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理工大學教授範文
㈠ 王繼輝的人物故事
王繼輝教授是往來實驗室和學工辦最多的老師,他每年都要為學生們請來一些材料行業知名學者和企業領導做講座,他每年都要親自帶領學生們在材料知名企業進行暑期實習,他非常關心同學們的生活,在他的奔走下,134萬獎學金落戶材料學院,造福材院學子。這些工作,本不是他一定要做的,但是卻成為他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他的心目中,學生就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樣,要教授他們知識,要關注他們發展,要關心他們生活,要多與他們交流。
王繼輝教授是武漢理工大學材料學院復合材料系博士生導師,材料學科責任教授。王教授不僅是一個成功的學者,同時他還不忘關心同學們的成長,以一名優秀人民教師的職責和熱情為學子們的成長鋪平了道路,受到老師們的尊敬和同學們的愛戴。 王繼輝教授在教學科研過程中,通過經常與材料學院領導、學工辦老師及與學生接觸,了解到材料學院學生貧困生的比例達到了30-40%,許多學生由於家庭貧困嚴重影響到了學生們正常的生活、健康的人格形成。作為一名在武漢理工大學工作二十多年的教師,他深感作為教師的責任,王老師認識到使學生能夠正常有尊嚴的在校學習生活對學生的健康成長非常重要,積極想辦法做工作,利用自己在武漢理工大學校友及全國復合材料行業的聲望,在材料學院領導的指導下,積極與武漢理工大學的校友和復合材料的知名企業聯系。
2002年,他和原材料學院黨委書記、復材系單松高教授一起,通過與這些企業家溝通、做工作,講學生在學校學習的情況以及遇到的生活困難,動員了武漢理工大學82屆復合材料與工程專業畢業的陳亞唯先生在材料學院設立「亞唯獎學金」,獎金額四十萬元,每年10萬元,旨在獎勵武漢理工大學復合材料系德、智、體全面發展、品學兼優的學生,激勵學生勤奮學習,勇於創新,獻身科技和復合材料事業。
復合材料與工程專業以前的研究生較少,通過陳亞唯先生 「亞唯獎學金」 的設立,學生有了學習的榜樣,明確了學習的目標,考研的比例明顯提高。
2005年,王繼輝教授通過邀請國內外知名的企業家來武漢理工大學講學的機會,組織動員他們來我校設立獎學金。在王教授的努力下,上緯(上海)精細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蔡朝陽先生為材料學院設立了「上緯獎學金」,總金額11萬,旨在獎勵武漢理工大學復合材料系德、智、體全面發展、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激勵貧困學生勤奮學習,勇於創新,獻身科技和復合材料事業。上緯獎學金每年獎勵40名優秀貧困本科生,許多剛來我校報到的貧困學生都享受到了這一獎學金,使學生們感到了武漢理工大學對學生們的關心與愛護。
2006年底,王教授還積極奔走,動員武漢理工大學復合材料與工程專業85屆校友、蘇州格瑞特復合材料有限公司馮毅董事長、85屆校友蘇州富麗達汽車配件有限公司總經理潘永中先生在我校設立總金額為15萬元的「馮毅獎學金」與總金額為18萬的「永中獎學金」,這些獎學金的設立極大的鼓舞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堅定了同學們的專業思想和獻身復合材料的信念。2006年,復合材料與工程專業考上研究生的比例達到40%以上,居全校前列。
正值2006年材料學院校友會成立之際,經過王老師的積極聯系,陳亞唯先生再次捐資50萬人民幣,與材料學院續簽「亞唯獎學金」。
通過王教授的不懈努力,多年來他為復合材料系的學子們引來上維獎學金、亞唯獎學金、馮毅獎學金、永中獎學金,總金額達134萬,開全校之先河。
同時,王教授的這一義舉也起到了很好的社會效應。通過動員國內外的優秀企業來校進行學術交流及設立獎學金,既解決了學生的實際困難,同時也為這些企業樹立了很好的正面形象,為這些企業輸送了高素質的復合材料專業人才,為學生就業開辟了很好的途徑,現實了學校與企業的雙贏局面。 王教授對於學生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2008年他帶有16個研究生。他首先要求自己的學生要有優秀的人品,倡導先成人後成材。在做科學研究方面,他要求自己的學生能夠積極主動,腳踏實地去完成每一項科研工作,能做的事情就要作到最好,而且始終要對自己充滿信心。對於學生所犯的錯誤,王教授會毫不留情的指出來加以批評。同時作為一個科研團隊他要求自己的學生具有團隊協作精神和凝聚力。王教授每個月會召集大家在一起開會,和他們交流最近時間工作成果和一些科研設想,然後一起討論,好的方面給予肯定,不足的地方大家共同商討找出解決辦法。
在培養學生成材方面,王教授有自己獨特的方法,他的教學理念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在掌握好專業知識以後,具備動手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也是很重要的,王教授會在暑假安排自己的優秀學生到外面去參加社會實踐,一方面增強了自己的動手能力同時對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也是一種升華。另一方面通過社會實踐的形式來讓同學們對自己的專業有一個更深入的了解,增長了視野,開闊了眼界,激發出同學們對於復合材料專業的學習興趣。他認為目前的學生可塑性比較強,給他們提供一些這樣的實踐機會,可以引導他們好好學習,更有利於他們成材。
多年來,王教授主動為學院聯系復材領域學者及企業家講座20餘場,同時他積極與復材企業聯系,為學生聯系實習單位。如今每年暑假,王老師都帶領十幾位復材專業同學前往北京,到北京玻璃鋼研究院復合材料有限公司,北京汽車玻璃鋼總公司實習,在此過程中,同學們不僅了解復合材料的各種工藝及成型過程,如:SMC工藝,RTM工藝,手糊,模壓成型工藝等,而且還對復合材料製品,從而對復合材料有了更清楚,更具體的認識。
在談到教書育人方面,王教授說:「我只是一個普通的引路人而已」。他認為,大學裡面自學是很重要的,剛開始階段同學們可能會有迷茫,存在一些不懂和疑惑。這需要老師根據自己的經驗給他們一些引導,幫助他們分析目前存在的問題,給他們指出自己的奮斗方向,讓他們盡快走出迷茫,對於每一名學生的成長至關重要。
王繼輝老師說,教書育人,將每一名學生培養成材是教師的職責,因此他會盡一切努力從有利於學生成長的角度出發,幫助每一名學生成材,讓他們不斷的完善自己,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