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清華大學魏傑教授最新演講稿

清華大學魏傑教授最新演講稿

發布時間: 2025-02-24 00:44:27

㈠ "中國製造"賴以生存的成本優勢現在遇到哪些挑戰

中國企業將失去成本優勢
不論是貿易摩擦的加劇,還是未來人民幣的升值,其最直接的後果就是:中國企業在國際競爭中的成本優勢,將面臨嚴峻的挑戰。梅新育認為,從長期趨勢看,一個國家的經濟保持快速增長,其本幣匯率必然升值。從目前情況判斷,人民幣已進入了一個長期升值的階段。人民幣升值對不同產業競爭力的影響還需具體分析,但從總體上看,中國企業不能再一味依賴以往低成本的競爭方式了。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黃衛平教授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以「不可能三角」模型分析認為,一國不可能同時做到保持獨立貨幣政策、固定匯率制、資本自由流動。中國的貨幣政策是獨立的,同時中國承諾到2010年放開人民幣資本項下的管制,這意味著中國也不可能長期保持固定匯率制。
黃衛平教授認為,只要中國經濟保持目前的健康增長態勢,人民幣升值是可以預期的,而人民幣的升值,加上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導致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將使中國面臨成本不斷升高的挑戰。而在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魏傑教授看來,這個挑戰已成為現實。不久前在北京舉行的一次論壇上,魏傑指出,中國經濟面臨第二次挑戰——「中國企業的低成本時代已經過去,高成本時代已經到來」。
魏傑認為,改革開放以後,中國企業的發展原來主要依靠兩點,一是在長期的嚴重短缺經濟中,旺盛的市場需求拉動中國企業發展。二是中國的低成本支持經濟快速發展。但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以後,中國經濟已從過去的短缺經濟走向過剩經濟,需求拉動效應明顯減弱,這時中國經濟遭遇到了第一次挑戰——短缺經濟的消失使一大批企業被淘汰出局。但由於低成本因素的存在,加上中國進一步融入經濟全球化,中國經濟仍保持了快速增長。「在第一次挑戰中,低成本因素使中國經濟依然能快速增長,中國經濟並未真正轉變增長方式。但中國經濟面臨的第二次挑戰——高成本時代的挑戰,則需要中國經濟真正轉變增長方式。因此對中國企業來講,這次將比原來經濟從短缺走向過剩的挑戰還要厲害。」魏傑說。
以轉型消化成本
「高成本時代」究竟會給「中國製造」帶來什麼?
在黃衛平看來,「高成本時代」的確會對以低成本競爭力為核心的中國經濟帶來挑戰,但更多的是機遇。「從積極的一面看,高成本促使我們反思,過去的發展模式中的粗放成分現在到底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抓住這個時機,高成本很可能成為我們真正轉變增長方式的有效刺激因素。」黃衛平說。」
應對「高成本時代」的到來,必須通過轉型消化高成本。
首先是貿易增長方式的轉型。梅新育說,就出口本身而言,需要依靠提升產品技術含量,扭轉過度依賴價格競爭力的現象;就整個對外經貿而言,人民幣升值意味著我們需要從單純的商品輸出,逐步進入商品輸出與資本輸出並重階段。
其次是稅制和金融創新轉型。魏傑說,高成本時代的到來,為了保證企業繼續生存和擴大,我們在稅制上必須減稅。比如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合並問題,如果直接把外資企業所得稅從15%提高到30%估計不可能,可不可以把內資企業的33%壓到20%左右,把外資企業提高到20%左右。這樣既不會對財政影響太大,又能保證中國企業順利渡過「高成本時代」。
魏傑說:「截至5月底,所有銀行雖然人民幣存款余額24.5萬個億,世界第一,但是企業都喊沒錢。不推動金融創新轉型,放開民間信貸,就無法降低資金的使用成本,中國企業就很難渡過這次高成本時代。」第三是推動產業結構轉型。黃衛平以製造業為例說,一方面我國低成本的產品製造業已經嚴重過剩,越來越受到成本上升的挑戰;另一方面,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設備製造業和機械製造業卻嚴重依賴進口。中國企業應該利用產品製造業的積累,盡快向設備製造業和機械製造業轉型。
最後,政府提供公共產品的方式必須轉型,其成本不能再提高了。魏傑說,如果政府提供的公共產品價格還要上漲的話,企業的成本支付還會增大。在企業成本增加的時候,政府應該提供更便宜的公共產品,才能保證企業能夠順利度過高成本時代。(經濟參考報)

