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張偉教授東北大學

張偉教授東北大學

發布時間: 2025-04-10 16:12:24

① 博士研究生學術新人獎的獲獎名單

學校名稱一級學科名稱博士生姓名北京大學數學賈晨北京大學數學代立雲北京大學數學王少峰北京大學物理學劉永椿北京大學物理學孫兆茹北京大學物理學張甲舉北京大學核科學與技術王冊明北京大學化學楊麥雲北京大學化學侯紹聰北京大學化學謝然北京大學化學肖先金北京大學生物學紀玉鍶北京大學生物學王剛北京大學生物學施慧北京大學測繪科學與技術梁存任北京大學地球物理學鄧凱北京大學心理學張喜淋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叢治辰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張文北京大學歷史學陳曉偉北京大學歷史學張德明北京大學哲學楊洪源北京大學哲學李延軍北京大學外國語言文學謝娟北京大學外國語言文學李燦北京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黃芊芊北京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張榮慶北京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楊雷靜北京大學力學周健北京大學地理學王戎北京大學地理學王旭輝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黃昕北京大學生物學王維斌北京大學生物學周靜怡北京大學生物學杭棟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韓啟飛北京大學臨床醫學王麗北京大學臨床醫學謝涵北京大學葯學羅宜孝北京大學葯學王淵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張乾友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魏義方中國人民大學哲學李劍鋒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情報與檔案管理宋魏巍中國人民大學理論經濟學詹新宇中國人民大學理論經濟學李黎力中國人民大學理論經濟學姚東旻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語言文學艾翔中國人民大學農林經濟管理何安華中國人民大學工商管理楊付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陳雷中國人民大學工商管理毛暢果中國人民大學政治學曾毅中國人民大學數學馬龍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寧靜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趙然中國人民大學工商管理李輝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陳福中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傳播學張文祥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陳欣雨中國人民大學哲學路向峰中國人民大學法學杜磊中國人民大學理論經濟學盛亦男中國人民大學數學李肖肖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史韓祥清華大學土木工程袁煥鑫清華大學水利工程馬宏博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余智勇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范麗麗清華大學光學工程曾召利清華大學機械工程李津津清華大學儀器科學與技術孫欣堯清華大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劉東清華大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馮旭寧清華大學電氣工程周天睿清華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陳曉明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張嬌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沈瑋清華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代季峰清華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鄧濤清華大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鞠生宏清華大學力學馬寅佶清華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張如范清華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申春清華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王文坦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趙永傑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戴升清華大學數學蔡鋼清華大學物理學張金松清華大學物理學劉軍偉清華大學物理學陳鵬程清華大學化學劉凱清華大學化學吳宇恩清華大學化學龍勇清華大學生物學馬丹清華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張瑾清華大學公共管理羅杭清華大學中國語言文學馬特清華大學社會學喻豐清華大學法學蔣鈴清華大學設計學劉派清華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張達清華大學生物學潘孝敬清華大學政治學楊原清華大學法學李浩然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劉增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費禮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王金亮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費成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力學孟雪廣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趙小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械工程蘭明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許博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數學石岩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力學黃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王宗仁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殷建豐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儀器科學與技術李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物理學林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王建鋒北京理工大學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李克勇北京理工大學機械工程王聰北京理工大學光學工程賈甲北京理工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牟進超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武玉偉北京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陳冰昆北京理工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林秋漢北京理工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孫言北京理工大學化學程虎虎北京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張斌中國農業大學生物學牛艷玲中國農業大學生物學趙藝中國農業大學農業工程廖人寬中國農業大學農業工程付宗強中國農業大學農業工程趙東傑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張清中國農業大學作物學王振忠中國農業大學園藝學張娜中國農業大學農業資源利用趙勐中國農業大學植物保護何順中國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劉磊中國農業大學畜牧學林剛中國農業大學獸醫學蔣文曉中國農業大學農林經濟管理戴家武中國農業大學公共管理起曉星北京師范大學哲學張永芝北京師范大學理論經濟學陳昊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李西順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何倩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衛薇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夏明睿北京師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林瑋北京師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劉全志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陳安民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張文濤北京師范大學數學楊四輩北京師范大學數學錢超北京師范大學物理學何敬北京師范大學天文學曹碩北京師范大學地理學任華忠北京師范大學地理學王成芳北京師范大學生物學夏燦瑋北京師范大學生物學孫棟北京師范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代雲容北京師范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李發鵬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孟慶輝中央民族大學中國語言文學朱國祥中央民族大學歷史學趙旭峰中央民族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王凱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歐陽常青南開大學化學徐彬南開大學化學唐青南開大學化學張志君南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李維尊南開大學理論經濟學毛其淋南開大學應用經濟學劉斌南開大學歷史學楊豪南開大學政治學張翔南開大學生物學王懷民南開大學生物學邊鑫南開大學工商管理譚有超南開大學數學王興春南開大學統計學馮龍南開大學中國語言文學李貞玉南開大學物理學婁凱南開大學物理學王槿南開大學光學工程范飛南開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孫寧南開大學哲學劉晉禕南開大學臨床醫學蘇龍翔天津大學化學竺傳樂天津大學化學許友天津大學力學楊紹瓊天津大學機械工程田文傑天津大學儀器科學與技術高慧敏天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羅文天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康艷茹天津大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童來會天津大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於敦吉天津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朱雷天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劉勇天津大學土木工程秦穎天津大學水利工程王高輝天津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李詩純天津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李奕帆天津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馬倩天津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林道舒天津大學生物醫學工程易茜天津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武曉莉天津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馮琳大連理工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趙清春大連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宋金龍大連理工大學物理學劉立釗大連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周豪大連理工大學哲學張衛大連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任健康大連理工大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徐琴琴大連理工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