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學李明教授
『壹』 口腔學哪個大學最好
1口腔醫學專業好大學推薦:四川大學
四川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布局在中國西部、「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水平研究型綜合大學。
口腔醫學專業好大學推薦: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是我國歷史最悠久、享譽海內外的高等學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屬並與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經過120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學已經成為一所「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的國內一流、國際知名大學。十九世紀末,甲午戰敗,民族危難。中國近代著名實業家、教育家盛宣懷和一批有識之士秉持「自強首在儲才,儲才必先興學」的信念,於1896年在上海創辦了交通大學的前身——南洋公學。建校伊始,學校即堅持「求實學,務實業」的宗旨,以培養「第一等人才」為教育目標,精勤進取,篤行不倦,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已成為國內著名的高等學府,被譽為「東方MIT」。抗戰時期,廣大師生歷盡艱難,移轉租界,內遷重慶,堅持辦學,不少學生投筆從戎,浴血沙場。解放前夕,廣大師生積極投身民主革命,學校被譽為「民主堡壘」
口腔醫學專業好大學推薦: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創辦於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也是當時中國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辛亥革命後,於1912年改為現名。作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和「五四」運動的策源地,作為中國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和民主科學思想的發祥地,作為中國共產黨最早的活動基地,北京大學為民族的振興和解放、國家的建設和發展、社會的文明和進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在中國走向現代化的進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鋒作用。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傳統精神和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學風在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口腔醫學專業好大學推薦:武漢大學
武漢大學,簡稱「武大」,位於湖北武漢,是直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的副部級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2011計劃」重點建設高校,同時是「111計劃」、「珠峰計劃」、「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和「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等重點建設的綜合研究型大學,是與法國高校聯系最緊密、合作最廣泛的中國高校之一,是世界權威期刊《Science》列出的「中國最傑出的大學」之一。武漢大學辦學源頭可溯源於清朝末期1893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奏請清政府創辦的自強學堂;1913年改名國立武昌高等師范學校;1926年組建國立武昌中山大學;1928年定名國立武漢大學,是民國四大名校之一;1949年,更名為武漢大學。
口腔醫學專業好大學推薦:中山大學
中山大學由孫中山先生創辦,有著一百多年辦學傳統,是中國南方科學研究、文化學術與人才培養的重鎮。作為中國教育部直屬高校,通過部省共建,中山大學已經成為一所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現代綜合性大學。現由廣州校區、珠海校區、深圳校區三個校區、五個校園及八家附屬醫院組成。中山大學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學邁進,努力成為全球學術重鎮。
口腔醫學專業好大學推薦:首都醫科大學
首都醫科大學建校於1960年,是北京市重點高等院校,已故著名泌尿外科專家、兩院院士、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吳階平教授為首任校長。現任黨委書記李明教授,校長呂兆豐教授。學校校本部設有10所學院和1所研究院。
口腔醫學專業好大學推薦:南京醫科大學
南京醫科大學創建於1934年,時名江蘇省立醫政學院。學校現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美國國家醫學院外籍院士1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3名,國家「千人計劃」7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7人,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8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7人,「江蘇特聘教授」20人,「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
口腔醫學專業好大學推薦:中國醫科大學
中國醫科大學的前身為中國工農紅軍軍醫學校,1931年11月,經中央軍委批准創建於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誕生地——江西瑞金,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醫學院校,中央軍委總軍醫處處長賀誠兼任校長,中國醫科大學建校至今,共培養了9萬多名高級醫學專門人才,畢業生遍布全國各地及許多國家和地區,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國家衛生管理的高級領導幹部和著名醫學專家。
『貳』 2010陝西省山陽中學高考一本名單公示
班級 總分 姓名 錄取學校名稱 錄取專業名稱
13 660 柯慶 同濟大學 環境科學類
17 649 孟良 中山大學 工商管理
12 647 劉勇 西安交通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
12 646 毛玉政 西安交通大學 電子科學與技術
14 643 張航 西安交通大學 軟體工程
11 642 何剛棟 西安交通大學 生物工程
16 639 孔慶樂 西安交通大學 生物醫學工程
13 636 王濤 西北工業大學 飛行器設計與工程
8 634 賈勝錫 西北工業大學 飛行器動力工程
8 633 李彥輝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國防生|飛行器製造工程
10 632 汪航 西北工業大學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11 632 張艷紅 武漢大學 物理學(物理學基地班)
14 632 趙星 西北工業大學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6 629 謝良聰 西北工業大學 安全工程
7 628 阮班軍 第四軍醫大學 生物技術
16 627 曹朋 西北工業大學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17 627 馮其旺 東南大學 能源動力類(能源與環境)
17 627 劉培 武漢大學 護理學
11 625 朱鵬飛 北京師范大學 物理學
16 625 陳龍 西北工業大學 通信工程
