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北京師范大學谷教授

北京師范大學谷教授

發布時間: 2025-04-06 05:48:46

㈠ 北京師范大學畢業的名人有哪些

學者
珠海分校-國交足球場

何茲全中國歷史學家。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監察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黨員。
陶大鏞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師范大學經濟學院名譽院長。
黃祖洽中國理論物理學家。1980年被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王梓坤數學家和教育家,也是我國概率論研究的先驅和主要領導者之一。1958年畢業獲蘇聯副博士學位。1988年獲澳大利亞麥克里(Macquarie)大學榮譽科學博士學位。
孫儒泳1958年在原蘇聯國立莫斯科大學獲副博士學位。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曾任中國生態學會第三屆理事長。
劉若庄1947年7月北京輔仁大學化學系畢業,獲理學學士學位。1950年北京大學化學研究所畢業。歷任北京大學、輔仁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講師、副教授、教授。第一屆物理化學專業博士生導師,中科院院士。
劉伯里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師范大學應用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中國核學會核化學和放射化學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核學會同位素學會常務理事
李小文遙感、地理學家。1985年獲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地理學博士學位。200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鄭光美動物學和鳥類生態學家。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陳木法數學家。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校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概率統計學會理事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劉昌明水文水資源學家。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員、前石家莊農業現代化研究所所長,北京師范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院長。我國地理水文研究領域的倡導者與開拓者。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林學鈺中共黨員。1997年評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是第28和30屆國際地質大會分會的召集人和1999年「未來地下水危機國際會議」學術委員會主席。現任國際水文地質學家協會會員及國際岩溶委員會理事;國際水文科學委員會委員;中國災害防禦學會理事;中國地質學會水文地質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環境地質專業委員會委員;地礦部學位委員會委員。
張新時國際著名的生態學家。1985年獲美國康奈爾大學生態學與系統學系博士學位。現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副主任,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原所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環境保護委員會科學顧問,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常委、副主任,中國植物學會理事長、北京生態學會理事長、中國自然資源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林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生態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青藏高原研究會常務理事、IGBP中國委員會常務理事、GCTE中國委員會委員、IUBS中國委員會委員、國際生態學會INTECOL計劃委員會委員、國際科聯環境問題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編委、《科學通報》編委,《植物生態學報》常務編委、《中國植被圖》第一副主編。
王永炎,1962年9月畢業於北京中醫學院醫療系。全國人大常委。著名中醫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雲葯研究院院長,北京師范大學資源學院學位與教學指導委員會名譽主任,資源葯物與中葯資源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先後擔任北京中醫葯大學校長,中國中醫研究院院長、名譽院長,北京針灸骨傷學院院長,中國科學、科學通報編委,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中醫學科評議組召集人。是全國急症必備用葯「清開靈」主要研製者之一。
王乃彥,核物理學家。195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國核學會理事長,核工業研究生部主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與同事們合作誕生了我國第一台在原子反應堆上的中子飛行時間譜儀,測得第一批中子核數據。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劉鴻亮,1994年遴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環境工程專家。曾任土木與建築工程系放射性廢物處理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副系主任、副教授,土木與環境工程系常務副主任。1982年後擔任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院長、教授。是我國湖泊環境研究領域的學術帶頭人。
於丹,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中國古代文學碩士,影視傳媒系主任,影視學博士,文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畢業於北京師范專科學校(現北京聯合大學師范學院),
程登科(1902―1992) 留學德國。著名體育教育家、中國提倡軍事化體育的先驅者。首開中國女子體操運動先河。北京師范大學體育系客座教授。東北師范大學體育教授。重慶大學體育系主任。
世紀名人
梁啟超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動家、啟蒙思想家、資產階級宣傳家、教育家、史學家和文學家
李大釗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和共產主義者,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
錢玄同語文改革活動家、文字音韻學家、中國「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之一、著名思想家
林語堂中國當代著名學者、文學家、語言學家
魯迅中國現代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現代文學奠基人
黎錦熙著名語言文字學家、詞典編纂家、文字改革家、教育家
張貽惠物理學家、教育家
李建勛中國教育行政研究的拓荒者
袁敦禮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第四屆委員會副主席、第三屆和第四屆全國政協委員
袁貴仁現任教育部部長、黨組書記。北京師范大學哲學系哲學原理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教授。
陳垣中國歷史學家﹑宗教史學家、教育家
吳承仕經學家、古文字學家、教育家
黃現璠中國現代民族學奠基人之一、歷史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
胡先驌植物分類學家,中國植物學的奠基人,中國生物學的創始人
劉和珍中國著名革命女烈士
楊德群中國著名革命女烈士
李達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教育家
楊明軒中國民主同盟中央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常委
周谷城中國歷史學家、社會活動家
楊秀峰中國現代著名教育家,中共八屆中央委員,中共五屆人大常委
楚圖南中共黨員,民盟成員
白壽彝中國著名史學家、回族史和伊斯蘭教史專家
鍾敬文民俗學家、民間文學大師、現代散文作家
啟功中國當代著名教育家、古典文獻學家、書畫家、文物鑒定家、詩人、國學大師
汪堃仁生理學家,細胞生物學家
周廷儒中國地貌學家,地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張岱年著名的哲學家,哲學史家,國學大師,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蘇 童作家,北師大中文系80級
兩院院士