白芳大連理工大學化學張勝大連理工大學力學樊俊鈴東北大學化學陳帥東北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寧兆龍東北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王慧敏東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胡軍東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蔡志輝東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曹宇東北大學冶金工程劉中秋東北大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王坤東北大學機械工程宋克臣東北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李偉偉吉林大學哲學陳飛吉林大學法學張超漢吉林大學工商管理單標安吉林大學應用經濟學趙宣凱吉林大學數學趙曉朋吉林大學物理學姜立偉吉林大學化學王傳洗吉林大學化學劉軼吉林大學化學朱守俊吉林大學物理學李守瑞吉林大學基礎醫學魏成國吉林大學臨床醫學苗曉吉林大學獸醫學顧敬敏吉林大學機械工程黃虎吉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鄭佳紅吉林大學交通運輸工程王秀剛吉林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徐彬彬吉林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袁巍吉林大學地質學王楓吉林大學地球物理學馬國慶哈爾濱工業大學物理學田彥婷哈爾濱工業大學物理學徐偉哈爾濱工業大學力學國峰楠哈爾濱工業大學力學孫健哈爾濱工業大學機械工程耿雪松哈爾濱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楊振文哈爾濱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呂雲卓哈爾濱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陳海燕哈爾濱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彭慶宇哈爾濱工業大學電氣工程張魯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苑振宇哈爾濱工業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蘇曉傑哈爾濱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孫鑫哈爾濱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朱旗哈爾濱工業大學土木工程白久林哈爾濱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劉傑哈爾濱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張慧超哈爾濱工業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於耀光哈爾濱工業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祝青哈爾濱工業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陳碩哈爾濱工業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張磊哈爾濱工業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趙磊哈爾濱工業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梁斌哈爾濱工業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張偉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倪春軍復旦大學歷史學陳瑋復旦大學哲學李主斌復旦大學政治學強舸復旦大學公共管理賀小林復旦大學理論經濟學高琳復旦大學數學郭垚復旦大學物理學郭聰復旦大學化學孔彪復旦大學化學張卡卡復旦大學化學仰志斌復旦大學生物學王傳超復旦大學生物學楊輝復旦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唐長兵復旦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魯海生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王琪復旦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趙岩復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陸曉慧復旦大學臨床醫學杜昕復旦大學臨床醫學劉衛仁復旦大學臨床醫學戚鵬復旦大學葯學李劍峰復旦大學臨床醫學李俊復旦大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吳琳琳復旦大學臨床醫學李美燕同濟大學化學王歡文同濟大學數學陳浩同濟大學物理學劉文興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李響同濟大學交通運輸工程王慧同濟大學土木工程陳海兵同濟大學建築學周伊利同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彭登峰同濟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王志鵬同濟大學測繪科學與技術金雁敏同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房玉江同濟大學臨床醫學李海玲同濟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李貴萍同濟大學法學趙歆同濟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王婷上海交通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趙文華上海交通大學力學李寅峰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何鳳蘭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瞿葉高上海交通大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楊曉光上海交通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陳曉鋼上海交通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王睿上海交通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傅洛伊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竇曉秋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郭興梅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周雪皎上海交通大學物理學王美曉上海交通大學物理學任懷瑾上海交通大學生物學黃俊上海交通大學化學董瑞蛟上海交通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王玉東上海交通大學公共管理楊志軍上海交通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谷麟上海交通大學葯學王汝冰上海交通大學法學楊顯濱上海交通大學生物學黃志敏上海交通大學基礎醫學林錦驃上海交通大學臨床醫學李勉上海交通大學臨床醫學王吉林上海交通大學臨床醫學張增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汪明帥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陳思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詹藝華東師范大學體育學馬德浩華東師范大學物理學劉心娟華東師范大學物理學李昊華東師范大學化學劉運林華東師范大學生態學沈斌華東師范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張金中華東師范大學公共管理戴建兵南京大學哲學代建鵬南京大學工商管理王國俊南京大學應用經濟學李偉軍南京大學法學雷俊生南京大學政治學倪春納南京大學社會學吳新慧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王學軍南京大學歷史學魏曉鍇南京大學教育學錢小龍南京大學圖書館、情報與檔案管理宗乾進南京大學數學王林南京大學物理學陳偉南京大學物理學李林南京大學物理學顧銘強南京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薛俊俊南京大學物理學孫宏祥南京大學化學陳小雨南京大學化學謝勁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蘇冠勇南京大學天文學柳若愚南京大學大氣科學諸葛小勇南京大學地質學楊水源南京大學生物學黃振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楊怡玲南京大學臨床醫學戚榮豐東南大學城鄉規劃學史北祥東南大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王曉佳東南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陳喆東南大學土木工程宋良龍東南大學物理學馬亮東南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朱斌東南大學電氣工程臧海祥東南大學交通運輸工程趙金寶東南大學生物學胡雯東南大學臨床醫學彭新桂浙江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王榮斌浙江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吳志岩浙江大學公共管理段忠賢浙江大學數學胡思煌浙江大學物理學孫雲蕾浙江大學化學許林茹浙江大學機械工程白小龍浙江大學機械工程王林濤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文偉浙江大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金台浙江大學電氣工程翁華浙江大學電氣工程徐海亮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吳晶軍浙江大學力學李倩倩浙江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胡挺浙江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池清華浙江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章逸豐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王樹森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徐斌浙江大學生物學朱律韻浙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陳再明浙江大學植物保護劉賀浙江大學基礎醫學張薇浙江大學臨床醫學傅鷹浙江大學葯學陶蓉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數學蔡宏堅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周宗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芮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賀煜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徐來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陳潔潔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陳武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閆溢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衛濤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陳登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力學廖國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陶永會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物理學高新亮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物理學冼桃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物理學朱輝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物學夏鵬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物學李亞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祝恆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孫加森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曹雄飛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張亮