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文字學教授
㈠ 復旦大學研究生院現當代文學都有哪些教授
文學的章培恆、王水照教授、中國現當代文學的陳思和教授、漢語言文字學的游汝傑、劉釗教授、文藝學的朱立元教授、世界文學與比較文學的張漢良教授、楊乃喬教授、中國古典文獻學的裘錫圭、陳
尚君教授、文學寫作學的王安憶教授。各學科都有較好的學術梯隊和良好的學術布局,目前擁有3名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陳思和、張湧泉、劉釗,1名長江學者講座教授王德威,6名新世紀優秀人才陳
引馳、傅傑、陳廣宏、陳正宏、張新穎、陳劍教授復旦大學前身是1905年創辦的復旦公學,是中國最早由民間自主創辦的高等學校之一。1952年院系調整後,學校成為以文理基礎教學和研究為主的綜合
性大學。上海醫科大學前身是1927年創辦的國立第四中山大學醫學院,是中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國立高等醫科院校
㈡ 李熙宗本人簡介
李熙宗,1940年1月出生於江蘇太倉。1964年,他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同年考入研究生院,師從陳望道、胡裕樹教授,專注於語法與修辭的研究。1967年,他完成了研究生學業。
目前,李熙宗擔任復旦大學中文系和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的教授,同時也是博士生導師。他負責全國高等學校重點學科復旦大學「漢語語言文字學」學科的工作。此外,他還擔任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的副所長、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十五」規劃「語言學」學科評審組成員,以及教學部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學科審查委員會委員。
李熙宗還是中國修辭學會的常務理事,並擔任《修辭學習》雜志的主編。他的研究和教學涉及語言學的多個方面,為學術界做出了重要貢獻。他的學術成就和影響力在國內外得到廣泛認可。
通過他的工作和研究,李熙宗不僅在學術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還為中國語言文學教育和研究的發展起到了關鍵推動作用。他的貢獻不僅體現在學術研究上,也體現在對年輕一代語言文學人才的培養和指導上。
作為一位傑出的語言學專家和教育工作者,李熙宗在學術界享有崇高的聲譽。他的工作和貢獻對推動中國語言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同時也為培養新一代的語言學人才做出了巨大貢獻。
(2)復旦大學文字學教授擴展閱讀
李熙宗,1940年1月生,江蘇太倉人。1964年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同年考上研究生,師從陳望道、胡裕樹教授,研究語法、修辭。1967年研究生畢業。現為復旦大學中文系、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高等學校重點學科復旦大學「漢語語言文字學」學科負責人;並任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副所長、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十五」規劃「語言學」學科評審組成員、教學部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學科審查委員會委員、中國修辭學會常務理事、《修辭學習》雜志主編。
㈢ 復旦大學研究生院現當代文學都有哪些教授
文學來的章培恆、王水照教授、中國自現當代文學的陳思和教授、漢語言文字學的游汝傑、劉釗教授、文藝學的朱立元教授、世界文學與比較文學的張漢良教授、楊乃喬教授、中國古典文獻學的裘錫圭、陳
尚君教授、文學寫作學的王安憶教授。各學科都有較好的學術梯隊和良好的學術布局,目前擁有3名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陳思和、張湧泉、劉釗,1名長江學者講座教授王德威,6名新世紀優秀人才陳
引馳、傅傑、陳廣宏、陳正宏、張新穎、陳劍教授復旦大學前身是1905年創辦的復旦公學,是中國最早由民間自主創辦的高等學校之一。1952年院系調整後,學校成為以文理基礎教學和研究為主的綜合
性大學。上海醫科大學前身是1927年創辦的國立第四中山大學醫學院,是中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國立高等醫科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