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中國有高考大學教授演講

中國有高考大學教授演講

發布時間: 2025-02-12 04:47:16

1. 中國有哪些著名演說家

1、梁凱恩

梁凱恩,1973年出生於中國台灣,現任超越極限集團董事局主席,超越極限公司董事長,華人演說家。《下一個奇跡》電影和電視劇的人物原型,《精彩中國說》、《說出我世界》總策劃兼演講總監,著有《別說不可能》。

2016年9月11日晚,梁凱恩參加在北京鳥巢舉行萬人總決賽《說出我世界》這檔全國演說秀。梁凱恩成為第一位站在八萬人體育館,面對五萬人演講的亞洲演說家。

2、楊青松

楊青松老師,青年勵志演說家、感恩教育專家、美國行為科學院東方分院培訓導師。1998年到杭州創業先後涉足十七種不同的行業。

楊青松老師結合各領域成功人士的方法,舉辦千人以上的演講會一千餘場,聽眾人數達200多萬。先後被邀請到各大專院校,中學演講。從中發現學生各方面的困惑,並總結出了卓有成效的解決方案。

3、李真順

李真順,中國第一位持證演說家、中國名人演說家協會副主席、衛視網播音指導、語言教學專家、國語水平「一級甲等」, 多所高校客座教授。他為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的配音惟妙惟肖。《全國公眾演說特訓營》創始人、首席特訓師;中央電視台全國講解員演講大賽評委。

中國第一位持證演說家、中國名人演說家協會副主席、衛視網播音指導、語言教學專家、國語水平「一級甲等」, 多所高校客座教授,前沿講座特邀嘉賓。他為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的配音惟妙惟肖。《全國公眾演說特訓營》創始人、首席特訓師;中央電視台全國講解員演講大賽評委。

4、王國權

王國權,高考勵志演講第一人,北清之慧教育勵志演講專家,中國講師網講師。全國著名青年勵志演說家和資深高考心理咨詢師、全國勵志教育普及推廣專家、共青團浙江省委青工部首席演講師,中央電視台青年學苑頻道專家團高考專家,中國教育電視台東方名家高考勵志專家。

有《如何挑戰高考的極限》勵志演講,《成功高考源於成功家教》家長報告會,《卓越教師的N項修煉》專題講座,《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勵志演講,《觀念心態行動成功》勵志演講等。

5、楊心龍

楊心龍是遼寧省撫順市東方德才小學的學生。其父楊鎖昌從2009年5月起將其多段演講視頻陸續上傳至網路,內容談及教育、政治、愛國等多個方面,因年紀輕輕卻口才了得而走紅網路,被網民戲稱為「演講帝」,還曾得到鳳凰衛視、北京電視台等多家媒體報道。

在2013年8月23日安徽衛視《超級演說家》中受到了四位節目導師的一致稱贊。精彩的演說博得李詠與樂嘉的踴躍爭搶,最終以樂嘉獲勝收官。楊心龍至此成為樂嘉在此節目中收羅的第5位愛徒。

2. 求演講家周成建的個人資料

周成建是全國著名的中高考專家、北京鴻優教育考試研究院首席高考專家、《課堂內外》雜志社高考大講堂核心專家;全國多所大中學特聘教授、高考顧問、德育顧問、辦學顧問、名譽校長;著有《決戰高考,改變命運》等書。
周教授的演講每年幫助數百名同學實現了重點大學、重點中學的夢想,數十位同學因為他的演講而進入北大、清華。2013年高考52人達到北大清華錄取線,幫助服務學校、學生愈1500人實現了重點大學、重點高中的夢想。他曾創造過幫助一所學校一年提升重點超過100人!幫助許曉婧、謝京晨等同學創造了100天提升200分的記錄! 他的演講受到了新華網、中國新聞網、重慶電視台、重慶時報、重慶商報、勞動時報等數十家媒體的多次報道。
一所學校曾這樣評價周教授的演講:同學們聽後深受鼓舞,一位成績較好的同學流著淚說:「我明年一定要考個重點大學!」一位班主任也深情地說道:「要是我早十年聽了這次演講,我的命運早就改變了。」高考結束後,該校一位領導感慨地說:「我校能創造歷史的奇跡,周老師的功勞佔48%!」

3. 鄭強教授哪句心裡話,給予三本畢業生很大的信心,學生很受激勵

高考成績不理想,考不上清華北大等重點大學,只能夠考上三本大學,考生們也不能因此而對自己失去信心,對未來失去失望,就讀於三本大學,只要自己能夠靜下心來學習,肯努力懂得堅持,也能夠學有所成,出人頭地。

