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授采訪問題
⑴ 在大學里,你可以和你的教授聊什麼
你的教授可能會鼓勵你在辦公時間和他們交談。事實上,你可能有一兩個問題想問。如果你想要一些額外的話題在你的談話中,考慮以下任何一件事情去和你的教授談論:
你當前的 課程
如果你現在正在上教授的課,你可以很容易地談論這門課。你喜歡它什麼?你覺得什麼是真正有趣和吸引人的?其他學生喜歡它的什麼?最近在課堂上發生了什麼事,你想要更多的信息,你覺得有幫助的,或者只是簡單的搞笑?
將要上的課
如果你的教授下學期或明年要教一門你感興趣的課程,你可以很容易地談論它。你可以詢問閱讀量,包括哪些主題,教授對這門課和學生有什麼期望,甚至教學大綱會是什麼樣的。
你很喜歡上的一節課
和教授談論你以前和他或她一起上過的課並沒有什麼錯,你真的很喜歡。你可以談論你覺得特別有趣的內容,詢問你的教授是否可以建議你去上其他課程或補充閱讀材料,這樣你就可以進一步追求自己的興趣。
研究生院的選項
如果你想讀研究生,即使只是一點點,你的教授們對你來說都是很好的資源。他們可以跟你談論不同的學習項目,你感興趣的是什麼,哪些研究生院適合你的興趣,甚至是研究生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就業的想法
也可能是你非常喜歡植物學,但不知道畢業後植物學學位能做什麼。教授可以是一個很好的人來談論你的選擇(當然,除了就業中心)。此外,他們也可能知道一些實習機會、工作機會或職業關系,這些都能幫到你。
任何你喜歡的課程
如果你最近在課堂上復習了一個你非常喜歡的主題或理論,跟你的教授提一下!毫無疑問,這對他或她來說是有益的,你可以發現更多你不知道你會喜歡的話題。
你在課堂上遇到的困難
對於你正在糾結的問題,你的教授如果不是最好的資源,也是一個很好的資源,能讓你弄清楚或獲得更多的信息。此外,與你的教授一對一的對話可以讓你有機會通過一個想法和問問題,這是你在一個大的講堂里做不到的。
學術困難
如果你面臨著更大的學術難題,不要害怕向你喜歡的教授提起。他或她可能會有一些想法來幫助你,可能會幫你聯系校園里的資源(如導師或學術支持中心),或者只是可能會給你一段鼓舞人心的講話,幫助你重新集中注意力,重新充電。
影響你學業的個人問題
雖然教授不是輔導員,但讓他們知道你面臨的任何可能影響你學業的個人問題仍然很重要。例如,如果你家裡有人病得很重,或者你因為財務狀況的意外變化而陷入財務困境,你的教授可能會對你有所幫助。此外,明智的做法是在這些情況第一次出現時就告訴你的教授,而不是當它們成為一個問題時。
⑵ 清華大學李學勤教授:當前教育最大的問題就是功利化
清華大學李學勤教授洞察教育症結:功利主義的挑戰
著名歷史學家李學勤教授,以其深厚的學識和對古代文明的獨到見解,揭示了當前教育面臨的一大困境:過度的功利化傾向。他強調,教育的目標不應僅僅局限於獲取功名和物質回報,而應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具備扎實的知識結構和研究方法。
一、空閑時間的缺失與知識結構的斷裂
李教授指出,現代學生由於課程負擔過重,往往缺乏自由探索的時間。他回憶起自己的學生時代,課時相對較少,有更多的時間用於自我學習和跨學科的思考。然而,如今的學生被填鴨式的教育壓縮了個人發展空間,外語能力的不足更是凸顯了教育體系的局限性。
二、教師角色的淡化與言傳身教的缺失
教授感慨,現代教育中的師生關系與過去大相徑庭。如今的教師往往難以深入了解每一個學生,更難以提供全面的指導和榜樣示範。缺乏深度的師生互動,使得言傳身教的傳統在今天的教育體系中難以延續,這對於學術研究和個人成長來說,無疑是一大損失。
三、基礎學科人才匱乏的根源:高中教育的症結
李學勤教授認為,基礎學科人才的匱乏並非高等教育的問題,而是起始於高中階段。高中教育過於注重實用,缺乏對科學本質和邏輯思維的培養,這使得學生在步入大學後難以真正理解基礎學科的價值,也難以形成扎實的學科基礎。
四、功利化教育的沖擊與出路