6 624 李雨喬 北京郵電大學 軟體工程
14 624 劉夢 西北大學 經濟學(數理經濟試驗班)
8 623 李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飛行器動力工程
10 623 殷任宏 長安大學 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基地班)
13 623 徐鐳 四川大學 微電子學
17 622 蔡磊 西北工業大學 通信工程
8 621 鞏江寒 西北工業大學 建築學
14 621 毛濃彪 西北工業大學 工程管理
15 620 龔寶成 中國醫科大學 臨床醫學
7 618 謝洋 西北工業大學 材料物理
9 618 黃九餘 四川大學 核工程與核技術
17 618 徐衛宇 西北工業大學 微電子學
7 617 王永康 北京交通大學 電子科學與技術
11 617 謝尚志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通信工程
29 617 許先權 西南政法大學 偵查學
9 616 劉旭 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 臨床醫學
11 616 薛昌熵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財務管理
18 616 陳霞 四川大學 生命科學與技術基地班
27 616 張琪 北京師范大學 歷史學
14 615 任啟發 四川大學 化學類
12 614 袁長行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16 614 楊益 西北大學 經濟學(數理經濟試驗班)
30 614 徐雪 北京師范大學 學前教育
16 613 武世虎 四川大學 熱能與動力工程
30 613 徐波 西北大學 經濟學基地班
16 612 王賜龍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26 612 馮霞 山東大學 法學類
6 611 王書斌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電子信息工程
10 611 張彩環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電子科學與技術
10 611 楊粉霞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14 611 舒彥濤 太原理工大學 安全工程
29 611 段立傑 山東大學 工商管理類
8 610 徐琪惠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大氣科學
9 610 鄭遠霞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信息對抗技術
16 610 王召洲 北京科技大學 礦物資源工程
16 610 熊湘 華東師范大學 化學
27 610 胡義雲 西北大學 金融學
6 609 李石穩 四川大學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16 609 李新華 中南大學 工科試驗班(交通運輸類)
17 609 王珍 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 護理學
11 608 劉學栓 北京化工大學 電子信息工程
11 608 喻佩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軟體工程
12 608 金韋濤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測控技術與儀器
7 607 蘇資平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智能科學與技術
8 607 張宇航 西北工業大學 電子信息工程
8 606 陳曼 重慶醫科大學 臨床醫學
9 606 吉田野 第二炮兵工程學院 武器系統與發射工程
10 606 陳崇栓 吉林大學 土木工程
15 606 韓波 山東大學 機械類
29 606 彭翔宇 四川大學 法學
6 605 阮靜 華東師范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7 605 董志文 中南大學 冶金工程(冶金與環境類)
7 605 周小丁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建築學
13 605 索珍珍 長安大學 工程造價
18 605 封皓元 長安大學 車輛工程
7 604 朱芬 陝西師范大學 化學
13 604 李欣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軟體工程
16 604 毛照源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軟體工程
16 604 任玉漫 華中師范大學 財務會計教育
24 604 劉年久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思想政治教育
30 604 楊仁傑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英語
7 603 肖華耀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軟體工程
11 603 楊小東 重慶醫科大學 臨床醫學(生殖醫學方向)
12 603 高波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電子封裝技術
16 603 曹朋 東北大學 熱能與動力工程
16 603 張栓 吉林大學 微電子學
16 603 吳康 中南大學 經濟學類(經濟與管理類)
27 603 樂芳 西北大學 財政學
28 603 白冰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漢語言文學
29 603 金彩霞 天津財經大學 國際經濟與貿易
30 602 田文博 西南政法大學 法學
16 601 劉鵬 長安大學 汽車服務工程
16 601 陳港 中國農業大學 水利類
18 601 王龍 長安大學 車輛工程
30 601 謝武 西北大學 國際經濟與貿易
8 600 劉奇 武漢大學 國防生|臨床醫學
14 600 譚璐 西北大學 管理科學
17 600 石福明 中南大學 土建類
26 600 馮長萍 西北大學 工商管理類
16 599 孫睿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18 599 羿啟潤 北方工業大學 信息與計算科學
2 598 嚴信芹 長安大學 財務管理
15 598 張琪 長安大學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17 598 陳雅 長安大學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18 598 張偉 中南大學 采礦工程
25 598 辛文會 陝西師范大學 教育學
6 597 馮思慶 蘭州大學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6 597 汪衍玲 陝西師范大學 經濟學
13 597 孟強勞 蘭州大學 臨床醫學
15 597 戶斌 中南大學 機械類
15 597 陳文 暨南大學 電子信息工程
24 597 趙夢晨 西北大學 工商管理類
6 596 明濤 長安大學 工程管理(土木工程管理)
6 596 華麗 青海大學 土木工程(建築工程方向)
8 596 黃梅 天津財經大學 網路工程
10 596 楊淑青 長安大學 會計學
16 596 張艷妮 中國農業大學 工商管理類
29 596 陳飛 西北大學 公共管理類
5 595 張丕 西南交通大學 信息安全
6 595 程家鵬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自動化
7 595 秦紹朋 中南大學 土建類
8 595 朱懷露 長安大學 物流工程
9 595 阮家珍 西北大學 物理學類
16 595 李學剛 陝西師范大學 物理學
18 595 洪聲利 長安大學 電子科學與技術
6 594 金嘯 長安大學 電子信息工程
7 594 王小林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土木工程
12 594 徐策俊 長安大學 建築設施智能技術
15 594 毛靜 吉林大學 服裝設計與工程
18 594 鬲新 長安大學 水文與水資源工程
