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28歲高考40歲成大學教授

28歲高考40歲成大學教授

發布時間: 2025-03-08 16:16:51

❶ 如何才能成為大學教授

現在想要在一般來的高校任教源都至少需要博士學歷,碩士學歷是肯定不夠的。
像南京大學這樣的中國頂尖高校,至少需要985院校相關專業的博士學歷,並具有卓越的學術能力和積淀(直接反映在論文的發表數量和質量上面,如SCI一區、二區論文數,何為SCI,如何分區可以網路一下,資料很多就不詳述了。)
等博士畢業,還要通過一些考核才有機會進入高校任教,如樓上所說,一般是助教、講師作為你職業生涯的開端,接下來是副教授,再到教授。這期間不僅是熬資歷,最重要的是你的學術成就和教學成績。這里的學術成績主要的也要看你的科研課題的層次與數量、科研成果、論文發表的質量與數量,每個學校都有自己一系列的考核指標,當達到一定的指標,通過考核,就可以申請晉升到下一級。
學術的道路很漫長、枯燥,絕不像很多人想像中的那麼光鮮和有趣。在你取得最終成功的那一刻之前,可能是你泡在圖書館、實驗室的無數個日日夜夜的枯燥和煎熬。這是一個絕非僅憑「興趣」就可以獲得成功的領域,他需要的更多是信念和執著,當然還有天份。
希望能幫到你。

❷ 文憑不能夠代表知識水平

問候朋友。

文憑不能夠代表知識水平(反方立場)