其實把大學生劃分為一本學生、二本學生以及三本學生,其實是帶有一定偏見的,說得犀利一些,就是帶著有色的眼鏡來看待學生,三本大學出來的學子其實也並不差,他們有的甚至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考研考上了985大學。

有的考生高考的時候,其實並不努力,考上了三本大學以後才發奮圖強,從三本大學畢業出來後,通過考研考上了985或211大學,這可以說是一種成功的逆襲。

鄭強教授的這句心裡話,給予三本畢業生很大的信心

那麼為何有的考生在高中的時候不懂得努力爭取考上一所重點大學,而從三本大學畢業以後,就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985或者211高校呢?鄭強教授一席話點醒許多人,說到學生心坎里。

3、對自己抱有一定的信心

對於三本畢業生來說,一定要對自己有信心,要懂得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讓自己能夠用一個良好的心態去備戰考研,擁有一個好的心態也有利於提高學習的效率。

互動話題:你是否認同鄭強教授說的話呢?三本大學出來的畢業生想要考上985大學的難度是否很高呢?歡迎在下方的評論區中分享!

4. 俞敏洪在同濟大學的勵志演講

俞敏洪在同濟大學的勵志演講

不要以你的現狀來判斷你的未來

————俞敏洪2012年6月2日在同濟大學的勵志演講

同濟大學的同學們:

大家晚上好!

其實人活著就挺好,至於生命有沒有意義另當別論。活著每天都會有太陽升起來,每天都會看到太陽落下去。你就可以看到朝霞,看到晚霞,看到月亮升起和落下,看到滿天的繁星,這就是活著的最美好的意義所在。

沒想到同濟大學的同學們把我如此“高大”的形象放在大屏幕上,這就是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所以我相信同學們看到我的第一眼一定感到非常的失望。實際上,每一個人都是非常普通的,我們很多時候會發現生命中非常重要的東西跟我們未來的幸福和成功其實沒有太多的聯系。比如,有人認為,相貌跟未來的成功會有很多的聯系;有人認為,自己的家庭背景會跟成功有必然的聯;有人認為,上名牌大學的人會成功,在大學里成績好的人比學習成績差的人更加容易取得成功……所有這些因素可能有部分是對的,但大部分基本無效,比如說相貌。

如果說一個人的相貌和成功有關,那就不會有馬雲和阿里巴巴,因為如果在座的同學認為馬雲長得好看,那一定是審美出了問題。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相貌好看的人就做不成事情,比如說,另外一位大家比較熟悉的公司老總網路老總李彥宏。李彥宏非常英俊瀟灑,他所有的照片看上去都像電影明星一樣,但是他也取得了成功。所以不管相貌如何,都能取得成功,只不過李彥宏和馬雲坐在一起吃飯的時候,他們通常不太願意坐在相鄰的椅子上,因為兩個人的對照到了慘不忍睹的地步,解決的方法就是把我放到他們兩個中間,起到一個過渡的作用。像我這樣,相貌沒有什麼特點的人也能取得成功。所以不管是男是女,最重要的是自己內心世界的豐富,自己風度和氣質的培養,自己胸懷的擴展以及對理想目標堅定不移的追求。隨著年齡的增加,這些會慢慢變成你的智慧,所有這一切才是構成你成功的真正的本質。

那麼成功和家庭背景有沒有關系呢?我們常可以看到一些權貴富賈出身的人,他們一出生就含著金鑰匙。比如,我們可能會看到,自己左邊的一些同學穿著名牌服裝,右邊的拎著名牌的皮包,前面坐著市委書記的女兒,後面坐著中央領導的兒子,而你可能就一個來自普通工人家庭的大學生。

有的時候你會心存不滿,但這個世界本來就充滿著不公平,而很多不公平常常就在你的眼前閃現。你會說,這個世界怎麼會對我這樣,為什麼他什麼都有,而我什麼都沒有?我在大學里也有過這種很正常的心理。比如,我的同學有部長的兒子、有大學教授的女兒,而我卻是一個農民的兒子。3次高考後才走進了北京大學,穿著布衣挑著扁擔走進去的。你會發現你總趕不上他們的狀態,倒不如說趕不上他們的腳步。你會發現即使他們停下來一輩子什麼都不做,他們所擁有的東西都比你多。