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核科學與技術汪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黃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劉愉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安全科學與工程范傳剛廈門大學化學曹爍暉廈門大學化學徐桂良廈門大學化學吳選俊廈門大學化學郭文熹廈門大學化學彭軍波廈門大學生物學陳艷廈門大學生物學李漢傑廈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杜川軍廈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梁彥韜廈門大學數學吳國春廈門大學應用經濟學蘇佳廈門大學理論經濟學付才輝廈門大學應用經濟學蔡昌達廈門大學應用經濟學張文城廈門大學中國史劉婷玉山東大學應用經濟學王營山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崔春山東大學歷史學劉濤山東大學數學宗高峰山東大學物理學馬衍東山東大學化學代鵬程山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許醒山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徐菲山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張俊傑山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史志成山東大學機械工程崔曉斌山東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李海濤山東大學基礎醫學張猛山東大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周雲平山東大學葯學劉春喜中國海洋大學生物學馮超中國海洋大學生物學母偉傑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科學王濤中國海洋大學生物學張偉中國海洋大學生物學張曉娜武漢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何超武漢大學應用經濟學祁毓武漢大學法學袁康武漢大學法學郭少青武漢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徐旭武漢大學公共管理殷寶明武漢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張豫鵬武漢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龍浩武漢大學化學張翠玲武漢大學化學武文博武漢大學化學秦四勇武漢大學生物學陳浩武漢大學口腔醫學撒悅武漢大學水利工程蔣水華武漢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劉念武漢大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黃志武漢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聶勇偉武漢大學測繪科學與技術熊小東武漢大學測繪科學與技術黃旭武漢大學測繪科學與技術張雲菲華中科技大學新聞傳播學張恆山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陳鋒華中科技大學公共管理汪艷霞華中科技大學工商管理靳小翠華中科技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劉海華中科技大學數學王金霞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段東聖華中科技大學光學工程雷蕾華中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布寧斌華中科技大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劉歡華中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伽龍華中科技大學化學羅亞莉華中科技大學土木工程馮曉楠華中科技大學力學劉大彪華中科技大學中西醫結合趙寅華中科技大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鄒麗華中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向小曦華中科技大學葯學程彪華中科技大學生物學王程華中科技大學臨床醫學劉磊湖南大學應用經濟學鄧玉萍湖南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李雄湖南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王綱金湖南大學力學馮慧湖南大學機械工程付建勤湖南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康旭東湖南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陳安偉湖南大學物理學許金友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瞿佰華湖南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陳月皎中南大學物理學易早中南大學冶金工程陽海棠中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孫翱魁中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梁霄鵬中南大學冶金工程張理源中南大學冶金工程吳飛翔中南大學機械工程蔣日鵬中南大學交通運輸工程王中鋼中南大學交通運輸工程鄧江明中南大學力學武井祥中南大學交通運輸工程鄧東平中南大學礦業工程周健中南大學土木工程張科中南大學礦業工程彭康中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張毅中南大學生物學許曉娟中南大學基礎醫學趙璐晴中南大學基礎醫學陳攀中南大學護理學葉曼中南大學臨床醫學廖潔月中山大學公共管理溫明月中山大學中國史辜夢子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張倩中山大學應用經濟學陳中飛中山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周少銳中山大學生物學劉徐兵中山大學物理學胡偉中山大學光學工程辛洪寶中山大學化學暴欣中山大學化學劉亦武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孔令軍中山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郭東生中山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蘇卓中山大學生物學趙強中山大學葯學吳思涵中山大學口腔醫學吳桐中山大學口腔醫學劉中華中山大學臨床醫學郭小燕中山大學臨床醫學楊雪嬌中山大學臨床醫學王德深華南理工大學機械工程關偉盛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唐征海華南理工大學電氣工程賴志燚華南理工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林峰華南理工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余天佑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全宇暉華南理工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魏嫣瑩華南理工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姬小趁華南理工大學輕工技術與工程劉華敏華南理工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劉勇軍四川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曾自強四川大學哲學楊子路四川大學歷史學馬英傑四川大學中國語言文學晏青四川大學新聞傳播學高憲春四川大學物理學陳軍全四川大學數學盧明四川大學生物學陶向四川大學物理學郭靜華四川大學化學蔡雲飛四川大學輕工技術與工程曾維才四川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劉壯四川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施奇武四川大學光學工程杜永兆四川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馬猛四川大學口腔醫學伍穎穎四川大學生物學袁克非四川大學葯學楊洋四川大學基礎醫學張奎四川大學臨床醫學劉非重慶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李華青重慶大學土木工程黃磊重慶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何輝超重慶大學物理學張虎林重慶大學數學周壽明重慶大學生物醫學工程李林昊重慶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柴林江重慶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張磊重慶大學應用經濟學陶勇重慶大學儀器科學與技術秦華鋒電子科技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黃勇軍電子科技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朱全江電子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唐海龍電子科技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吉彥達電子科技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劉風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盛俊傑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李祥明西安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趙梓源西安交通大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宋渤西安交通大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王長安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工程楊愛軍西安交通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尹行天西安交通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沈超西安交通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騫雅楠西安交通大學力學龍建民西安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楊濤西安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韋玉西安交通大學工商管理王治國西安交通大學工商管理黃緣緣西安交通大學哲學唐學亮西安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王永香西安交通大學生物學羅成西安交通大學生物學楊文婷西安交通大學臨床醫學朱茜茜西安交通大學臨床醫學韓亮西安交通大學臨床醫學曲凱西安交通大學基礎醫學董艷迎西安交通大學數學林紹波西安交通大學數學郗平西安交通大學數學賈紀騰西北工業大學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魏鵬飛西北工業大學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李璐禕西北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褚衍輝西北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馬雄西北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張海超西北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梁韻基西北工業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周珍西北工業大學數學李斌龍西北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吳宏景西北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陳瑞卿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生物學孫加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生物學鄧蕾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生物學徐雪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業工程操信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學王平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學王彪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學孟江飛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成玉林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