單位 姓名 專業方向 名稱 評定時間 備注
核科學與技術學院 黃祖洽 核物理與技術 科學院院士 1981
核科學與技術學院 王乃彥 核物理與技術 科學院院士 1993 雙聘
數學科學學院 王梓坤 概率論 科學院院士 1991
數學科學學院 陳木法 概率統計 科學院院士 2003
化學學院 劉伯里 應用化學 工程院院士 1997
化學學院 劉若庄 量子化學 科學院院士 1999
生命科學學院 孫儒泳 生態學 科學院院士 1993
生命科學學院 鄭光美 鳥類學 科學院院士 2003
地理學與遙感科學學院 李小文 遙感與GIS 科學院院士 2001
資源學院 張新時 植物生態學 科學院院士 1991 雙聘
資源學院 王永炎 中西醫結合 工程院院士 1997 雙聘
資源學院 安芷生 環境變化 科學院院士 2001 雙聘
環境學院 劉鴻亮 環境工程 工程院院士 1994 雙聘
水科學研究院 劉昌明 環境科學 科學院院士 1995 雙聘
水科學研究院 林學鈺 地下水 科學院院士 1997 雙聘
管理學院 李京文 管理科學與工程 工程院院士 2001 雙聘
腦與認知科學研究院 戴汝為 人工智慧 科學院院士 1991 雙聘
腦與認知科學研究院 李朝義 神經科學 科學院院士 1997 雙聘
物理學系 凌永順 物理學 工程院院士 1997 雙聘

㈡ 北京師范大學有哪些世紀名人

在北師大百餘年的歷抄史中,很多現在耳熟能詳的世紀名人為北師大的成長與發展添磚加瓦。近代思想家、文學家梁啟超曾任女子師范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前身)校董事長;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和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李大釗曾任女子師范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前身)教師;中國現代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辛亥革命後曾任南京臨時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員、理事等職,兼在北京大學、女子師范大學等校授課;國學大師錢玄同從1913年開始北京高等師范、北京大學教授。同時期,北師大的校友也有很多卓有成就,為國家建設尤其是教育方面付出畢生精力,比如思想家哲學家李達、體育理論家袁敦禮、政治活動家楊明軒、歷史學家周谷城、無產階級革命家教育家楊秀峰、政治活動家楚圖南等。

㈢ 薛慶營對研究生好嗎

2019年6月19日,北京師范大學薛慶營教授應邀來我校學術訪問交流。同日下午16:00在理化樓401會議室,薛慶營教授舉行了以「調和分析中Hardy-Littlewood極大函數理論的發展和變遷」為題的學術報告,報告內容主要圍繞極大函數理論的由來和目前的研究展開。該報告為「理學之美」青年論壇第184講,由數理學院副院長陳艷萍教授主持。

未標題-11.jpg

薛慶營教授,北京師范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北師大國家級教學團隊《分析類教學團隊》成員2001年碩士畢業於北京師范大學,2004年獲得北京師范大學理學博士學位,隨後分別在德國和日本做博士後。薛慶營教授在線性運算元和多線性運算元研究以及運算元的雙權刻畫等方面獲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國際著名的數學期刊J. Math. Pures Appl.,Revista Matemática Iberoamericana等雜志發表SCI文章70餘篇。

未1題-1.jpg

報告從日本數學家掛谷宗一提出了數學界著名的掛谷問題和至今未解的kakeya猜想開始,回顧並講述了大量數學家對該問題的研究和貢獻,從而引出了我們對Hardy-Littlewood極大函數理論研究的作用和意義。最後薛教授也和我們討論了他們最新研究的一些問題和結論。報告通過許多有趣的例子由淺入深,讓現場的老師和同學更加清晰的學習到了許多知識,受益匪淺。

