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財經大學張教授
㈠ 中國南北文化的反差作者簡介
張仁福教授,男,1950年10月生人,現為雲南財經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1987年,張教授於武漢大學獲得中國古代文學碩士學位。其學術生涯中,曾擔任研究生處處長兼黨委書記,現為博士點建設辦公室主任。在科研領域,張教授專精於文學研究,同時涉及文化學、社會學、寫作學、經濟學等多學科領域。已發表論文逾十篇,出版著作超過十部,其中獨立撰寫專著三部,包括《中國南北文化的反差》、《步入聖殿一關於學術研究的對話》、《走進傳統——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對話》。張教授還與他人合作翻譯了兩部美國作品,分別是《愛情永恆的秘密》和《當代營銷辭典》。他負責的科研項目包括雲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課題三項,涵蓋中西文化的分析比較研究、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若干問題的研究、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多樣化社會思潮關系研究。累計完成科研成果上百萬字。
張仁福教授在學術研究上的辛勤耕耘,不僅反映了其廣泛而深厚的學術造詣,更體現了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對中西文化比較的獨到見解。在《中國南北文化的反差》一書中,張教授深入剖析了中國南北文化的獨特差異及其背後的歷史、地理、社會、經濟等因素的影響。通過詳盡的文獻分析和實地考察,張教授揭示了南北文化在價值觀、生活方式、審美情趣等方面的顯著差異,為理解中國文化的多元性和豐富性提供了寶貴的視角。此書不僅為學術界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資源,也為普通讀者了解中國南北文化的差異性提供了深入淺出的解讀。
在張仁福教授的學術生涯中,他還積極參與了跨文化交流,通過翻譯美國作品,促進了中美文化之間的交流與理解。《愛情永恆的秘密》和《當代營銷辭典》的翻譯工作,不僅展現了張教授在語言和文化翻譯領域的專業能力,也為促進中美兩國在文學和商業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做出了貢獻。
張仁福教授的科研成果涵蓋了從古代文學到現代營銷等多個領域,展現了其學術研究的廣泛性和深度。通過獨立撰寫專著和與他人合作翻譯作品,張教授不僅在學術界獲得了廣泛的認可,也為推動不同文化間的理解和交流做出了積極貢獻。他的研究不僅為學術界提供了寶貴的洞察,也為普通讀者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國和西方文化差異的途徑。
㈡ 雲南財經大學東盟學院的學院領導
學院院長:
張洪烈:1970年3月出生,漢族 女。雲南財經大學東盟學院院長、博士、副教授2010年獲 中國華僑大學管理學博士,2001年獲 英國HULL大學 管理學碩士,1991年獲 上海財經大學 管理學學士
現從事專業 :人力資源管理、生涯管理、跨文化管理、會計學、項目管理。承擔課程:領導學、國際化管理、生涯管理、會計學II、管理會計、會計信息系統等課程的雙語教學,生涯規劃與體驗教育、信息管理、電子商務專業英語。研究生層次:個人學習研究法、風險管理、設備管理雙語教學。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生涯管理、跨文化管理、項目管理
黨總支書記:
金國興,男,漢族,雲南人,副教授,現任雲南財經大學東盟學院黨總支書記。199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95年畢業於雲南師范大學政治經濟系(原政教系),獲法學學士學位。同年到雲南財經大學(原雲南財貿學院)投資經濟系工作;2000年畢業於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青少年工作系,獲教育學學士學位;2002年破格晉升副教授。工作以來,先後從事過班主任、學生黨支部書記、系團總支書記、院辦公室主任、機關工會委員、校黨校辦公室主任、黨委宣傳部副部長、學院黨總支書記等管理工作;承擔過《法律基礎》、《經濟法概論》、《社會課題與工作環境》、《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等課程的教學任務;曾被學校選派參加雲南省委黨校第9期理論骨幹班、省委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辦公室理論宣傳組、全省哲學社會科學骨幹研修班學習或工作;獲得過學校「優秀教師」等榮譽。
㈢ 張曉嵐的介紹
張曉嵐(1949—)女,湖南芷江人,中共黨員。現任上海對外貿易學院會計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會計准則委員會咨詢專家,中國會計學會教育專業委員會委陸歷員,《會計研究》期刊評審專家,《當代經旦悉襪濟科學》期刊編委會主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管理科學部工商管理科學處同行評審專家,中國注冊會計師非執業會員。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博導,中國海洋大學、雲南財經大學、新疆財經大學等兼模激職教授。
㈣ 雲南財經大學張立莉怎麼樣
雲南財經大學張立莉好。張立莉,經濟學博士、副教授研究生導師,主要研究國際貿易、國際商務,張立莉高學歷,品質高,所以張立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