獸醫學吳勇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林經濟管理王昕蘭州大學地質學曹泊蘭州大學中國史叢振蘭州大學物理學劉作業蘭州大學生物學孫旺盛蘭州大學生物學王媛蘭州大學公共管理王學軍蘭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吳巍煒蘭州大學應用經濟學咸春林蘭州大學物理學楊科蘭州大學物理學張俊麗中共中央黨校哲學唐忠寶中共中央黨校政治學胡榮榮中共中央黨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賀方彬中共中央黨校政治學王雪竹中共中央黨校哲學楊發庭中國科學院大學物理學劉宇中國科學院大學化學武慶鋒中國科學院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劉灰禮中國科學院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王旭中國科學院大學生物學胡浩中國科學院大學生物學王松中國科學院大學心理學張柳燕中國科學院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高安然中國科學院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孫征宇中國科學院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張凱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馬克思主義理論朱繼東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中國語言文學李小貝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應用經濟學張占力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理論經濟學劉昌義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理論經濟學楊慧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理論經濟學陸萬軍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中國語言文學惠嘉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理論經濟學劉宏青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馬克思主義理論肖斌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應用經濟學宋瑞禮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劉西山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軍隊指揮學饒德虎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軍事後勤學與軍事裝備學陳零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軍隊指揮學於祥森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軍事後勤學與軍事裝備學包學兵國防科學技術大學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張進國防科學技術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孫良奎國防科學技術大學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楊躍能國防科學技術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曾令李國防科學技術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楊俊剛國防科學技術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馬勝國防科學技術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秦軍瑞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光學工程陳偉國防科學技術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程國新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光學工程江天

② 談談你對機械工程的認識和理解

機械工程是一個很熱門的專業,下面本人就該專業的情況給大家作一個簡單的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排除一些疑惑。機械工程一級學科所屬的經典二級學科有四個: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電子工程以及車輛工程。其中機械製造以工藝流程、工裝夾具為主,機械設計以人機工程、結構設計為主,機械電子工程以信息處理、自動控制為主,車輛工程以汽車技術、設計理論為主。四個學科各有所長,偏重不同,優勢互補,在近幾年機械類考研不斷升溫的大環境下並駕齊驅,勢頭正猛。
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新面貌,就業面廣
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是一門研究機械製造理論、製造技術、自動化製造系統和先進製造模式的學科。該學科融合了各相關學科的最新發展,使製造技術、製造系統和製造模式呈現出全新的面貌。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目標很明確,就是將機械設備與自動化通過計算機的方式結合起來,形成一系列先進的製造技術,包括CAD(計算機輔助設計)、CAM(計算機輔助製造)、FMC(柔性製造系統)等等,最終形成大規模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CIMS),使傳統的機械加工得到質的飛躍。具體在工業中的應用包括數控機床、加工中心等。
這些專業方向要求學生在本學科領域內具有扎實、系統的基礎理論知識,較深的專業知識和熟練的實驗技能。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專業還要求學生能熟練閱讀本專業的外文文獻資料,具備較好的外語聽說水平及一定的外語寫作能力。研究生須具有進行機械產品設計製造、計算機輔助設計製造、製造及設備控制及生產組織管理的能力。學院研究員張偉在給我們上學科導論時曾提到:「這個專業就業面相當廣,被稱為『萬金油』。還有就是我的師兄師姐畢業都是去科研院所、外資企業、高新技術公司、機械出口貿易公司這種單位,薪酬待遇也不錯。」
就業情況: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研究生多年來供不應求,供需比一直在1:10以上。根據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地的人才市場調查顯示,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一直排在人才需求的前列。
據了解,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畢業生主要在各大城市及沿海地區高新技術的科研、開發和生產單位就業。加入WTO後,中國逐漸成為世界新的製造中心和加工中心,該專業的畢業生就業發展趨勢良好。
研究方向:先進機械裝備設計及加工技術、CAD/CAM集成及相關技術、數字化產品設計與製造、機械動力學
推薦院校:清華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
機械設計及理論——潛力大,等待厚積薄發
機械設計及理論是對機械進行功能分析與綜合定量描述與控制的基礎技術學科,該學科主要培養從事機械設計、機械繫統性能分析、系統模擬優化和相關理論研究的高級人才。該專業的研究生在力學、機構學、強度理論、流體力學理論等方面應具有扎實的基礎,在CAD技術、計算機編程、機械參量測量、信號處理、微處理器應用等方面也應有較強的能力。
西工大博士後現任教於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機電學院的楊福增教授說:「機械設計專業畢業生可以搞設計,也可以搞工藝、裝配、維修等。機械類專業不像金融、工商管理等專業,學生一畢業就是白領。學機械設計的畢業後必須在生產第一線積累經驗,對生產工藝包括機加工、熱處理等有一定認識後,才能在以後的設計崗位上有所建樹。建議學機械設計的同學做兩到三年藍領,再做三年灰領,日後沒准就是金領了。」
就業情況:由於機械設計是最傳統的機械學科,以培養現代機械工程師為目的,很多招聘機械類人才的單位大多傾向於招收機械設計專業的畢業生。據了解,機械設計專業的研究生畢業後可以去國家科研單位如中科院各研究院(所)、飛機設計研究院(所)等,也可以去外資、民營企業的研發、生產製造、銷售、售後服務等部門。主要是在工業生產第一線從事機械製造領域內的設計製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和經營銷售等工作,目前畢業生就業多在北京、上海、浙江、遼寧、山東等地區。
研究方向:機械設計與製造、計算機集成設計與製造、機械強度分析及現代設計方法、智能機械繫統設計、產品生命周期管理(PLM)、計算機三維圖形學
推薦院校: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科技大學、東北大學、燕山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重慶大學、西安交通大學
機械電子工程——雙選擇,機械VS電子
機械電子工程是將機械學、電子學、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控制技術等有機融合而形成的一門綜合性學科,廣泛應用於交通、電力、冶金、化工、建材等各領域機電一體化設備及生產自動化過程。主要研究對象是機電一體化系統,包括執行機構、控制器、檢測裝置、動力裝置和傳動裝置。此專業以現代控制理論、現代檢測技術、故障診斷技術、微計算機技術為基礎,重點研究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製造、應用中的檢測、診斷、控制和模擬等問題。該專業的研究生主要學習機械工程的相關知識,掌握基於計算機信息處理和自動控制理論的機電系統集成技術,日後多從事機電系統研究、開發、應用及教學工作。
就業情況:機械電子工程是工科專業,應用面非常廣泛,就業也相對容易。畢業生可進入企業、科研院所、政府機關、高等院校等部門,從事機電系統設計、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電氣控制、工程設計與開發、控制系統設計等方向的理論研究、試驗測試、產品開發、技術管理等工作。具體到地域,主要集中在東北、山東、湖北、江蘇等機械發達地區。
研究方向:有機電控制及自動化、機器人技術、機械繫統動態測試與故障診斷、現代感測器與測控技術、機電產品設計與控制
推薦院校:北京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浙江大學、上海大學、山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
車輛工程——新熱門,交叉學科
車輛工程原來是教育部專業目錄外的一個專業,稱「汽車工程」,1999年列入新調整的教育部專業目錄,目前全國有30多所高校開設此專業。作為一個應用性較強的專業,車輛工程專業涉及的技術面非常廣,涉及動力、控制、電子、計算機、信息、材料、能源等學科領域,具有多學科交叉的特點。它的發展能促進和帶動相關專業的發展,並能促進新興學科的誕生,是一門涵蓋多個高新技術領域的綜合性專業。
車輛工程專業包括車輛系統動力控制、車輛模擬、車輛電子控制技術、電動車輛技術等方向,具體選擇要看考生自身的基礎及特長。如果原來是學車輛工程或內燃機工程的考生,建議報考車輛系統動力控制或車輛模擬方向,而車輛模擬做課題相對容易,但是如果要學精學深,最好能讀到博士再就業。報考車輛電子控制技術方向的考生最好有扎實的電子基礎,因為今後該專業的就業方向跟車輛沒有太多關系,大多是從事與某部件的控制技術有關的工作。報考電動車輛技術方向則要求考生具備一定的電力電子基礎知識,適合本科學電機控制、電力的學生報考。車輛故障診斷及檢測曾被稱作「汽車運用工程」或「車輛載運工程」,相對來說冷門一些,報考人數不多,考試的競爭壓力也相對較小。
另外,由於車輛工程專業涉及大量機械製造方面的知識,因此研究生還可輔修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業設計、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機械工程及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等相關專業課程。當然,該專業還開設有選修課,如英語和計算機技能,並有駕駛實習、生產實習等社會實踐的機會。
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研究生高高表示,車輛工程的研究生在公司的專業實習是本專業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在生產車間里,學生們「零距離」感受實體零件的加工製作及工藝過程,把純理論的知識運用於實際,檢驗自己所學的知識,從而在腦海中形成一個新的體系。
就業情況:據了解,該專業研究生畢業後可從事與汽車工程有關的設計、製造、實驗、運用、研究與汽車營銷,或車輛產品開發、製造、檢測、營銷、售後服務、維修等工作,也可從事現代汽車企業設計及管理方面的教學、科研和各類專業刊物的編輯、記者等工作,還可從事各類專業車輛的改裝、製造、企業管理、交通管理等工作。很多院校該專業研究生的一次性就業率高達100%。
研究方向:汽車性能測試與模擬、汽車電控技術、汽車運輸信息化、汽車CAD/CAE技術、網路化技術及其在汽車上的應用
推薦院校:吉林大學、同濟大學、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西南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重慶大學、中南大學;

望樓主採納!!!

