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上海交通大學的陳海波教授

上海交通大學的陳海波教授

發布時間: 2025-04-08 13:26:24

㈠ 著名計算機科學家高光榮享年76歲逝世

著名計算機科學家高光榮享年76歲逝世

著名計算機科學家高光榮享年76歲逝世,著名計算機科學家、數據流體系結構領域的先驅人物、美國特拉華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終身教授高光榮逝世,享年76歲。他是中國在MIT的第一位計算機博士

著名計算機科學家高光榮享年76歲逝世1

剛剛,新智元獲悉,傑出的華人科學家、美國特拉華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終身教授、數據流體系結構的先驅人物高光榮逝世,享年76歲。

高光榮,1945年生,1968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電機系,獲學士學位。分別於 1982 年和 1986 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碩士、博士學位,是中國在MIT的第一位計算機博士。

高光榮生前任特拉華大學紐瓦克分校名譽教授,計算機體系結構與並行系統實驗室 (CAPSL) 的創始主任、清華大學特聘客座教授和中國幾所頂尖大學的客座教授。

他的研究領域包括:高性能計算和數據流模型、計算機體系結構和系統、編譯器技術和運行時系統、數據流模型下的程序分析、映射和優化。

高光榮2007年當選為IEEE Fellow 和ACM Fellow。2017年獲得「羅摩克里希納·勞獎」,以表彰他在「指令級並行和數據級並行編譯技術以及微架構研究領域的卓越貢獻」。他是來自中國大陸第一位獲得該獎項的科學家。

生前發表300多篇論文,在同行評審國際會議和研討會中獲得多項最佳論文獎。他發起成立了多項頂級國際會議和研討會,並在大量著名的國際會議和研討會上(如 HPCA、MICRO、PACT、PLDI、PPoPP、SC、CF、 ICS、IPDPS、MICRO、EuroPar、CASES等)擔任會員,並擔任多個國際期刊的編委。

高光榮培養了博士生30餘人,指導博士後20餘人。他們中的許多人有的進入世界各地的大學任教,有的成為創業公司的創始人。其中美團創始人王興,就是高光榮的學生之一。王興2005年獲美國特拉華大學計算機工程碩士學位。讀高光榮的博士,沒讀完就回國創業。

各方悼念 華中科技大學發來唁電

不幸的消息傳來,業內不少專家學者第一時間紛紛通過社交媒體悼念高光榮教授。

華為操作系統首席科學家、中央軟體院副總裁、OS內核實驗室主任陳海波表示:

早上起床就看到這個悲痛的消息。高先生是新中國成立後MIT的第一位來自中國的計算機博士,一直致力於計算機體系結構和編譯器的研究,培養了大批計算機人才。

高先生也長期致力於我國體系結構與編譯器技術的提升,多次和我說要一起多為我國體系結構與編譯器領域多做貢獻,2018年還專程回國組織了專題論壇,並主持了「人工智慧和大數據應用對計算機系統的挑戰」。聽說高先生昨天還是操勞ICPP 50周年的事情。

沉痛悼念高老師!高老師千古!

CCF傑出會員、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韓銀河表示:

沉痛悼念高光榮老師。高老師是數據流體系結構的先驅,影響了計算機體系結構、編譯器等多個領域。高老師非常關注國內的計算機體系結構方向的發展,組織過很多課程和討論會,為中國的很多年輕體系結構學者指明了奮斗的方向。

高老師千古。

原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金海教授表示:

沉痛悼念世界級的計算機科學家、華中科技大學傑出校友、CCF海外傑出貢獻獎獲得者高光榮老師!高老師是MIT計算機專業畢業的我國第一位博士,是我在數據流研究領域的引路人,我目前承擔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數據流重點基金就是在高老師的指導下獲得的,我們目前的圖計算機研發思路也是遵循高老師的數據流思想進行設計的。先生風范,高山仰止!高老師,我們永遠懷念您!

