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西南交通大學高強副教授

西南交通大學高強副教授

發布時間: 2025-04-10 09:44:58

『壹』 西南交大研究生城市規劃專業方向介紹

西南交通大學城市規劃專業(本科)2006年通過全國城市規劃專業教育評估(全國共計13所學校通過),標志著城市規劃學科的發展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城市規劃與設計專業從2004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現有導師11名,其中屬於建築學院在職7名,退休1名(隔年帶研究生),物流學院1名(城市交通規劃),公共管理學院1名(區域規劃).校外兼職導師1名.導師簡介如下:

崔 珩 副教授
學科方向:城市規劃與設計
西南交通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副院長。
本科、碩士畢業於同濟大學建築城規學院。多年在教學一線從事城市規劃專業的教育教學工作。
成 果:近年來承擔並完成各級橫向課題二十餘項,在《新建築》、
《華中建築》等核心期刊以及專業期刊上發表論文近十篇,參與編譯
出版《理性主義與反理性主義》等專業譯著,曾經獲四川省哲學社會
科學優秀成果獎、四川省第九屆城市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西南交通
大學(2002)教學成果二等獎、西南交通大學(2004)教學成果一等
獎等榮譽。
主要研究領域:城市發展與規劃史、城市詳細規劃設計、城市規
劃理論等

鍾 毅 副教授
學科方向:城市規劃與設計
西南交通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副教授,城市規劃研究所所長。
1989年9月,考入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時稱西安冶金建築學院)
建築系城市規劃專業學習,1993年獲學士學位。1993年9月,考入重
慶建築大學(現並入重慶大學)建築城市學院建築設計理論領域攻
讀研究生,1996年獲碩士學位。1996年4月,分配至西南交通大學建
築系城市規劃與設計教研室任教。
主要研究成果:曾在《規劃師》、《華中建築》、《四川建築》
等國內重要期刊上發表了多篇論文。參與「成都市新區城市景觀規劃
設計」、「成都市三環路寶成鐵路至成綿高速公路段城市設計」、
「郫縣新勝鎮竹瓦街改造規劃」、「都江堰舊城歷史文化街區現狀調
研」等一系列科研與實踐項目。
主要研究方向:歷史街區保護與建設理論,城市設計理論

趙 煒 副教授
學科方向:城市規劃與設計
西南交通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注冊規劃師,城市規劃研究所副所長。
1997年重慶建築大學城市規劃專業本科畢業,2005年重慶大學城市規劃與設計專業博士畢業。科研方向為城市設計及其理論,西南地域城鎮發展。參研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1項,在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1項(第1主研),主持橫向科研課題3項。核心期刊發表論文4篇,EI檢索1篇。指導學生獲全國規劃設計作業競賽三等獎2項(第1指導教師)。校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校級精品課程《城市規劃原理》主講教師。完成多項規劃設計任務,獲省部級優秀規劃設計一等獎1項;城市設計國際競賽第一名1項(項目負責人)。
主要研究方向:城市設計及其理論,西南地域城鎮發展

畢凌嵐 副教授
學科方向:城市規劃與設計
西南交通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副教授,城市規劃研究所副所長。
1989年9月,考入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時稱西安冶金建築學院)建築系
城市規劃專業學習,1993年獲學士學位。1993年9月,保送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學院城市規劃與設計理論領域攻讀研究生,1996年獲碩士學位。1996年4月,分配至西南交通大學建築系城市規劃與設計教研室任教。1999年9月,考入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攻讀城市規劃理論專業博士研究生,2004年12月獲博士學位。研究成果:曾在《城市規劃匯刊》、《建築學報》、《城市規劃》、《規劃師》、《華中建築》、《四川建築》等國內重要期刊上發表了多篇論文。參與「山地城市生態環規劃建設理論與實踐」、「廣州番禺生態廊道控制性詳細規劃」、「成都市非建設用地控制性規劃研究」、「樂山新舊大橋濱江區域景觀改造規劃」等一系列科研與實踐項目。參與研究的項目和發表論文曾獲得「2004年度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金經昌城市規劃教育基金2003年度優秀論文二等獎」、「成都市優秀科技論文1998年度三等獎」。
主要教學成果:指導學生獲2004年度《城市社會實踐調查報告》全國競
賽三等獎;獲2005年度四川省挑戰杯課外科研活動競賽三等獎。
主要研究方向:生態城市規劃建設理論,城市規劃方法

