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大外文學院研究生導師
㈠ 炊事員炊事員
作為廈門大學公共事務學院的研究生導師和副教授,我曾代表我國赴美國芝加哥大學參與國際研討會並發表論文。我常常以一種親切的方式與我的研究生交流,對他們說:「在高校中,我就像個普通的打工者,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他們常常笑著回應:「鄭老師,您別這么謙虛。」我解釋道:「其實,從廣義上講,所有工薪階層都可以稱為打工仔,生活就是實實在在的。」
1974年至1977年,我在廈門大學外文系的食堂擔任炊事員,那段長達4年的時光,每一天都充滿了汗水和付出。這上千個日日夜夜的記憶,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成為我人生中一段難以忘懷的經歷。
在當炊事員的日子裡,我並非總能保持平靜。尤其是當看到一些老三屆的同學陸續成為廈大的大學生,我心中充滿了羨慕。這種羨慕常常引發內心的漣漪。蘇清輝憑借他的無線電技能,被外文系的電教室錄用,這讓我再次感受到了那種曾經下鄉時的失落感,看著別人「升級」的情景。然而,我始終努力調整心態,設法擺脫食堂的生活,尋找自我發展的機會。
(1)廈大外文學院研究生導師擴展閱讀
炊事員:是指在軍隊、企業、事業、單位、集體各單位食堂,飯店,招待所做飯燒菜的工作人員。
㈡ 廈門大學外文學院是一本還是二本
廈門大學在福建和其他省都是第一批次招生,也是一所985、211大學,所以我們通常認為廈門大學是一本大學。
廈門大學,簡稱廈大(XMU),是中國著名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它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高等院校,同時也是中央直管的副部級單位。作為國家重點大學,廈門大學被認定為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並且是多個重要項目的牽頭高校,包括國家「2011計劃」和「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廈門大學還擁有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的資格,並積極參與了多項國家教育改革項目,如「珠峰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等。這所大學還是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的積極參與者,以及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和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的成員。
廈門大學還是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並且是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以及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聯盟的牽頭單位。此外,它還參與了中歐商校聯盟、中國人工智慧教育聯席會等重要組織。
廈門大學作為中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在學術研究上取得了顯著成就,還在人才培養方面做出了卓越貢獻。它的綜合學科設置和強大的師資隊伍,使其在全國乃至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㈢ 關於廈門大學的以前或廈門大學的歷史
廈門大學經私立廈門大學、國立廈門大學、廈門大學三個階段,具體歷史發展如下:
一、私立廈門大學
1919年8月,陳嘉庚在上海聘任全國教育界名流蔡元培、黃炎培、汪精衛、余日章、郭秉文、胡敦復、黃琬、葉淵、鄧萃英等10人為籌備員。
1919年10月召開私立廈門大學籌備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擬訂《廈門大學組織大綱》,會議推舉鄧萃英為廈門大學首任校長、鄭貞文為教務長、何公敢為總務長。
1921年4月6日,廈門大學借集美學校舉行開校式,初創時為私立,設有師范(包括文、理科)、商學兩部。
1921年7月4日,林文慶接受陳嘉庚先生邀請繼任廈門大學校長, 在林文慶校長掌校期間,陸續增設工學、新聞、法學、醫葯等科系,初步建成多學科的綜合性大學。
到民國19年(1930年)擴充為文、理、法、商、教育5個學院、21個系。
民國25年合並為文、理、商3個學院、9個系。學生由開始時的136人發展到300多人。
二、國立廈門大學
1937年7月1日,經陳嘉庚函請,南京國民政府同意將私立廈門大學改為國立。
1937年7月6日,著名物理學家、清華大學教授薩本棟博士任廈門大學校長。
1937年9月4日,由於日軍侵犯廈門,學校遷鼓浪嶼。
1945年9月19日,國民政府行政院任命汪德耀博士為國立廈門大學校長。
1946年6月1日,廈門大學校本部開始遷回廈門,長汀各界在體育場舉行歡送大會,贈送大匾額一塊,上刻「南方之強」四個大字。
1949年1月31日,前校長薩本棟在美國逝世,按其遺囑將骨灰安葬在廈門大學校內。
三、廈門大學
1949年10月17日,廈門解放,廈門市軍管會於10月20日委派軍代表吳強、肖楓接管廈門大學,組建新的廈大黨支部。
1950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經濟學家王亞南教授為廈門大學校長。
1951年,原省立福建農學院並入廈大,改成廈門大學農學院,原私立福建大學的政治、法律、經濟三系並入廈大。
1952年,全國高等院校進行院系大調整。1952年院系調整前,廈門大學擁有7個學院。
1952年院系調整後的廈門大學只保留文理學院,成為文理科的綜合性大學,並在52年之後陸續又有院系調出。
1958年7月,廈門大學下放歸福建省管理。