③ 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系的中央音樂學系大事記

大事記
2005年2005年3月7日音樂學系邀請德國語言學家為我系青年教師及研究生開設德語口語課程。上課時間:每星期一下午16:00至17:30。
2005年3月7日音樂學系邀請美國AGNES SCOTT COLLEGE大學助理教授JOHN WINZENBURG博士為我系青年教師及研究生開設的音樂英語口語課程本學期將繼續進行。上課時間:每星期一下午2點至四點。
2005年3月30日星期三下午2:30德國科隆音樂學院教授,科隆交響樂團豎琴首席劉航安到我校講學。講學的題目為音樂現象學。
音樂學系特邀美國OHIO州大學音樂學教授ARVED ASHBY前來我院講學。
1,題目:American Minimalist Operas
時間:2005年5月11日(星期三)下午4:00—5:30。
地點:北樓104教室
2,題目:Frank Zappa's Ideas of Musical Work and Text
時間:2005年5月13日(星期五)下午4:00—5:30。
地點:圖書館樓414教室
2005年5月26日下午4點—5:30,特邀越南國家音樂學研究所實驗樂團來我院北樓207教室舉行。
2005年5月18日至22日研究生教學工作會圓滿結束。
特邀香港浸會大學音樂藝術系教授林青華博士來我院講學
1,題目:明末至清乾隆年間的西方音樂的傳入
時間:2005年5月25日下午兩點
地點:教學樓610教室
2,題目:19—20世紀初的西方音樂傳入
時間:2005年5月26日下午四點
地點:教學樓402教室
3,題目:歐洲音樂與藝術的中庸概念
時間:2005年5月27日下午兩點
地點:教學樓410教室
2005年6月6日(星期一)下午4點—5:30。為紀念《唐吉訶德》一書出版四百周年,特邀我系王雪教授舉辦相關講座。題目:五線譜上的唐吉訶德
2005年6月10日上午8:30-11:30,下午2:00-5:00。音樂學系本科生進行一年一度的論文宣讀
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系特邀英國普林斯頓(PRINCETON)大學教授GIORGIO BIANCOROSSO來我院講學:
1、時間:2005年6月15日星期三下午16:00—17:30;
題目:雞尾酒效應「威爾第的《茶花女》(The Cocktail-Party Effect:Staging Verdi』s 「La Traviata」)。
2、時間:2005年6月17日星期五下午16:00—17:30
題目:充耳可聞:電影音樂與閾下知覺之迷(Film Music and the Myth of Subliminal Perception)。
2005年8月,音樂學系系主任張伯瑜接受富布萊特獎金,作為訪問學者赴美國Wesleyan University,為期一年。
2005年9月20日第十三屆論文比賽評比。
2005年10月,學院任命姚亞平教授在張伯瑜出國期間主持音樂學系主任工作。
2005年10月16日至10月22日中非國際會議圓滿結束。
2005年11月3日星期四下午2點,音樂學系李淑琴老師博士論文開題報告,題目為《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器樂創作文論之研究》。
2005年11月16日星期三 上午10:00—12:00音樂學系外聘教授劉經樹在教學樓415教室講學。題目為前理解、游戲、音樂的理解——
埃格布萊希特的音樂分析解釋學。講學內容:埃格布萊希特(Hans Heinrich Eggebrecht, 1919年—1999年)是著名德國解釋學
派音樂學家。他認為,音樂分析是達到音樂理解的必經之路:分析音樂里所證明的音樂意義,推斷、詮釋音樂所顯示的內容。
他從解釋學的「游戲」概念出發,把音樂理解視為感官地參與游戲規則的過程,分析者是「一同游戲者」,從中學會理解游戲。
本講座將從理論和實例上,概述埃格布萊希特的音樂分析解釋學的基本思想。
2005年11月22日音樂學系姚亞平教授在演奏廳舉辦中央音樂學院院慶系列學術講座《進化:從邊緣到中心的歷史運動》
2005年12月4日星期日19:30特邀韓國和中國朝鮮族民間藝人來我院,在琴房樓演奏廳演出,演出的內容主要有長鼓、洞簫、伽耶琴的器樂演奏和說唱音樂盤索里的演唱。
2005年12月15日下午2:30中國傳統音樂專業二年級以上碩士生、博士生舉行論文匯報。
2006年2006年1月10日上午10:00音樂學系中國音樂史教研室,中國音樂史專業碩士博士生論文匯報,在第二會議室舉行。
匯報順序如下:
碩士二年級
周麗娜(古代)、祁斌斌(近現代)、游紅杉(近現代)、唐曉飛(近現代) 、張偉(在職)
碩士三年級
趙春婷(古代)、張紅梅(古代)、呂雅莉(古代)、王鼎(近現代)、
張慧(近現代)、郭懿(近現代) 郭雲翔(近現代)
博士生三年級
魏艷
2006-3-8音樂學系聘任外籍教授菲利帕上學期授課效果反應良好。本學期繼續開課,課程為:
1、1600年以後的西方音樂學。
2、藝術管理基礎。
3、音樂英語。
2006-3-8音樂學系聘任外籍教授劉經樹上學期授課效果反應良好。本學期繼續開課,課程為:
1、西方音樂史。
2、瓦格納的音樂戲劇。
3、德語音樂原著閱讀。
2006年3月17日(星期五)下午3:30,特邀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藝術館研究院,民族音樂家(花兒專業)王沛老師(專著有《河洲花兒研究》、《河洲說唱研究》)來我院講學。
題目為:中國花兒——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珍貴遺產,內容為:花兒歷史、特徵、花兒會、花兒歌手、花兒研究、中外名人評價、花兒現狀
2006年3月31日下午2:30在第二會議室,在我系西方音樂史教研室主任余志剛老師的主持下,西方音樂史專業博士生劉小龍、安寧進行了充分的開題報告,西方音樂教研室的全體教師及相關學生參加了此次報告會。
2006年3月17日,音樂學系特邀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藝術館研究員,民族音樂家(花兒專業)王沛老師(專著有《河洲花兒研究》、《河洲說唱研究》)來我院講學。
題目為:中國花兒——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珍貴遺產
2006年4月6日,音樂學系特邀(美) 張明堅 (Peter Chang)目前在芝加哥的伊利諾伊東北大學的音樂系任副教授和弦樂指揮,來我院進行講座
題 目 :「世界音樂」課程在美國的發展與動態,以及我的教學經驗