比如,在大學一年級的時候,班上那個部長的孩子每周五都有開著賓士280的司機把他接回去。你想我們那個時候連自行車都買不起,他居然坐著賓士280,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你感到這輩子基本就完蛋了。但是同學們你們要記住一個真理,生命總是往前走的,我們要走一輩子。我們既不是只走過大學四年,或研究生,我們要走一輩子。可能走到80、90歲,雖然走到80、90歲時,人生到底怎麼樣你是不知道的,你惟一能做的就是要堅持走下去。所以我非常驕傲地從一個農民的兒子走到北大最後又走到了今天。我的心態很平衡,但其實我走了很遠。當然,有的同學會說,你進了北大就已經很成功了。確實,北大增加了我很多成功的因素。比如,因為北大讀書氣氛很濃厚,所以我讀了很多的書,思維變得很敏銳。

北大確實有人文的環境,蔡元培的銅像就樹立在未名湖邊上,但是每年進北大的有好幾千人,出北大的也有幾千人,能夠成功的到底有多少呢?事實上,北大學生成功的比率並不比任何一個大學生成功比例高。

所有的成功意味著你大學畢業後要進一步付出努力,如果大學就意味成功的話,那麼也就沒有馬雲了。我跟馬雲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他高考考了3年,我也考了3年,他考的是英語專業,我也考的是英語專業,第三年我去了北大,他去了杭州師范學院。我相信很多同學都沒聽說過這個學院,那我覺得我這輩子應該比他更加成功吧,但是非常不幸的是,從今天來看,阿里巴巴上市的市值就是新東方的3倍,而我除了做成一個新東方便什麼都沒了。不僅如此,他還有淘寶網、支付寶……

所以,你未來的成功和你上什麼大學沒有什麼聯系,只不過以後出國就業更加的容易一點。一輩子能不能走出精彩,大學為你奠定了基礎,但不能決定你的一生。到大學畢業人生也只過了四分之一,接下來的時間我們該怎麼過呢?首先是一定要堅持走下去,因為你不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不管你相信不相信來世,我始終相信今生今世就是我們最好的天堂。所以我最討厭自殺或者以自殺為威脅,我覺得這是對生命不尊重。有種理念,叫做“好死不如賴活著”。因為從我40多年的人生經驗來體會,你在那坐久了,說不定天上真的會掉下餡餅來,當然也可能掉下塊隕石。但不管怎樣,不要自我了斷,生命中會有很多奇跡發生。假如楊振寧教授不活到82歲,他怎麼知道還能結第二次婚呢?

但是同學們,人生總是要有份期待,哪怕是沒有希望的期待。同學們可以想一下我們歷史上有很多人物,比如說姜太公在河邊釣魚,到了80歲那一年,周文王在他邊上走過,發現這個老頭用直的魚竿釣魚,跟他一聊便發現這個老頭很有智慧,所以把他帶回去,兩人一起打下了周朝的天下。齊白石同志在50歲的時候還在做木工,根本不是個偉大的畫家,他的所有偉大的作品都是在80歲到90歲的時候完成的。所以生命總有這樣的現象,有的人在年輕的時候有作為,有的人中年時候有作為,有的人老年時候有作為。花兒總是在不同的季節開放,如果所有的鮮花都在春天開放完畢了,到了夏天、秋天、冬天沒有任何的花兒開放你還會覺得這個自然界是如此的美麗動人嗎?

所以大家想一想,如果人生所有的精彩都在大學里過完了,後面永遠都是平淡,你覺得這人生會完美嗎?換句話說,你大學里過的不那麼精彩,畢業後卻變得越來越精彩是不是更加好呢?事實證明,我們很多同學在大學里的成績總是名列前茅,可是大學畢業後卻怎麼也做不出什麼事情來了。因為在社會上,並不是成績在起作用。成績只能證明你智商比別人高,但並不能決定你一輩子就一定有出息。 -

