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大學教授選擇快遞
Ⅰ 關於考進北大新聞系去選擇快遞行業的作文
什邡快遞界,一個叫徐璐的女子小有名氣,她曾以優異的成績考進北京大學新聞專業。身為北大才女,婚後,她卻放棄了北京的白領生活,選擇回鄉創業,選擇做快遞,甚至自己還騎車到處送快遞。(3月15日《成都商報》)
對於「北大才女干快遞」,有人菲薄,指責如此創業不僅浪費了別人的北大指標,回過頭來還搶了普通人的飯碗,真浪費了四年的大學時光。這種觀點說到底是一些人對實現自我價值的方式持有「高低」的成見,從邏輯思維上就認定了學歷和職業本身的不平等性,以及這兩者之間所謂「合理」的固定對應。這是典型的在用有色眼鏡看待「北大才女干快遞」。
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職業的權利。職業本身也是平等的,唯一的差別就是不同的人在同一職業的表現。所以說,「搶普通人飯碗」這種說法是不合理的,是思維上的等級偏見。而且,這位北大才女也嘗試過「對口」的工作,也曾在實踐中去爭取、去磨合,只不過就實際情況來看並不適合自己。既然選擇做快遞創業,並且認為這是適合自己的路,只會有利於其個人價值的實現。對於個人對職業的選擇,公眾應該給予的是尊重,不要過多的去評判,也沒必要去主觀臆測和盲目放大她的選擇對他人的影響。
確實,人們的受教育程度對職業有很大影響,一般意義上,個人學歷層次越高,其接受職業培訓的范圍就會越廣,其職業取向的領域也就越寬。但這並不意味著學歷與職業有明確的對應層次和等級,並且按照層次和等級對號入座。學歷只是一個基礎,一種積淀,只是給職業提供更多的選擇空間和學識保障。所以,不要把學歷和職業生硬的去掛鉤。
「北大才女干快遞」並不是對大學時光的浪費,恰恰相反,大學培養的能力會給她的快遞創業注入新的生機,就像她所說,雖然沒有從事新聞,但是學新聞對她的事業還是有幫助。這說明,其學識依然發揮著作用,只不過這發揮的領域與公眾潛意識中的認定不同而已。由此看來,「北大才女干快遞」會造成高等教育資源的浪費是一種邏輯謬誤。
「人人出彩」的社會不能容忍這種成見繼續固化下去,否則,不僅會給那些追求自己選擇的年輕人帶來額外的輿論攻擊,影響他們對其事業的追求和信心;還會讓這種偏執的見解不斷的擴大化,侵蝕我們的主流思想,給社會思潮帶來沒必要的混亂。
當然,現實中類似北大才女的一群人應該得到人們的尊敬和欣慰,因為他們從自身做起,摒棄了思想意識中差距與不平等,用實踐去追求那一份期望。這類行為如果能得到理性並且有價值的傳播,將有利於逐漸彌補人們的邏輯思維上的短板,間接的促進社會思想的改造。從而也將能讓更多的人看清事實,學會尊重,不再用有色眼鏡看待類似事件。
試想,如果每個大學生、每個人都可以放下出身和學歷的高姿態,平視所有職業,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且社會也能摘掉有色眼鏡,平淡待之。人們不會因為個人選擇的職業與其所有的學歷不相符而對其嗤之以鼻,各類職業也在公眾內心占據同樣的地位。到那個時候,邏輯思維上的不平等和錯誤定位就會消除,我們的社會也會真正的成熟。
時至今日,「北大才女干快遞」這類新聞還會引起爭論或出現一些偏薄觀點,確實值得社會反思。因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人人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不僅是執政者的奮斗目標,更需要每一個人依照自己的內心去追求夢想,需要每一個人拿出實乾的精神和勁頭在自己的崗位上發揮活力。
在這里,我要為「北大才女干快遞」點贊。因為,勞動者是美麗的,自食其力者是美麗的,立足自身的實情創新創業者是美麗的。希望有更多的大學生拋棄固有的擇業成見,遵從自己的內心去追夢、去拼搏,奮斗的人生才是多彩的。
Ⅱ 大學生選擇去送快遞是什麼心態
現在二本畢業的就抄不願進工廠了,襲說實話,進工廠又苦又累又窮,二本畢業如果沒過硬的關系根本進不了寫字樓,反正是又苦又累又窮,而相對來說送外賣還比進工廠多幾分自由。現在就這樣,一旦發現自己做不了寵物狗,寧做流浪狗也不做工作狗。
Ⅲ 快遞員工也能當「教授」,上海出現這個首位有何示範意義
Ⅳ 博士生送快遞,被大學老師看不起,自創快遞編號法,年入30萬,你怎麼看
還記得那則大學博士生干快遞的新聞嗎?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博士,一個能找到好工作得到高工資的門檻,卻去用做了快遞,很多人都不理解,很多人認為是人才的浪費,為什麼不憑借自己的學歷和知識去找一份好的工作,快遞這個人人都能乾的職業,為什麼非要偏偏選擇快遞呢?都博士了這么多年的書不是白讀了嗎?一個博士肯定能找到比快的員更好的職業,而且職業的發展空間也會更大。
雖然幹了快遞員這個行業,但是自己也是一點都沒閑著,自創了一台快遞的編號法,是的收發快遞的效率大大提升,一年之內送出去了80萬個快遞,一年的收入也大概在30萬左右,其實干快遞也並不是一個壞事,通過自己的雙手和努力賺來的錢都是值得尊敬的,工作沒有貴賤,人更沒有三六九等。
如果學歷可以完全評價一個人,那麼這個社會未免也太冷漠了,學歷只是一個人知識水平的一方面體現,走上職場,學歷也不能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更多的是自己切實付出的努力和學歷的態度和精神,如果沒有一份正確的職業觀,那麼學歷再高,也只是一副虛假的皮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