報告結束後,現場老師和同學們踴躍提問,薛慶營教授耐心解答,並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報告會最終在一片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

㈣ 湯璪真的人物生平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 是中國最早的現代數學家之一。家鄉是湖南韶山市楊林鄉雲源村。1935年,他任中國數學會首屆評議委員,1936年第二次年會,及1940年第三次年會上,連任的理事。他一生質朴恬淡,不求聞達,在高等教育園地里辛勤耕耘32載,培養了大量的人材。數學造詣深厚,但由於辭世過早,其著作與貢獻已難以尋覓。1919年,湯璪真從高師畢業後在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即女師大)任教,一年後升任講師和級主任。1920年至1923年曾在北京大學兼課,大學3年級時著《級積論》,1919年由高師出版。1923年底,湯璪真先後在柏林大學和哥廷根大學從事數學研究。
1926年,湯璪真與章伯鈞等人同時回國,湯璪真任國立武昌大學(武漢大學前身)教授。
1928年,湯璪真到上海,曾在江灣永義里附近的國立勞動大學、暨南大學和交通大學等校任教。兩年後,他又回到武大任教。
直到1943年,湯璪真因工作調動離開武漢大學,先後任廣州中山大學教授,廣西大學教授兼教務長。
1947年,湯璪真曾到湖南大學任教一個學期,後又去安慶,任安徽大學教授兼教務長。
1948年底,湯璪真任代理校長。
1951年10月9日清晨,因病逝世,終年54歲。 湯璪真別號孟林,他是長房嫡孫,因而在家族中享有特殊的地位。自幼聰明好學,深受父母和族中長輩喜愛。依靠家裡省吃儉用和族人的接濟,他在湘鄉東山學校讀完了小學。因為學業成績優異,曾兩次跳級。
湯璪真子女共七人.前妻戴立華(已故)生一女,名忠皓,在廣西南寧市。戴氏無子,曾抱一養子,名希廉,在北京。後妻張敬之生二男三女,長子川森、次子湘森均在北京中央機關工作,大女兒忠琦、二女兒桂森同在廣州工作,小女兒京森(後改名張毅)在太原市工作。 湯璪真生活非常儉朴,讀書極為勤奮刻苦。每天黎明即起,當萬籟俱靜的清晨,同學們還在夢鄉里的時候,他總是悄悄地起床跑到室外,獨自專心致志地看起書來,這種晨讀習慣一直保持到晚年。由於家境不寬裕,他上學時只有很少幾件衣服,勉強夠換洗。在高師上學時,盡管有件免費的大衣,而里邊穿的棉衣卻買不起,北京的冬季漫長而寒冷,沒有棉衣禦寒是很難熬過去的,同學們發現湯璪真經常到操場上跑步、翻杠子,回到宿舍有時頭上還冒著熱氣,他靠這種辦法來取暖和增強抗寒能力。這個來自窮鄉僻壤的農家子弟,表面看上去溫和沉靜、寡言少語,心中卻燃燒著一團火。他深深懂得窮苦孩子上學之不易。他心裡想,將來總會有那麼一天,祖國的大地上鮮花盛開,孩子們帶著幸福的微笑,手拉著手走進學校,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課。他暗暗發誓,有朝一日一定要在家鄉親手創辦一所學校,實現自己為家鄉人民造福的願望。
湯璪真從小喜歡游泳,小學時他常和夥伴們一起在池塘里游水嬉戲。夥伴當中有一位和他很要好的同學,他就是毛澤東。湯璪真還喜歡吹簫,離家後,他常借吹簫寄託對家鄉的眷戀,有時吹著吹著竟情不自禁地流出眼淚。他對家鄉的父老兄弟姐妹感情很深,母親病故時,他星夜趕回家,在母親的遺體前哭得暈了過去,幾天幾夜不吃不睡為母親守靈。父母養育之恩他從小就銘刻於心,唯恐日後不能報答。在家鄉,他孝敬長輩、扶助親友鄰里的美德,有口皆碑。參加「五四運動」的熱血青年,湯璪真曾是其中一員學生時期,湯璪真對民族英雄岳飛、文天祥等人十分崇拜,常以這些人的詩詞激勵自己。他的愛國主義思想在這一時期即已形成,他積極參加偉大的「五四運動」。在與高師同學一起遊行時,前進中遭反動軍警毆傷,他結識了許德珩等學生運動的領袖,後來並參加了許德珩領導的九三學社,成為九三學社早期社員之一。