當前教育的功利化趨勢,體現在學生以追求高分和熱門專業為首要目標,而非對知識的熱愛與探索。這種現象使教育與個人物質利益緊密相連,忽視了人文素養和精神追求。李教授呼籲,教育應回歸本源,注重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而非僅僅關注短期的就業前景。
總結,李學勤教授以親身經歷和深思熟慮的觀點,揭示了當前教育體系在功利化傾向下的問題,強調了回歸教育的初衷,培養全面、有深度人才的重要性。這是一次對當前教育模式的深刻反思,也為我們提供了關於教育改革的新視角。
⑶ 大學教授說別太把自己當回事!你認可他的觀點嗎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自我,都是社會成員之一,一大學教授在采訪中說道“別太把自己當回事”。
過度看重自己,會讓自己變得更加緊張和有壓力。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我們是社會群體中的一員,在參加一些社會活動時,都期待自己能夠有一個好的表現,能夠給他人留下一個好的印象。過度看重自己,會讓自己變得更加緊張,有壓力。無論誰離開了,地球仍然還會自轉,每個人仍然還是會堅持自己的生活。我非常認同代教授所說的話,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要遵從自己的內心,敢於做自己!
⑷ 請你去采訪國防科技大學張教授向他提一個有關國防科技的問題你會如何對他說
放心吧,你要是真的問他這方面的問題,他一個字都不會告訴你的,畢竟這些內容都是秘密的
⑸ 如何看待一大學教授接受采訪時表示別把自己當回事,沒有你,地球一樣轉
離了誰地球都照樣轉,這話沒有問題,問題是你不是地球,你卻站在地球的立場去表達無所謂的態
度,這就是有問題的。
同理,我挨餓受凍地球照樣轉,我窮困潦倒地球照樣轉,我一生漂泊地球還是照樣轉。吃苦受罪的
永遠是人本身,和人家地球有什麼關系?
我們不能站在一個與自身毫無關聯的視角去看待自己,我們永遠應該專注自身。
四、這要看所謂的自己是指什麼如果是指身體這個坐騎,或者思想這些被集體潛意識左右而不自知的附屬,那麼的確,他說得不錯。但是我們所有的,不是我們自己不是嗎?沒有你,地球當然照樣轉;但沒有你,你失去了全部,對你的親人而言,世界變得不再完整。所以無論這個狗屁教授說什麼,你都要愛你自己、尊重你自己、看重你自己。
不像你手裡的工作,那時你推著乾的,你不幹了,誰干這是正確的 ,為人類本身屬於自然的產物 那回歸自然之後那麼對自然來說反而是輕松的 這是正確的 。既然離開我地球照樣轉,公司也一樣,那為什麼我就那麼重要,公司非得要我996呢。
⑹ 美國大學面試中教授最愛問哪些問題
1 過往經驗
關於這一方面,簽證官會問到以前學習的學校、專業,工作的公司名稱等,以及相關的一些細節。針對這類問題,申請者只需如實回答,並適時主動的出示證明自己言論的相關文件,比如畢業證、成績單、辭職信、以前的名片等。簽證官還會問選擇美國、目標學校、所學專業的原因,對於這部分問題,申請者要提高警惕。雖然有些申請者有畢業之後在美工作幾年或者移民的打算,但這正是我們重點向面試官迴避的。
2 申請原因
我們可以從學術氛圍、可用資源、教育水平等方面強調美國的優勢,尤其可以強調自己的學校在所學專業上的特點。當簽證官問申請者申請了幾所學校,分別是什麼的時候,一般列舉6、7個相同檔次的即可。如果申請的學校過多或者檔次拉開的過大,可能會給簽證官一個為了到美國而申請的印象,從而懷疑我們的留學動機。
3 專業程度
針對這類問題,我們推薦申請者把學校的地理位置有一個初步的了解。並且了解這個專業的課程設計、畢業流程、自己所學專業或者導師最近的研究課題等。如果設計到一些敏感專業,盡量詳細介紹自己即將開展的課題的「非敏感性」,並積極出示相關證明材料,如美國導師寫的support letter、導師的簡歷以及自己在相關領域的論文等。
4 就業前景
不管冷門專業還是熱門專業,申請者都要盡量讓簽證官看到申請者對就業的信心。尤其需要強調所學專業在中國的發展空間,以及潛在的就業方向,可以列舉需要此專業人才的大公司、政府部門或者學校的名字。
下面是23個面簽中常見的問題:
1) What will you study in the United States? (你將在美國學習什麼?)
