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大學從事激光研究的教授
A. 吳義宏的介紹
吳義宏,教授,博士生導師,新加坡籍華人。1964年生於中國陝西,1991年畢業於京都大學獲博士學位, 研究工作為低維寬禁帶半導體及其在藍綠色激光中的應用。中科院寧波材料所客座研究員。從1991年至1996年,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松下新加坡實驗室和日本東北大學不同的位置上工作。1996年他重新加入新加坡國立大學,現在是電子和計算機工程系的正教授。從1998年到2003年,他還兼任A*Star數據存儲研究所納米自旋電子學組的負責人。吳博士一直參與幾個不同的物理和工程學科的研究,其中包括光電,光存儲,磁數據存儲,自旋和納米材料。他目前的研究興趣包括納米磁學,用於數據存儲的自旋和二維碳納米結構。已發表相關學術論文140多篇,並擁有7項美國專利。他是日本應用物理學的海外編輯和納米科學和納米技術及掃描探針顯微鏡的編委。
B. 色斑的治療的作者簡介
(日)葛西健一郎 譯者:吳溯帆
1961年生於東京。在京都大學醫學部就學期間,立志於治療體表異常的皮膚外科學習。1986年,大學一畢業即進入京都大學整形外科醫局,師從一色信彥教授,學習各種先天異常的整形手術。1987年,小川豐教授在關西醫科大學開設整形外科學講座,葛西便轉投小川門下學習。在此期間,他奔走於新醫局運作、學生教育和臨床治療之間。他一邊反復磨煉著皮膚外科手術的技能,一邊學習小川教授最擅長的眼瞼整形手術和毛發移植手術。隨著關西醫科大學在日本第一個引進脈沖色素激光器,葛西開始負責激光門診,研究痣的激光治療。在此之前一直無法治療的鮮紅斑痣患者,大部分都接受了葛西的治療。1992年,關西第一家正規的擁有痣的激光治療專門設施的醫院(葛西整形外科)在大阪市開業。以Q開關激光為首,葛西整形外科引進了很多新型激光器,為痣的激光治療技術的進步作出了貢獻。除了痣的治療,葛西還積極鑽研於色斑、黑痣、文身的治療和皮膚再生,並為自己成為日本激光整形領域的「意見領袖」之一而自豪。2002年,葛西擔任了第八屆日本臨床毛發外科學會會長。1992年至今,一直擔任關西醫科大學特邀講師,為後輩的培養傾注了力量。
主要著作:
Q開關Nd:YAG激光([痣的激光治療]克誠堂,1997)
眼瞼皮膚良性腫瘤?胎記?血管腫瘤的激光治療([眼科常見腫瘤性疾病 眼科診療訓練50例]文光堂,1999)
激光治療([眼部整形外科 眼科診療訓練99例]文光堂,2003)
眼瞼手術模擬練習([眼部整形外科 眼科診療訓練99例]文光堂,2003)
文身([激光治療最新進展第2版]克誠堂,2004)
眉毛.睫毛的重建([毛發疾病的最新治療]金原出版,2004)
肉毒素注入療法([皮膚光老化]南山堂,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