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教授,IEEE Fellow謝源教授表示:

華中科技大學也發來唁電,深切緬懷這位傑出校友。

中國計算機學會(CCF)網站稱,高光榮教授作為傑出的華人學者,始終心繫中國計算機領域的發展,以其優異的學術造詣、廣泛的'國際影響力在人才培養,重大科研攻關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我國計算機的發展,特別是在系統結構,高性能計算等領域爭搶、保持國際先進水平做出了傑出貢獻。

認為數據流與AI存在「天然聯系」,未來將迎來「中國主導」

高光榮認為,數據流與AI之前存在「天然聯系」。

此前,在2017年接受媒體采訪時,他曾表示,在計算機體系結構的設計中,誕生過很多種想法,但數據流是「活得最長、最有生命力的」。而由於數據流與AI之間的「天然聯系」,他也更看好數據流的前景。

歷史上人工智慧的低潮,與數據流的低潮幾乎是一致的。而人工智慧計算往往是「不規則的」或「非既定的」,這也與數據流善於並行處理不規則的事情的特點非常相像。

高光榮認為,就像人腦一樣,計算機數據流的思想強調『並行』和『不規則計算』,從這個角度上來講,數據流思想或將對未來AI發展帶來長足的支持。」

眼下AI如火如荼、熱火朝天,數據流也有望再次「回春」。在國力強大的大環境下,中國多年來在人才吸引和培養方面的努力也到了兌現的時刻。

「年輕人都起來了,開放的窗口也開得越來越好,越來越多的高水平人員來中國交流,有的乾脆回來工作——數據流正迎來『中國主導』的機會。」

悼念高光榮先生!

著名計算機科學家高光榮享年76歲逝世2

近日,美國特拉華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終身教授、數據流體系結構的先驅人物高光榮逝世,享年76歲。

近日,傑出的華人科學家、美國特拉華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終身教授、數據流體系結構的先驅人物高光榮逝世,享年76歲。

高光榮,1968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無線電系,1980年在華中科大讀研期間出國學習,並於1982年獲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碩士學位。1986 年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獲博士學位,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位獲得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博士的學者。

1987 年,高光榮開始任教於加拿大麥吉爾大學,任終身教授,現任美國特拉華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終身教授,特拉華大學計算機系統結構和並行系統實驗室的創始人和領導者,並兼任清華大學客座教授、中科院客座研究員兼聯合實驗室主任、上海交通大學致遠學院海外特聘教授、華中科技大學特聘教授及北京理工大學特聘教授。2007 年,高光榮獲得美國計算機協會和美國電子電氣工程師協會資深會員榮譽,也是第一位獲得雙資深會員的大陸學者

高教授的研究集中在數據流模型、並行計算、計算機系統架構、程序分析與優化技術等方面,包括:(1)針對計算,分析,延展的數據流模型;(2)基於數據流的多線程編程/執行模型;(3)計算機系統架構;(4)基於數據流的編譯優化模型;(5)軟體流水線;(6)程序分析技術。

高光榮教授獲得2017年度羅摩克里希納·勞獎

高光榮2007年當選為IEEE Fellow 和ACM Fellow。2017年獲得「羅摩克里希納·勞獎」(B. Ramakrishna Rau Award),成為全球第7位該獎項得主,也是第一位獲得該獎項的來自大陸的華人科學家以表彰他在「指令級並行和數據級並行編譯技術以及微架構研究領域的卓越貢獻」。

高光榮教授獲中國計算機學會(CCF)「2013年度海外傑出貢獻獎」。據悉,「CCF海外傑出貢獻獎」授予為中國計算機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海外個人,此獎項由國內學者聯合提名,每年選出1位獲得者,競爭激烈。自此獎項創建以來,共有8位海外人士獲此榮譽。

㈡ 深蘭科技-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成立

6月6日,由深蘭 科技 公司與上海交通大學聯合組建的深蘭 科技 -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在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人工智慧研究院揭牌。該實驗室將充分利用上海交通大學的科研力量與人才優勢,結合深蘭 科技 的 科技 轉化和產業化優勢,推動人工智慧 科技 創新,加速人工智慧技術產業應用。

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奚立峰、深蘭 科技 創始人、董事長陳海波分別致辭,對深蘭 科技 -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的成立緣起和發展目標做了詳細闡述。

上海交通大學面對國家和上海市的戰略部署,搶抓人工智慧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集聚校內外資源,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奚立峰表示,上海交通大學在人工智慧領域具有扎實的學科基礎和深厚的學術資源力量,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支撐人工智慧基礎理論技術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三個一級學科均為A。2018年1月學校成立人工智慧研究院,在此基礎上又獲准建設人工智慧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今年,交大又成為教育部全國首批35所人工智慧專業建設的高校之一,9月將正式招收人工智慧專業本科生,培養人工智慧基礎研究拔尖人才和交叉應用高端人才。同時學校非常重視與產業界的友好往來、合作互動,推動產教融合深入發展,通過校企合作為人才培養提供實踐場地與平台。深蘭 科技 作為上海優秀人工智慧企業的代表,在人工智慧基礎研究和應用開發方面具備一定的實力,此次雙方共建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是持續推進人工智慧優秀成果產出的重要舉措。