2006年4月21號(星期四)上午,武漢音樂學院的四位調研人員來我院,其中孫曉輝(武漢音樂學院音樂學系副主任),楊峻峰(演藝學院辦公室主任)等,與我系領導就「藝術管理專業」和「音樂劇專業」方面進行了交流。
2006年4月24——5月5號,音樂學系袁靜芳老師、姚亞平老師、周青青老師代表音樂學系赴美國衛斯理大學進行為期7天左右的學術交流活動。
2006年5月,由文化部教育科技司、中國音樂史學會、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音樂研究》編輯部主辦的第四屆全國高校學生中國音樂史論文評選中,
音樂學系01級本科生鄺晴的論文《我國第一部揚琴教材〈琴學新編〉的歷史價值》獲(本科組):一等獎,指導教師:褚歷
音樂學系02級本科生賈抒冰的論文《清華國學研究院的音樂事跡》獲
(本科組):二等獎 ,指導教師:李淑琴
音樂學系01級本科生宋歌的論文《中國第一部鋼琴曲集——簡評唐學詠的〈學詠鋼琴散曲集〉》獲(本科組)二等獎,指導教師:梁茂春
2006年5月10日音樂學系特邀沃爾特·弗利施(Walter Frisch)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音樂系的著名教授來我院講學
題目: 勛伯格與德國現代主義
2006年5月15日,音樂學系特邀斯里蘭卡派拉德尼亞大學藝術系李納·塞乃何維拉教學來我院講學
題目:五聲音階:布帕里 拉格 Bhopli(英雄氣概)
2006年5月29號,在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學系蕭梅教授的帶領下,該學院的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一行五人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學術交流。當天上午我系姚亞平副主任在院辦招待室和他們進行了親切的交流,對於他們提出的問題和要求都給與了滿足,並提供一切便利條件,學生們非常的滿意。
2006年6月14日,音樂學系特邀查爾斯·卡布維爾教授(美國伊利諾斯大學音樂學系主任),來我院進行講座
內容:1、印度的保烏爾音樂
2、印度尼西亞的伊斯蘭流行音樂學系
2006年6月30日上午9點,音樂學系美學教研室、中國音樂美學學會、肖友梅音樂教育促進會,共同舉辦:紀年何乾三、蔡仲德學術研討會
2006年9月21日,音樂學系特邀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音樂學系名譽主席、該校藝術與人文學術研究院副院長、上屆全美民族音樂學會主席TIMOTHY RICE來我院講學,
題目:為什麼要重新建立民族音樂學的研究模式
2006年9月23中央音樂學院「第十四屆學生論文評比」結果揭曉,此次論文比賽一共收到論文20篇,其中研究生論文8篇,本科生論文12篇,共有14人獲二、三等獎及鼓勵獎,研究生、本科生一等獎都空缺,二等獎本科生、研究生各2名,共4篇論文獲獎,三等獎本科生、研究生各3名,共6篇論文獲獎,鼓勵獎本科生4名,共4篇論文獲獎。
2006年10月23日,音樂學系特邀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名譽研究員,李明來我院進行講學,協講人為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姜家鏘,題目:中國的吟誦音樂
2006年11月13日,音樂學系特邀上海音樂學院教授楊燕迪先生來我院講學,題目:論達爾豪斯音樂美學的歷史緯度
2006年11月26日,音樂學系舉辦了建系50周年的慶典活動,中外200餘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2006年11月29日,音樂學系特邀美國鋼琴家William Westney教授來我院講學,題目:完美的「錯」 音——鋼琴學習和演奏家的新理念
2006年12月4日,音樂學系特邀山西呂梁市青年晉劇院來我院進行晉劇音樂講座,題目:晉劇名角示範講座
2006年12月7日,音樂學系特邀河北固安縣屈家營來我院進行「音樂會」講座
2007年1月8日,中國音樂史博士生李淑琴老師進行了論文答辯,指導教師為梁茂春
題目:《中國新時期與器樂創作相關的爭鳴問題研究》 2007年12月28日(周五) 上午9:00西方音樂理論教研室在教學樓401舉行碩士二、三年級學位論文中期匯報,要求每人15分鍾。
2007年12月28日世界民族音樂專業研究生進行了匯報,研二、研三年級的同學參加了此次匯報。
2007年12月14日下午4點410教室,中國傳統音樂理論方向和少數民族音樂理論方向的碩士生進行了匯報,順序如下:
2005級:陳瑜、程媛、榮英濤、梁偉麗、李麗梅、滕禎
2006級:葉曉芳、鄺晴、劉迪、杜夢蘇、王先艷、張璐、王新磊
2007年11月21日(周三)下午1:00―5:00音樂學系音樂美學專業研究生在7層音樂學系民族音樂工作室進行開題報告他們是:
王維:晚明士人的音樂美學思想
李彥頻:【結構-摘引-解構】-音樂摘引與獨立音樂範式
曹紅艷(公共藝術教育):中國風格鋼琴音樂的審美特徵—試論中國傳統器樂鋼琴改編曲的風格呈現
費薇(音樂心理學):音高期待引力區與音樂中因高分布規律
2007年11月16日,星期五,下午4:00 音樂學系邀請
Joyce Lindorff(古鋼琴演奏家,美國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來我院講學
地點:教學樓414
題目:德理格(Teodorico Pedrini)
——18世紀中國宮廷的義大利傳教士和音樂家
特邀:Peter Allsop(英國著名巴羅克音樂專家,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系訪問教授)
賈抒冰(研究助手)
2007年11月6日—11月9日音樂學系舉辦了世界音樂周――暨第二屆中-非音樂對話期間舉辦了五場研討會,四場講座,四個工作坊,四場音樂會.
2007年10月18日下午四點,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系在演奏廳舉辦了「第十五屆中央音樂學院學生論文評獎暨首屆音樂學系學生王森國際交流基金頒獎典禮」。院長王次炤、副院長周海宏出席了本次活動,音樂學系副主任姚亞平擔任主持。
本科組
一等獎
張景暉 仙閣初聞樂歌聲--登州文會館對近代音樂教育發展的影響
二等獎
張玉雯 跨文化音樂創作的多重認同——哈里姆?埃爾-達巴的古箏作品《尼羅河上的卡拉布沙神廟》研究
陳楠楠 再看普羅科菲耶夫
三等獎
崔萌 國樂改進社《音樂雜志》研究
萬晶晶 周淑安藝術歌曲集分析
