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劉教授女80歲
㈠ 清華大學英語專業研究生導師都有誰,以及他們的聯系方式,謝啦!
清華大學英語專業研究生導師陣容強大,涵蓋了文學、語言學、翻譯等多個領域。這些導師不僅在學術研究上有著卓越的貢獻,而且在教學方面也頗有心得,能夠為學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與指導。
其中,張教授專注於文學研究,特別是現代主義文學方向。他發表了多篇高水平論文,並主持了多項國家級科研項目。李教授則是語言學領域的專家,他的研究方向包括語用學、認知語言學等,多次獲得省部級科研獎勵。
翻譯研究方面,王教授是該領域的領軍人物,他在跨文化交際翻譯方面頗有建樹,出版了多本專著,指導了數十名研究生順利畢業。劉教授則在教育技術領域頗有研究,他將現代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相結合,提出了許多創新的教學方法。
每位導師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學術專長,能夠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指導。此外,學校還提供了豐富的學術資源和科研平台,為研究生們創造了良好的學術氛圍。
對於有興趣深入了解導師研究方向和學術成果的學生來說,可以通過訪問清華大學官方網站上的相關頁面獲取詳細信息。學校還設有專門的研究生教育辦公室,負責導師的管理和研究生的指導工作,學生可以聯系他們獲取更多信息。
清華大學英語專業研究生導師團隊的綜合實力,不僅在於他們豐富的學術經驗和深厚的學術功底,更在於他們對學生培養的重視和關懷。每位導師都致力於為學生提供最優質的教育資源,幫助他們在學術道路上取得成功。
對於有意向聯系導師的學生,可以通過清華大學官方網站提供的聯系方式與導師取得聯系,或者直接向研究生教育辦公室咨詢。
㈡ 劉冰熔的學術成就
1.避免「開膛破肚」成為現實
一位患巨大胃粘膜下腫瘤的80歲高齡老大爺不願接受外科開腹術,堅持要劉教授為其行內鏡下治療。劉冰熔經過10餘小時耐心細致操作,憑借高超的內鏡技術,應用EMD法成功地為其切除了直徑約9厘米已經長出胃壁外側的間質瘤。精準切開胃壁將腫瘤完整地切除,嚴密地將直徑約2厘米的胃壁創口縫合,從而使病人免去了外科手術之苦。
在很多人傳統觀念里,體內出現疾病,必須開刀才能切除病灶,實際上隨著腔鏡技術的提高,食管、胃部、腸道疾病完全可以使用腔鏡技術,在不給身體造成明顯損傷的情況下,對病變進行治療。
內鏡粘膜下剝離術(ESD)是上世紀90年代末發明應用的。這使消化道早期癌的治療發生了革命性變革,使疾病治療創傷變得非常小。因此迅速得到醫療界廣泛認可。但ESD術操作需要在體外操縱1m以上長度的內鏡剝離菲薄的粘膜下層,且不能損傷其下薄薄的消化管壁的固有肌層,其難度之大可想而知。剝離病變的同時往往伴有消化道穿孔的發生而被認為是一個禁區,很多醫生對此望而卻步。劉冰熔在掌握了ESD技術後,不滿足於對淺層疾病的治療,面對臨床上經常遇到起源於固有肌層的腫瘤,他開始了新的思考和嘗試。切除固有肌層病變,更加容易引起穿孔。他經過認真思考後提出:既然對ESD術中意外出現的穿孔可以進行安全有效的縫合,那是否可以對那些起源於固有肌層深部的腫瘤有意識地將其切除,然後再進行縫合?這樣不就將我們治療手段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了嗎?,劉冰熔大膽對ESD術式改進和創新,在國內外首次建立了「內鏡固有肌層剝離術」(EMD)這一全新概念,將其成功地運用於臨床,使內鏡下切除起源於固有肌層的消化道粘膜下腫瘤,避免「開膛破肚」成為現實。
近年來,劉冰熔一馬當先,緊緊跟蹤國際最先進技術,每項技術他都是最先開始,然後,帶領其他成員迅速推廣,使其成為科室內的常規工作,從而使整個科室的醫療水平得到整體提高。
2.用全新方法解除闌尾梗阻
100多年來,闌尾切除術一直是根除急性闌尾炎的最主要手段。甚至從沒有人想過,這一外科領域里最簡單,或被認為是創傷最小的手術,還需要更好的方法取代。
一個8歲小女孩,因為急性闌尾炎收入兒外科。經腹部超聲檢查見闌尾局部有明顯滲出。兒外科醫生提出,此時不適於進行外科闌尾切除術,以免炎症擴散。但孩子腹痛難以忍受,不停地呻吟哭鬧。因此,劉冰熔提出行ERAT治療,家屬聽說後欣然同意。術後,孩子從麻醉蘇醒後,馬上到處跑著玩得十分開心。幾天來愁眉不展的父母臉上綻開了久違的笑容。所有醫護人員都為這一手術方式的神奇療效而欣喜萬分。
劉冰熔是受到治療膽總管梗阻導致化膿性膽管炎的ERCP(內鏡逆行膽胰管造影術)技術的啟發,產生了用類似ERCP的方法解除闌尾梗阻,從而治療闌尾炎的想法。該技術治療的第一位患者為一位反復發作的慢性闌尾炎女患。術中,他們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終於用十二指腸鏡插管成功。經過闌尾腔沖洗,沖出了大量的膿性物質。隨後,以前每個月要犯一次闌尾炎的病人,再也沒有犯。
