年11月,是國內少有的集經濟學、管理學、理學、工學為一體,綜合研究環境問題,為我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事業培養高級專業人才的教學科研機構。

環境學院在創建於1988年的國家重點學科「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及商品學等相關學科專業的基礎上組建起來,是中國人民大學2003年重點投資建設的院系之一。現擁有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1個博士點,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環境科學、生態學、食品科學、自然資源管理、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6個碩士點,公共事業管理(環境經濟管理方向)和環境科學2個本科專業,其中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2001年被教育部確定為該領域唯一國家級重點學科。

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環境科學系

發布時間:2007-08-30 08:35:48 作者:

環境科學系成立於2001年10月,是學院建院時的兩個系之一。現有一個本科專業、四個碩士點。本科專業為環境科學,四個碩士生專業為環境科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生態學,食品科學。
系主任:宋國君,辦公室:010-62512045
副系主任:王西琴,辦公室:010-82502680

環境科學專業(本科)
本課程設置強調厚基礎、寬領域、重實踐、有特色的原則。環境學院與該專業對應有環境科學、生態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和食品科學四個碩士生專業。
本專業鼓勵學生本科畢業以後在相關研究生專業繼續學習深造,也可以在各級環境保護部門、企業和事業單位從事環境監測、環境規劃、環境管理、環境影響評價等工作。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普通物理、普通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環境化學、普通生態學、環境生物學、環境監測、大氣環境學、水環境學、環境工程學、環境規劃學、環境影響評價、環境管理與政策、環境經濟學等。

環境科學碩士點
培養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熱愛環境保護事業的,掌握環境科學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具有創新能力、動手能力和實際工作能力的,熟練掌握一門外語,能夠從事環境科學研究、環境規劃和管理工作的專門人才。畢業生適合在政府機關、事業、企業單位從事環境科學研究、環境規劃、環境管理研究和技術咨詢等工作。
主要課程:環境科學研究方法、環境統計方法與應用、現代生態與環境科學、高等儀器分析、環境監測與實驗、大氣環境學、水環境學、環境規劃方法與案例、環境管理與環境政策研究、生態規劃與評價、環境影響評價案例分析、環境與資源經濟學、綜合生態系統管理、環境工程原理等。
研究方向一:環境規劃與管理
本方向教師的研究領域包括:環境規劃研究,包括水環境保護規劃、水資源保護規劃、大氣環境規劃、固體廢物管理規劃、生態規劃等;環境過程研究,包括大氣環境過程、水環境過程等;環境管理研究,包括排污許可證研究、環境標准研究,包括排放標准、環境質量標准、環境管理規范研究等;環境影響評價研究,包括環評制度研究、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等。
師資隊伍:柴發合研究員(講座教授)、宋國君教授、王西琴副教授、李岩副教授、孟偉研究員(兼職教授)、鄭炳輝研究員(兼職教授)。
研究方向二:環境化學與環境監測
主要研究污染物在環境中的化學行為,主要包括大氣、水、土壤、固體廢棄物、食品中的污染物,特別是致癌物、環境激素、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進行定性定量研究。
師資隊伍:曾凡剛教授 李潔副教授
研究方向三:污染控制技術
污水處理系統中公共衛生安全研究;飲用水安全保障技術;膜分離技術在水處理中的研究及應用;城市水體面源污染控制技術研究;垃圾可持續填埋集成技術研究。
師資隊伍:張景來教授 鄭祥副教授

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碩士點
地理信息系統是近年來地理學中發展最快的重要分支,其應用領域已經遠遠超過地理學的傳統界限。本專業培養具有堅實和系統的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理論基礎與專門知識,掌握現代空間分析技術,能夠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和教學,並能做出創新性成果的高級人才。畢業生既可以繼續攻讀博士學位或赴海外深造,也可以從事科研、教學、咨詢服務和管理工作。
主要課程:地理信息系統原理、地圖學以及遙感原理與應用,環境信息可視化,空間分析,地學信息圖譜,城市遙感等。
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資源與環境遙感,包括生態遙感、定量遙感、城市遙感、生態環境時空動態變化監測、災害控制等;地理信息系統的開發與應用,包括城市信息系統、GIS資料庫與環境信息可視化、空間分析、地學信息圖譜等。
師資隊伍:李建新副教授 李海萍副教授 王汶副教授