崔 敘 副教授
學科方向:城市規劃與設計
西南交通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
2002年西南交通大學碩士畢業,2005年同濟大學博士畢業。主要從事城
市交通規劃、城市發展戰略規劃的教學和科研工作。
成 果:主持或參加了城市高架道路匝道定位理論研究(國家自然科學
基金)上海市大交通與市內交通的銜接研究(上海市建設技術基金),城市及都市帶的綜合交通研究(中國工程院咨詢課題),遵義、順德、重慶沙坪壩等城市(城區)的綜合交通規劃,吳江市盛澤城區、彭州市工業發展區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等項目10餘項。已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12篇,其中EI檢索2篇。

左輔強 副教授
學科方向:城市規劃與設計
西南交通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國家注冊城市規劃師。2006年,博士畢業於重慶大學城規學院。
成 果:近年來已在國內專業核心期刊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主持
負責和參與的科研項目曾多次獲得國際競賽和省級優秀規劃設計獎項。
主要研究領域:城市管理與設計

王松濤 副教授
成都市規劃管理局總規劃師,成都市規劃協會副理事長、成都市建築學會副理事長。博士,注冊規劃師、高級工程師。
重慶大學城市規劃專業畢業。先後在城市規劃編制和城市規劃管理部門供職,長期主持全市城市規劃編制工作,有著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經驗。主要研究成果:《成都市城市總體規劃(2003-2020)》、《成都市中央商務區(CBD)規劃》(2003-2004)、寬窄巷子、文殊院、大慈寺三大歷史文化保護片區保護實施規劃(2002-2003)、《2000』成都市核心區概念規劃》、《成都市綜合交通規劃》、《成都市軌道交通線網核心網規劃》、成都浣花溪公園總體布局規劃(2002年)、成都市中心城非城市建設用地規劃(2003年)、成都市工業布局規劃(2003年)、《成都市城市空間發展戰略規劃研究(2005)》、《成都市市域城鄉總體規劃(2007)》等。在《規劃師》、《城市規劃匯刊》等國家核心刊物及其他學術刊物上發表《從空中步行系統到空中商業街》、《三峽庫區城市形態演變與城鎮遷建》等學術論文十餘篇,完成翻譯專著:《都市空間》,中國建築工程出版社,2002年出版。

如果你本科是學城市規劃的(建築院校),建議不要選張錦\戴賓兩位教授,專業套路不一樣.建議本科非城規專業的,數理強的選張錦或崔敘,他們都是搞交通的,比較重視數據分析;文科強的選戴賓,他原來是學哲學的.

『貳』 我國橋梁工程專家

我國橋梁工程專家有許多。如茅以升,周緒紅,徐岳,劉建新,黃平民,鄧文中,王序森,閆子才,陳新等。其中中國當代第一位橋梁專家是:茅以升。
茅以升(1896-1989) 中國橋梁學家,字唐臣,江蘇鎮江人。1916年畢業於唐山工業專門學校土木系。次年獲美國康奈爾大學土木專業碩士學位。1921年獲美國加里基理工學院工學博士學位。回國後,曾任交通大學唐山學校(唐山交通大學)教授、東南大學工科主任、河海工科大學校長、北洋工學院院長、杭州錢塘江橋工程處處長、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院長、國民黨政府交通部橋梁設計工程處處長。建國後,歷任北方交通大學校長,鐵道部鐵道研究所所長、鐵道科學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協第二屆副主席、名譽主席,北京市科協主席,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委員,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第三屆理事長,九三學社第五至七屆中國際橋梁及結構工程協會高級會員,國際土力學及基礎工程協會會員。1982年被美國國家科學院授予外籍院士稱號。1933年領導設計、修建杭州錢塘江大橋。1959年參與人民大會堂結構審查工作。

茅以升主持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工作30餘年,為鐵道科學技術進步作出了卓越的貢獻。積極倡導土力學學科在工程中應用的開拓者。茅以升曾主持修建了中國人自己設計並建造的第一座現代化大型橋梁——錢塘江大橋,成為中國鐵路橋梁史上的一塊里程碑;新中國成立後,他又參與設計了武漢長江大橋。晚年,他編寫了《中國橋梁史》、《中國的古橋和新橋》等。