30 594 陳燕 西北大學 對外漢語
12 593 賈勝文 吉林大學 水文與水資源工程
14 593 黃良缽 長安大學 軟體工程
15 593 朱文缽 西南交通大學 土建類
28 593 黃治鵬 西北大學 漢語言文學
29 593 劉歡 西北大學 工商管理類
10 592 童偉 西南交通大學 國防生|土木工程
17 592 徐民 長安大學 機械電子工程
24 592 黃運恭 西北大學 漢語言文學
8 591 吳坤 長安大學 測繪工程
11 591 吳關輝 長安大學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
12 591 余昌魁 長安大學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
15 591 宋義民 長安大學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17 591 陳玉鋒 長安大學 機械電子工程
30 591 范恢朋 西北大學 考古學
5 590 王文俊 吉林大學 植物保護
8 590 熊小寧 陝西科技大學 電子信息工程
11 590 王會莉 長安大學 統計學
12 590 程瑾 長安大學 統計學
14 590 楊文坤 長安大學 軟體工程
15 590 趙永樂 長安大學 給水排水工程
16 590 耿松 陝西師范大學 化學
18 590 李洋洋 長安大學 資源勘查工程(固體礦產)
27 590 王丹 陝西師范大學 漢語言文學(創新實驗班)
30 590 舒福玉 西北大學 公共管理類
7 589 王超 寧夏大學 數學與應用數學
10 589 朱小玲 長安大學 物流管理
10 589 劉度宇 武警工程學院 軍隊采辦
11 589 張平 長安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12 589 楊立 合肥工業大學 建築學
15 589 韓睿 南昌大學 電氣信息類
15 589 何印軍 長安大學 交通建設與裝備
17 589 盧娜 陝西師范大學 生物科學
26 589 周苗 陝西師范大學 漢語言文學
29 589 鬲斌 陝西師范大學 歷史學
30 589 李淑萍 西北大學 漢語言文學
9 588 郭婭妮 陝西師范大學 金融學
10 588 林杉 西北大學 地質學類
12 588 程功敏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農學
14 588 吳靜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工程管理
14 588 武婷 陝西師范大學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15 588 代釗 南昌大學 工業設計
29 588 周雪妮 陝西師范大學 學前教育
12 587 邱鵬 東華大學 紡織工程
12 587 吳萍 陝西師范大學 人力資源管理
13 587 塗明軍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電子信息工程
16 587 趙明 北方工業大學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16 587 謝家宏 武漢理工大學 環境科學
31 587 郭希贏 西北大學 日語
9 586 封明玉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水利水電工程
10 586 趙丹瑩 江南大學 工業設計
10 586 吳美英 陝西師范大學 生物科學
14 586 賀亞妮 西北大學 化學工程與工藝
15 586 周延 西安理工大學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18 586 舒海洋 黑龍江中醫葯大學 中醫學
7 585 郭咪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水利水電工程
8 585 方玉飛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葡萄與葡萄酒工程
13 585 袁海鈺 西北大學 光信息科學與技術
15 585 李雪寧 陝西師范大學 定向西藏|地理科學
18 585 劉東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建築電氣與智能化
29 585 丁小燕 陝西師范大學 漢語言文學
14 584 茅德旺 西安理工大學 工業工程(工學類)
16 584 張亞楠 西北大學 物理學類
18 584 薛梅 西安理工大學 水文與水資源工程
28 584 蘭淑萍 西安外國語大學 英語(教育)
11 583 王一鴻 石家莊鐵道大學 電子商務
15 583 胡開萍 西安理工大學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17 583 唐亞 上海理工大學 電氣信息類(中外合作辦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17 583 陳亮 西安石油大學 石油工程
18 583 王勇 東北農業大學 水利水電工程
24 583 胡樂 西北大學 戲劇影視文學
27 583 李炎頻 陝西師范大學 思想政治教育
6 582 王盼 西安理工大學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氣)
6 582 朱啟權 陝西中醫學院 中西醫臨床醫學
8 582 張月 寧波大學 日語
8 582 陳俊 西安理工大學 給水排水工程
10 582 毛乾 中國海洋大學 工商管理
16 582 李安 西安工業大學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17 582 陳真 湘潭大學 通信工程
17 582 蔡宗順 西安理工大學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29 582 王宏傑 南京審計學院 法學(法務會計)
6 581 朱成奎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土木工程
9 581 秦亮 西北大學 軟體工程
11 581 程雪花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園林
15 581 陳玉林 西安理工大學 車輛工程
17 581 張海靜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金屬材料工程
18 581 塗正宏 貴州大學 農業資源與環境
24 581 王丹 陝西師范大學 日語
25 581 劉鋒 東北石油大學 行政管理
26 581 范學姣 西北大學 圖書檔案學類
29 581 郭磊 西南大學 旅遊管理
6 580 賈豐 西北大學 食品科學與工程
6 580 武歡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植物保護
7 580 張笑天 東華大學 光電子技術科學
10 580 程寶寶 陝西科技大學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12 580 阮仕奎 合肥工業大學 微電子學
13 580 劉德宏 陝西科技大學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14 580 胡海榮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25 580 張祖鴻 鄭州大學 工商管理
27 580 徐粉粉 陝西師范大學 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實驗班)
30 580 伍箴秀 陝西師范大學 行政管理
7 579 奚明 陝西師范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9 579 許峰 西安理工大學 微電子學
10 579 全曉 西安石油大學 石油工程
15 579 吳澤偉 陝西師范大學 地理科學
18 579 李學濤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環境科學
27 579 陳飛 陝西師范大學 漢語言文學
28 579 李媛 陝西師范大學 思想政治教育
29 579 阮景剛 長安大學 新聞學
7 578 何本菊 陝西師范大學 地理科學
7 578 駱仁鋼 武警西安指揮學院 武警指揮
10 578 王相煬 陝西師范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11 578 胡文 北京林業大學 自動化