伴隨人工智慧領域在全球的發展,快速崛起的人工智慧企業深蘭 科技 在自動駕駛、智能機器人、零售升級、智慧交通、生物智能、教育、晶元、安防等領域有深入布局,在國際人工智慧基礎研究和多個應用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

深蘭 科技 董事長陳海波表示,作為快速成長的本土人工智慧企業,深蘭 科技 憑借深厚的積淀,自2014年歸國以來,秉承「人工智慧、服務民生」的理念,致力於人工智慧基礎研究和應用開發,已經成為國內人工智慧第一梯隊頭部企業。上海交通大學是我國 歷史 最悠久、享譽海內外的著名高等學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屬並與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深蘭 科技 將充分發揮上海交通大學科研力量與人才優勢,結合深蘭 科技 的 科技 轉化與產業化優勢,依據 科技 部「 科技 創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慧」實施方案,瞄準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發展前沿,重點聚焦人工智慧基礎研究與應用開發,努力培養人工智慧人才庫,培育人工智慧人才成長的良好環境,牢牢把握住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帶來的重大機遇快速成長。

深蘭 科技 -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是一個理論研究與 科技 成果轉化相結合的創新型研究平台,同時將依託上海交通大學與深蘭 科技 公司的科研能力與產業資源,肩負人工智慧人才培養重任,配合上海市打造人才高地。聯合實驗室首次項目將圍繞晶元、機器人等方向進行深入合作與研究,為人工智慧理論研究與應用發展奠定堅實的科研基礎。

深蘭 科技 董事長陳海波擔任聯合實驗室管理委員會主任,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楊小康擔任聯合實驗室技術委員會專家。深蘭 科技 公司董事副總裁王昕磊博士擔任實驗室企業方主任,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助理何黎明擔任實驗室校方主任。實驗室的主要人員由深蘭 科技 公司的人工智慧演算法科學家、以及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慧領域教授組成。

㈢ 如何評價上海交通大學陳海波教授加入華為

陳海波教授,現任上海交通大學軟體學院教授,擁有復旦大學博士學位,專注於系統軟體、系統結構與系統虛擬化領域。作為高科技與技術人才,他的加入無疑為華為公司帶來了強大的技術支撐和創新動力。這一舉動不僅契合了國家的產業發展戰略,也體現了個人價值的實現。對於國家、華為公司以及個人的發展而言,這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具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價值。

陳海波教授的專業領域和豐富經驗,能夠為華為在系統軟體、系統結構與系統虛擬化等關鍵技術領域的研發和創新提供強有力的支持。他的加入,不僅能夠推動華為的技術進步,提升公司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同時也能夠激發更多高科技人才投身於科技創新的前沿,為國家的發展貢獻力量。

華為作為一家致力於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的企業,一直以來都注重引進國內外優秀的科技人才,以推動公司的持續發展。陳海波教授的加入,不僅是對華為技術實力的補充,也是對華為創新能力的提升。相信在陳海波教授的帶領下,華為能夠在系統軟體、系統結構與系統虛擬化等關鍵領域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

值得一提的是,陳海波教授的加入,也將為更多高科技人才樹立榜樣,激發他們投身科技創新的熱情。通過他的努力和貢獻,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到科技創新的行列中,共同推動國家科技進步和產業升級。相信在這樣的背景下,陳海波教授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為國家和華為公司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熱點內容
松江大學城學生聯盟吧 發布:2025-04-16 16:50:06 瀏覽:9
南京農業大學植物營養學考研 發布:2025-04-16 16:31:23 瀏覽:785
上海海事大學會計考研 發布:2025-04-16 16:19:34 瀏覽:308
美國春田大學排名 發布:2025-04-16 16:12:03 瀏覽:228
贛南醫學院研究生導師 發布:2025-04-16 16:10:20 瀏覽:146
南林的優秀本科生考研去向 發布:2025-04-16 16:07:39 瀏覽:348
武漢大學牛的教授 發布:2025-04-16 16:02:47 瀏覽:180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官網 發布:2025-04-16 15:53:17 瀏覽:575
昆明醫科大學口腔研究生考試 發布:2025-04-16 15:52:31 瀏覽:845
重慶理工大學復試名單 發布:2025-04-16 15:46:32 瀏覽: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