1963年9月,經中央批准,廈門大學改為直屬教育部的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
1966~1970年,廈門大學停止招生5年。
1971年,開始招收「工農兵」學員,時有9個系,除保留1966年的8個系外,福建師范學院教育系遷回廈大開辦。
1972年,廈門大學水產相關系調入廈門水產學院。
1981年11月26日,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首批碩士、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1986年9月12日,舉辦試辦廈門大學研究生院成立大會。
1995年7月,廈門大學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行列。
1996年,廈門大學成為首批獲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
1997年4月,廈門大學「211工程」通過教育部組織的專家審定立項建設。
2001年2月,被列入國家「985工程」一期重點建設高校之一。4月6日,廈門大學漳州校區奠基興建。12月,首批獲准試辦示範性軟體學院。
2004年,被列入國家「985工程」二期重點建設高校之一。
2004年7月,廈門大學被增列為中管高校。
2005年底,廈門大學本科教學工作水平以「優秀」的成績通過教育部評估。
2006年,入選「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國家「111計劃」)首批立項名單;入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2010年,學校入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國家」珠峰計劃)。
2012年,教育部、福建省政府和廈門市政府在北京簽署《重點共建協議》協議,繼續重點共建廈門大學。
2012年,學校成立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分校位於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佔地900畝,總建築面積30萬平方米,於2016年正式辦學。
2012年11月,入選教育部衛生部第一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入選國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
2013年6月,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7月,入選首批教育部來華留學示範基地。10月,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11月,廈門市政府與廈門大學簽署共建廈門大學醫學院協議。
2014年,學校牽頭的兩個協同創新中心入選國家「2011計劃」;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2015年4月6日,學校整合航空系、機電工程系和自動化系等學科組建成立廈門大學航空航天學院。
2017年1月,入選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9月,入選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
2018年4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廈門大學成為首批獲准開展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
2018年3月,入選教育部首批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7月,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教育部聯合發文,確定「十三五」期間新增8所共建高校,廈門大學位列其中。8月,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正式批復。
2019年3月,學校整合社會學與社會工作系、人口研究所、人類學與民族學系、人類學研究所組建廈門大學社會與人類學院。9月,廈門大學成為中國人工智慧教育聯席會創始成員、理事單位。
(3)廈大外文學院研究生導師擴展閱讀:
截至2019年3月,廈門大學設有研究生院、6個學部以及29個學院和15個研究院。
一、人文與藝術學部(文學部)
1、廈門大學人文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系、歷史學系、哲學系、人類學與民族學系。
2、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新聞學系、廣告學系、傳播學系。
3、廈門大學外文學院:英語語言文學系、歐洲語言文學系、日本語言文學系、法語語言文學系。
4、廈門大學藝術學院:美術系、音樂系、設計系。
5、廈門大學海外教育學院:華文系。
6、廈門大學國際學院
二、社會科學學部(社科學部)
1、廈門大學經濟學院:經濟學系、統計系、財政系、金融系、國際經濟與貿易系。
2、廈門大學管理學院:會計學系、企業管理系、管理科學系、旅遊與酒店管理系、工商管理教育中心(MBA中心)、高級經理教育中心(EMBA項目)、財務學系、市場學系。
3、廈門大學法學院:廈門大學法律碩士教育中心。
4、廈門國家會計學院:會計碩士專業學位聯合教育中心、物流與項目管理工程碩士教育中心。
5、廈門大學公共事務學院:政治學系、公共管理系、社會學系、公共管理教育中心(MPA中心)。
6、廈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7、廈門大學國際關系學院。