生態學碩士點
本專業研究內容主要針對城市生態學、經濟生態學、生態工程建設與規劃等方向領域,應用現代生態學原理,結合國際及國內生態學研究的若干前沿與熱點問題,它包括理論、方法、管理與實踐等層次,開展廣泛的多學科綜合交叉研究,不斷充實、完善生態學基本理論和內容,同時解決我國重大生態環境建設工程中實際問題。
本學科點是在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國家重點學科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該學科領域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是國際上也有很高的知名度,為生態學科的建設與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人才支撐,並形成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生態學與環境學、經濟學、管理學多學的交叉和滲透,具有明顯的學科交叉優勢和研究成果積累,承擔和完成了多項國家級、省部級以及國際合作科研課題,在本領域取得了顯著的研究成果,積累了豐富的研究經驗和資料,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發表論文百餘篇,出版專著10餘部。為了保證生態學科的穩定發展,環境學院於2003年在黑龍江省三江平原濕地保護區建立了生態學野外試驗站,投資400餘萬元購置了大批先進科研設備,成為生態學科的教學與科研基地,從事濕地生態學、森林生態學、自然保護區管理、生態示範區建設與管理等方面研究與教學工作。建立野外實驗觀測站是提高生態學專業教學水平的必要手段,也是培養高素質、高質量人才的重要保證。

食品科學碩士點
本專業設置食品質量研究和食品分析兩個研究方向。
食品科學是以現代科學、技術與工程為基礎,以食品生產、加工、包裝、貯藏、流通、消費、環保等為其主要研究內容,以食品衛生、營養、感官品質等食品質量及其變化、維護、檢驗、評價等為研究中心,並與現代管理科學、人文科學、市場營銷等學科有密切的聯系,現代食品科學已發展為一門跨學科的綜合性科學。
本專業近5年的建設成果主要有:
編寫教材3部,專著10部;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4項;承擔部級研究項目15項;承擔國際合作研究項目3項;承擔聯合國研究項目1項。

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環境經濟與管理系

發布時間:2007-08-30 08:30:49 作者:

該系主要依託「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學科。該學科1985年起招收環境經濟學方向的碩士研究生;1988年建立環境經濟研究所;1991年建立環境經濟學第二學士學位專業;1995年開始招收公共事業管理(環境經濟管理方向)專業本科生;1996年和清華大學聯合培養環境經濟/環境工程雙學位生;1997年成為第一批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2001年通過教育部組織的全國評審,成為該領域唯一的國家重點學科。目前該系下設公共事業管理(環境經濟管理方向)1個本科專業,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和自然資源管理2個碩士研究生專業,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1個博士研究生專業,並設有博士後流動站,是該領域國內高校成立最早、規模最大、培養層次最為齊全的學科點。現該學科已形成「可持續發展經濟學理論」、「自然資源管理與環境資源價值評估」、「環境經濟學與環境政策」、「全球環境問題」和「人口與環境」五個研究方向。

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經濟學博士)
以經濟學為主要理論基礎,通過廣泛的學科交叉,發展解決可持續發展問題的系統理論和方法。是國家為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和環境保護基本國策而設立的培養高級專業人才和開展科學研究的教學科研基地。培養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領域學術、政策與產業部門的領導者和骨幹。
本學科同政府主管部門、國際組織和學術機構建立了緊密合作聯系,包括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國家經貿委、財政部、農業部、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北京市政府;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歐盟委員會、全球環境基金、聯合國開發署;倫敦經濟學院、斯坦福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布魯塞爾自由大學、京都大學、美國環境保護基金會、美國未來資源研究所、法國環境與發展國際研究中心、韓國產業與貿易研究所、韓國環境研究所、日本科技事業振興團和德國亨里奇波爾基金會。
本學科點教師的研究領域主要有:環境經濟學理論與方法;環境政策;環境管理制度;環境經濟政策手段;環境政策評估和風險管理;國際環境政策;生物多樣性;能源交通領域的環境問題;水質和水資源管理政策和體制;環境規劃和環境戰略規劃;工業污染防治;全球氣候變化;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可持續發展理論與實踐等。

