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南京大學去世的教授
① 著名物理學家馮端院士去世,享年多少歲
南京大學網站12月16日消息,我國著名物理學家、金屬和晶體材料學家、教育家,第六、七、八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第五屆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南京大學研究生院首任院長、物理學院教授馮端先生,於2020年12月15日19時41分在南京去世,享年98歲。
資料顯示,馮端院士1923年7月23日出生於江蘇蘇州,1942至1946就讀於國立中央大學物理系,1946年畢業獲學士學位,並以成績優異留校任教。
歷任南京大學物理系(物理學院)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後改稱院士),1993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1)2020年南京大學去世的教授擴展閱讀:
馮端院士的一生貢獻
馮端院士篳路藍縷,歷盡艱辛,創建並領導了「固體微結構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正確把握學術方向,成果突出,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該實驗室在歷次國家重點實驗室的評估中均名列前茅。他重視培養和引導後進,推動了一大批中青年學術人才脫穎而出,建立了強有力的學術梯隊。
他主持的「凝聚態物理學高層次人才培養——研究與實踐」榮獲1997年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馮端院士領導了南京大學凝聚態物理學的發展,做出了無法替代的卓越貢獻。
② 55歲南大近代史教授陳蘊茜病逝,她患了什麼病
我國學術界一個著名的泰斗隕落,在五十五歲的英年早逝,這是非常令人惋惜的。
這個學術界著名的學者,就是我國著名的歷史學家,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暨學衡研究院的教授,博士生導師陳蘊茜,由於因病治療無效,於2020年7月22日在南京最終逝世,享年55歲!
現在,請允許為這個學者的逝去默哀三分鍾,然後再繼續看這個學者生平的經歷。
陳蘊茜教授的代表著作就是《崇拜與記憶:孫中山符號的建構與傳播》(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全書大約60萬余字,論述嚴密、視角新穎、構思精巧,從不同側面對孫中山符號的建構與傳播、崇拜孫中山的形成與發展做了深入地探討,藉此研究民國時候精英與民眾、國家與社會的多元復雜的關系。在研究孫中山符號的過程中,也揭示了國民黨權力技術的靈活性、多樣性與控制性;以及中國由傳統農業社會轉向現代民主國家的過程中,國家權力的現代性建構。該書在學術界上引起了巨大的反響,也是研究民國社會代表性著作!
陳蘊茜教授熱愛生活、溫潤如玉、待人真誠,不僅是優秀學者,也是好教師、好妻子、好學者。她的逝世,也是歷史學界的巨大損失,留給了她的家人、學生、同事、朋友無限遺憾。最後,祝福陳蘊茜教授一路走好!
③ 著名物理學家馮端院士去世,他有哪些著作
12月16日,據南京大學官網消息:我國著名物理學家、金屬和晶體材料學家、教育家,連任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第五屆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南京大學研究生院首任院長馮端先生,於12月15日19時41分在南京去世,享年98歲。
他們很好的詮釋了愛情中的相濡以沫,哪怕相伴60餘載,他們也把對方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
④ 著名物理學家馮端院士去世
是的,12月16日,記者從南京大學獲悉,我國著名物理學家、金屬和晶體材料學家、教育家,第六、七、八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第五屆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南京大學研究生院首任院長、物理學院教授馮端先生,於2020年12月15日19時41分在南京去世,享年98歲。
據介紹,馮端於1923年7月23日出生於江蘇蘇州,1942至1946就讀於國立中央大學物理系,1946年畢業獲學士學位,並以優異成績留校任教。歷任南京大學物理系(物理學院)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後改稱院士),1993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4)2020年南京大學去世的教授擴展閱讀
馮端院士的主要成就:
據了解,馮端撰寫了《金屬物理》《材料科學導論——融貫的論述》(2002年)《凝聚態物理學新論》等在科學界產生重大影響的專著,以及《熵》《漫談凝聚態物質》等科普書籍,這些著作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等多項獎項。
同時,馮端創建並領導了「固體微結構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該實驗室在歷次國家重點實驗室的評估中均名列前茅。他主持的「凝聚態物理學高層次人才培養——研究與實踐」獲1997年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⑤ 南大近代史教授陳蘊茜什麼時候病逝的
於2020年7月22日凌晨在南京逝世,享年55歲。
陳蘊茜(1965年6月-2020年7月22日),女,江蘇省南京市人。1983年進入南京大學歷史系學習,先後獲得學士、碩士、博士學位。著名歷史學者、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暨學衡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出版有《崇拜與記憶:孫中山符號的建構與傳播》等。
研究方向: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社會文化史研究以及跨學科研究,包括歷史記憶旅雀、城市空間、性別研究。
個人專著:
1、《崇拜與記憶:孫中山符號的建構與傳播》,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2、《紀敗戚念察鎮陵空間與辛亥革命百年記憶》(第一作者,45萬字),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9月版;
3、周憲、陳蘊茜主編《觀念的生產與知識重構》,生活 讀書 新知三聯書店201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