8、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教育學公共教學部、教師教育部。
9、廈門大學體育教學部。
10、廈門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11、廈門大學社會與人類學院。
三、自然科學學部(理學部)
1、廈門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數學與應用數學系、信息與計算數學系、概率與數理統計系。
2、廈門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理學部分):物理學系、天文學系。
3、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理學部分):化學系、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系、化學生物學系。
四、工程技術學部(工學部)
1、廈門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工學部分):物理學系、天文學系。
2、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工學部分):化學系、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系、化學生物學系。3、廈門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計算機科學系、智能科學與技術系、通信工程系、網路空間安全系。
4、廈門大學軟體學院。
5、廈門大學材料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生物材料系。
6、廈門大學建築與土木工程學院:建築系、土木工程系、城市規劃系。
7、廈門大學能源學院。
8、廈門大學航空航天學院:飛行器系、動力工程系、機電工程系、儀器與電氣系、自動化系。
9、廈門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電子科學系、電子工程系。
五、醫學與生命科學學部(醫學部)
1、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學系、生物化學與生物技術系、生物醫學科學系、農業生物技術系。
2、廈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3、廈門大學葯學院:葯學系。
4、廈門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系、中醫學系、護理學系、眼視光系。
六、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部(地學部)
1、廈門大學海洋與地球學院:海洋生物科學與技術系、海洋化學與地球化學系、物理海洋學系、應用海洋物理與工程系、地質海洋學系。
2、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環境科學系、生態學系、環境與生態工程系。
㈣ 廈門外國語學院
廈門沒有「廈門外國語學院」這個學校。
在廈門,有廈門大學外文語學院。廈門大學外文學院前身是廈大外文系,建於1923年。目前學院下設英語語言文學系、外語教學部、日語語言文學系、歐洲語言文學系和法語語言文學系,擁有英語、日語、法語、俄語、德語5個本科專業,4個碩士點(英語語言文學、日語語言文學、法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1個博士點(英語語言文學)。廈大外文學院是福建乃至於華南地區最好的外語院校之一。
廈門還有集美大學外國語學院,它是於2004年4月由原集美大學師范學院外語系和集美大學外語教學部擴建而成。屬於福建省公辦大學,本科為主,也招專科生。
另外,廈門還有個廈門外國語學校,是中學,有初中幹部和高中部。
㈤ 紀玉華的人物簡介
廈門大學外文學院院長
廈門大學外文學院英文系主任
廈門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研究所副所長
批評語言學、跨文化交際學、口筆譯研究生導師
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秘書長
中國英語語音教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
中國當代外語教學法流派衛星電視片編委21世紀杯中國大學生英語演講比賽評委
CCTV全國大學生英語演講比賽福建省評委
中國著名英語教學法:三文治故事教學法創始人 本科生:英語朗讀藝術、英語精讀、英語聽說、英漢口譯、英語演說、英語辯論、英語教學法、英語短劇創作與表演、英語播音與主持等;
博士和碩士生:心理語言學、高級口譯、翻譯心理學、非文學翻譯、視譯、英語演講與辯論、跨文化交際學、英漢語音對比、應用語言學等。
英文論文:English through Chinese: Experimenting with sandwich stories. 刊載於English Today. 2002年,第一期。
英文論文:Sandwich stories as a bridge to authentic materials: A developmental approach to teaching EFL reading to young learners in China. 刊載於IATEFL Issues,(《國際英語教師協會論壇》英文刊物,論文漢譯名:「從三文治故事到真實語料:一種以兒童發展為重心的英語閱讀教學法新探」)2000年2-3月刊,12-15頁.
英文論文:Communicative language-teaching through sandwich stories for EFL children in China. 載TESL Canada Journal,(《加拿大英語教學》英文刊物,論文漢譯名:「交際教學法在中國兒童英語教育中的應用:三文治故事教法新探」)1999年第一期,103-113頁.
