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天津南開大學老師

天津南開大學老師

發布時間: 2025-04-01 13:26:13

⑴ 南開大學有哪些教授的課錯過悔終身

南開大學的教授們授課水平極高,其中幾位老師的課程更是值得去聽,否則會後悔不已。他們不僅個人能力出色,還善於將理論與實踐結合,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體驗。

史廣順老師是計算機學院的一位副教授,同時創辦了自己的公司。他在南開大學開設了一門選修課,名為《辯論與修養》。這門課深受學生喜愛,課堂氛圍活躍,風趣幽默,充滿了辯論與思考的樂趣。史老師之前參加過辯論比賽,並且成績優異,因此他在講解辯論技巧和思維方法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

泥人張教授開設的課程同樣火爆,這門課以天津的特色文化為主題,旨在讓學生了解和體驗天津的傳統藝術。課堂上不僅有理論講解,還有實踐環節,學生們可以親手捏制泥人,感受手工藝的魅力。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非常積極,課堂氛圍輕松有趣,適合所有對天津文化感興趣的師生。

南開大學每年開設大量選修課程,內容涵蓋文化、音樂、舞蹈、創業、職業素養等多個方面,為學生提供了豐富多樣的選擇。然而,由於課程的受歡迎程度,選課競爭十分激烈,很多課程都需要搶奪名額。如果未能選上心儀的課程,不妨去蹭課,同樣可以獲得寶貴的學習機會。

南開大學的選修課不僅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無論是對於學術研究還是個人興趣愛好,這些課程都具有極高的價值。因此,對於那些錯過選課機會的學生來說,蹭課不失為一種不錯的選擇。通過蹭課,他們依然能夠獲得高質量的教育,從而在學術和職業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南開大學的選修課程涵蓋了廣泛的領域,從文化到科技,從藝術到創業,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這些課程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增長知識,還能夠培養他們的綜合素養和創新能力。因此,對於那些未能選上心儀課程的學生來說,蹭課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通過蹭課,他們依然能夠獲得高質量的教育,從而在學術和職業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⑵ 南開考古系的導師介紹

南開大學沒有考古系,但歷史學院有文物與博物館學系,其中有很多老師是研究考古的。以下信息從歷史學院官網摘錄
1.劉毅 (教授)
研究方向
中國陶瓷考古、中國古代陵墓制度、明清宮廷歷史
個人簡介

劉毅,男,1964年3月生,天津市人,無黨派。1983年7月天津一中高中畢業;1987年7月南開大學本科畢業,獲法學、歷史學雙學士學位;1993

年6月獲南開大學歷史學碩士學位,1999年7月獲南開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2000年8月至2001年8月,受韓國高等教育財團資助,在漢城梨花女子大
學作訪問學者。

1987年7月起在南開大學歷史系博物館學專業(2001年改為歷史學院文物與博物館學系)工作,歷任助理館員、講師;1995年12月破格晉升副教
授;1997年被遴選為南開大學第三學術梯隊成員;2001年12月晉升教授。1998年10月至1999年9月任歷史系主任助理;1999年3月起任博
物館學專業主任。2002年3月出任歷史學院院長助理,2003年5月復任文物與博物館學系主任。是南開大學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學科帶頭人。

歷年來開設過的課程有:「中國古代陶瓷器」、「中國文物學概論」(曾名「中國文化遺產概論」)、「中國古代陵寢制度研究」、「中國古代服飾文化」(以上本
科生);「中國陶瓷考古研究」、「中國古陶瓷鑒定概要」、「文物考古與中國社會史研究」、「漢唐明清物質文化專題研究」、「中國文物文獻學概論」(以上碩
士研究生);「中國古代帝王陵墓研究」、「漢唐宋明帝王陵墓考古學專題研究」、「中國陶瓷考古研究」、「唐宋元瓷器專題研究」(以上博士研究生)。其中
「中國古代陶瓷器」、「中國文物學概論」兩課程在1995-1997年南開大學課程建設評估中先後被評為校級優秀課程。「中國古代陶瓷器」課程於2004

年被評為南開大學精品課、2006年被評為南開大學示範精品課。2007年,獲首屆南開大學「良師益友」獎;2008年,獲第四屆「南開大學教學名師
獎」。
招收中國陶瓷考古、中國古代陵墓制度研究方向的碩士和博士研究生。

主要從事中國陶瓷考古、中國古代陵墓制度以及明清宮廷生活史的教學和研究,對於唐宋元陶瓷考古、宋明清帝王陵墓制度、明清宮廷典章制度等方面尤為關注。出
版過《明清皇室》(紫禁城出版社,北京,1997年)、《明清宮廷生活》(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年)、《瓷器鑒定自學教程:瓷器鑒定三十講》(萬卷出
版社,沈陽,2005年)、《明代帝王陵墓制度研究》(人民出版社,北京,2006年)、《中國古代陵寢制度研究講義》(新星出版社,韓國漢城,2006