13 578 王衛平 陝西科技大學 輕化工程
14 578 張佩 陝西師范大學 食品質量與安全
14 578 程帥 西安理工大學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15 578 吳娜 陝西師范大學 教育技術學
15 578 劉鵬 西安理工大學 經濟學類
16 578 高林 西安科技大學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16 578 張寶柱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工程力學(結構分析理論及軟體設計)
16 578 張國穩 陝西師范大學 地理科學
18 578 任洋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18 578 楊寶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農學
26 578 余春萍 燕山大學 廣播電視新聞學
28 578 陳洋 蘭州大學 英語
28 578 吳緣立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國際經濟與貿易
29 578 楊明 長安大學 旅遊管理
8 577 張陽楠 西安理工大學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8 577 郭玥 西安理工大學 給水排水工程
10 577 張蓓 西安理工大學 材料類
12 577 楊祥旭 解放軍理工大學 道路橋梁與渡河瀕海工程
13 577 盧瑞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13 577 王一迪 北京工商大學 經濟學類(經貿類)
14 577 汪益華 中國礦業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15 577 徐禮君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測控技術與儀器
17 577 吳道朋 西安外國語大學 俄語
18 577 余偉 北京林業大學 林產化工(制漿造紙方向)
28 577 陳琳 陝西師范大學 社會學
30 577 陳鑫 陝西師范大學 社會學
7 576 胡潔 陝西師范大學 地理科學
10 576 楊鋒 陝西師范大學 地理科學(創新實驗班)
10 576 張晴 陝西科技大學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
12 576 賴金萍 陝西師范大學 軟體工程
16 576 劉瑞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17 576 朱亞亞 陝西師范大學 地理信息系統
18 576 代有飛 南昌大學 土木工程
18 576 黃東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生物技術
25 576 杜佩 長安大學 英語
26 576 王安偉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會計學
29 576 汪寧 上海理工大學 會計學
32 576 郭娟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會計學
6 575 陳明 西安理工大學 土木工程
7 575 王寧 陝西科技大學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9 575 楊建輝 西安理工大學 測控技術與儀器
10 575 楊剛 陝西科技大學 材料物理
12 575 李明改 陝西師范大學 食品質量與安全
15 575 張倉 西安理工大學 土木工程
30 575 羅妍 西南大學 英語
7 574 陳濤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安全工程
8 574 李奎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農學
11 574 李陽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12 574 阮曉慧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食品科學與工程
15 574 毛雪 西安理工大學 工業工程(工學類)
15 574 代超 陝西科技大學 輕化工程
17 574 劉毅 西安理工大學 城市規劃
24 574 周梅梅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國際經濟與貿易
26 574 鬲倩 西安外國語大學 英語(教育)
30 574 茹賞 山西財經大學 國際經濟與貿易
30 574 周敦攀 揚州大學 經濟學
7 573 胡世樂 西安理工大學 材料類
12 573 黃萍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農學
13 573 樊沛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16 573 吳旗 西安理工大學 材料類
26 573 李卓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公共事業管理
28 573 孫磊 長安大學 行政管理
29 573 毛加元 河北大學 經濟學類
30 573 陳朗 天津商業大學 經濟學類
30 573 吳關牢 上海理工大學 系統科學與工程
30 573 李亞玲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英語
6 572 周敦宏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制葯工程
8 572 吳悠 湖南師范大學 國防生|應用心理學
8 572 武昌鑫 西安科技大學 車輛工程
9 572 成斌 西安工業大學 測控技術與儀器
12 572 南照 西安理工大學 工程管理
15 572 席浪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30 572 吳冬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法學
31 572 路婷 湖南師范大學 漢語言文學
10 571 曾仁柱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16 571 葉瑩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生物工程
18 571 劉波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24 571 余萍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社會學
24 571 席玲 陝西科技大學 英語
25 571 華克琳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市場營銷
26 571 楊麗 湘潭大學 漢語言文學
30 571 陳晨 陝西科技大學 法學
30 571 彭灑 西安外國語大學 英語
31 571 張銘坤 湘潭大學 新聞學
6 570 姚超 東北石油大學 金屬材料工程
12 570 趙緒斌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13 570 張亞婷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生物科學
14 570 代定朝 陝西科技大學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15 570 朱健 內蒙古大學 生命科學與技術基地班
17 570 胡宜健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林學
20 570 蘭周 海南大學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26 570 施煜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公共事業管理
27 570 鞏湘 陝西科技大學 會計學
31 570 劉彥玲 陝西科技大學 行政管理
9 569 余超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動物科學