隨後,劉冰熔和他的團隊又完成了幾例急性闌尾炎病人的治療,都取得同樣效果,病人腹痛症狀立刻消失,術後生活立即恢復正常,無需禁食水,行動不受任何限制。隨後,劉冰熔將自己的研究成果投到了世界上最大的消化專業會議,美國消化病周(DDW)上,並被接收為大會發言——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肯定。隨後劉冰熔又在幾個國際會議上做報告,引起各國專家的極大興趣。該研究於2012年10月發表於國際最著名的消化內鏡專業雜志(GIE——胃腸內鏡雜志)上。這表明,這一由中國人發明的技術,引起了國際學術界關注。
目前,劉冰熔領導的消化內科已完成近30例ERAT手術,所有患者均未出現並發症。他和他的團隊正在積極開展該技術的大規模多中心隨機對照臨床實驗研究,旨在深入探討ERAT技術治療急性闌尾炎的時機、長期療效及隨訪結果,並將這一成果推廣到全世界。
3.攻堅POEM,NOTES
49歲的俄羅斯病人謝爾蓋患「賁門失弛緩症」導致吞咽困難,影響進食長達30年之久。他曾在俄羅斯進行了十幾次擴張治療,並在韓國接受過艾灸等治療,但效果欠佳。於是他懷著一線希望來到中國。
謝爾蓋的疾病是行POEM治療的最佳適應症。此前,2011年劉冰熔曾完成了黑龍江省首例經口內鏡下賁門括約肌切開術(POEM)治療賁門失遲緩症,解決了因長年患病導致無法正常進食的痛苦。當時,這項技術在國際上開展不到100例病人。但是它巨大優勢已經逐步被醫學界認可。
劉冰熔為謝爾蓋實施POEM手術,手術進行了3個小時,非常成功。謝爾蓋術後恢復良好,還第一次吃到了中國餃子,激動不已。
4.世界首例純NOTES技術經胃異位妊娠病灶切除術
2012年12月,劉冰熔與婦產科孔憲超教授合作完成了世界首例純NOTES技術經胃異位妊娠病灶切除術,術中還同時還完成了卵巢囊腫打孔術和子宮內膜異位病灶灼除術手術。該手術實現了經胃應用純NOTES技術完成盆腔手術的臨床實際應用。
5.世界首例8CM食道平滑肌瘤微創手術切除成功
2014年七月,劉冰熔歷時7小時成功完成世界首例8cm平滑肌瘤微創切除手術;食管tEMD術後,患者一個月完全康復。
㈢ 劉國忠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劉國忠教授,男,漢族,出生於1969年,祖籍福建省政和縣。他於1987年至1994年在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深造,先後獲得歷史學學士和碩士學位。隨後,他在1994年至1997年間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專攻歷史文獻學,獲得博士學位後,便留在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擔任教師。他的學術研究領域廣泛,涵蓋了歷史文獻學、中國學術思想史以及國際漢學等多個方面。
劉教授的學術成果豐富,著作包括《〈五行大義〉研究》(遼寧教育出版社,1999年)、《古代帛書》(文物出版社,2004年)等專著,以及《中國現代學術經典·余嘉錫、楊樹達卷》(合編,1996年)等。他還參與編譯了《國際漢學著作提要》(1996年)和《中國古代典籍導讀》(1997年),並翻譯了《光明之城》(1999年)等書籍。他的學術論文涉及《中村璋八與〈五行大義〉研究》、《評兩部〈緯書集成〉》等多個主題,這些論文發表在《中國史研究動態》、《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等權威期刊上。
作為學術活動的積極參與者,劉教授曾主編《中國思想史參考資料選輯·隋唐至清卷》(2003年),並在《清華漢學研究》系列中發表多篇論文。他的研究不僅限於中國,還涉及國際漢學,如《李學勤學術研究評述》和《杜德橋與〈李娃傳〉研究》等。他的研究成果深受國際學術界的關注,如《評中村璋八先生的漢學研究》(日文版)也在2006年發表。
(3)清華大學劉教授女80歲擴展閱讀
劉國忠,1963年8月出生。畢業於北京科技大學礦機專業,工學博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現任中遼三普電池(沈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國家「863」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15個重中之重項目「鎳氫電池生產示範線工程化技術攻關」項目負責人之一。第二屆沈陽市青年專業技術拔尖人才。此外,四川省岳池植物油廠廠長、中國老教授協會醫葯專業委員會理事也名為劉國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