湯璪真的數學天資,早在學生時代就已顯露出來。大學3年級時著《級積論》,1919年由高師出版,它被認為是湯璪真早期成名之作。從此,他在數學王國里大膽探索,不斷進取。1923年底,湯璪真因出色的工作成績經選拔被派往德國,先後在柏林大學和哥廷根大學從事數學研究,他的研究工作受到德國同事們的尊重和好評。在一張與來自各國同事們的合影上,他作為唯一的中國學者被請到前排就坐。湯璪真一直珍藏著這張照片,並在其後另附一張紙,把照片上每個人的名字記下來。他在德期間,結識了很多朋友,回國後很長一段時間仍與他們保持書信往來。
湯璪真在德國曾跟隨著名的幾何學家布拉希開(W.Blashke)做研究工作。他對布拉希開的著作頗有研究。回國後在國內創教德文原本的先例,所授課本即布拉希開所著《微分幾何講義》(Vorlesungen Uber Diffretialgeometrie)第一卷。 1926年湯璪真謝絕了德國朋友們的挽留,與章伯鈞等人同時回國。歸國後,年僅28歲的湯璪真任國立武昌大學(武漢大學前身)教授。1928年武昌大學解散,兩年後武昌大學恢復,他又回到武大任教。
在我國早期現代數學家中,湯璪真也是研究微分幾何的開拓者之一。在武大工作期間,他在這一研究領域做了大量工作。湯璪真精通英語和德語,還懂法語。他潛心鑽研數學,埋頭著譯,先後發表了一系列著述,如《新幾何學》(即《擴大幾何學》)、《微分學的幾個根本問題》、《數理玄形學》、《絕對微分學的一個難關》等。此外,還翻譯《集合理論幾何學》等書。
1931年,湯璪真研究並翻譯羅馬大學教授、著名數學家萊維-齊維塔(Levi-Civita)所著《絕對微分學》,曾與原著者多次討論絕對微分學中一些疑難問題。他對問題獨到的見解,使原著者非常佩服。1935年2月,湯璪真填寫「研究專門學術人員調查表」,在「本人工作心得與興趣趨向或其他感想」一欄中,記述了這樣一段經歷:曾與數學界名流韋爾(Weyl)、施烏頓(Schouten)、萊維-齊維塔、杜斯切克(Duschek)等屢次討論絕對微分學,其結果作成《絕對微分學的一個難關》一文,登在武漢大學理科季刊上,此可算為本人心得且為比較有興趣之事。 在武大任教時,湯璪真曾把「拉蓋爾幾何」(Laguerre Geome-try)的研究成果張貼在教室里,引起同學們很大的興趣。1937年,中央大學、武漢大學和浙江大學聯合招生,數學命題由湯璪真擔任,其中一題即是從「拉蓋爾幾何」里取來的。
湯璪真無論做數學研究工作還是教學都極為勤奮努力。他好深思,思維敏捷而大膽,作風嚴謹而認真。他的這種數學家的良好素質是在多年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中自然形成的。
他講課深入淺出,循循善誘,既重視基礎理論又鼓勵學生敢於創新。他自己就是在研究工作中不斷創新並有所突破的。這一時期他研究成果頗豐,很有新穎見解,可惜限於當時的環境和條件,許多研究成果沒有能夠及時整理出版。
抗日戰爭中,湯璪真隨武大遷四川樂山,後來在貴州榕江遭遇大水,一家數口死裡逃生。他最為痛惜的是自己多年積累的藏書和幾篇尚未完成的著作都付之東流了。
在那戰火紛飛的年代,湯璪真與武大的師生員工們在一起同生死、共患難。他始終關心著國家的命運和前途,滿腔熱忱地參加抗日救亡的活動。抗戰之初,為了實現「教育救國」的理想,實現學生時代為家鄉人民造福的願望,他在湖南寧鄉縣創辦了宗一中學,並任董事長.由於他為人真誠、正直,學識淵博而又平易近人,因此深受朋友和學生們的敬重和愛戴。他雖然身為大學教授,但依舊保持生活儉朴的習慣。他經常將節省下來的錢寄回老家(這時已搬到寧鄉),或用於辦學或用於幫助親友.家鄉人民至今仍懷念著他。
湯璪真在艱難的環境中奮斗,一方面飽經戰亂之苦,另一方面仍頑強地堅持教學和研究工作。他研究「數理邏輯」,所著論文曾在國外數學雜志發表數篇。此時,他已是中國數學會的理事,並早在1933年就被教育部聘為天文數學物理討論會會員。1940年又曾任武漢大學理科季刊主編。因此,在學術界和教育界均有較高的聲望。