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經濟學碩士)
以經濟學為主要理論基礎,通過廣泛的學科交叉,發展解決可持續發展問題的系統理論和方法。是國家為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和環境保護基本國策而設立的培養高級專業人才和開展科學研究的教學科研基地。培養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領域學術、政策與產業部門的領導者和骨幹。
本學科同政府主管部門、國際組織和學術機構建立了緊密合作聯系,包括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國家經貿委、財政部、農業部、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北京市政府;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歐盟委員會、全球環境基金、聯合國開發署;倫敦經濟學院、斯坦福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布魯塞爾自由大學、京都大學、美國環境保護基金會、美國未來資源研究所、法國環境與發展國際研究中心、韓國產業與貿易研究所、韓國環境研究所、日本科技事業振興團和德國亨里奇波爾基金會。
本學科點教師的研究領域主要有:環境經濟學理論與方法;環境政策;環境管理制度;環境經濟政策手段;環境政策評估和風險管理;國際環境政策;生物多樣性;能源交通領域的環境問題;水質和水資源管理政策和體制;環境規劃和環境戰略規劃;工業污染防治;全球氣候變化;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可持續發展理論與實踐等。

自然資源管理(管理學碩士)
研究內容強調自然資源管理綜合研究與公共政策分析,內容涉及自然資源承載能力研究,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政策制訂、政策評估與政策執行等。
本學科點依託中國人民大學的管理學科群、經濟學科群和環境學科群,以公共管理學、生態學和資源經濟學為主要理論基礎,通過廣泛的學科交叉,研究、建立和發展關於自然資源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的理論與方法。
本學科點是在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資源與環境國家重點學科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主要骨幹長期致力於我國資源管理、生態經濟與可持續發展理論與實踐的研究與教學,承擔和完成了多項國家級、省部級以及國際合作科研課題,在本領域取得了顯著的研究成果,積累了豐富的研究經驗和資料,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發表論文百餘篇,出版專著10餘部,如《中國生態農業》、《中國農業資源綜合生產能力與人口承載量研究》、《中國可持續發展態勢研究》《可持續發展論》、《中國環境生態學—中國人口、經濟與生態環境關系初探》等,取得多項省部級科技進步成果獎,在國內外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並建立了一支年齡結構合理、富有創新精神的研究隊伍。

公共事業管理(環境經濟管理方向,管理學學士)
1991年,中國人民大學在全國高校中最早建立環境經濟學本科專業,現為公共事業管理(環境經濟管理方向)。本專業的教學與研究活動已經形成以經濟學理論和方法為基礎,與相關科學技術研究相結合,緊密聯系現實環境與發展問題,注重政策分析和應用實踐的專業風格,在國內外教育和學術界樹立起良好的聲譽。多年來本專業已經為國家培養和輸送了大量高素質的專門人才,得到政府、學術界和社會的高度評價。要求學生具有扎實的經濟學和管理學基礎,熟練運用各種經濟分析工具,熟悉環境經濟與管理活動規律和政策法規;具備獨立進行調查研究、分析解決問題、參與宏觀決策的能力。

③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專業的考研方向是什麼

可以考區域經濟學,我以前同學就是本科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後來考研讀區域經濟學的

也可以考環境規劃與管理 ①101政治理論②201英語③301數學一④815化學 或 816環境微生物學 或 817環境系統與管理

現在我建議你考人民大學的環境學院 :

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成立於2001年11月,是國內少有的集經濟學、管理學、理學、工學為一體,綜合研究環境問題,為我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事業培養高級專業人才的教學科研機構。