2) What is your major? In what aspect of your major will you study?(你的專業是什麼?你准備修什麼方面的專業?)
3) What will you do in USA? /Are you going to study in USA?(你准備在美國做什麼?/你准備在美國學習嗎?)
4)Why not continue your studiesin China?(為什麼你不繼續在中國學習呢?)
5) When/where did you get your BS/MS?(什麼時候/在哪裡你拿到理學學士學位/碩士學位?)
6) What/where are you studying now? (你現在在哪裡學習?)
7) How long will you study inUSA? (你將在美國學習多久?)
8) Have you received any scholarship?(你拿到什麼獎學金嗎?)
9) Why you don't receive financial aid from this Univ.? (你為什麼從學校獲得了助學金?)
10) What do you do with yourwork for PhD? (你為你的博士學位做了什麼)
11) What is your purpose for the visa? (你的簽證目的是什麼)
12) What is your academicbackground? (你的學術背景是什麼)
13) How do you know this Univ.?(你怎麼知道這所大學的?)
14) What is your plan? Whatwill you do after graation? (你有什麼計劃?畢業後准備做什麼?)
15) Give me three reasons thatyou will come back to China? (給我三個你會回中國的理由)
16) Can you explain why 90%Chinese students didn't come back? (你能解釋為什麼90%的中國學生都不回國嗎?)
17) Why do you choose thisUniv.? (你為什麼選擇這所大學)
18) Why do you like your major?(你為什麼喜歡你的專業)
19) Why do you want to study inUSA? (你為什麼想在美國學習)
20) Why do you want to pursue adoctor's degree? (你為什麼想攻讀博士學位)
21) What is the most difficultclass do you have? (你覺得什麼課程比較困難?)
22) Have you assigned anytutor? (你有安排導師嗎?)
23)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your major now and the major in USA? (你現在的專業和你在美國念的專業有什麼不同?)
⑺ 怎樣采訪心理教授,可以提怎樣的問題,問題主要圍繞他個人
您好,也許采訪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沒有一定的條條框框。我也是做心理的,可以給你一些小建議。
1、多用開放式的問題,少用封閉式問題。
比如「您對……怎樣看」「您會這么想一定有您的理由,能談一下嗎?」等等,這樣,被采訪的人可以有很多的發言空間,你也就能得到更多的信息。如果封閉式的問題提得過多,你將更多的得到「是的」、「沒有」這樣的簡單答案,會丟掉很多信息。
2、多具體,少概括。
比如,如果你了解被采訪者對「名人出家」問題的看法,問「您覺得林黛玉的扮演者皈依佛門的事情可以怎樣從心理角度去解析呢?」就比問「您覺得名人出家是什麼心理原因?」要好。
再比如,她回答了「我……已經很久了」,你可以繼「具體化」她的問題「大概是多久之前呢?」
3、多聽、多回應,少插嘴
這點非常重要,心理工作中,「傾聽」的能力非常關鍵,心理工作者也往往更加在乎這方面。
提問後,要給出足夠的時間回答問題甚至沉默思考。用自己的非言語信息(目光、表情、點頭等)進行回應——讓他知道你再關注她的話語,她會更樂意講得多些。
4、事先了解被采訪者的興趣、工作內容等信息
這個是我自己的經驗,有一次我要接待一位哈佛心理學家,事先了解到了他擅長精神分析治療,又喜歡看電影,又剛好我看了一部精神分析題材的電影。結果,我只說了一句「我剛看了《……》。」他就很開心地說「恩,那是一部很好的片子」,然後一直從電影中反映的心理一直談到他喜歡的演員和他自己生活中的趣事,聊了好久。我想如果在你的采訪中出現這樣的情況的話,你將得到好多信息。
4、保持不卑不亢的態度
大家往往更喜歡和自信的人平等交流,年齡小,但千萬不要有卑微或是幼稚的表現哦。
5、准備出足夠的問題,提問時水到渠成
呵呵,零零散散想到這些,希望對你有幫助,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