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福建師范大學舞蹈系研究生導師

福建師范大學舞蹈系研究生導師

發布時間: 2025-04-04 08:14:03

Ⅰ 尉曉榕人物評價

尉曉榕的畫作展現了他的深厚技藝,線條運用自如,顯示出扎實的基礎功底。他的藝術視野寬廣,既能創作傳統的文人畫,也能涉足民間題材和當代主題,巧妙地融合了傳統繪畫與西洋藝術的精華。他的作品中,諧趣性成為其藝術個性的顯著特徵,不追求外在的美醜,而是追求一種獨特的中性狀態,既非直接寫生,也非機械模仿,面部刻畫雖不深入,但表情微妙,生活氣息雖不夠濃厚,卻能通過概括性地表現身份、年齡和性格,展現情景。



尉曉榕的藝術風格獨特,脫離了傳統的寫實水墨畫框架,傾向於默寫和想像,他對人物畫的理解既親近又保持距離,展現出對傳統藝術的深刻理解和創新精神。評論家毛建波先生高度贊賞他的才華,認為他天資聰穎,畫風源於古法,卻又不失雅緻與俊秀。他的筆墨功夫在同輩中出類拔萃,不僅在人物畫領域獨樹一幟,山水、花鳥也展現出不凡的技藝。實質上,尉曉榕更像是一位用文學眼光看待藝術的藝術家,他的作品充滿了個性和情感深度。



作為新一代畫家的佼佼者,尉曉榕繼承並發揚了中國畫的傳統精髓,擅長用筆墨表達對象的神韻和情感,無論是寫實還是寫意,都流露出他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真實情感的追求。他的畫作因此具有鮮明的個人風格,獨一無二,引人注目。



(1)福建師范大學舞蹈系研究生導師擴展閱讀

尉曉榕,男,1957年生於福建福州,1981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原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畢業後任教於福建師范大學藝術系。1986年調回浙江美術學院任教至今。現為中國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畫系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藝術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美協主席團成員、副主席,杭州市美協副主席;首屆中國畫創作與理論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美院博士後流動站導師。

Ⅱ 藍雪霏人物生平

藍雪霏,1976年畢業於福建師大藝術系音樂專業,音樂之路由此開啟。


七十年代末,藍雪霏在劉春曙研究員的指導下,擔任《中國民歌集成.福建卷》副主編,並參與到李煥之主席任主編的民歌集成台灣卷編輯工作中,學習深造,深受影響。


長期受教於武漢音樂學院的楊匡民教授,她的音樂才華得以進一步提升。1991年,藍雪霏畢業於廈門大學音樂系中國民歌研究專業,獲得文學碩士學位,導師方妙英教授為她的人生之路指引方向。


1997年,藍雪霏又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系中國傳統音樂理論專業,於1998年獲得該校文學博士學位,袁靜芳教授的悉心教導,為她的音樂之路再添光彩。


現任福建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藍雪霏不僅在學術上取得顯著成就,還兼任中國少數民族音樂學會副會長、中國傳統音樂學會理事,為音樂事業的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2)福建師范大學舞蹈系研究生導師擴展閱讀

藍雪霏,女,福建省漳州市人。現任福建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兼任中國少數民族音樂學會副會長、中國傳統音樂學會理事。

Ⅲ 尉曉榕人物特點

尉曉榕的人物特點在作品中展現得淋漓盡致,其諧趣性是顯著特徵。首先,他善於描繪那些充滿幽默感的角色,如機智的東方朔、和合二仙,還有那笑容可掬、智慧寬和的騎牛老子,形象生動而不失親切。尉曉榕並不拘泥於傳統,他將不具諧趣的角色賦予這種特質,如虎溪三友、羽化仙人,甚至莊周和老子,這些人物在他的筆下不再嚴肅,而是多了幾分生活趣味。



尉曉榕的作品中的諧趣並非單純的嬉笑怒罵,而是保持著水墨寫意畫的高雅與抒情。他的畫作既不過於正經,也不流於低俗,而是以一種輕松愉快的方式傳達出生活的真諦,不調侃、不潑皮,更不追求醜陋人性的揭露或諷刺漫畫的效果。他的筆觸下,即使是莊子的夢境,也被描繪成酣睡在藤椅上、撓癢的形象,顯得既超脫又接地氣。



尉曉榕的詼諧源自他獨特的生命態度和人生體驗,他強調個人化的閑逸散淡,善於捕捉視覺和心理的微妙變化,讓觀者在欣賞中感受到人生的愉悅和逍遙。這種諧趣並非尉曉榕的獨創,許多中青年畫家也有所體現,但尉曉榕的獨特之處在於他能將這種諧趣發揮得淋漓盡致,盡管不深沉復雜,但已足夠引人入勝,讓人感受到一種別具一格的美學體驗。



(3)福建師范大學舞蹈系研究生導師擴展閱讀

尉曉榕,男,1957年生於福建福州,1981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原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畢業後任教於福建師范大學藝術系。1986年調回浙江美術學院任教至今。現為中國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畫系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藝術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美協主席團成員、副主席,杭州市美協副主席;首屆中國畫創作與理論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美院博士後流動站導師。

Ⅳ 福建師范大學傳播學院的師資隊伍

學院現有在編人員 29名,平均年齡38歲。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4名,版講師11名;博士權生導師2名,碩士生導師4名;具有博士學位的老師5名,在讀博士生3名。學院現有本科生、研究生500多名。
傳播學教研室:
毛丹武、譚華孚(院長)、羅彬彬、楊慧瓊、譚雪芳、連水興
新聞學教研室:
叢春華、張梅、董素青、連晨草、黃華、池見星
影視藝術教研室:
張應輝(副院長)、鄭宜庸、顏純鈞、陳煒、葉勤、吳青青、塗明謙、林隆強、彭艷戎、高志丹
播音與主持教研室:
彭曙光、師傑、林溪漫、彭飆、盧佳音 、歐陽丹娜、許一婷
廣告學教研室:
葉鳳琴、馮浩羽、劉泓、張培楓、林升梁、曾瑩、黃果 、莫莉

熱點內容
大學女生宿舍筆記本被盜 發布:2025-04-05 03:25:02 瀏覽:933
研究生一定需要導師嗎 發布:2025-04-05 03:21:08 瀏覽:974
ge課程美國大學 發布:2025-04-05 03:20:26 瀏覽:339
做大學教授的條件 發布:2025-04-05 03:12:37 瀏覽:107
華僑回國上大學 發布:2025-04-05 02:58:20 瀏覽:759
女大學生裙裝 發布:2025-04-05 02:49:05 瀏覽:159
大學生貸款原因怎麼寫 發布:2025-04-05 02:43:53 瀏覽:733
研究生不自己找導師學校會安排嗎 發布:2025-04-05 02:41:16 瀏覽:76
大學生事跡材料 發布:2025-04-05 02:32:33 瀏覽:903
大學生禁毒徵文 發布:2025-04-05 02:29:42 瀏覽: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