11 569 程小康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11 569 秦倩 西安理工大學 材料類
16 569 劉超 中國礦業大學 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
16 569 阮健 華中農業大學 信息與計算科學
17 569 楊哲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
24 569 武瓊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國際經濟與貿易
30 569 南華蘭 南方醫科大學 經濟學
31 569 孟健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英語
6 568 戶雪麗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環境科學
7 568 劉坤 陝西科技大學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7 568 儲召萍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
11 568 李翔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
17 568 駱發良 武漢理工大學 輪機工程
18 568 代正會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軟體工程
18 568 馬瑞月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應用化學
18 568 張盼 西安科技大學 建築學
26 568 周娜娜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公共事業管理
26 568 王玉環 海南大學 法學
28 568 萬祖軍 寧夏大學 歷史學(師范)
6 567 樊文超 西安理工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8 567 劉雪珍 陝西科技大學 食品科學與工程
8 567 凌煜 西安理工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8 567 韓雨竹 太原理工大學 農業水利工程
11 567 謝航 空軍航空大學(招飛工作局) 航空飛行與指揮
11 567 胡世龍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電子商務
12 567 聶淼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環境科學
13 567 茹星星 西安理工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15 567 徐玉 大連海事大學 航海技術
18 567 白松 延安大學 化學工程與工藝(工業分析方向)
24 567 陳清龍 東北農業大學 市場營銷
27 567 劉安祥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勞動與社會保障
30 567 劉艷 陝西科技大學 會計學
30 567 楊守香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法學
30 567 朱小米 東北農業大學 行政管理
30 567 王菊 華中農業大學 法學
31 567 梅立花 陝西科技大學 市場營銷
32 567 徐曉菲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法學
32 567 劉娜 西安外國語大學 英語
5 566 金淵 延安大學 臨床醫學(定向商州區就業)
8 566 虞華馳 陝西科技大學 電子科學與技術
9 566 張小紅 西安石油大學 資源勘查工程
14 566 柯賢軍 湘潭大學 建築設施智能技術
17 566 程功德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數學與應用數學
18 566 祝敏 西安郵電學院 通信工程
29 566 金行 內蒙古大學 旅遊管理
6 565 熊禮珍 西安科技大學 工程管理
10 565 徐維海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軟體工程
12 565 李開程 西安科技大學 通信工程
13 565 孫鵬 海南大學 工程管理
16 565 張萌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17 565 劉燚 西安郵電學院 通信工程
24 565 韓雪 延安大學 漢語言文學
29 565 張媛 西安外國語大學 日語
30 565 韋韌 陝西科技大學 法學
5 564 金孝華 陝西科技大學 國際經濟與貿易
15 564 汪少華 西安醫學院 臨床醫學(全科醫學方向定向山陽縣就業)
16 564 孫武 西安科技大學 自動化
16 564 劉超 西南政法大學 工商管理
16 564 劉丹風 寧夏大學 生物科學(師范)
16 564 李惠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動物科學
17 564 楊耀穩 浙江工業大學 化學類
18 564 王旭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25 564 潘義姣 西安外國語大學 英語
26 564 方玉霞 陝西科技大學 市場營銷
28 564 吳陳 陝西科技大學 行政管理
29 564 賀剛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英語
29 564 李澤斌 上海商學院 物流管理
29 564 趙祥城 延安大學 中國革命史與中國共產黨黨史
30 564 趙崗 天津師范大學 日語
7 563 李磊 西安工業大學 金屬材料工程
13 563 劉強 陝西科技大學 應用化學
15 563 吉茂紅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林學
27 563 張晶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對外漢語
27 563 程沙沙 陝西科技大學 英語
28 563 馮瑛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對外漢語
29 563 韓學平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對外漢語
30 563 詹生國 北京物資學院 國際經濟與貿易
30 563 周忠理 陝西科技大學 會計學
30 563 仝睿 陝西科技大學 市場營銷
5 562 楊振義 西安醫學院 臨床醫學(全科醫學方向定向山陽縣就業)
8 562 周成鋒 湘潭大學 環境科學
9 562 彭惠玲 西安理工大學 印刷工程
9 562 劉丹莉 陝西科技大學 化學工程與工藝
9 562 楊月梅 西安石油大學 油氣儲運工程
10 562 賈垚 青海大學 土木工程(建築工程方向)
11 562 毛曉香 天津師范大學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11 562 唐凱 海南大學 土地資源管理
14 562 楊育龍 西安工業大學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14 562 黃國鵬 陝西科技大學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15 562 陳帆 雲南大學 園藝
15 562 袁美榮 陝西科技大學 包裝工程
15 562 陳霞 西安石油大學 油氣儲運工程
16 562 郭建鵬 大連大學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11 561 郭浩 西安石油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11 561 曹正婷 浙江工業大學 自動化
15 561 劉雅祚 東北林業大學 通信工程
18 561 李明波 西安工業大學 測控技術與儀器
20 561 雷俊 西安工業大學 測控技術與儀器
25 561 肖龍芳 西北政法大學 法學(經濟法)
28 561 南麗萍 大連大學 英語
29 561 李玉娥 西安外國語大學 漢語言文學