英文論文:Sandwich stories for Chinese children. 載IATEFL Newsletters,(《國際英語教師協會通訊》英文刊物,論文漢譯名:「用三文治故事教中國兒童學英語」)1998年4-5月刊,9-10頁.
英文論文:Metaphors in speeches by western leaders in intercultural contexts. 《21世紀英語教育周刊》,2008-12-22-B2.
英文論文:A preface to The Influence of Daoism on Asian-Canadian Writers (by John Zhong Ming Chen), Edwin Mellen Press, USA, 2008.
從誤解到理解,從應用到創新——談英語交際教學法。《廈門大學教學研究論文集》,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
談改革開放中英語專業文化背景課程的設置問題。《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1994年第二期。
英語專業四種類型的課程改革問題。《福建外語》,1994年第1-2期。
針鋒相對還是相輔相成——試析外語教學理論研究中的對峙傾向。《廈門大學學報》,1993年外國語言文學專號。
全球社會經濟發展態勢與中國大陸英語本科課程改革策略。《東南亞華人社區課程改革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1993年。
英語語音教法新探。《山東外語教學》,1991年第四期。
從重復和記憶的關系看「三文治故事教學法」。《華南師范大學學報》,2000,第四期。
三文治故事教學法:發展與應用。《外語與外語教學》,2000年第八期。
語義韻研究:對象、方法與應用。《廈門大學學報》,2000年第三期。
朗讀藝術課:英語語音課程改革新探。《外語與外語教學》2001年第七期。
批評性話語分析:理論與方法。《廈門大學學報》2001年第三期。
朗讀:提高英語口語和演講水平的關鍵。吳龍森主編《專家學者談如何學英語》,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2年。
帕默爾文化語言學理論的構建思路。《外國語》,2002年第2期。
從信息的四個方面看英漢朗讀中的停頓。楊自儉主編《英漢語比較與翻譯》(4),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年。
中國兒童英語教法新探——三文治故事教學法。《中國教育廣播電視報》,2002年5月27日,第5版。
母語在兒童外語教學中應用——三文治故事教學法。《中小學外語教學》,2002第9期。
中國兒童英語「三文治故事教學法」。胡春洞主編《中國當代著名英語教學法流派》,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2年。
英語諺語中性別歧視在WOMAN一詞中的體現。《語言文化教育研究》,2002第5期。
同聲傳譯——英語口語訓練新探。《中國教育理論研究》,2002年,第6期。 再議薩丕爾-沃爾夫假說。《外國語言與文學》2003年第4期。
論互文文本翻譯的可譯性限度。《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第1期。
原型語義學:從「家族相似性」到「理想化認知模式」。《廈門大學學報》2004年,第2期。
讀三文治故事輕松學習說英語。姜偉主編《站在17位英語名師的肩膀上》,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年。
批評話語分析的新方法:批評隱喻分析。《廈門大學學報》,2007第6期。
跨文化交際學研究中的批評轉向,《華南師范大學學報》,2007第6期。跨文化交際學理論反思三題,《外國語言文學》,2007第4期。
跨文化語境演講中諺語引用之批評分析,《外語與外語教學》2008第1期。
英語演講教學中的八大關系,《華東外語教學論壇》,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簡評批評話語分析在跨文化交際學研究中的應用,《福建工程學院學報》,2008第2期。
西方人眼中的個人主義,《歷史教學》,2008年11(下半月刊)。
批評話語學派的話語觀及其啟示,《外語與外語教學》,2009年第七期。
口譯員的策略能力及其對口譯教學的啟示,《華東外語教學論壇》,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9。
批評話語分析在跨文化交際學研究中的應用,《黑河學院學報》,2010第1期。
開設「英語播音與主持」課:英語專業語音課改革新探,陳樺主編《中國二語語音習得研究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8。
英語辯論課教學初探,《廈門大學學報》(教學科研專輯)2011年7月。
論海特姆/梅森之互文性翻譯觀,《上海理工大學學報》,2011第3期。
論「批評性話語分析」中的「批評性」,《外國語言文學》,2011第4期。