5. 北大教授劉雲杉:減負捆住公立學校手腳,卻還是要面對選拔考試,你怎麼看

清華大學副教授劉瑜關於教育的一個演講火了。這讓人想起之前北大教育學院副院長劉雲杉的一個專訪。可見大佬們對目前的教育現狀,都頗有微詞。

區別是劉瑜從個體的角度去看孩子的教育問題,而劉雲杉從系統的角度看待教育問題。從這一點上來看,劉雲杉更勝一籌。

事實上,只有不減負,才能真正保證教育資源的相對公平。目前教育的現狀,當前學生的惡劣競爭環境,北大教授看到了,清華的教授也看到了,可他們卻都無可奈何。

於是清華的教授說:安於現狀做個普通人吧。北大的教授講:人各安其安。這不得不說是看到了症結卻不得不對現實妥協的做法。

教改的根本應該在於普遍提高公立學校的教學范圍,能覆蓋到選拔考試的大部分內容。這樣孩子們才不用到處在外面找食來填飽肚子。

6. 演說家儲殷是哪一期中國遠超十年前

演說家儲殷是2017年的第二期十中國遠超十年前。根據查詢相關信息得知,第二期節目中,選手大學教授儲殷可謂"氣氛調節大師",演講點熱了全場。他幽默地告訴觀眾中國已經非常強大,但是知道在強大的時候自製和忍耐,這樣的民族值得尊重。"對待世界這個大冰塊,中國和美國的不同對待方式,美國人用大板牙咬,中國人拿舌頭舔",他的比喻生動地讓觀眾理解了中美處理國際關系的差異,也讓觀眾對中國的強國路充滿了信心。

7. 俞敏洪北京工業大學勵志演講:經歷風雨,共同努力(2)

俞敏洪北京工業大學勵志演講:經歷風雨,共同努力

大學生活,還有幾點要跟大家說一下:第一,我希望大家進入大學以後能夠拋棄過去追求新生。我們進入大學後是一個全新的生命的開始。為什麼呢?因為過去我們有幾個狀態,第一是我們在中學時永遠只有標准答案,如果你不照標准答案去學習你的成績就會下降,我相信在座的同學有很多和我一樣都是中學階段標准答案答得不是很好的人,因為你們標准答案答得很好的話你們的高考分數就會更高!而我一直認為高考分數高的人不一定就代表終身成功的人。北大高分的同學特別多,而很多人眼裡就只有分數,沒有世界。我想告訴同學,人一輩子最重要的不是標准答案而是獨立思考能力,當你擁有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判斷力、是非分辨能力、擁有自己的價值體系,並且這個價值體系是可以推動國家民族家庭個人進步的價值體系,你才能真正成長起來。同學們,在大學的時候不能光聽我們教授和老師來講他們的標准答案,你要學會思辨,多問一句“這是真的嗎?”或者“還有別的答案嗎?”,學到一個歷史事實之後都要問一下“這是事實的真相嗎?”我們應該去學會探索、學會思考、學會辯論、學會討論,我們不要相信專家也不要相信權威,因為他們的觀點可能是僵化和錯誤的。我們要相信自己的判斷力,但是我們要放寬心胸,放鬆大腦,讓自己接受來自世界的最先進信息和對我們未來發展最有用的信息。請同學們從標准答案走向獨立思考。

第二,請同學們從家庭依賴走向獨立成長。耿丹學院是收學費的,而且學費收的比北大還高,我們同學能交學費來上學,家庭條件原則上不算太差,這就說明了很多同學是在父母的呵護下長大的。但是今天你們離開了家庭。原來你們可能一個人住一個房間還帶空調,現在要四個人到六個人住一個宿舍,這就是你成長的開始。在宿舍的時候我們可能會有很多煩惱,比如有人打呼嚕,有人腳臭。我在宿舍的時候碰到過五毒俱全的人:打呼嚕,腳臭,不洗衣服,讓你感覺到在宿舍待著沒法忍受。這時就看你的價值觀是怎樣體現的。前年的時候在湖北某個大學有兩個學生因為一雙臭襪子出了兩條人命,一個學生把臭襪子扔在地上另一個學生說你襪子那麼臭為什麼不把襪子收起來,我們聞著都很難受。這個學生說關你屁事,另一個學生就把他的襪子扔到窗外,那個襪子臭的學生從床上一躍而起,剛好桌子上放著一把水果刀,他拿著水果刀一刀正好捅在另一個同學的心臟上,1分鍾之內一條人命犧牲,另一個被判二十年,兩條年輕的生命本來可以在大學度過,成為終生朋友,最後卻全部犧牲。我在大學的時候也遇到了這樣的情況,但是我們就處理得很好,我每天晚上把同學的臭襪子拎到門外面去,然後早上第一個起來再把臭襪子拎到宿舍來。後來我們發現他打呼嚕的毛病沒法根治,有一次我突發奇想把他的臭襪子塞到他的枕頭裡面,發現他再也不打呼嚕了。這就是大學的美好生活,同學之間的點點滴滴最後都能成為美好的回憶。在大學,我們可以用很多辦法來和同學搞好關系,因為人終生的朋友基本上都是來自於大學同學,在大學相對來說還不那麼功利的情況下,你是能找到真正朋友的。一般來說在大學交上八到十個真正朋友,並且要跟全班同學搞好關系。這就是你從家庭依賴便成了同學關系,未來你的生命再也不是依靠你的父母而是依靠你的朋友,依靠你自己的成長。