環境學院在創建於1988年的國家重點學科「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及商品學等相關學科專業的基礎上組建起來,是中國人民大學2003年重點投資建設的院系之一。現擁有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1個博士點,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環境科學、生態學、食品科學、自然資源管理、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6個碩士點,公共事業管理(環境經濟管理方向)和環境科學2個本科專業,其中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2001年被教育部確定為該領域唯一國家級重點學科。

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環境科學系

環境科學系成立於2001年10月,是學院建院時的兩個系之一。現有一個本科專業、四個碩士點。本科專業為環境科學,四個碩士生專業為環境科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生態學,食品科學。
系主任:宋國君,辦公室:010-62512045
副系主任:王西琴,辦公室:010-82502680

環境科學專業(本科)
本課程設置強調厚基礎、寬領域、重實踐、有特色的原則。環境學院與該專業對應有環境科學、生態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和食品科學四個碩士生專業。
本專業鼓勵學生本科畢業以後在相關研究生專業繼續學習深造,也可以在各級環境保護部門、企業和事業單位從事環境監測、環境規劃、環境管理、環境影響評價等工作。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普通物理、普通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環境化學、普通生態學、環境生物學、環境監測、大氣環境學、水環境學、環境工程學、環境規劃學、環境影響評價、環境管理與政策、環境經濟學等。

環境科學碩士點
培養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熱愛環境保護事業的,掌握環境科學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具有創新能力、動手能力和實際工作能力的,熟練掌握一門外語,能夠從事環境科學研究、環境規劃和管理工作的專門人才。畢業生適合在政府機關、事業、企業單位從事環境科學研究、環境規劃、環境管理研究和技術咨詢等工作。
主要課程:環境科學研究方法、環境統計方法與應用、現代生態與環境科學、高等儀器分析、環境監測與實驗、大氣環境學、水環境學、環境規劃方法與案例、環境管理與環境政策研究、生態規劃與評價、環境影響評價案例分析、環境與資源經濟學、綜合生態系統管理、環境工程原理等。
研究方向一:環境規劃與管理
本方向教師的研究領域包括:環境規劃研究,包括水環境保護規劃、水資源保護規劃、大氣環境規劃、固體廢物管理規劃、生態規劃等;環境過程研究,包括大氣環境過程、水環境過程等;環境管理研究,包括排污許可證研究、環境標准研究,包括排放標准、環境質量標准、環境管理規范研究等;環境影響評價研究,包括環評制度研究、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等。
師資隊伍:柴發合研究員(講座教授)、宋國君教授、王西琴副教授、李岩副教授、孟偉研究員(兼職教授)、鄭炳輝研究員(兼職教授)。
研究方向二:環境化學與環境監測
主要研究污染物在環境中的化學行為,主要包括大氣、水、土壤、固體廢棄物、食品中的污染物,特別是致癌物、環境激素、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進行定性定量研究。
師資隊伍:曾凡剛教授 李潔副教授
研究方向三:污染控制技術
污水處理系統中公共衛生安全研究;飲用水安全保障技術;膜分離技術在水處理中的研究及應用;城市水體面源污染控制技術研究;垃圾可持續填埋集成技術研究。
師資隊伍:張景來教授 鄭祥副教授

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碩士點
地理信息系統是近年來地理學中發展最快的重要分支,其應用領域已經遠遠超過地理學的傳統界限。本專業培養具有堅實和系統的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理論基礎與專門知識,掌握現代空間分析技術,能夠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和教學,並能做出創新性成果的高級人才。畢業生既可以繼續攻讀博士學位或赴海外深造,也可以從事科研、教學、咨詢服務和管理工作。
主要課程:地理信息系統原理、地圖學以及遙感原理與應用,環境信息可視化,空間分析,地學信息圖譜,城市遙感等。
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資源與環境遙感,包括生態遙感、定量遙感、城市遙感、生態環境時空動態變化監測、災害控制等;地理信息系統的開發與應用,包括城市信息系統、GIS資料庫與環境信息可視化、空間分析、地學信息圖譜等。
師資隊伍:李建新副教授 李海萍副教授 王汶副教授