『叄』 通城縣的著名人物

1、徐水香

徐水香(1938—2001),男,四庄鄉堤上村人,中共黨員,空軍特級飛行員,少將。1956年6月,畢業於通城一中。

同年6月被選調空軍第8航空預備學校學習,1958年在空軍第2航空學校學習,1960年8月畢業。

歷任飛行學員、飛行員、中隊長、大隊長、團參謀長、副團長、團長、副師長、師長。1987年晉升為副軍長。1990年調任北京軍區空軍司令部副參謀長。

2、張現銘

1965年出生,湖北通城縣人,1981年入伍,上校軍銜,現任河南省嵩縣人武部政治委員。2004年、2005年被省軍區、軍分區評為「好主官」,2005年,榮立三等功。2006年,被洛陽市委、市政府評為「感動洛陽十大人物」。

3、張明亮

張明亮,男,中國作家、青年學者、教育家、社會活動家、智庫專家、政協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年鑒人物 、央視CCTV品鑒人物、博大教育集團董事長、總裁,中國國際報告文學研究會國際教育文化研究院院長。

代表作品《明亮談就業》、《明亮談創業》。

4、胡玖明

胡玖明,男,漢族,1969年9月生,湖北通城人,1991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1年7月參加工作,中南政法學院經濟法專業畢業,華中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

現任湖北省仙桃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5、何國球

何國球,男,1966年9月出生,漢族,湖北通城人,中共黨員,工學博士,博士生導師。1995年畢業於西南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曾任西南交通大學副教授、教授,教研室副主任、主任、黨支部書記、分黨委委員。

現為同濟大學教授,上海金屬功能材料開發與應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全國疲勞學會理事,四川省熱處理學會專業委員會委員,鐵道部科技拔尖人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通城縣

『肆』 西南交大建築學研究生考試科目有哪些

LZ好,西南交通大學城市規劃專業(本科)2006年通過全國城市規劃專業教育評估(全國共計13所學校通過),標志著城市規劃學科的發展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城市規劃與設計專業從2004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現有導師11名,其中屬於建築學院在職7名,退休1名(隔年帶研究生),物流學院1名(城市交通規劃),公共管理學院1名(區域規劃).校外兼職導師1名.導師簡介如下:

崔 珩 副教授
學科方向:城市規劃與設計
西南交通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副院長。
本科、碩士畢業於同濟大學建築城規學院。多年在教學一線從事城市規劃專業的教育教學工作。
成 果:近年來承擔並完成各級橫向課題二十餘項,在《新建築》、
《華中建築》等核心期刊以及專業期刊上發表論文近十篇,參與編譯
出版《理性主義與反理性主義》等專業譯著,曾經獲四川省哲學社會
科學優秀成果獎、四川省第九屆城市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西南交通
大學(2002)教學成果二等獎、西南交通大學(2004)教學成果一等
獎等榮譽。
主要研究領域:城市發展與規劃史、城市詳細規劃設計、城市規
劃理論等

鍾 毅 副教授
學科方向:城市規劃與設計
西南交通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副教授,城市規劃研究所所長。
1989年9月,考入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時稱西安冶金建築學院)
建築系城市規劃專業學習,1993年獲學士學位。1993年9月,考入重
慶建築大學(現並入重慶大學)建築城市學院建築設計理論領域攻
讀研究生,1996年獲碩士學位。1996年4月,分配至西南交通大學建
築系城市規劃與設計教研室任教。
主要研究成果:曾在《規劃師》、《華中建築》、《四川建築》
等國內重要期刊上發表了多篇論文。參與「成都市新區城市景觀規劃
設計」、「成都市三環路寶成鐵路至成綿高速公路段城市設計」、
「郫縣新勝鎮竹瓦街改造規劃」、「都江堰舊城歷史文化街區現狀調
研」等一系列科研與實踐項目。
主要研究方向:歷史街區保護與建設理論,城市設計理論