第三,同學們要拋棄外在,關注內心。也就是說我們要從關心外在,走向關心自己的內心和成長。我們到了大學以後很多同學都會開始特別關注自己的外表,為什麼呢?因為到了談戀愛的年齡,男孩的希望自己顯得更英俊,女孩子希望自己顯得更嬌美,這都沒有問題。我們也會關心自己的成績,也會關心同學之間家庭背景。有時候我們會發現同學拎著名牌包而你拎著破書包,同學穿著名牌衣服而你穿著普通衣服。但是這些外在的東西到了大學要學會慢慢的淡化和忘記,當一個人真正成熟的時候,就是再也沒有外表、沒有身份上的區別,再也沒有大學、沒有貧富的區別,你就是你!你在獨立成長。因為人一輩子跟人比,永遠比不出出息來。你周圍的人最多就比你高一點點或者低一點點。一個人永遠要跟自己比,你自己每天跟自己比,發現自己每天都在進步,你這輩子將會走出連你自己都驚訝的道路來,你會走到你自己都會驚訝的地方去。我在大二時跟別人比,總是比成績總是比不過別人最後得了肺結核,病好了以後我就充分領悟了:和別人比只有死路一條。所以病休結束回到學校,大三大四的時候做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每天跟自己比,我們可能走得快一點可能走得慢一點。這個世界上一定有人比你更聰明,更努力,他們會走得很遠很遠。你永遠趕不上愛因斯坦,你可能也永遠趕不上比爾·蓋茨,但是一定會有很多人比你走得更慢,比你更加笨。所以只要你堅持走下去,一定會走到人群的百分之二十中間,再堅持走下去你就能走到人群的百分之五。

百分之二十和百分之五是什麼概念呢?我們知道百分之二十的人創造了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財富和成就,百分之五的人又創造了百分之八十中絕大部分的財富和成就。所以當我們堅持努力,我們就會點點滴滴進步。我一直在堅持努力,不知不覺用了20多年的時間走出了今天新東方的道路和我自己的人生道路。所以希望同學們不要只關心外表,外表這個東西是沒用的,大家都知道阿里巴巴的馬雲長得並不好看,大家都覺得他像外星人對不對,但是你有沒有發現馬雲創造的成就已經是千億美金的級別。三十歲以後你們還關心自己的外表嗎?三十歲以後沒有一個女生可以說“老娘還挺妖嬈”的,也沒有一個男生可以說“老子還挺英俊的”,我覺得英俊的男生覺得自己三十歲以後還很英俊那就是有病了。鄧小平沒有說我很英俊吧?馬雲沒有說我很英俊吧?三十歲以後你就應該以你的智慧,以你的能力,以你的才華,以你的專業,以你的氣度,來贏得自己的成功和尊嚴。所以從現在開始你就要對這些東西進行追求,你應該追求能力而不是追求外表。我再重復一遍以上的三個要點:拋棄標准答案走向獨立思考;拋棄家庭依賴走向獨立成長;拋棄對外表的關注走向內心的成熟,這是非常重要的。

最後要和同學們說一下,進大學是干什麼的,進大學最重要的是讀書。我不知道同學們在中學有沒有養成讀書的好習慣,我這里說的的讀書不僅僅是指你學專業知識。我在北大的時候專業知識學得並不好,我在畢業時候成績剛好到達畢業水準,所以我本質上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好學生。我說的讀書不是你專業課門門要拿100分。我說讀書是要讀天下之書,讀各種各樣能夠開啟你的智慧、啟發你的理想、燃燒你的激情這樣的書。我能做到今天,並不是因為我的英語水平有多高,也不是因為我在北大的學習成績特別好,而是因為我在北大的五年本科生活,讀了接近八百本書。從北大畢業到今天我讀了大概又讀了二、三千本書。現在我還是以每年六十本書左右的速度在讀書。我給大家提一個簡單的要求,從書本來說,不管什麼書,除了黃色小說要少讀以外(讀一本就夠,因為每本寫得都一樣),剩下來的各種社會、歷史、哲學、政治、經濟、科學的書都應該讀。要求不多,一年讀100本平均每三天一本,有的書翻翻就完了,有的書要精讀。我昨天和耿丹學院的領導說,我做第一個事情就是拿出50萬塊錢給學校進兩萬本書(兩千種每種10本),這兩萬本書都是我自己認為大學生應該讀的書,買了以後讓學校放在圖書館,我希望你們能認真去讀我推薦的書籍,因為我相信我讀過的書對我的生命成長有意義,對你們也一定有意義。

