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教授劉大鈞
Ⅰ 中國易經協會會長
劉大鈞。
劉大鈞,男,山東鄒平人,1943年1月生。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周易學會會長,全國政協委員,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主任、山東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周易研究》主編。多年從事易學研究,尤精於象數易學研究,對易學中許多重大疑難問題提出了重要見解,並形成了象數與義理兼顧的易學研究路數。出版《周易概論》、《周易古經白話解》、《周易傳文白話解》、《周易講座》、《納甲筮法》、《今、帛、竹書〈周易〉綜考》。主要研究方向:易學與中國哲學。
Ⅱ 山東大學劉大鈞收不收弟子
收。劉大鈞,男,山東鄒平人,漢族。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周易學會會長,全國政協委員,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主任、山東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周易研究》主編。其中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董春和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學術委員會委員,教授,博士生導師林忠軍都是中國山東大學易學權威劉大鈞教授的嫡傳弟子。所以劉大鈞是收弟子的。
Ⅲ 劉大鈞主要貢獻
劉大鈞在中國易學發展史上留下了深遠的影響,他的三大貢獻尤為顯著。首先,他繼承並發揚易學的精髓,通過現代視角進行研究,撰寫著作,將易學理論推向文化思想的前沿。他在山東大學創建了「周易研究中心」,並在國內設立了「研究學會」和「學社」,並創辦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本《易》學研究專刊《周易研究》,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其次,劉大鈞開拓了學術交流的新篇章,他率先與海峽對岸的同仁建立了聯系,促進了兩岸易學的交流與融合。他的這一舉措對於增進兩岸文化認同和學術互動具有重要意義。
再者,劉大鈞推動易學走向國際,他的學術活動和著作使易學在世界范圍內受到關注。1987年舉辦的「首屆國際周易學術討論會」上,他主持會議並發表重要觀點,得到了國際學者的尊重,被譽為易學界的領軍人物。這次大會被視為易學研究熱潮的起點。
在出版和組織活動方面,劉大鈞的《周易研究》雜志在1988年正式發行,成為中國研究《周易》的第一本雜志,得到企業家支持並發展為國際出版物。他還成功成立了「周易研究中心」和「中國周易研究會」,並擔任重要職務,為易學研究的規范化和國際化做出了貢獻。
劉大鈞還積極推動兩岸易學研究者之間的交流,1993年和1995年的海峽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他親自參與並推動,這些活動不僅加強了學術交流,也增進了兩岸的文化理解。他的貢獻被廣泛認可,他的傳略被收錄在多個權威辭書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3)山東大學教授劉大鈞擴展閱讀
劉大鈞,山東鄒平人,1943年1月生。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周易學會會長,中國政協委員,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主任、山東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周易研究》主編。多年從事易學研究,尤精於象數易學研究,對易學中許多重大疑難問題提出了重要見解,並形成了象數與義理兼顧的易學研究路數。出版《周易概論》、《周易古經白話解》、《周易傳文白話解》、《周易講座》、《納甲筮法》、《今、帛、竹書〈周易〉綜考》》等等。
Ⅳ 山東大學劉大鈞收不收弟子
收。劉大鈞,1943年1月生於山東鄒平,國際著名易學家,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博士生導師。據在對劉老師的發文中查詢得知,劉老師是收徒弟的,徒弟是學生表達對劉老師敬仰還有尊重,有文人師范。山東大學,位於山東省濟南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國家「雙一流」、「985工程」、「211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