崔燕琳 「持續音文化」的一角——歐洲民間樂器「赫迪格迪」研究
鼓勵獎
王大慶 論台灣校園歌曲發展及藝術特徵
陳心傑 「似花還似非花」——記德裔作曲家華麗絲和她的中國情結
周辰 從《閑居吟》到《姑蘇春曉》——四首蘇南風格專業創作的二胡曲的比較與思考
黃予戈 「有限與無限」的二律背反——對斯克里亞兵《第五鋼琴奏鳴曲》的音樂學分析
研究生組
一等獎
申瑩瑩 西周早期甬鍾雙音與周族「四聲」問題探討
二等獎
王先艷 試論鼓吹樂在當今社會中的傳承狀況
宋歌 新發現有關吳伯超的資料研究
三等獎
段蕾 王西麟小提琴協奏曲淺析
王新華 歌劇《領事》的深層寓意詮釋
袁昱 燕京大學音樂系初步研究
2007年美國耶魯大學音樂系教授普蘭廷卡將於10月7日至19日訪問我院,其間將舉辦四次學術講座。普蘭廷卡教授是18-19世紀歐洲音樂的著名專家,他的專著《浪漫主義音樂》是一本19世紀音樂的優秀教科書,他對克萊門蒂、貝多芬和舒曼等作曲家也有大量著述。他曾在耶魯大學音樂系擔任了10年系主任,2005年退休後,又擔任了普林斯頓大學高級研究所的特別會員。
2007年1月8日,中國少數民族音樂博士生李延紅進行了論文答辯,指導教師為田聯韜
題目:《「北洞」婚戀禮俗音樂文化考察研究》
2007年1月10日,由音樂學系主辦的徐小平音樂學基金會捐款儀式在我院階梯教室舉行,中央音樂學院院領導、音樂學系師生一百人參加了此次活動。中國教育報、中國文化報、中國藝術報、人民音樂、音樂周報、新浪網、音樂網、中央音樂學院網路中心、中央音樂學院宣傳部相關媒體給與及時報道。
2007年3月30日,我系西方音樂教研室博士生劉穎、王新華、潘瀾、白君漢分別進行了博士生開題報告。
2007年4月16日----4月19日我系西方音樂教研室特邀英國著名音樂學家Peter Allsop教授來我院講學。
2007年4月21日-----24日西方音樂教研室全體教師參加了在西安舉行的西方音樂學會第二屆年會,並且都宣讀了論文。
2007年5月14日,我系西方音樂教研室王婷婷進行了博士生論文答辯。
2007年5月14日至6月1日,我系舉辦了為期3周的民族音樂講習班活動,在這次講習班中,特邀國際著名民族音樂學者,美國伊里諾伊大學民族音樂學和人類學教授布如諾·內特爾、及馬克·斯洛賓、鄭蘇、蘇瑪薩姆和姆文丹卡來院講學。學員們現場演奏了非洲鼓、加美蘭。講習班期間,還邀請了國內學者就西方民族音樂的理論與方法、中國傳統音樂研究專題等進行了講座,他們是:俞人豪、陳自明、張伯瑜、李昕。28日、29日還邀請了美國著名作曲家Alvin Lucier和環境音響家Ronald Kuivila舉辦現代音樂觀念的講座。6月1日,結合現代音樂節又邀請了雲南個舊市大屯鎮洞經會「化善壇」專場音樂會。
2007年5月25日上午9點,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系在本院階梯教室舉行了「王森國際交流基金」捐贈儀式。出席本次活動的嘉賓有中央音樂學院黨委書記郭淑蘭、副院長周海宏、音樂學系主任張伯瑜,王森當年的老師尹鴻書、袁靜芳、梁茂春、周青青等教授,王森的同窗附中校長邢維凱、院辦副主任劉紅柱,以及捐贈者本人王森。捐贈儀式由音樂學系副主任姚亞平主持。根據王森先生的意願,基金總額為500萬,用於資助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系的學生走出國門參加國際會議、進行短期參觀、訪問和學習,達到開闊學生學術視野的目的。
2007年6樂25日下午4點――6點,特邀我院校友、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新東方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職業策劃和人生發展咨詢專家徐小平先生前來我院講學。題目:音樂、職業與人生
截至6月21日音樂學系完成了研究生的論文答辯工作,在這次論文答辯中,共有30名研究生、博士生、藝術碩士生順利通過。
音樂學系共有25名本科生上交畢業論文,6月22日全天在階梯教室有24名本科生進行了論文宣讀,全部通過。全系老師參加了此次活動,其中評為:張伯瑜、姚亞平、和雲峰、李昕、周青青、余志剛、宋瑾、李起敏、李淑琴、鄭祖襄。
2007年8月音樂學系音樂美學教研室留校博士生三名,他們是:柯揚、李曉冬、何寬釗。9月份開始承擔全院共同課的音樂美學課程。
2007-----2008學年度,西方音樂教研室聘請了兩位外教來我院講學,他們是David Noon(上學期) 和Peter Allsop(一學年)所開課程為:
Peter Allsop:上學期所開課程為巴洛克合奏奏鳴曲、重奏表演、蒙特威爾第時代的音樂、歷史演奏實踐
下學期所開課成為:音樂英語、「迪多」的語境、亨利·普塞爾《迪多和伊尼》歌劇排練。
David Noon:中世紀文藝復興音樂、音樂學研討
2007年9月14日晚7:00特請印度學者來我院演出
2007年9月27日下午4:00――6:00音樂學系特邀美國著名音樂家,美國加州大學洛杉機分校(UCLA)教授安東尼·西格來我院講學。題目:民族音樂志寫作在音樂研究中的價值。地點:414教室
2007年10月9日晚6:00-8:00音樂學系特邀墨西哥國立大學-Autonomou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Mexico來我院講學,題目:在古巴的中國嗩吶
內容:隨中國移民,嗩吶被帶到了古巴,並在古巴得到發展。至今這件樂器和其音樂師什麼樣的?請來聽本次講座,看一件樂器在不同的文化中的獨特發展。
地點:教學樓613 2008年5月至6月6日,音樂學系34名研究生先後進行了畢業論文答辯具體如下:
中國音樂史教研室:
碩士生(4名)
申瑩瑩 (古代史) 鄭祖襄教授 三門峽虢國墓出土樂器研究
林莎 (古代史) 鄭祖襄教授 十六國時期外來樂器圖像考
王洪濤 (近現代音樂史) 蒲方副教授 20世紀80年代「華夏之聲」系列音樂會的歷史思考
王鼎 (近現代音樂史) 梁茂春教授 《新音樂》月刊研究
博士生(2名)
程興旺 (近現代音樂史) 汪毓和研究員 中國動畫電影音樂藝術特徵發展研究(1989年以前大陸部分)
石一冰 (近現代音樂史) 梁茂春教授 中國當代大型合唱創作研究
中國傳統理論教研室:
碩士生(7名)
梁偉麗 周青青教授 定州秧歌的傳承與變遷
徐磊 周青青教授 從闖關東的乞討方式到國家級文化遺產——論膠州秧歌社會維護的鄉土特徵
程媛 錢茸教授 表演藝術家體系案例研究:豫劇旦角三大表演流派唱腔音樂及表演風格的比較
滕禎 (中國少數民族音樂)楊民康教授 刀郎木卡姆音樂的變異型態及其深層結構研究——以阿瓦提縣三部編創木卡姆為例
李麗梅 (中國少數民族音樂)和雲峰研究員 民俗旅遊與文化變遷——對2000年以來街津口鄉赫哲族音樂文化的實地調查與個案研究