30 561 陳琦 西安財經學院 經濟學類
30 561 任小勇 南京農業大學 電子商務
9 560 沈亞麗 陝西科技大學 包裝工程
9 560 阮堃 西安科技大學 自動化
11 560 張建林 陝西科技大學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12 560 李攀 陝西科技大學 輕化工程
14 560 李德良 陝西科技大學 信息與計算科學
17 560 楊林 西安科技大學 自動化
19 560 寧和波 陝西科技大學 化學
20 560 伍連傑 西安科技大學 測繪工程
24 560 張澤洋 西安外國語大學 國際經濟與貿易
25 560 寧啟林 四川師范大學 旅遊管理
28 560 陳真 西安理工大學 英語
30 560 寇橋 天津工業大學 英語
30 560 戶亞萍 青海大學 旅遊管理(酒店管理方向)
30 560 宋學皎 西安財經學院 工商管理類
7 559 朱娜 陝西科技大學 化學工程與工藝
16 559 胡沛 南昌航空大學 電子信息工程
17 559 呂佳駿 陝西科技大學 網路工程
18 559 劉文林 西安理工大學 印刷工程
24 559 汪洋 西安理工大學 經濟學
9 558 王濤 陝西科技大學 應用物理學
11 558 阮仕濤 西安工業大學 測控技術與儀器
11 558 申嘉 東北電力大學 土木工程(輸電工程)
13 558 張升 陝西科技大學 化學
17 558 唐大良 陝西科技大學 信息與計算科學
19 558 塗裕鵬 西安石油大學 熱能與動力工程
25 558 朱證榮 西北政法大學 法學(刑事法)
26 558 鬲琳 西北政法大學 勞動與社會保障
30 558 任凡 西安理工大學 公共事業管理
7 557 汪小燕 西安石油大學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9 557 鄭國萍 陝西科技大學 服裝設計與工程
11 557 王麗 陝西科技大學 服裝設計與工程
12 557 王肖 陝西科技大學 食品科學與工程
13 557 易聰濤 陝西科技大學 自動化
15 557 陳小平 重慶郵電大學 自動化
15 557 張小平 江蘇科技大學 軟體工程
16 557 黃海 西安醫學院 臨床醫學(全科醫學方向定向商州區就業)
18 557 孔濤 西安工程大學 機械工程及自動化
27 557 盧慶鵬 西安財經學院 工商管理類
28 557 徐麗 西安工業大學 會計學
28 557 付小玲 西北政法大學 行政管理
29 557 吳濤 西安財經學院 經濟學類
8 556 彭崇濤 西安工業大學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叄』 懷化學院的重點專業是什麼
懷化學院系部介紹
現在學校擁有兩個校區(東、西區),共有系部17個,分別如下:西區系部
物理與信息工程系
創辦於1971年,現有教職員工56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9人,博士研究生3人,碩士研究生28人。近年來,教師先後主持了中國科學院量子通訊和量子計算開放實驗室科研課題2項,省教育廳科研項目4項,學院科研項目8項,教改項目6項,獲省教育廳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光學學科被列為院級重點建設學科,教師在《phys.lett.A》、《mod.phys.Lett》、《J.Opt.B》等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00餘篇,其中被國際權威收錄刊物《SCI》和《EI》等收錄48篇,主編和參編各類教材10部。物理與信息工程系注重實驗教學和實驗室建設,現有電工電子技術、電子信息工程、廣播電視工程、電子信息與通信工程實訓中心四個實驗室(下設24個分室),懷化電視台、湖南有線電視懷化分公司等專業實驗基地6個。物理與信息工程系現設有廣播電視工程、物理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4個本科專業。
藝術設計系
是從原懷化學院美術系設計專業發展而來的一個系,1993年開始招生。設有平面設計、環境藝術設計、產品造型與玩具設計、影視動畫與設計教育、攝影藝術五個專業方向。現有教職工34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講師5人。擁有完備的教學設施,配置有價值500萬元的圖形設計用計算機200台、圖形工作站一套、非線性編輯系統一套及廣告攝影棚、多媒體教室、設計製作室、雕塑室、圖形輸出室、實踐教學項目部、裝飾材料展示庫等。教師中有2人分別任湖南省設計藝術家協會理事及湖南省美術家協會理事,13人為湖南省設計藝術家協會會員及湖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2人獲批ICAD國際商業美術師協會B級設計師資格。近年來,教師在省級以上專業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50多篇,有100餘件設計作品在各類設計大展中獲獎。大量設計作品被政府機關、企業團體及個人採用,在設計界具有較高的知名度。2001年該系還獲批為湖南省設計藝術家協會理事單位及國際商業美術師協會ICAD職業資質定點培訓考試機構,顯示出與國內外接軌的、開放式的、具有職業資格的辦學特色。
體育系
創辦於1973年,現有教職工4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3人,碩士16人,在讀博士2人,在讀碩士8人,近年來,在全國各級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40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100多篇,專著7部,主編、參編專業教材21部,省級、原籍立項研究課題31項,師資力量雄厚,設備和場館齊全,現有塑膠田徑場、室內場館有籃球館、排球館、體操館、健美操館等。實驗室設施齊全、儀器先進,系部還設有資料室、健身房、游泳池等。此外,建築面積為4200多平方米的體育教學場館也已動工,今年9月交付使用。學生多次在國家級、省級比賽中獲得優異成績,在2005年全省大、中學生健美操錦標賽中,學生雷華峰、肖武、張建化奪得體育專業組單人和三人組金牌,其中雷華峰在本次比賽中取得兩金一銀的好成績;2005年九月中國「炎帝杯」大學生龍獅錦標賽榮獲規定套路第一、自選套路第二、總分第一的好成績,女子荷花龍獲「炎帝杯」表演賽金獎;湖南省第六屆「少數民族運動會」,獲得12塊銅牌,並獲表演二等獎、團體第六的好成績。設四個教研室、兩個中心和一個基地,即體育人文社會學教研室、運動人體科學教研室、民族傳統體育教研室和現代運動技術教研室、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中心、懷化市國民體質監測中心和湖南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訓練基地。
生命科學系
創辦於1985年,現有教職工37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3人,講師14人;博士7人,碩士14人;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學科帶頭人1人,省級青年骨幹教師8人。擁有「基礎生物學實驗室」和「生物工程實驗室」「園林專業實驗室」等三個綜合教學實驗室,並設置了「葯用植物持續利用校級重點實驗室」,「應用生態研究室」,與湖南正清制葯集團、中南大學合作建立了「湖南省中葯譜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實驗室建築面積近8000m2,教學儀器設備總價值達500餘萬元。另建有實驗動物養殖場、生物園和魚苗孵化池等校辦實踐基地。基礎生物學實驗室為「中央與地方共建基礎實驗室」,2006年被確定為「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十一五』示範實驗室」。生物工程專業於2006年被確定為「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十一五』重點專業」;植物學科在2006年被確定為「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十一五』重點建設學科」;動物學課程被湖南省教育廳評為優秀課程。2002年升本以來,該系教師承擔國家級、省部級、市級和學校科研項目42項,教改項目7項,發表論文233篇,其中《SCI》收錄論文17篇,《EI》論文10篇;有1人次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人次獲教育部科技進步獎,6人次獲湖南省教育廳教學成果獎。2006年、2007年生物工程系畢業生連續兩年考取碩士研究生比例在40%以上。該系現設有生物工程、生物科學、園林3個本科專業。
