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授將盡酒
『壹』 將進茶——周嘯天詩詞選的網路爭議
《魯獎殺出個周嘯天》
周嘯天是誰?
新出爐的第六屆魯迅文學獎詩歌獎獲得者之一,四川大學教授,據稱是第一個以傳統詩詞獲此大獎者,被作家王蒙贊為「亦屬絕唱,已屬絕倫」。
然而,在網上,在普通讀者群中,周嘯天被稱為「新聞詩」、「口水詩」的詩句,把魯獎評選又一次推上了口水仗的風口浪尖。網友高呼「方方啊方方,你擋住了柳忠秧,沒能擋住周嘯天!」小眾的詩歌,因為眾多讀者表示「更看不懂詩了」而搶盡眼球。詩歌獎殺出個周嘯天,鋒頭甚至蓋過了著名作家阿來在報告文學評獎中得票為零。一時間,人人在評詩,人人在說詩人當如何,不知是詩歌之幸或不幸。
一篇「妙賞」點爆爭議
8月11日,第六屆魯迅文學獎評獎辦公室在中國作家網發布了最終獲獎名單。平素鮮人關注的詩歌獎項讓有心人留了神兒。在初評階段,湖北作協主席方方曾質疑參評詩人柳忠秧跑票,柳詩人在爭議聲中沒能繼續前進。最終,十位詩人的作品進入決選,閻安、大解、海男、周嘯天、李元勝五位的作品勝出。其中,周嘯天的獲獎作品是《將進茶——周嘯天詩詞選》。
8月12日,《新京報》書評周刊發表了一篇《妙賞新科魯獎詩人周嘯天的「新聞詩」》,以不加評點的態度刊發了數篇周嘯天的詩作,以及「與周嘯天有關的表揚」,最震撼的當數著名作家王蒙評價《將進茶》一詩「亦屬絕唱」。認為「這里有一種平常心,寫平常事,而平常人平常詩中出現了趣味,出現了善良,出現了生機,出現了至樂至公至和,在充滿戾氣的現代世界上,這實在是難得的和諧之音。」在王蒙看來,周嘯天寫得「絕」的還有很多,比如《洗腳歌》,「能以時下足浴——腳按摩為題材入詩,已屬絕倫」。
這篇「妙賞」還記錄了作家楊牧驚嘆於「周詩的神奇、周詩的妙造和周詩所特有的唐詩般的練達品格」。周嘯天的《洗腳歌》更是讓楊牧想起了白居易的《琵琶行》。
然而,王蒙楊牧的高度評價似乎起到了意想不到的負面效果。網友以人肉搜索的精神翻爛了周嘯天的詩,曬出類似「炎黃子孫奔八億,不蒸饅頭爭口氣」這樣的詩句,這也是詩?這也能得獎?質疑之聲四起。
周嘯天:我有預感能獲獎
周嘯天是魯迅文學獎歷史上第一位創作傳統詩詞的獲獎者。昨天得知獲獎後,他接受了四川當地媒體的采訪。「說實話,我對我這本詩歌選還是有信心,甚至我都有預感應該會得獎。尤其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將進茶》,不光我自己滿意,很多作家同行都給我不小的肯定。其中就包括王蒙的積極肯定。」
獲獎詩集中,《將進茶》是他創作於2010年的詩作。周嘯天對記者說:我是一個不善飲酒的人,每每席間總有些尷尬,許多人反問,詩人怎麼能不喝酒?於是,只好各種躲避,推辭。李白有詩《將進酒》,那是多麼的豪邁,我就來了個《將進茶》,是一種「挑戰」。行數差不多,主要還是意境。魯迅先生說過,唐詩可能已經把格律詩寫盡了,今天的人要寫中國傳統的格律詩,如果跳不出「唐詩的手掌心」,那還是不要寫了。
周嘯天還認為,「不敢說自己已經超越了唐人,但我拿出自己的詩詞去參評中國文學的最高獎之一,是因為我看到了當代詩詞創作已經有了這樣的作品。這些作品有了不輸唐代詩歌的文采,更重要的是寫出了當代人的風貌和精神價值。」
也不全是罵聲
昨日,周嘯天不少詩作在網上瘋傳,有捧有殺,很激烈。
曾抨擊過詩人柳忠秧的作家方方發微博稱:沒讀其他的。不知獲獎詩集如何。單看這幾首,柳忠秧的詩比他好點。
「@劉茂華罘知所雲」說:「我怎麼看都覺得是打油詩水準。」很多網友感嘆,這也是詩啊,本來就不懂詩,看了他的詩就更不懂了。還有網友仿其詩歌作新詩,並稱為「周嘯天體」。
不過也有點贊的人。首屆魯迅文學獎獲得者、詩人王久辛在文章中稱:「我上網品讀了周先生的部分佳作,的確有杜甫遺風,文字平實而用詞考究典雅,顯示了他非常扎實的古詩詞的修養與底蘊。」
「@枕書廟人」發微博稱:周作明顯帶有探索性質,他的好作品頗值一讀。他的差作品,也不必諱言,哪個作家集子里還沒點次品?
還有川大學生為老師喊冤,「@讓開_我要跑路」的微博上說:「其實周嘯天的課是大學期間我唯一不會翹的,周老師的中國文學史講得很好,他本人也是一個很儒雅和善的人。人是很復雜的,事情也如此,僅憑一件事就毀謗一個人,很無知。」
也有中立派更加關心詩歌,「@蘭恩發」就提出疑問:魯迅文學獎詩歌獎項被川大教授周嘯天捧得,然後就開始爭議。接下來,又是沒完沒了的口水仗。我特別想知道,時下,人們真是還關注詩嗎?