有一句話叫“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閱人無數,名師指路”。這四條中間我覺得每一條在大學期間都應該做到,讀書已經說過了,我們會營造讀書氛圍組織讀書會,讀書比賽,讀書優秀者和讀書筆記優秀者都會獲得獎金,比如說到中國各地方去實習去旅遊甚至到世界各個地去旅遊的機會。第二個叫行萬里路,這方面我覺得同學們應該自己多做一些,大學一二年級的時候不用去做工作實習,不用去到工廠實習到公司實習,大學的一二年級做什麼實習呢?做社會活動實習,比如說到寒暑假的時候做做留守兒童的調研,西藏地區老百姓生活狀況調研,新疆地區的治安調研等等,去做做這些事情,讓你的眼界開闊起來。凡是調研小組的人,我都會讓耿丹學院相關部門提供一定的調研經費,但是我要獲得你的調研報告。這樣就能夠感覺到你們是在進步和成長,所以這叫行萬里路。到了大三大四的時候,我們再考慮到一些大的企業大的機構大的公司去實習。在這點上我有優勢,因為我是中國企業傢俱樂部的執行理事,北京大學企業傢俱樂部的理事長,中關村企業家協會的副會長,所以你們要去的企業在我手中有很多資源。第三,叫做閱人無數。我剛才說過的跟大學同學交朋友,到社會上去就是認識各種各樣的人,通過閱人你知道什麼樣的人可以成為你的朋友,什麼樣的人可以和你一起在未來共創事業,對社會上的人有分辨能力以後你去社會上工作也好,自己創業也好都能使你獲得成功。因為你做事業的成功就是你對於人的分辨能力的成功,這里我再次提到曉文大姐,她對於人和人才的分辨能力是充滿了智慧的,我也認為我能做成新東方是因為我有認人和識人的能力,就是閱人的能力。你只是傻傻地變成一個書獃子是不行的。第四就是名師指路,我們大學的老師教授上課,尤其是對你有啟發作用的老師教授的課要多選,因為大學老師也分各種類型的,有的老師是書獃子型的只會照著書本念,這樣的大學老師和教授通常價值不大。但是第二種,能夠對你進行思想啟迪,方法教育,這樣的老師大家一定要予以關注。我們也會在耿丹學院安排外面名師的演講。所以我們將能聆聽到中國乃至世界優秀的企業家的演講,優秀的教授和思想家的演講,這個已經進入了我的工作日程,並且已經交代我們學院學生工作負責人來做這個事情。但是不管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閱人無數還是名師指路,都不能解決你本質的問題,最後有一句話請同學們記住了,所有上面這些事情的基礎,都只在一件事情得到完成的基礎上才能完成,就是你的個人領悟。你必須自己開悟,你必須自己明白,你必須自己通透,你才能夠把所有學到的東西用在你的人生道路上。你的獨立思考能力,你的領悟能力判斷能力,就變成了你在大學所應該有的最重要的能力。

熱點內容
浙大本科生退學 發布:2025-02-12 09:07:50 瀏覽:436
泰國法政大學博士專業 發布:2025-02-12 09:00:01 瀏覽:96
南京大學工程管理學院博士在哪個校區 發布:2025-02-12 08:51:11 瀏覽:16
大學教授學歷要求 發布:2025-02-12 08:47:56 瀏覽:182
為啥要上大學視頻 發布:2025-02-12 08:31:20 瀏覽:577
成功大學政治教授梁文 發布:2025-02-12 08:30:34 瀏覽:768
中南大學老師查詢 發布:2025-02-12 08:29:00 瀏覽:256
哈爾濱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研究生 發布:2025-02-12 08:28:28 瀏覽:894
2019同濟大學報到時間 發布:2025-02-12 07:56:04 瀏覽:666
時間在流逝上還是不上大學作者 發布:2025-02-12 07:37:49 瀏覽: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