生態學碩士點
本專業研究內容主要針對城市生態學、經濟生態學、生態工程建設與規劃等方向領域,應用現代生態學原理,結合國際及國內生態學研究的若干前沿與熱點問題,它包括理論、方法、管理與實踐等層次,開展廣泛的多學科綜合交叉研究,不斷充實、完善生態學基本理論和內容,同時解決我國重大生態環境建設工程中實際問題。
本學科點是在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國家重點學科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該學科領域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是國際上也有很高的知名度,為生態學科的建設與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人才支撐,並形成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生態學與環境學、經濟學、管理學多學的交叉和滲透,具有明顯的學科交叉優勢和研究成果積累,承擔和完成了多項國家級、省部級以及國際合作科研課題,在本領域取得了顯著的研究成果,積累了豐富的研究經驗和資料,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發表論文百餘篇,出版專著10餘部。為了保證生態學科的穩定發展,環境學院於2003年在黑龍江省三江平原濕地保護區建立了生態學野外試驗站,投資400餘萬元購置了大批先進科研設備,成為生態學科的教學與科研基地,從事濕地生態學、森林生態學、自然保護區管理、生態示範區建設與管理等方面研究與教學工作。建立野外實驗觀測站是提高生態學專業教學水平的必要手段,也是培養高素質、高質量人才的重要保證。

食品科學碩士點
本專業設置食品質量研究和食品分析兩個研究方向。
食品科學是以現代科學、技術與工程為基礎,以食品生產、加工、包裝、貯藏、流通、消費、環保等為其主要研究內容,以食品衛生、營養、感官品質等食品質量及其變化、維護、檢驗、評價等為研究中心,並與現代管理科學、人文科學、市場營銷等學科有密切的聯系,現代食品科學已發展為一門跨學科的綜合性科學。
本專業近5年的建設成果主要有:
編寫教材3部,專著10部;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4項;承擔部級研究項目15項;承擔國際合作研究項目3項;承擔聯合國研究項目1項。

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環境經濟與管理系

發布時間:2007-08-30 08:30:49 作者:

該系主要依託「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學科。該學科1985年起招收環境經濟學方向的碩士研究生;1988年建立環境經濟研究所;1991年建立環境經濟學第二學士學位專業;1995年開始招收公共事業管理(環境經濟管理方向)專業本科生;1996年和清華大學聯合培養環境經濟/環境工程雙學位生;1997年成為第一批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2001年通過教育部組織的全國評審,成為該領域唯一的國家重點學科。目前該系下設公共事業管理(環境經濟管理方向)1個本科專業,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和自然資源管理2個碩士研究生專業,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1個博士研究生專業,並設有博士後流動站,是該領域國內高校成立最早、規模最大、培養層次最為齊全的學科點。現該學科已形成「可持續發展經濟學理論」、「自然資源管理與環境資源價值評估」、「環境經濟學與環境政策」、「全球環境問題」和「人口與環境」五個研究方向。

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經濟學博士)
以經濟學為主要理論基礎,通過廣泛的學科交叉,發展解決可持續發展問題的系統理論和方法。是國家為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和環境保護基本國策而設立的培養高級專業人才和開展科學研究的教學科研基地。培養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領域學術、政策與產業部門的領導者和骨幹。
本學科同政府主管部門、國際組織和學術機構建立了緊密合作聯系,包括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國家經貿委、財政部、農業部、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北京市政府;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歐盟委員會、全球環境基金、聯合國開發署;倫敦經濟學院、斯坦福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布魯塞爾自由大學、京都大學、美國環境保護基金會、美國未來資源研究所、法國環境與發展國際研究中心、韓國產業與貿易研究所、韓國環境研究所、日本科技事業振興團和德國亨里奇波爾基金會。
本學科點教師的研究領域主要有:環境經濟學理論與方法;環境政策;環境管理制度;環境經濟政策手段;環境政策評估和風險管理;國際環境政策;生物多樣性;能源交通領域的環境問題;水質和水資源管理政策和體制;環境規劃和環境戰略規劃;工業污染防治;全球氣候變化;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可持續發展理論與實踐等。

