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特聘教授退休
Ⅰ 復旦三傑有什麼來頭
1. 張維為,1957年12月出生於上海,籍貫江蘇南通,是復旦大學特聘教授,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他的學術生涯起步於技術工人,後考入復旦大學外語系,進而加入北京外國語大學聯合國譯員訓練班,並在外交部工作。
2. 金燦榮,1962年12月出生於武漢,1984年畢業於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作為武漢市高考文科狀元,他隨後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和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深造,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目前,他是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教授、外交學專業博士生導師。
3. 陳平,1944年生於重慶,祖籍浙江鄞縣,是中國經濟學家、理論物理學家,自稱為研究經濟問題的物理學家。他曾任中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兼職教授、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兼職教授、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資本主義與社會研究中心外籍研究員、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量子復雜系統中心訪問科學家。這三位教授在各自領域有深厚的學術造詣,為復旦大學乃至中國學術界做出了重要貢獻,因此被尊稱為"復旦三傑"。
Ⅱ 鄭正人物簡介
鄭正,自2009年起,他擔任復旦大學的特聘教授,以其深厚的學術造詣和卓越的教學貢獻在學術領域享有崇高的聲望。他早年在學術道路上穩步前行,1999年至2004年間,他擔任南京大學環境工程系的主任,引領團隊在環境工程領域進行了多項重要研究。
2004年至2008年,鄭正的學術生涯邁上新台階,他接任南京大學環境學院的院長,期間不僅負責學院的行政管理,還積極推動科研項目的實施,為學院的發展做出了顯著的貢獻。作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的重要評議組成員,他參與了國家學科建設與評審,為提升我國環境科學與工程的教育和研究水平貢獻力量。
在國家層面,鄭正還擔任了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湖泊主題專家組的一員,他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為解決重大環境問題提供了有力支持。他憑借其傑出的學術成就,榮獲了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這是對他科研工作和教育貢獻的國家認可。
此外,鄭正還被授予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的稱號,這不僅是對他個人的肯定,也是對他所帶領團隊在江蘇省環保領域所作出的顯著影響的認可。作為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的理事,他在推動學術交流、培養新一代環境科研人才上發揮了關鍵作用。
(2)復旦大學特聘教授退休擴展閱讀
鄭正,男,教授,博士生導師。 鄭正 教授曾分別在白求恩醫科大學衛生系、江蘇省農科院原子能所、美國邁阿密大學工學院從事資源與環境保護方面的科研與教學工作。
Ⅲ 為什麼復旦大學特聘教授是張維為先生
在社會性的宏觀問題上沒有什麼觀點是絕對正確的。
張維為等學者一定程度代表了政府,提出了對我們當前道路的認同與宣傳,弱化甚至忽略了一些負面問題。但他們宣傳優點時的邏輯是清晰的,語言是平實的,慢慢補上了我們前幾年失去的輿論陣地。
單看贊美肯定是不全面的,想看批評的聲音,不可能通過國內正常的渠道,外面的批評聲從來就沒有斷過,但是很多都不成體系自相矛盾,有深度的資料大概率是英文版,極少有人特地翻譯成中文給你送到嘴邊,畢竟這些東西真的能在中文互聯網上廣泛傳播那才完了。
刻板印象是很難清除的,一些老一輩的人感受過中外的巨大差距,在他們看來,每一句對中國的贊美都是對價值觀的破壞,張維為教授他們的理論也不是給他們聽的,而是要年輕人樹立自信,年輕人是能接受的,因為我們現在的生活環境和西方國家差不多甚至某些方面可以超過,所以張維為他們這樣為我們的制度搖旗吶喊的人出現是歷史必然。而頑固分子們只能氣急敗壞地斷章取義,落在時代潮流後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