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復旦大學蔡祖泉教授

復旦大學蔡祖泉教授

發布時間: 2025-02-15 17:13:36

⑴ 蔡祖泉的個人經歷

1978年晉升為教授,1981年9月擔任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歷任復旦大學副校長,復旦大學電光源研究所所長,中國光學學會,中國輕工業學會首屆副理事長,上海市科協副理事長、上海照明學會理事長、中國照明學會副理事長。蔡祖泉於上世紀60年代被樹為上海的革新標兵和勞摸標兵,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國家發明二等獎、國防部重大科技成果二等獎等獎項。
蔡祖泉最初是從一個學徒工走上光源研究的道路。抗日戰爭時期,年僅16歲、只有小學3年級水平的蔡祖泉就到中法葯廠(延安制葯廠)玻璃製造車間學徒,生產玻璃葯水瓶,在那裡從事了十年的玻璃製造工作,並參加了中共地下黨。他曾協助幾位大學教授從事葯劑實驗工作,後來,上海交通大學物理系建設X光管實驗室,周同慶和方俊鑫教授希望將他調去協助進行X光管研發工作。
1951年,在上海市的一次座談會上,一位教授向陳毅市長遞了張條子,認為蔡祖泉對玻璃真空有研究,應該調入大學工作。在對知識分子非常重視的陳毅市長過問下,很快,工人出身的蔡祖泉調到交大,擔任技術員。1952年院系大調整,他調到復旦,繼續從事X光管的研發工作,並負責玻璃和金屬銅圈的焊接技術攻關、X光管的玻璃封接和對玻璃真空系統的維護。
1955年,在周同慶教授的領導下,我國獨立研發成功了第一支X光管,填補國內市場技術的空白,年僅30歲的蔡祖泉受到莫大的鼓舞和啟發。他看到研發X光管的真空系統主要設備都是依賴進口的,便立志要為國家多做些貢獻,在這一技術領域走出自己的創新之路。經過他的鑽研,1956年,我國第一隻立式三級玻璃油擴散泵試製成功,隨即又研製麥克勞水銀真空斗,這些技術和設備研製成功,為後來對新型電光源開發研究和生產打下了技術和物質的基礎。
蔡祖泉曾希望讀大學,並考上了南京工學院,但因為玻璃真空研究工作需要,他並沒有讀成。他一生的科研知識,全靠堅持不懈的自學和實踐。
上世紀60年代,自學成才的蔡祖泉創建了我國第一個電光源實驗室,開始了該領域的系統研究。1961年,蔡祖泉與同伴們初探我國科學家的「空白領域」———電光源,著手研製國內的第一盞光源——高壓汞燈。同年,復旦大學電光源小組成立。我國電光源史上第一個氫燈、第一個高壓汞燈、第一個氪燈、第一個長弧氙燈等一系列成果陸續從他手上誕生。
80年代後,蔡祖泉的科研工作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時期。他一方面積極從事學術論文的寫作和國際光源與照明的學術交流,多次出席國際性科技研討會議,了解電光源發展的最新發展狀況,並及時將國際上的專業信息轉至國內企業,指導我國光源照明的研究和開發。同時,針對現代化經濟建設的需要,在成功研製新光源的基礎上,更加註重進行二次開發——工程化開發的研究,使科研成果迅速轉化為生產力,取得極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並獲國家科委推廣二等獎。1984年,蔡祖泉提議在復旦開設光源與照明工程專業系,如今,作為經教育部批準的惟一在高校設立的光源與照明工程專業,已培養出無數優秀人才。1988年,本著強烈的民族責任心,他克服種種困難,成立了中國自己的照明學會。
1992年退休,退休以後,蔡祖泉依然心系創新,在市科協副主席、上海照明協會理事長崗位上兢兢業業,謀劃建言。卸任後,蔡教授仍堅持每年做出一兩個專利。他說,「愛迪生到晚年仍堅持發明研究,這一點我得向他學習,能活多久,就工作多久。」
2007年,在蔡祖泉直接推動下,被譽為光源界「奧林匹克會議」的國際電光源學術討論會第一次在中國召開。國內外企業家、研究人員深入交流,中國電光源力量精彩亮相。他對身邊親人同事說,「我最大的心願,已了。」
2009年7月17日,因病醫治無效,於當日12時36分在華東醫院逝世,享年86歲。

⑵ 面試OK但學歷造假 HR經理該怎麼辦

首先,先找到問題根源。 其次,再找解決方法。 一、解決前提。如果是應聘者是故意隱瞞,填寫了虛假的學歷並在口頭確認中聲稱自己是虛假學歷,建議,這個人不要錄取。但如果不是應聘者故意隱瞞或造假,而是HR道道關口疏忽,想當然地認為這個人就是符合學歷要求而造成「走到今天」的,建議做以下處理。 二、根據用人部門的滿意和適崗度分析,這個應聘者是可以勝任工作的,但必須降格錄取。當然要與當事人溝通同意,將工資收入的等級先按寬頻薪酬的最低檔,以後按其表現和貢獻,與在職的其他技術人員一視同仁。甚至可以在職位上降一點。 三、當在工作中表現確實優秀,不要以學歷「畫杠」,可以在一個限定的時間內恢復到招聘時公布的職位和薪酬待遇。既體現招聘的嚴肅性,又實事求是地不拘文憑選人才。 目前學歷問題還是求職的一道重要門檻,這迫使應聘者假冒學歷,其實招聘企業可以適當放寬學歷要求,這不僅可以為企業招聘到合適人才,還得減少偽造學歷的現象。其實有的時候不要太過於較真,那要會失去很多,拿學歷來講:例如:1、愛迪生只上過3個月小學,可是他一生平均15天有一項發明,被譽為發明大王,美國《生活》周刊評他為過去一千年最有影響力的100位人物的第一名。 2、著名畫家齊白石 沒有進過學校,跟長輩讀書,學雕花木匠。 3、復旦大學副校長、復旦大學電光源研究所所長、教授,蔡祖泉小學三年級學歷,14歲進工廠吹玻璃瓶。 其實企業用人要以勝任認為標准,其他的只是參考,一種籌碼。有些時候在於自己的努力,自身的悟性、修為,邏輯性、分析和思維能力,有的時候不在乎你學了什麼,而是你學到了什麼。很多人雖然有學歷(以事論事,不是貶低誰和污辱誰),但他的學歷就像豬八戒吃人參果,「囫圇吞棗,不知其味」。像古代習武之人一樣,不在乎你學過多少門功夫,是否是名人的弟子,只在於是否有扎實的基本功,較強的吸收,消化能力,以及隨機應變能力,見招拆招,才能出奇制勝。

熱點內容
男孩上美國讀什麼大學好些 發布:2025-04-29 06:03:01 瀏覽:864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張林琦教授 發布:2025-04-29 05:57:58 瀏覽:503
美國西北大學工商管理博士 發布:2025-04-29 05:53:09 瀏覽:282
成都理工大學張強副教授 發布:2025-04-29 05:47:20 瀏覽:217
中國大學精算專業 發布:2025-04-29 05:46:51 瀏覽:621
濟南第二機床廠本科生待遇 發布:2025-04-29 05:39:38 瀏覽:447
湖南大學研究生工資待遇 發布:2025-04-29 05:34:33 瀏覽:832
重慶大學城市規劃考研 發布:2025-04-29 05:15:50 瀏覽:621
常州大學各專業代碼 發布:2025-04-29 04:47:02 瀏覽:192
美國疫情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統計 發布:2025-04-29 04:46:58 瀏覽: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