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經濟學碩士)
以經濟學為主要理論基礎,通過廣泛的學科交叉,發展解決可持續發展問題的系統理論和方法。是國家為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和環境保護基本國策而設立的培養高級專業人才和開展科學研究的教學科研基地。培養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領域學術、政策與產業部門的領導者和骨幹。
本學科同政府主管部門、國際組織和學術機構建立了緊密合作聯系,包括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國家經貿委、財政部、農業部、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北京市政府;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歐盟委員會、全球環境基金、聯合國開發署;倫敦經濟學院、斯坦福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布魯塞爾自由大學、京都大學、美國環境保護基金會、美國未來資源研究所、法國環境與發展國際研究中心、韓國產業與貿易研究所、韓國環境研究所、日本科技事業振興團和德國亨里奇波爾基金會。
本學科點教師的研究領域主要有:環境經濟學理論與方法;環境政策;環境管理制度;環境經濟政策手段;環境政策評估和風險管理;國際環境政策;生物多樣性;能源交通領域的環境問題;水質和水資源管理政策和體制;環境規劃和環境戰略規劃;工業污染防治;全球氣候變化;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可持續發展理論與實踐等。

自然資源管理(管理學碩士)
研究內容強調自然資源管理綜合研究與公共政策分析,內容涉及自然資源承載能力研究,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政策制訂、政策評估與政策執行等。
本學科點依託中國人民大學的管理學科群、經濟學科群和環境學科群,以公共管理學、生態學和資源經濟學為主要理論基礎,通過廣泛的學科交叉,研究、建立和發展關於自然資源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的理論與方法。
本學科點是在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資源與環境國家重點學科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主要骨幹長期致力於我國資源管理、生態經濟與可持續發展理論與實踐的研究與教學,承擔和完成了多項國家級、省部級以及國際合作科研課題,在本領域取得了顯著的研究成果,積累了豐富的研究經驗和資料,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發表論文百餘篇,出版專著10餘部,如《中國生態農業》、《中國農業資源綜合生產能力與人口承載量研究》、《中國可持續發展態勢研究》《可持續發展論》、《中國環境生態學—中國人口、經濟與生態環境關系初探》等,取得多項省部級科技進步成果獎,在國內外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並建立了一支年齡結構合理、富有創新精神的研究隊伍。

公共事業管理(環境經濟管理方向,管理學學士)
1991年,中國人民大學在全國高校中最早建立環境經濟學本科專業,現為公共事業管理(環境經濟管理方向)。本專業的教學與研究活動已經形成以經濟學理論和方法為基礎,與相關科學技術研究相結合,緊密聯系現實環境與發展問題,注重政策分析和應用實踐的專業風格,在國內外教育和學術界樹立起良好的聲譽。多年來本專業已經為國家培養和輸送了大量高素質的專門人才,得到政府、學術界和社會的高度評價。要求學生具有扎實的經濟學和管理學基礎,熟練運用各種經濟分析工具,熟悉環境經濟與管理活動規律和政策法規;具備獨立進行調查研究、分析解決問題、參與宏觀決策的能力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研究生博士生 發布:2025-02-11 09:39:14 瀏覽:142
北大景觀博士生導師 發布:2025-02-11 09:35:29 瀏覽:206
上海海事大學研究生導師查詢 發布:2025-02-11 09:31:12 瀏覽:822
大學宿舍自製空調視頻 發布:2025-02-11 09:19:39 瀏覽:539
中南大學數學系研究生 發布:2025-02-11 09:06:19 瀏覽:338
北京師范大學慶陽附屬中學 發布:2025-02-11 09:06:13 瀏覽:559
山東大學博士簡章2016 發布:2025-02-11 09:05:36 瀏覽:143
大學考試給老師送禮 發布:2025-02-11 08:58:58 瀏覽:588
2020年南京大學去世的教授 發布:2025-02-11 08:58:55 瀏覽:21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待遇 發布:2025-02-11 08:58:51 瀏覽: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