化學與化學工程系
創辦於1970年,現有教職工28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0人(含高級實驗師),博士3人,碩士10人。主持國家教學改革項目1項,省級科研項目3項及其他科研項目10餘項,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論文300餘篇,其中被《SCI》、《EI》等國際著名文獻檢錄20餘篇。建有基礎和專業實驗室10個,實驗室面積2500m2。最近由國家財政部投入資金200萬元,與我校共同建設基礎化學實驗室,使我系的實驗條件再上一個台階;雄厚的師資隊伍、齊全的教學科研設備為同學們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該系現設有制葯工程、化學、科學教育3個本科專業。
音樂系
創辦於1973年,現有教師5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3人、碩士研究生5人。該系教學設施齊全,擁有教學大樓6000m2、琴房300餘間、標准舞蹈大樓一棟(4800m2)、鋼琴290台,並配有音樂MID製作室、錄音棚、多功能數碼鋼琴室、多媒體教室、聲像分析室及演出廳等教學設施。在培養學生藝術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的特點,為社會輸送了一大批優秀藝術人才。如青年歌手陳思思、1999年獲國際通俗歌手大賽第2名的丁丹等。該系編導的舞蹈《咯羅打打》獲2005年全國校園春節文藝展演一等獎,並應邀參加2005年日本「世博會」表演;根據苗族音樂素材改編的合唱《山寨素描》獲2005年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專業組二等獎、湖南省一等獎。2001年獲「全國藝術教育先進單位」稱號。該系現設有音樂學、舞蹈學、音樂表演3個本科專業。
美術系
創辦於1978年,現有專業教師2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碩士3人,特聘外籍教師1人。教師中有多人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湖南省設計藝術委員會會員、湖南省水彩水粉畫委員會委員及湖南省水墨畫藝術委員會委員,8人為湖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美術系教師大力開展以科研助教學的活動,積極參與美術創作研究和理論研究,形成了頗具影響和極具實力的學術群體和良好的科研傳統,中國美術核心期刊《美術觀察》對美術系的藝術實踐作了專題介紹。近年來我系教師在國家級省級刊物上發表論文140多篇,有多名師生的作品入選各類美展並獲獎,在省內外有較大影響和較高的知名度。美術系教學設施完備,擁有電教室、多媒體教室、圖形設計室、人體教室、展覽廳、攝影棚等現代化教學設施。該系美術學專業開設中國畫、油畫、水彩畫三個專業方向,為了拓展學生的就業渠道,各專業方向均設置了一年的藝術設計專業課程。美術學專業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美術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中等學校美術教師和能從事美術專業創作及群眾文化輔導並能從事藝術設計等方面工作的復合型人才。美術學專業主要課程:美術概論、美術教育學、設計概論、中外美術史、美學原理、色彩學、透視學、解剖學、構圖學、素描、色彩、中國畫、油畫、水彩畫、藝術設計、電腦設計等。東區系部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
創辦於1995年,現有教職員工40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8人,講師、工程師10人,具有博士、碩士研究生學歷的教師20人,從清華大學、中科院、湖南大學、中南大學、湘潭大學、西南大學等高校和科研單位聘有客座教授9人,現與西南大學網路教育學院聯合辦學並開展科研課題合作研究。設有「計算機基礎」、「計算機軟體」、「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四個教研室;擁有價值700萬元的教學設施:多媒體網路教學機房、CAD&CAI教學輔助機房、計算機微機原理實驗室、計算機介面實驗室、計算機區域網組網實驗室、計算機組裝維護實驗室以及供全校學生使用的中心機房。近三年來,發表論文120餘篇,出版著作和教材16部。參與國家級科研立項課題2項,承擔和參與省級課題3項,院級教改科研課題5項,獲院級教學成果獎2項。
中國語言文學系
中文系創辦於1958年,是懷化學院最早設置的系部之一,有較悠久的辦學歷史和豐富的辦學經驗。現有兩個本科專業(漢語言文學、廣播電視新聞學),在校學生總計1064人。現有教職工40人,專任教師35人,教授6人,副教授15人;博士(含在讀)13人,碩士13人。近5年出版專著、教材共30餘部,發表論文400餘篇,其中核心期刊80餘篇;主持或參與各級科研項目共44項;獲省、市級社科成果獎12項。
數學與應用數學系
創辦於1958年,1998年經國家教育部批准開辦「數學與應用數學」本科專業,同年開始招生。該專業現為學校重點建設專業,「基礎數學」為學校重點建設學科。2003年增開「信息與計算科學」本科專業。在校學生800多人,學生來自全國25個省、市、自治區。數學系師資力量比較雄厚,現有教職工40人,專職教師37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8人、講師22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31人;3人分別獲得曾憲梓教育基金二、三等獎;4人受聘為德國《數學文摘》、美國《數學評論》評論員。近幾年來,教師在國際、國內重要刊物上發表論文100多篇,其中被國際權威檢索刊物《SCI》《EI》等收錄42篇,曾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參與6項,主持省教育廳科研項目20項。獲得國家教改項目二等獎一項,獲得省級教學成果一、二、三等獎共5項。2004-2007年獲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國家一等獎1項,湖南省賽區二、三等獎11項,全國大學生挑戰杯科技競賽三等獎1項。該系培養的一大批優秀學生活躍在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如獲首屆「總理基金」獎的中國科學院研究員席南華、進入中國科學院「基地百人計劃」的謝正輝、獲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十佳青年」稱號的劉石柱、清華大學網路與信息安全專家羅平教授等就是其中的代表。該系現設有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2個本科專業。
外國語言文學系
創建於1958年,現有教師39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9人、碩士15人,並常年聘有外籍教師。近年來,該系致力於教學改革和科研,擁有省、校級課題14項,教師在專業核心等各級刊物上發表論文100餘篇,編寫專著、教材5種。該系有數字化多媒體語音室、多功能視頻室、廣播電視衛星接收系統等現代化教學設施,以及大量的教學軟體,為教學提供了良好的條件。該系學生不但具有扎實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在外貿、旅遊等相關專業方面也有所發展,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100%。該系現設有英語本科專業和應用英語專科專業。
政法系
創辦於1987年,現有教職工2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9人;博士1人,碩士13人。另有兼職教授3人,客座教授3人;兼職律師6人。近年來,主持省級科研課題10項,出版專著10部、教材15部,發表學術論文400餘篇。該系有完備的教學科研機構和實踐場所,建有法律研究所、模擬法庭、懷化市法律援助中心懷化學院工作站等;在懷化市人民法院、市檢察院、懷化市電視台等十個單位設立常年實習基地。該系現設有法學和思想政治教育2個本科專業。
人文教育系