㈡ 著名經濟學家-魏傑

研究領域:

企業制度安排、企業戰略選擇、企業文化塑造、企業外部選擇、宏觀經濟政策分析、宏觀經濟流量分析、市場經濟研究等諸多領域的學術研究。

教育經歷:

男,1952年9月生於中國西安,1977年恢復高考後考入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1979年大學未畢業提前考取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研究生。1984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系博士生。

主要兼職:

兼任全國十三個省市的經濟顧問,十五家企業經濟顧問,七家上市公司獨立董事。

工作履歷:

1982年9月研究生畢業後留西北大學任教。1987年畢業後留中國人民大學任教,曾任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研究生導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經濟系主任等職。曾任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中國國有資產管理學會等5家學會的副會長,環境文化促進協會副會長、國務院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研究所所長,陝西師范大學國際商學院院長等職。

課題研究:

多年來,由他主持或參與的社科基金的中小企業問題研究、自主技術創新階段轉換的理論與對策研究、福建省廣電產業價值評估和發展戰略咨詢、河北省環境地質勘查院發展戰略研究、《全球生產方式演化下的深圳產業發展轉型研究》之專題一和專題二:專題一:《全球生產方式的演變與世界城市體系的形成》專題二:《全球生產方式的演變對區域(珠三角)生產體系的影響》,國民經濟動員法研究子課題、康哲改制與產業發展戰略研究、中央三井信託銀行——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研究項目等項目深得有關部門、組織的贊譽

學術著作:

1979年起至今(截至2013年1月),發表論文400餘篇,出版專著20餘本。代表著作有《新經濟與企業裂變》《資本經營論綱》《中國企業的二次創業》《現代產權制度辨析》《宏觀經濟分析》《市場經濟研究》《企業制度安排》《企業戰略選擇》《企業文化塑造:企業生命常青藤》《企業前沿問題》《市場經濟前沿問題》《如何啟動中國經濟》《中國經濟的盛世忠言》《中國經濟之變局》《親歷改革》《崛起中的磨合》《動搖不得》《轉型中國》《中國企業文化創新》《中國企業戰略創新》《中國企業制度創新 》等有影響力的著作,同時《光明日報》《中國經濟時報》《北京日報》《21世紀經濟報道》等主流媒體刊登了魏傑教授的重要學術觀點,近些年,魏傑教授還在如《經濟學動態》《中國人才》《學術月刊》《經濟縱橫》《當代經濟》《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紫光閣》《中關村》《政治經濟學評論》《中國審計》《中外企業家》《國有資產管理》等期刊發表了近百篇論文。

熱點內容
去211大學當教授 發布:2025-02-24 04:54:34 瀏覽:716
大學生貸價 發布:2025-02-24 04:53:12 瀏覽:997
清華本科生看不起 發布:2025-02-24 04:46:52 瀏覽:739
偶的大學生活 發布:2025-02-24 04:35:56 瀏覽:95
西安交通大學材料2015錄取名單 發布:2025-02-24 04:24:57 瀏覽:614
高端老師的大學畢業祝福 發布:2025-02-24 04:24:23 瀏覽:11
大學城建材城 發布:2025-02-24 04:23:27 瀏覽:888
哈佛大學著名的教授 發布:2025-02-24 04:22:06 瀏覽:191
李玉食用菌吉林農業大學博士後招生 發布:2025-02-24 04:16:21 瀏覽:264
清華大學教授開的車 發布:2025-02-24 03:39:08 瀏覽: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