趙 煒 副教授
學科方向:城市規劃與設計
西南交通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注冊規劃師,城市規劃研究所副所長。
1997年重慶建築大學城市規劃專業本科畢業,2005年重慶大學城市規劃與設計專業博士畢業。科研方向為城市設計及其理論,西南地域城鎮發展。參研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1項,在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1項(第1主研),主持橫向科研課題3項。核心期刊發表論文4篇,EI檢索1篇。指導學生獲全國規劃設計作業競賽三等獎2項(第1指導教師)。校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校級精品課程《城市規劃原理》主講教師。完成多項規劃設計任務,獲省部級優秀規劃設計一等獎1項;城市設計國際競賽第一名1項(項目負責人)。
主要研究方向:城市設計及其理論,西南地域城鎮發展

畢凌嵐 副教授
學科方向:城市規劃與設計
西南交通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副教授,城市規劃研究所副所長。
1989年9月,考入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時稱西安冶金建築學院)建築系
城市規劃專業學習,1993年獲學士學位。1993年9月,保送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學院城市規劃與設計理論領域攻讀研究生,1996年獲碩士學位。1996年4月,分配至西南交通大學建築系城市規劃與設計教研室任教。1999年9月,考入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攻讀城市規劃理論專業博士研究生,2004年12月獲博士學位。研究成果:曾在《城市規劃匯刊》、《建築學報》、《城市規劃》、《規劃師》、《華中建築》、《四川建築》等國內重要期刊上發表了多篇論文。參與「山地城市生態環規劃建設理論與實踐」、「廣州番禺生態廊道控制性詳細規劃」、「成都市非建設用地控制性規劃研究」、「樂山新舊大橋濱江區域景觀改造規劃」等一系列科研與實踐項目。參與研究的項目和發表論文曾獲得「2004年度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金經昌城市規劃教育基金2003年度優秀論文二等獎」、「成都市優秀科技論文1998年度三等獎」。
主要教學成果:指導學生獲2004年度《城市社會實踐調查報告》全國競
賽三等獎;獲2005年度四川省挑戰杯課外科研活動競賽三等獎。
主要研究方向:生態城市規劃建設理論,城市規劃方法

崔 敘 副教授
學科方向:城市規劃與設計
西南交通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
2002年西南交通大學碩士畢業,2005年同濟大學博士畢業。主要從事城
市交通規劃、城市發展戰略規劃的教學和科研工作。
成 果:主持或參加了城市高架道路匝道定位理論研究(國家自然科學
基金)上海市大交通與市內交通的銜接研究(上海市建設技術基金),城市及都市帶的綜合交通研究(中國工程院咨詢課題),遵義、順德、重慶沙坪壩等城市(城區)的綜合交通規劃,吳江市盛澤城區、彭州市工業發展區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等項目10餘項。已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12篇,其中EI檢索2篇。

左輔強 副教授
學科方向:城市規劃與設計
西南交通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國家注冊城市規劃師。2006年,博士畢業於重慶大學城規學院。
成 果:近年來已在國內專業核心期刊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主持
負責和參與的科研項目曾多次獲得國際競賽和省級優秀規劃設計獎項。
主要研究領域:城市管理與設計

王松濤 副教授
成都市規劃管理局總規劃師,成都市規劃協會副理事長、成都市建築學會副理事長。博士,注冊規劃師、高級工程師。
重慶大學城市規劃專業畢業。先後在城市規劃編制和城市規劃管理部門供職,長期主持全市城市規劃編制工作,有著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經驗。主要研究成果:《成都市城市總體規劃(2003-2020)》、《成都市中央商務區(CBD)規劃》(2003-2004)、寬窄巷子、文殊院、大慈寺三大歷史文化保護片區保護實施規劃(2002-2003)、《2000』成都市核心區概念規劃》、《成都市綜合交通規劃》、《成都市軌道交通線網核心網規劃》、成都浣花溪公園總體布局規劃(2002年)、成都市中心城非城市建設用地規劃(2003年)、成都市工業布局規劃(2003年)、《成都市城市空間發展戰略規劃研究(2005)》、《成都市市域城鄉總體規劃(2007)》等。在《規劃師》、《城市規劃匯刊》等國家核心刊物及其他學術刊物上發表《從空中步行系統到空中商業街》、《三峽庫區城市形態演變與城鎮遷建》等學術論文十餘篇,完成翻譯專著:《都市空間》,中國建築工程出版社,2002年出版。

如果你本科是學城市規劃的(建築院校),建議不要選張錦\戴賓兩位教授,專業套路不一樣.建議本科非城規專業的,數理強的選張錦或崔敘,他們都是搞交通的,比較重視數據分析;文科強的選戴賓,他原來是學哲學的.
回答者:camelfool - 門吏 三級 9-27 02:54 8150希望對你有幫助!