人文教育系是全國普通高校中最早設立人文教育專業的教學單位。該系現有教授8人,副教授6人,博士4人,碩士19人;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項、教育部重點課題、省級科研課題16項,參與國家級教學改革項目1項,出版專著、教材20餘部,發表論文300餘篇,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省級教學成果獎各1項。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和市場駕馭能力是該系正在形成的辦學特色。該系現有人文教育和公共事業管理2個本科專業。其中人文教育專業被列為國家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省級特色專業。
工商管理系
工商管理系大力加強專業改革,積極調整專業結構,現已開辦了旅遊管理、物流管理兩個本科專業和經濟管理專科專業。下設「旅遊文化」、「旅遊規劃」、「市場營銷」和「物流管理」四個教研室,實驗實訓室、學生工作部和職業鑒定所。現有教職工27人,教授1人、副教授7人、講師12人;有博士研究生4人、碩士研究生25人。參與研究國家級教改課題1項,主持國家級科研課題1項,主持研究省級科研課題12項,出版專著、教材20餘部,發表省級以上論文300多篇。連續三年就業率達到97%以上,學生就業遍布祖國大江南北。
經濟學系
經濟學系是依託於懷化學院原經濟與管理科學系開辦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發展而來的一個新系。該系現設有國際經濟與貿易一個本科專業,該專業是湖南省地方高校第一個開設的應用經濟學專業,2004年開始招生。現有教職工21名,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講師9人,博士研究生4人,碩士研究生10人。主持或參與國家級和省級科研課題10餘項,發表省級以上論文100餘篇。擁有完善的教學設施,配置有國際貨代、證券投資、金融分析等實訓室。下設「經濟學」、「貿易學」和「金融學」三個教研室。在專業建設實踐中,顯示出了人才的國際化,應用型和創新性有機結合的辦學特色。
預科部(本科)
創辦於1996年。少數民族預科班面向少數民族應屆生招生。進校後,學習一年,由學院組織結業考試,考試合格者進入各本科專業學習。
『肆』 醫學系大學排名
以下數據來源於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共有60所開設臨床醫學學科的大學排名情況,比較好的學校有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復旦大學,以下是具體榜單。
序號 學校代碼 學校名稱 評選結果
1 10248 上海交通大學 A+
2 10335 浙江大學 A+
3 10023 北京協和醫學院 A
4 10246 復旦大學 A
5 10001 北京大學 A-
6 10025 首都醫科大學 A-
7 10487 華中科技大學 A-
8 10533 中南大學 A-
9 10558 中山大學 A-
10 10610 四川大學 A-
11 10159 中國醫科大學 B+
12 10226 哈爾濱醫科大學 B+
13 10312 南京醫科大學 B+
14 10422 山東大學 B+
15 10631 重慶醫科大學 B+
16 90030 第二軍醫大學 B+
17 90032 第四軍醫大學 B+
18 10459 鄭州大學 B
19 10486 武漢大學 B
20 10698 西安交通大學 B
21 12121 南方醫科大學 B
22 10062 天津醫科大學 B
23 10161 大連醫科大學 B
24 10183 吉林大學 B
25 10247 同濟大學 B
26 10055 南開大學 B-
27 10089 河北醫科大學 B-
28 10114 山西醫科大學 B-
29 10285 蘇州大學 B-
30 10343 溫州醫科大學 B-
31 10366 安徽醫科大學 B-
32 10403 南昌大學 B-
33 10570 廣州醫科大學 B-
34 10678 昆明醫科大學 B-
35 10313 徐州醫科大學 C+
36 10427 濟南大學 C+
37 10559 暨南大學 C+
38 10560 汕頭大學 C+
39 10598 廣西醫科大學 C+
40 10730 蘭州大學 C+
41 10752 寧夏醫科大學 C+
42 10760 新疆醫科大學 C+
43 11065 青島大學 C+
44 10160 錦州醫科大學 C
45 10184 延邊大學 C
46 10299 江蘇大學 C
47 10304 南通大學 C
48 10384 廈門大學 C
49 10472 新鄉醫學院 C
50 10571 廣東醫科大學 C
51 10660 貴州醫科大學
『伍』 中國10大醫學院排名
一、首都醫科大學
學科實力雄厚,在北方地區總體評價很不錯,實力不遜於很多211高校。首醫的附屬醫院很多,而且每個都很牛很有名,現有20所臨床醫學院暨附屬醫院,包括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附屬北京友誼醫院、附屬北京朝陽醫院、附屬北京同仁醫院、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等等。
二、協和醫學院
協和醫學院是國內最頂尖的醫科大學,與中國醫學科學院院校一體,科研實力雄厚,被譽為中國醫學殿堂。學校一直以來都是堅持小規模招生、高層次培養、高質量輸出,所以每年的本科招生一般就在一兩百人左右而已。與清華大學實行緊密合作辦學,同時使用「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醫學部」作為第二名稱,學校仍為獨立法人單位。
三、北京大學醫學部
北京大學醫學部是國內一流的醫學院校,畢業後頒發的是北京大學的學位證和畢業證,含金量自然不用多說,個別學科上跟協和醫學院不分伯仲。現有6家附屬醫院、4家共建醫院和14家教學醫院。
四、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源自以前的上海醫科大學,在我國醫學界十分有名,實力很強。與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杜克大學醫學院、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等海外知名院校建立了院際關系,開展在讀醫學生的互換實習等活動。現有附屬醫院11所。設有本科專業9個:臨床醫學(八年制)、臨床醫學(五年制)、臨床醫學(六年制)、基礎醫學、法醫學、預防醫學、公共事業管理、葯學、護理學。
五、浙江大學醫學院
原為浙江醫科大學,並入浙江大學之後,對醫學的投入很大,醫學院發展勢頭強勁,排名上升非常快。如今實力也在不斷提升,已經不輸湘雅、同濟,擁有7家附屬醫院。
六、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
中國老牌醫學院之一,原為同濟醫科大學,合並之後實力反而不如以前了,公共衛生學院在國內排名第一,實力相當強。如今擁有3所直屬附屬醫院和10所非直屬附屬醫院。
七、上海交大醫學院
上海交大醫學院學科綜合實力穩居國內前列,其中臨床醫學專業八年制在教育部公布的《學位學科評估高校排名結果》中本專業排名第一位。如今擁有兩個校區(重慶南路校區、閔行校區),23個學院和13所附屬醫院。
八、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
全國門類最全、規模最大的醫科大學,在西南地區首屈一指。口腔醫學院是華西的招牌,也是中國第一個口腔專科醫院,現在擁有4所附屬醫院。
九、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
華南地區首屈一指的醫科院校,無論是教學、科研、臨床方面,在廣東屬於一位難求的好學校,師資雄厚,和清華北大也是有得一拼的。現有附屬醫學7所。本科招生的專業有:臨床醫學(八年制)、臨床醫學(五年制)、法醫學、臨床醫學 (眼科視光學方向)(五年制)、麻醉學(五年制)、醫學影像學(五年制)、醫學檢驗(五年制)、康復治療學、生物醫學工程等。
十、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
久負盛名的老牌醫科院校,素有「北協和,南湘雅」之稱。臨床醫學、葯理學與毒理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神經科學與行為科學4個學科ESI(基本科學指標)排名居全球前1%。擁有6所學院,5所直屬附屬醫院和2所非直屬附屬醫院,以及24個臨床教學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