年)、《中國古代陵墓》(南開大學出版社,天津,2010年)等個人著作;參與過《中國古代物質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90年)、《文物鑒定
指南》(陝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等集體著作的寫作。主編「南開文博書系」於2010年5月起由南開大學出版社陸續出版。歷年來,在《考古》、《文
物》、《故宮博物院院刊》、《中國歷史文物》、《中國古陶瓷研究》、《中國文物報》、《中國博物館》、《文物天地》、《華夏考古》、《中原文物》、《考古
與文物》、《南方文物》(原名《江西文物》)、《景德鎮陶瓷》、《東南文化》、《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學刊》、《東方博物》、《福建文博》、《北方文
物》、《文物研究》、《文物季刊》、《四川文物》、《河北陶瓷》、《博物館研究》、《南開學報》、《南開史學》、《中國社會歷史評論》、《歷史月刊》(中
華台北)、《東洋學研究》(韓國漢城)、《東北亞研究》(韓國釜山)等專業學術刊物以及國(境)內外專題論文集中發表過中國陶瓷考古、古代陵墓制度研究等
方面的論文70餘篇,其他文章30餘篇。
所著《明代帝王陵墓制度研究》於2007年獲「2006年度全國文博考古最佳論著獎」,2008年先後獲「南開大學亞洲研究中心第四屆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天津市第十一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1994年11月當選為中國古陶瓷研究會(後改名中國古陶瓷學會)理事;2001年10月當選為中國古陶瓷學會學術委員、常務理事。2000年8月起受聘
為天津市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2002年4月出任中國博物館學會理事;2002年9月當選為天津市文物博物館學會副理事長。2011年1月被聘為全國文物
與博物館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

目前正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基地(南開大學)重大項目《漢到明墓葬所見民間信仰暨近現代華北民間信仰研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清代
帝王陵墓制度研究》、國家文物局「2009文化遺產保護科學和技術研究課題」《明代藩王陵墓調查研究》項目的研究工作;參與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基地(北京
大學)重大項目《宋代墓葬研究》的研究工作。主持教育部「馬工程」人文社科重點教材《中國文物學概論》的編寫(首席科學家)。

2.劉尊志 (教授)
研究方向
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考古與物質文化研究
個人簡介

尊志,男,1971年12月出生,江蘇豐縣人,漢族,民主促進會會員,現為南開大學歷史學院考古學與博物館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秦漢考古學術委員會委
員。先後就讀於南開大學與鄭州大學,研究生學歷,歷史學博士,考古學及博物館學方向博士後。1995-2007年,在江蘇省徐州市徐州博物館考古部從事田
野考古發掘及研究工作,2007年9月至2009年6月,在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2009年至今,為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古學與博物館學系教
師。
研究方向為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考古與物質文化研究,另對中國古代石刻、田野考古等有相關研究。主講博、碩士研究生及本科生十門課程,主
持和參與多項國家級、省部級、校級科研項目,在專業期刊上發表論文數十篇,出版專著兩部,參與《中國考古學·秦漢卷》等著作六部。具有田野考古發掘領隊資
格,主持和參與數百座古墓葬及十餘處古遺址的發掘,發表考古發掘簡報近二十篇。

講授課程:
講授5門本科生課程:《中國考古(上)》(38學時)、《物質文化史(2-1)》(38學時)、《中國古代石刻》(38學時)、《田野考古學通論》(38學時)、《文博應用技術》(58學時)
2門學術碩士研究生課程:《秦漢魏晉南北朝考古與物質文化研究》(40學時)、《田野考古學》(40學時)
2門專業碩士研究生課程:《秦漢魏晉南北朝考古與物質文化研究》(40學時)、《田野考古學》(40學時)
1門博士課程:《秦漢考古專題》(40學時)
共計10門課程。

3.賈洪波 (教授)
研究方向
夏商周考古與物質文化,中國古代青銅器,中國古代建築
個人簡介
1967
年生人,籍貫河北懷安。1991年南開大學歷史系博物館學專業本科畢業,獲歷史學學士學位。1994年南開大學歷史系博物館學專業研究生畢業,獲歷史學碩
士學位,同年留校任教至今。現為南開大學歷史學院考古學與博物館學系教授,主要從事夏商周考古與物質文化、中國古代青銅器、中國古代建築等方向的教學和研
究工作。
講授課程:
本科生課程:中國古代物質文化史(先秦部分),中國古代青銅器,中國古代建築
研究生課程:夏商周考古與物質文化,青銅器研究與鑒定

