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業大學無人機研究所女教授
❶ 陶考德人物簡介
陶考德,一名航空模型運動員,同時被認定為運動健將。1955年,他畢業於華東航空學院發動機系。隨後在1957年,陶考德進入北京航空學院進行進修。
陶考德的職業生涯豐富多樣,他曾在西北工業大學擔任教師、研究室副主任、副教授,並且還擔任過無人機研究所的總工程師。在學術與實踐領域,陶考德均有所建樹。
1961年,陶考德與江育林攜手合作,創造了無線電遙控模型飛機飛行高度的世界紀錄,高度達到了2470米。同年,兩人再次合作,以6:8′35″的成績創下了無線電遙控模型飛機留空時間的世界紀錄。陶考德在這一時期的表現,充分展現了他在航空模型領域的卓越才能。
從1959年至1965年,陶考德六次獲得無線電遙控模型飛機特技飛行比賽的全國冠軍。這不僅證明了他的卓越技能,也反映了他在這領域的持續卓越表現。
綜上所述,陶考德以其在航空模型領域的傑出成就,不僅在專業技能上展現出卓越才能,更在科研、教學等方面貢獻了自己的力量。他的職業生涯是航空模型領域的一段璀璨篇章,不僅在當時創造了輝煌,也為後人樹立了榜樣。
(1)西北工業大學無人機研究所女教授擴展閱讀
男,西北工業大學教授,原中航總公司「無人機研究發展中心」總工程師。1955 年畢業於華東航空學院。歷任華東航空學院、北京航空學院、西安航空學院和西北工業大學的教師,從事航空無線電專業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任原中航總公司「飛機設計顧問組」成員,「中 國電子學會遙測遙控遙感學會」委員等職。50 年代國家體委聘為航空模型國家隊教練。60 年代禪聯6 屆無線電遙控模型飛機競賽的全國冠軍。1961 年打破兩項無線電遙控模型飛機的FAI 世界紀錄。1995 年獲「T-6 無人機系統」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❷ 黨進寶經歷
1964年7月,黨進寶從合陽中學順利畢業,隨後進入西北工業大學飛機製造專業深造,自1964年9月至1969年7月,他在那裡專心學習。1969年8月至1983年1月,他在西北工業大學開始了他的教學生涯,期間他不僅是一名教師,還擔任了教研室主任和副教授的職務。1983年2月至1985年5月,黨進寶赴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進修,這段經歷無疑豐富了他的學術背景。
回國後,他繼續專注於"焦散線"法的實驗研究,並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航空科學基金的大力支持,他的研究成果斐然,發表了7篇論文於國際會議及國內期刊。1987年7月,他的學術成就得到了學校的認可,破格晉升為副教授。在教學上,他主持編寫了《材料力學》和《工程力學》教材,還獨立完成了《光彈性實驗力學》教材,他的學生在航空航天系統的比賽中多次獲獎,他因此榮獲陝西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從1993年3月至2004年6月,黨進寶擔任西北工業大學無人機研究所所長,期間領導研製了8個無人駕駛飛機型號,生產出多套無人機系統,對部隊建設提供了強大支持。目前,研究所的年產值已超過1993年的20倍,達到16億元,固定資產更是增長了43倍,達到34.5億元。他作為兩個國家重點型號的現場總指揮,因突出貢獻被授予部級一等功和二等功,他的領導力和科研成果對行業產生了深遠影響。
❸ 365所怎麼樣
西北工業大學第365研究所,又稱為西安愛生技術集團公司,隸屬於西北工業大學,位於陝西省西安市的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這里匯聚了眾多科研人才,科研實力強勁。研究所的主要業務是無人機研發,並集科研、生產、銷售於一體,具備獨立法人資格的現代高科技企業。
在基礎設施方面,365所也做得相當全面。實驗室設備先進,科研環境優良。研究所內擁有完善的生活設施,包括食堂、宿舍和健身房等,為員工提供了便利的生活條件。
在人才方面,365所聚集了許多頂尖的科研人才,他們在這里從事無人機的研發工作,為研究所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這些人才不僅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還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
科研方面,365所取得了不少成果。在無人機研發領域,研究所不斷推出新技術和新產品,為無人機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持。研究所還積極開展國際合作,與國內外多家機構和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共同推進無人機技術的進步。
除此之外,365所還十分注重人才培養。研究所設有培訓中心,為員工提供各類培訓課程,幫助他們提升專業技能。同時,研究所還與多家高校和研究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為員工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
總之,西北工業大學第365研究所不僅擁有全面的基礎設施和強大的科研實力,還聚集了許多優秀的人才。在這里,員工能夠享受到便利的生活條件,同時也能獲得豐富的學習和成長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