陳瑜 袁靜芳教授 福建南音「滾門」模式特徵研究
榮英濤 張伯瑜教授 廟會儀式音聲與性別身份認同——河北井陘縣東頭村農歷七月十九觀音老母廟會個案研究
博士生(3名)
劉嶸 (中國少數民族音樂) 田聯韜研究員 土家族梯瑪巫祀儀式音樂研究
王華 (中國少數民族音樂) 田聯韜研究員 西藏昌都熱巴藝術研究
何嶺 (中國少數民族音樂) 田聯韜研究員 民間音樂新興唱片研究——以貴州部分地區民間音樂傳播現象為考察案例
西方音樂史教研室:
碩士生(5名)
張曉敏 姚亞平教授 《調性游戲》的新古典主義特徵
高悅爾 姚亞平教授 論威爾弟《安魂曲》的音樂創作特徵
王雅迪 姚亞平教授 閹人歌手跨性別現象研究
李冰 姚亞平教授 勃艮第宮廷音樂生活探微
劉穎 余志剛教授 女性主義視角下克拉拉·舒曼的藝術成就
博士生(2名)
王新華 姚亞平教授 從調式到調性——16、17世紀西方音樂音高組織體系之演變
白君漢 余志剛教授 瓦格納《尼伯龍根的指環》音樂戲劇建構研究
世界民族民間音樂教研室:
碩士生(1名)
靖燦 陳自明教授 比什米拉·汗及其嗩吶音樂研究
博士生(1名)
張玉榛 陳自明教授 拉維·香卡藝術實踐中的印西音樂文化交融
音樂美學教研室:
碩士生(3名)
劉莉 宋瑾教授 「體系即歷史」——達爾豪斯音樂美學治學觀蠡測
李彥頻 邢維凱教授 引舊喻新——論摘引手法在西方音樂中的應用及其意義
費薇 (音樂心理學) 周海宏教授 音樂旋律期待:歷史回顧與在中國被試群體中的初步實驗研究
博士生(1名)
雷美琴 博士 音樂美學 張前教授 中國當代流行歌曲的審美品評
2008年5月14日下午4:00—6:00在教學樓414教室,音樂學系特邀香港浸會大學研究部主任林青華教授來我院講學
題目:從上海,通過香港和台灣到達世界:越劇《梁祝》的持久影響力From Shanghai to the Globe through Hong Kong and Taiwan: Lasting Influence of the Yue Opera 「The Butterfly Lovers」
2008年4月11日(周五)下午2:00中國傳統音樂理論教研室在401教室舉行黃妙秋、吳葉博士生論文開題報告。全體中國傳統音樂理論教研室的老師們和田聯韜、和雲峰老師及部分學生參加李此次匯報。
2008年月31日(周一)上午8:30西方音樂史教研室在401教室舉行了碩士生施慧、曾祥吉畢業論文中期匯報。全體西方音樂史教研室的老師和部分學生參加了此次匯報。
2008年3月27日(周四)10:00-11:30英國皇家音樂學院(The Royal College of Music, London)的院長、著名單簧管演奏家科林·羅森先生(Colin Lawson)來我院並在第一會議室舉辦大師班講座。
題目:莫扎特和貝多芬時代的單簧管
2008年3月第二學期,音樂學系聘請了美國阿茲塞太平洋大學教授研究民族音樂的Kimasi·Browne(基馬西·布朗)來我院講學,時間為一學期。所開課程為:美國黑人靈歌合唱、美國黑人流行音樂文化、流行音樂鋼琴伴奏、同時也為音教系開設了課程。
2008年1月11日(星期五)下午4時,地點:教學樓414
主講人:瓦爾特·弗萊什(Walter Frisch,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教席教授)
嘲諷的德意志——勛伯格及其《小夜曲》op. 24
「嘲諷」是德國早期浪漫主義的文本批評概念。自F. 史萊格爾、海涅等人提出以來,深遠地影響了德國思想界,先後體現在托馬斯·曼、馬勒、里夏德·斯特勞斯、勛伯格等人的創作中。
勛伯格的表現主義、十二音作曲作品早已為人熟知,但很少有人研究過他的這首《小夜曲》。這部作品不光停留在勛伯格自嘲為「小現代斯基」所體現的新古典主義傾向上,而且體現出作曲家以嘲諷姿態回顧過去(維也納小夜曲傳統)、著眼於當今(新古典主義)、展望未來的文化取向。
本次講座題目是弗萊什教授主要著作之一《德國浪漫主義》(German Modernism)的延伸和繼續,有助於我們了解勛伯格藝術思想的全貌。
2008年1月10日(周四)下午2:00音樂美學教研室舉行研究生開題報告,地點:414教室,具體安排如下:
趙堅娣(碩士) 鄧四春(博士) 汪濤 (博士)
2008年1月7日下午兩點音樂學系中國少數民族音樂博士生何嶺將要進行論文答辯,指導教師田聯韜教授。
2008年1月7日(周一)下午2:30進行中國音樂史方向二、三年級碩士生匯報。匯報碩士論文選題、進展及與專業相關的其它學習問題。准備好電子文本,每人10分鍾。
順序如下:
1.黃佳
2.王希丹
3.申瑩瑩
4.林莎
5.段蕾
6.袁昱
7.宋歌
8.王玉
9.王洪濤
10.周國榮

④ 鐵嶺市第二高級中學的部分優秀畢業生

劉士琪清華大學
張 琦 清華大學
呂匯鋅武漢大學
徐煥琦吉林大學
潘琳吉林大學
李方亮哈爾濱工業大學
朱文靜山東大學
喬佳山東大學
王健秋中南大學
孫一明東北大學
王昂東北大學
王行東北大學
李曉思東北大學
常德印東北大學
關大為東北大學
張偉男 東北大學
彭大海大連理工大學
傘曉雨大連理工大學
張玉飛大連理工大學
蔣健博大連理工大學
朱岩大連理工大學
王曉明重慶大學
曹楷雨石油大學
張晶晶蘭州大學
叢佳亮 蘭州大學
王 玲 蘭州大學
毛瑞湖南大學
王興湖南大學
喻琳琳東北師范大學
陳沖東北師范大學
孟為東北師范大學
楊柳東北師范大學
左 微 東北師范大學
王俏中國醫科大學
趙宇東北財經大學
李友東北財經大學
李征東北財經大學
王瑞中國傳媒大學
費笑峰北京信息工程學院
陳萌國防科技大學
姜曉萍南京工業大學
李理中國公安大學
代強大連海事大學
王丹大連外國語學院
劉博馳大連外國語學院
韓 瑩 陝西師范大學
楊紅月 陝西師范大學
張 揚 哈爾濱工程大學
崔 猛 南昌大學
賈 澍 雲南大學

熱點內容
天津財經大學校考報名時間 發布:2025-04-13 22:39:33 瀏覽:91
東京大學博士日本就業 發布:2025-04-13 22:30:46 瀏覽:295
女大學宿舍產子視頻 發布:2025-04-13 22:26:35 瀏覽:599
中國傳媒大學現當代文學研究生 發布:2025-04-13 21:30:10 瀏覽:291
西安石油大學考研輔導 發布:2025-04-13 20:30:19 瀏覽:176
大學生分期買手機好嗎 發布:2025-04-13 20:28:49 瀏覽:733
安徽財經大學教授工資待遇 發布:2025-04-13 20:26:31 瀏覽:394
一個導師能找多少研究生 發布:2025-04-13 20:21:23 瀏覽:196
江南大學考研錄取率 發布:2025-04-13 20:17:00 瀏覽:676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西區地址 發布:2025-04-13 20:12:14 瀏覽:280