湯璪真先後任武大教授十餘年,培養了很多傑出的人材。中國老一輩數學家曾昭安之子曾憲昌是他的學生,40年代末留美,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碩士學位。1950年11月25日,他從洛杉磯寫信給湯(這時湯已在北京師范大學任教),念念不忘老師春風化雨之恩。他寫道:「……生在美已過兩年,回思所學,莫不得吾師所畀之根基,偶自思有所進步,亦莫不吾師所賜也。」他還表示願「從吾師教益以盡服務之旨」,決意提早回國獻身祖國建設事業。曾憲昌後來也任武漢大學教授,系國內知名的電腦專家。
湯璪真在武大任教期間,交往的國內外知名人士很多。周谷城,那時常來他家。1986年6月13日,《人民政協報》載周谷城「懷念章伯鈞教授」一文,他深情地回憶起:「……我們每有暇時,常到武漢大學湯璪真教授家中聚會.湯是我的同學老友,與章1926年同時留德回國.」周、章二位與湯璪真都有幾十年的友誼。直到1943年,湯璪真因工作調動才離開了武漢大學。
離開武大後的幾年內,湯璪真先後任廣州中山大學教授,廣西大學教授兼教務長.他在廣西大學校刊上親筆書寫「教不倦、學不厭」的題詞,並以此為座右銘,孜孜不倦地教誨學生。由於他治事勤奮努力、嚴於律己和寬以待人,因此在師生中威信很高。
湯璪真關心和尊重學生,對學生不論貧富一視同仁,這在當時的社會里,實為難能可貴。在他的記事本上記載著很多學生的名字、籍貫、年齡和家庭住址等。他待人和藹可親,在學生心目中他沒有一點兒大教授的架子。他還利用自己的身份幫助過一些進步學生,如西安外國語學院工作的吳尊文便是其中之一。 1948年9月,湯璪真應北平師范學院(即北京師范大學)袁敦禮院長和數學系系主任傅種孫之請,返回母校任教授兼教務長。數學系編印的迎新特刊(10月28日)對湯做了如下介紹:湯璪真字孟林,本校民八數理部畢業,留德,武大老教授。好深思,長基礎,於幾何邏輯、絕對微分諸科之基本概念基本公理,往往能發人之所未發。湯先生以此與世界學者相訾相應,識者服之愚者疑.現授絕對微分、數理邏輯,正其所長。袁院長強以教務。湯先生以治學精神治事自然本立道生,但願蕭規既立、曹隨有人,使湯先生專其教學,則本系之福也。」這期特刊還介紹了楊克純(武之)、張禾瑞、趙慈庚等與他同時新來任教的教授、副教授。楊克純是湯璪真大學同學,曾任清華大學數學系系主任,是當代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之父。
1948年底,袁敦禮去職,湯璪真任代理校長。當時,北平已處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包圍之中。在這動盪不安的非常時期,湯璪真主持校務,表現出很大的勇氣和智慧。湯留德時的同學、當時任南京國民黨政府教育部長的朱家驊給他全家准備好飛往南京的機票,在此之前還曾請他去擔任教育部一個司長的職務,均被他拒絕。他寧願留在北平。他以代理校長的身份排除種種干擾,堅持工作,為師生日夜操勞。為了爭取北平的和平解放,他冒著生命危險,與全校師生一起參加和平請願。在他的影響下,很多教授都沒有離開自己的工作崗位。1949年10月1日這一天,當天安門舉行隆重的開國大典時,湯臂帶總指揮袖章,率北師大隊伍接受了檢閱。
北平解放不久,湯璪真即被葉劍英為首的北平軍事管制委員會任命為北京師范大學校務委員會常務委員,參與北師大的領導工作。這時他雖已年過半百,但為了研究工作的需要,堅持學習俄語。他研究群論對於量子力學的應用,所著論文曾在中國數學會宣讀。1951年,商務印書館出版他的《絕對微分學》一書,但他沒能親眼看到這部凝結著多年心血的著作問世。
湯璪真去世前,曾准備重新整理有關《一種速檢方法的報告》的材料。這種速檢方法是他在40年代研究發明的,可用於地圖、字典、電報書等的速檢,比普通方法可快幾倍且簡便易行。當時他曾將該項發明的全部材料寄政府有關部門,但不幸材料遺失,而後來他沒有來得及重新整理就去世了。 解放後,湯璪真與華羅庚、蘇步青、樊映川等教授都曾有過交往。他應華之請擔任中國科學院出版的《數學名詞》一書的編審委員。蘇、樊二位都曾將自己用英文撰寫的著作分別寄湯,請他指正。