話語的原型義與情景義——論J. P. Gee的話語分析三步驟,《華東外語論壇6》,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1年10月 《英語朗讀藝術入門》(含4盒音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9年9月。
《英語演講藝術入門》(含4盒音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
《大鬍子爺爺講故事教英語》初級版(含5盒音帶)。鷺江出版社,1999年。
《大鬍子爺爺講故事教英語》中級版(含5盒音帶)。鷺江出版社,2000年。
《大鬍子爺爺講故事教英語》高級版(含5盒音帶)。鷺江出版社,2001年。
《大鬍子爺爺講故事教英語》超級版(含2盒音帶)。鷺江出版社,2002年。
《紅黃藍立體英漢童話樂園》(含5盤VCD)。主講、導演,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
《少年兒童初級英語》(1 ? 2冊)。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4年9月。
《英漢/漢英口譯教程》(兩冊)(編者之一)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
《標准美國語》(六冊)(副主編)廣州:世界圖書出版社,2000年。
《新維英語》1-4冊,廈門:鷺江出版社,2001-2003年。
《英語發音十日過關》廣州:廣東音像出版社,2002年。
《洪恩三隻小豬進階英語1-30課》(含8盤VCD)。北京: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出版社/北京洪恩語言教育研究中心,2003年。
《洪恩三隻小豬進階英語31-61課》(含12盤VCD)。北京: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出版社/北京洪恩語言教育研究中心,2004年。
《華工少兒英語》(幼兒版)。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4年。
《英語發音與朗讀教程》。廈門大學出版社,2004年9月。
《英語演講與辯論教程》。廈門大學出版社,2004年9月。
《跨文化交際研究和教育中的批評性話語分析》。廈門大學出版社,2007年。
《兒童英語故事教學法——理論與實踐》。廈門:鷺江出版社,2007。
《大鬍子爺爺講故事教英語》。北京:中國科學文化音像出版社,2010。 1.《加拿大中學生優秀作品拔萃》。福州: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1988年1月。
2.《美國中學生優秀作品拔萃》。福州: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1988年12月。
3.《英國中學生優秀作品拔萃》。福州: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1990年8月。
4.《七個小神探》1-8集。福州: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1996年3月。 1.全國社會科學規劃項目負責人:《英美領導人在跨文化交際語境中的英文演講之批評話語分析》,起止時間:2008-2011,經費:9萬元。
2.福建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負責人:《英美政客在跨文化交際語境中的英文演講之批評性話語分析》,起止時間:2006-2009,經費:3萬元。
3.福建省高校社科研究課題負責人:《美國總統跨文化交際演講之批評隱喻分析》,起止時間:2007-2010,經費:0.5萬元。
4.廈門大學預研基金項目負責人:《英美政客在跨文化語境中的演講之批評分析》,起止時間:2006-2008,經費:1萬元。
5.全國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資助金項目第二負責人:《兒童英語故事教學法新探》,起止時間:1999-2006,經費:0.5萬元。
6.福建省高校社科研究課題負責人:《發展性教育原則在兒童英語教學中應用》,起止時間:2001-2003,經費:0.5萬元。
7.廈門大學校級項目負責人:《三文治教學法在大學外語教學中的應用》,起止時間:2000-2002,經費:0.2萬元。
8.廈大社科橫向課題負責人:《閩粵方言對學習英語發音的影響》,起止時間:1994-1998,經費:0.5萬元。
9.廈大社科橫向課題負責人:《歐洲歷史研究培訓方法論》,起止時間:2007-2009,經費:20萬元。
10.全國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資助金項目第二負責人:《發展性教學原則在小學英語教育中的應用》,起止時間:2009-2011,經費:0.5萬元。
11.福建省高校精品課程廈門大學嘉庚學院《基礎英語》「負責人,起止時間:2010-2013
12.福建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中職英語朗讀與演講藝術教學探微》,第一合作者。起止時間:2011-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