文憑只是一張紙而已,不能夠代表知識能力。中國的教育現狀存在著很多問題,文憑只是問題之一。但我個人認為,文憑僅能證明你的一段學習經歷,只能代表人受教育的「有限的」知識范圍,不能夠代表人的知識能力,不能證明人的全方面的能力和將來的發展潛力。再高的文憑也有找不到工作的人,再低的文憑也有能找到高薪工作的人。
學歷高,學習時間長,學習的內容就多而深;學歷低,學習的主動性就在個人了。相比較而言,學歷高的人,大都比學歷低的人知識范圍廣一些;因為,離開學校後,有多少人,會主動得天天都進行學習?
如果能確保你每天都在學習知識,而且學得是有實用價值的知識,那麼沒有文憑,也一樣可以有好的知識能力;通過不斷的學習積累,人的全面能力就會提升,個方面的發展也就會比較順利。
我個人的經歷中,很多人都像我一樣進入大學學計算機,但是學校開的課程很讓人郁悶,我至今還有一科物理掛著呢。學計算機跟物理基本沒關系,涉及到的電學知識,高中都有講啊,課程里還有三電(電路,模電,數電)。真搞不清楚學校為什麼要浪費我的時間讓我學這門我非常討厭的物理。
至於專業課程,學校的課程安排簡直太落後了,開得課,學了根本沒用,連老師都知道學的是些將來找工作用不到的非常基礎的課程,但苦於是基礎必須得學,過時的東西,怎麼學都沒有興趣。當你想學比較新的理論或軟體,偏偏只能自學,因為學校里沒有強大的師資力量,沒人可以教你。計算機專業的書都不便宜,學校里給發了一堆最後只能賣費品的書,自己還得再花錢鑽書店買又貴有厚的書。幸好我自學還算成功,會點專業技能,畢業找工作不愁了。但同班的同學,不少人還在為將來找工作而發愁呢。
換別的專業,也有不少存在這樣的問題,在學校學不到實用的知識技能,光混一張文憑,其實是在自欺欺人,是拿到文憑了,但自己什麼都還不會,浪費了時間和金錢不說,畢業找工作的時候還得發愁。
相比我的同齡人,我是上了大學就進入了自學狀態,文憑對我來說已經沒用了;掛科,逃課是很平常的事情,之所以在學校待著,是要利用這幾年充足的時間深入學習專業技能。畢業找工作的時候,如果告訴人家我是應屆畢業生,薪水肯定高不了,因為現在給應屆畢業生的薪水已經基本固定在一個層次上了。但我拿著自己的作品去找工作,居然能掙到滿意的薪水。
哎,文憑害人哪!害了那些為了文憑浪費時間和金錢,卻學不到真本事的人。人要活一輩子,靠什麼能力本事生存下去?第一得適應社會的發展,與時俱進;第二得活到老學到老。年輕的時候學生存的技能本事,老了的時候學長壽保養的知識。如果把自己人生的學習腳步停留在從學校畢業走出校門那一步,拿到文憑那一刻,那麼你的人生就玩完了。你會永遠落後於別人,都不用等到你老的時候,就會感受到因為年輕的時候停止了學習的腳步,使得自身的發展受到限制,只能看著身邊的別人比你強一倍又一倍。有沒有文憑,不能解決人一生的學習問題;不能代表人的知識水平和全面能力。
當今許許多多所謂的大學生可以這么說:「大學的文憑,小學的水平!」為什麼這樣說呢?這可能要追究我們政府現在的辦學理念,那就是:小學到初中的九年免試教育;高中的不斷擴招,導致總分660分的總成績只考了200多分就可以上高中,就是考得再少也可以用攢助的形式進去;大學生沒包分配,大學院校好像成為盈利單位,院校不斷擴招,使盡解數爭奪生源,有如私辦幼兒園園主爭奪生源一樣。高考入學率幾近90%,考不上的也會接到許多張入學通知書。
我用以下論點來證明我的觀點:
1、學歷,僅僅能反映自己經的受教育程度,它能說明的是:你具備哪個層次的思想及辦事能力,但它僅僅能反映,而且只是反映你具備的可能性,至於你是否真的具備,當然就不能看這個只是起參考作用的紙張了。
2、能力,得看你具體指什麼能力了,學歷,它即便能夠證明你什麼能力,最多隻能證明——你有教強的自學能力,有教高的智商,僅此而已。至於其他的什麼工作能力,創新能力,領導能力,我想這是從學歷上很難看出的。畢竟,實踐和理論是有著相當大的差別的。
3、現在社會上重視學歷,主要在於它是成事的基礎,只有具備深厚的學識基礎,才有成就大業的可能。所以說,學歷只能證明---你成就事業的可能性比較大,因為它是基礎。
4、現在社會里,什麼才算作有能力?大凡能成就大事業的,必須具備廣闊的知識作基礎,有非凡的洞察力和精深的預測力,而這些都是在長期的實踐中鍛煉出來的,它是長期的吸取和總結的結晶。而這一切必須以知識做基礎。很難想像一個知識淺薄的人能夠設計出完美的藍圖。
所以說,能力和學歷,是一個基礎與發展的關系。學歷是能力的基礎,但它僅僅只能提供人們參考,真正是否有能力,那就不是一日兩日所能評價得了的,因為——一個人的能力,是建立在一定的成果上才被人們認可的!它本身就是人們在實踐中所體現的,又如何被一張文憑所證明呢?
退一萬步講,即使學歷能夠證明能力,而不同的人有著同樣的學歷時,是否說明他們有同樣的能力呢?回答顯然是否定的。既然這樣,又怎麼能夠說明學歷能證明能力呢?
呵呵,上面只是我的一些看法,真正有用的還得你自己去提取、
總結:不過我們還要有一點要注意的:既然這是辯論,就要注意不能完全徹底的否定對方觀點,沒有什麼是絕對的,通常是雙方互相滲透。雖然說學歷不能完全證明能力,但這個是在一定范圍內適用的——通常學歷不是很高(基本限於本科生甚至研究碩士生),但對於博士生甚至教授就得另當別論了,畢竟,那時經過千錘百煉而驗證的。
總之,你要把握好:實際與理論是有差別的。

熱點內容
大學生戀愛情況調查報告 發布:2025-04-25 09:11:54 瀏覽:828
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招聘 發布:2025-04-25 08:59:44 瀏覽:171
中央民族大學考研的教育管理學用的哪本書 發布:2025-04-25 08:52:51 瀏覽:902
南開大學財務管理研究生 發布:2025-04-25 08:51:24 瀏覽:243
大學生歷史使命感調查 發布:2025-04-25 08:51:20 瀏覽:675
華盛頓大學市場營銷專業 發布:2025-04-25 08:51:15 瀏覽:936
成都大學生租房補貼 發布:2025-04-25 08:49:03 瀏覽:115
大學老師行為哪裡告 發布:2025-04-25 08:47:41 瀏覽:837
新疆大學哪些專業 發布:2025-04-25 08:38:04 瀏覽:852
世界大學城背景音樂怎麼弄 發布:2025-04-25 08:38:03 瀏覽: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