湯璪真在這一時期社會活動很多。他擔任九三學社中央理事會候補理事、九三學社北京分社理事和師大支社主任委員。他還參加全國政協學習組的學習,閱讀馬恩列斯和毛澤東的著作。新氣象使他感到歡欣鼓舞。他把刊有王莘作詞作曲的「歌唱祖國」這支歌的剪報貼在家裡牆上,讓女兒教他唱。他熱切希望祖國一天天強大起來。
1951年夏,湯璪真參加由章乃器任團長的全國政協赴西南土地改革工作團,在四川東部農村考察土改工作情況。他曾寫信向毛澤東報告土改時的觀感和體會,毛回信鼓勵他。回京後,他又應《光明日報》和「九三社訊」之邀寫了參加土改的感想。他衷心贊美「新中國既快步又穩步地前進」,心中充滿作為新中國一份子的自豪感。 湯璪真生前與毛澤東有著長期的友誼,但他很少對別人提起。作為毛的同學、同鄉和老友,他多次到中南海毛澤東家做客。而在北平解放不久,毛即到湯家來看望他一事,更是當時曾經不脛而走的一段佳話。他去世後又引出另外一段插曲——毛澤東為「中國數學雜志」題詞。
毛澤東到北平後不久,得知湯璪真在北京師范大學,馬上打電話到師大和湯璪真聯系。湯璪真對毛澤東說:「我去看你吧」,毛澤東卻說:「還是我去看你吧。」毛澤東來看望湯是在一天的下午3點左右。湯請毛澤東走進中間客廳,向毛介紹了自己的妻子兒女,並招呼妻子拿茶杯泡茶。直到晚上9點左右,毛澤東才起身和大家告別。臨上汽車時,他笑著對湯璪真說:「孟林,今天到你這里來,是我拜望老師、同學時間最長的一回。」
湯璪真從四川回京後不久忽患急性胰臟炎,即入北大醫院治療。毛澤東得知後,特派田家英到醫院慰問照顧。湯住院不到一周,終因醫治無效,於1951年10月9日清晨逝世,終年54歲。毛澤東派田家英到師大傳達他悼念之意。毛對湯的英年早逝深感悲痛,稱其為「我們國家科學界的一大損失」。1951年10月21日,師大教務長、《中國數學雜志》總編輯傅種孫給毛澤東寫信報告師大與九三學社及中國數學會共同發起追悼會,「欲請主席賜一輓聯或吊悼筆墨」。傅又請毛為即將創刊的「中國數學雜志」題寫刊名。毛澤東親筆在傅種孫信上批示:「傅先生:湯先生追悼會當表示悼唁。遵囑為數學雜志寫了題名,不知可用否?毛澤東 一九五一年十月二十三日。」題名一式三份,附在信內。
在為湯璪真舉行的隆重的追悼會上,毛澤東送的花圈擺放在中間。
湯璪真身後蕭條,家庭生活困難。毛澤東十分關心湯家生活和子女教育問題,曾幾次派人了解情況,請有關部門予以解決。60年代初,湯有三個孩子同時上大學。毛澤東,讓秘書每年從他的工資中送去600元,一直到這三個孩子全都畢業參加工作為止。1963年底,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屆會議開會期間,毛澤東見到黎錦熙(當時任全國人大代表)又問起湯家的情況。會後,黎向湯夫人和孩子傳達了毛的關心。

熱點內容
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補報 發布:2025-04-07 01:10:02 瀏覽:670
全大平教授中山大學 發布:2025-04-07 00:57:47 瀏覽:190
上海大學考研分析 發布:2025-04-07 00:57:47 瀏覽:84
活動周大學生 發布:2025-04-07 00:52:42 瀏覽:552
廣工機電研究生導師哪個好 發布:2025-04-07 00:52:41 瀏覽:718
大學生優秀團員有用么 發布:2025-04-07 00:51:23 瀏覽:967
貧困生上大學學費 發布:2025-04-07 00:50:39 瀏覽:454
研究生導師事跡 發布:2025-04-07 00:45:32 瀏覽:283
南昌大學研究生院黨委 發布:2025-04-07 00:40:17 瀏覽:107
復旦大學哲學院研究生 發布:2025-04-07 00:36:56 瀏覽: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