『伍』 嘗百草的一隻鹿是哪個學校的

西南交通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嘗百草的一隻鹿咪博主是西南交通大學的副教授,她在小紅書上的視頻講述自己的日常生活。
西南交通大學簡稱「西南交大」,位於四川省成都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由教育部、中國鐵路總公司、四川省人民政府和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建,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

『陸』 西南交通大學力學與工程學院的現任領導

力學與工程學院黨委書記
沈火明,男,江蘇蘇州人,1968年生,工學博士、教授,西南交通大學校級教學名師,現任西南交通大學力學與工程學院黨委書記。主要學術兼職有:四川省力學學會理事、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西南地區基礎力學教學協作委員會主任委員,南方計算力學聯絡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力學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實驗教學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993年5月至今,西南交通大學力學與工程學院,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行政兼任力學系副書記、副主任,力學學院副院長、黨委書記,2005年至2008年兼任校評建辦副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結構振動與控制、微動磨損、環境評價與預測。
力學與工程學院院長
康國政,男,1969年出生,固體力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西南交通大學特聘教授。四川省第四批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2000年獲「全國優秀力學教師」和「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博士學位獲得者」榮譽稱號,2004年獲霍英東教育基金會優秀青年教師基金和四川省傑出青年基金,2005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008年獲中國力學學會青年科技獎,2009年受聘為德國「洪堡」學者,2010年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資助,2010年入選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
主要研究方向:復雜載入條件下的材料本構關系研究、材料的宏微觀循環本構理論、材料的疲勞與斷裂、復合材料的細觀力學分析。
力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
李映輝,博士,教授,1986年於西華師范大學數學專業獲理學學士學位, 1994年於重慶大學工程力學專業獲碩士學位,1999年於重慶大學固體力學專業獲博士學位,2000年-2002年西南交通大學力學博士後流動站工作,2002-現在西南交通大學力學與工程學院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結構振動與控制、非線性動力學、工程結構數值模擬。
力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
唐懷平,浙江寧波人,1967年生,副教授,碩士,力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1988年9月畢業於南京航空學院飛機系直升機工程設計專業,獲工學學士學位。。1991年3月畢業於南京航空學院飛機系固體力學專業,獲工學碩士學位。1991年-1996年,西南交通大學振動、雜訊與沖擊測試中心。1996年-至今,力學與工程學院任教師。兼任四川省振動工程學會副秘書長。
主要研究方向: 工程結構檢測及安全評估、結構振動分析與控制、模態試驗及參數識別。
力學與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
高磊,主要研究方向: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職業生涯規劃。
力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助理
朱志武,博士(後),副教授。1974年8月出生,2006 年獲北京理工大學固體力學專業博士學位(導師寧建國教授),後在西南交通大學力學博士後流動站做博士後研究工作(合作導師宋順成教授),2008年7月博士後出站後留校工作,同年晉升為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材料本構關系研究、材料的沖擊動態力學性質。

熱點內容
天津財經大學校考報名時間 發布:2025-04-13 22:39:33 瀏覽:91
東京大學博士日本就業 發布:2025-04-13 22:30:46 瀏覽:295
女大學宿舍產子視頻 發布:2025-04-13 22:26:35 瀏覽:599
中國傳媒大學現當代文學研究生 發布:2025-04-13 21:30:10 瀏覽:291
西安石油大學考研輔導 發布:2025-04-13 20:30:19 瀏覽:176
大學生分期買手機好嗎 發布:2025-04-13 20:28:49 瀏覽:733
安徽財經大學教授工資待遇 發布:2025-04-13 20:26:31 瀏覽:394
一個導師能找多少研究生 發布:2025-04-13 20:21:23 瀏覽:196
江南大學考研錄取率 發布:2025-04-13 20:17:00 瀏覽:676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西區地址 發布:2025-04-13 20:12:14 瀏覽: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