4.程平山 (副教授)
研究方向
中國考古學與中國古代史
個人簡介
程平山(Cheng Pingshan)1999年於北京大學獲歷史學博士,副教授。
從事中國考古學與古史研究。主要研究課題:中國考古學文化與古史研究、聚落研究、中國歷史地理、年代學、藝術與宗教等。
主要講授的課程有:中國考古學研究、先秦兩漢考古學、考古學理論與方法、中國考古學通論、文博應用技術(田野考古方法論、考古繪圖和考古測量)等。

5.袁勝文 (副教授)

研究方向
陶瓷考古、中國古代玉器
個人簡介

勝文,男,漢族。1970年出生於新疆石河子市,祖籍四川安岳。1992年考入南開大學歷史系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先後獲得歷史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
2002年畢業後留系任教。主要從事中國陶瓷考古、中國古代玉器、秦漢物質文化的研究,主講「中國古代玉器」和「秦漢物質文化」等本科生課程。

6.陳暢 (副教授)
研究方向
先秦時期考古與物質文化研究
個人簡介

暢,女,1980年12月生人,2003年畢業於天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同年考入吉林大學文學院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專業,2005年碩博連讀,2008年獲
博士學位,同年應聘為歷史學院教師,確定為講師職稱。2013年評為副教授職稱。 2014年1月進入南開大學博士後流動站進修。
講授課程:《西方博物館歷史與理論》、《西方考古學概論》、《文化人類學概論》、《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

7.黃春雨 (副教授)
研究方向
理論博物館學中外博物館比較研究
個人簡介

春雨,1962年2月出生,山西省大同市人。1984年畢業於南開大學歷史系博物館學專業畢業。現任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文物與博物館學系副主任,副教授。主
要從事博物館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在《中國博物館》、《南開學報》等刊物上發表多篇有影響的學術論文。任全國十大精品陳列評審專家庫專家,承擔《國家博物
館功能與選址》等國家級研究項目。

⑶ 南開大學的艾躍進教授是哪的人

天津人艾躍進教授,不僅以其幽默風趣的講課風格吸引著學生們,還因其敬業愛崗的精神贏得了廣泛的贊譽。即使在病床上,他依然堅持為學生上課,這種對教育事業的執著追求,深深打動了每一位學生的心。

在南開學子眼中,上艾老師的課被視作「在南開不能錯過的100件事」中的第三件。這樣的評價,不僅體現了學生們對艾教授授課風格的喜愛,也展現了他在教學中的卓越貢獻。

除了在南開大學的講台,艾教授還通過在線教育平台爾雅通識課,為更多人提供了學習的機會。他主講的《軍事理論》以及《口才藝術與社交禮儀》等課程,因其高質量的內容和生動的講解,受到了廣泛好評。這些課程的選課量,也反映了學生和公眾對艾教授教學的認可和喜愛。

艾躍進教授不僅是南開大學的傑出教授,也是天津市國學研究會副會長,他的學術影響力不僅限於南開大學,還延伸到了更廣泛的學術領域。他的努力和貢獻,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寶貴的學習資源,也為推動社會文化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艾教授的學術成就和人格魅力,使他成為學生們心中的偶像和榜樣。他的教學經歷和成就,不僅是南開大學的驕傲,也是中國教育界的一個典範。

⑷ 有沒有知道南開大學國經貿系劉程老師的資料啊~~~~~~~~

【姓名】 劉程
【職稱】 講師;
【研究領域】 金融;市場研究與信息;數學;
【研究方向】 新開放宏觀經濟與國際投資研究
【工作單位】 南開大學
【曾工作單位】 南開大學;
【所在地域】 天津
講課很有意思 很活潑啊 陽光

熱點內容
武漢工程大學代承老師 發布:2025-04-02 23:13:43 瀏覽:733
申請美國大學中國高中畢業證需要翻譯 發布:2025-04-02 23:03:08 瀏覽:151
天津醫科大學專業分數線 發布:2025-04-02 22:54:35 瀏覽:459
閩江學院大學城校區地址 發布:2025-04-02 22:50:21 瀏覽:744
研究生導師寫基金帶學生名字 發布:2025-04-02 22:43:00 瀏覽:876
廣東工業大學好的專業 發布:2025-04-02 22:28:22 瀏覽:30
上交保研對外校本科生嗎 發布:2025-04-02 22:23:58 瀏覽:692
河北省大學老師工作總結 發布:2025-04-02 22:21:48 瀏覽:295
大學生兼職的問題 發布:2025-04-02 22:03:26 瀏覽:402
常春藤大學985大學名單 發布:2025-04-02 21:46:39 瀏覽: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