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張冰教授
⑴ 戴子高相關新聞
中美科學家在南京大學天文系戴子高的帶領下,共同提出了關於宇宙X射線耀變的新機制理論。這一成果於2006年發表在《科學》雜志上,他們在論文《合並後毫秒脈沖星的X射線耀變》中,創新性地解釋了與傳統緻密雙星合並模型不同的一系列觀測現象,包括X射線耀變的能量釋放時標和引力波、中微子輻射強度的預測,這一理論具有重大科學價值。
研究團隊由南京大學天文系天體物理專業教授戴子高、王祥玉博士,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的吳雪峰博士,以及美國內華達大學的張冰教授組成。他們對伽馬射線暴,這一宇宙深處爆發能量極強的現象進行了深入研究。伽馬射線暴根據持續時間可分為短暴和長暴,其中短暴起源於緻密雙星合並的理論曾被《科學》雜志評為科技成就。然而,觀測到的X射線耀變現象挑戰了這一理論,戴子高等人則提出了新的解釋,即雙中子星合並後形成的高速轉動中子星內部磁場的變化引發X射線耀變,這一模型成功地解釋了X射線耀變的時標和能量特徵,預測了可能的多變現象。
戴子高教授因其在伽馬暴領域的研究成果,進入全球近十年發表論文最多的前20名作者之列,南京大學天文系在國際伽馬暴研究領域排名也不斷提升。南京大學的研究團隊在伽馬暴的能源機制、余輝物理、宇宙學應用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如戴子高教授開創的伽瑪暴宇宙學研究方向,以及對X射線耀變新機制的提出,都受到了國際同行的高度評價。南京大學的研究成果在近十年內被引用次數超過一千九百次,顯示了其在該領域的影響力。
(1)美國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張冰教授擴展閱讀
戴子高,1964年11月生,1993年於南京大學天文系獲博士學位,1999年晉升教授和博士生導師。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天文系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天文學會副理事長、江蘇省天文學會理事長、973項目天文口第三子項目負責人。 另有清代學者戴望(1837~1873),字子高,德清城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