《將進茶》內容
余素不善飲,席間或以太白相誚,退而作《將進茶》。
世事總無常,吾人須識趣。空持煩與惱,不如吃茶去。世人對酒如對仇,莫能席間得自由。不信能詩不能酒,予懷耿耿骨在喉。我亦請君側耳聽,願為諸公一放謳:詩有別材非關酒,酒有別趣非關愁。靈均獨醒能行吟,醉翁意在與民游。茶亦醉人不亂性,體己同上九天樓。寧紅婺綠紫砂壺,龍井雀舌綠玉斗。紫砂壺內天地寬,綠玉斗非君家有。佳境恰如初吻余,清香定在二開後。遙想坡仙漫思茶,渴來得句趣味佳。妙公垂手明似玉,宣得茶道人如花。如花之人真可喜,劉伶何不憐妻子。我生自是草木人,古稱開門七件事。諸公休恃無盡藏,珍重青山共綠水。
註:成都「九天一都」茶樓,作者為題名也。《紅樓夢》四一回:妙玉將自己常日吃茶的綠玉斗來斟與寶玉,寶玉笑道:「常言世法平等,他兩個就用那樣古玩奇珍,我就是個俗器了。」妙玉道:「這是俗器?不是我說狂話,只怕你家裡未必找得出這么一個俗器來呢。」「妙公」,寶平對妙玉的戲稱。「青山綠水」,茶名。
寫鄧稼先
炎黃子孫奔八億,不蒸饅頭爭口氣。
羅布泊中放炮仗,要陪美蘇玩博戲。
寫《超級女聲》
今宵熒幕富星光,五省共追超女狂。
歌曲一朝驚屈賈,粉絲十萬下江湘。
另類推陳易出新,歌壇況復見清純。
珠圓荷潔呈靚影,筆暢墨酣賦宇春。
『貳』 李白詩作為何版本多
近日,山東一位中學語文老師在課堂上「魔性」朗誦《將進酒》的視頻迅速走紅。
視頻中,這位淄博市周村區實驗中學的語文老師史大喜長吟短嘆,表情投入,姿態撩人,誇張而不失動人。網友神評論道:有了這樣的語文老師,上課再也不走神了!而史大喜老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朗誦詩歌之前一定要「觸摸到詩人的靈魂」。
哪個才是李白的靈魂本尊?
但是要觸摸到李白的靈魂可不是那麼容易的。因為今天我們看到的李白詩歌,實際上存在著多個版本。
以《將進酒》來說,日前網友「太常寺協律郎」在網上po出敦煌殘卷上的《將進酒》,和如今流傳的《將進酒》就有很大不同。
電影《妖貓傳》中的李白
陳尚君:傾向於是李白自己改的
各版本中李白詩歌的異文情況早被學者注意,從羅振玉在敦煌搜集《鳴沙石室佚書》里獲得二十葉殘卷《唐人選唐詩》開始,到現在學界對此問題已經有了不小的積累。
學者普遍研究認為,李白詩歌在其生產就已經廣為流傳,其詩歌異文,尤其是《唐人選唐詩》中的,有很多是在傳唱、傳抄中產生的。以《河嶽英靈集》中所錄《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為例,該詩與宋蜀本對校,共得異文九處,基本上都可以歸於傳抄所致,如「錦袍/錦抱」、「北京/北涼」、「長跽/長跪」顯然是形近造成的,「四海/海內」、「與君一遇/就中與君」、「西歸/歸家」、「歡樂/行樂」的差異則屬意近。這種傳抄上的異文大多比較容易辨析。
但是敦煌本與包括宋本在內的存世本之間的差異,則差異性和復雜性更大,唐代文學研究權威、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陳尚君認為,幾乎可以肯定不是傳抄原因造成的。
包括《惜罇空》(《將進酒》)在內的敦煌殘卷伯二五六七所存李白詩歌,陳尚君傾向認為是李白的初稿,其後自己反復修改而為傳世定稿。
陳尚君給出的重要證據是諸詩詩題提供了一些有關各詩寫作時不為人知的細節。如李白《送賀賓客歸越》:「鏡湖流水漾清波,狂客歸舟逸興多。山陰道士如相見,應寫黃庭換白鵝。」在各種存世版本中,如《分類補注李太白詩》、《文苑英華》《書史》《萬首唐人絕句》《全唐詩》以及宋蜀刻本、咸淳本所錄的詩題都是相同的。
但問題是,天寶三年初,賀知章辭官歸鄉,玄宗親作詩為送,並詔百官餞送於長樂坡,此時的李白已經賜金還山,並沒有參與此會,這個詩題就有問題了。而敦煌本的題目則是《陰盤驛送賀監歸越》,陰盤驛其地在長安、洛陽之間,是李白與賀在中道相遇的記載,這個歷史信息其他書里都沒有記載,陳尚君認為,必有所本。
類似的差異超過四十例,所以陳尚君認為,可以肯定不會是傳寫者的抄脫,而是作者修改的結果。「如果伯二五六七所錄李白詩為其初期詩歌文本的判斷不錯的話,則可以認定他在詩歌定稿中,於原作有增有刪,增寫一二句或四五句的比例應稍高於刪去詩句的比例。」
李白被公認為是天才的詩人,詩思縱橫,才思敏捷,言出意表,想牽世外,清人黃周星甚至有太白寫詩用胸口一噴即成的誇張稱許。但是在陳尚君看來,其天才縱逸的另一面,則是極度勤奮地學習與修改。「其於自存詩稿反復修改,本屬情理中事。」
(本文參考陳尚君《李白詩歌文本多歧狀態之分析》、方本文《唐人選唐詩中李白詩歌異文芻議》、鈴木修次《李白詩歌的傳承及版本輪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